品管圈管理降低A类抗生素长嘱给药时间的差错率论文_陈莉琴,李玲燕,刘星,陈雁君

(广州中医药大学祈福医院 广东 广州 511495)

【摘要】背景:调查发现2016年1月呼吸内科发生A类抗生素长嘱给药时间差错率达到54%,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延长。目的: 对A类抗生素长嘱给药时间偏差原因进行分析,通过实施品管圈活动,对相关工作及管理流程进行优化,以此来降低给药时间差错率。方法:由9名护士组成“呼拉圈”,分析A类抗生素给药时间差错的原因并制定标准给药时间窗,充分掌握时机情况,设定合理目标,并探讨出针对性的解决措施,进行效果评价。成效:实施品管圈活动之后,A类抗生素临床给药时间的差错率降到9.2%,前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

【关键词】品管圈;A类抗生素;差错率;给药时间

【中图分类号】R7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0-0211-02

品管圈是指同一工作场所的人员为了解决问题,提高工作效率,自发组成一个小团体,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管理方法。

品管圈主要是指同一场所人员为了解决日常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升工作效率及质量,自发组间为一个小团体,并自下而上开展相关工作的管理方法[1]。品管圈活动实施的核心在于探知问题,解决问题,做出合理评价并提升绩效[2]。2016年1月我院呼吸内科发生A类抗生素给药时间差错率达到54%,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延长。从2016年1月开始我院呼吸内科开展了以“降低A类抗生素临床给药时间的差错率”为活动主题的品管圈活动,全员参与,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通过PDA及医嘱执行单查看本病区A类静脉用抗生素(q6h、q8h、q12)长嘱执行时间,并检查执行单记录是否全面、正确,发现用药执行单上有不符合A类静脉用抗生素(q6h、q8h、q12h)长嘱规定给药时间,即为用药差错。

1.2 方法

1.2.1成立QC小组 确定“呼拉圈”为圈名,品管圈小组共涵盖9名成员,圈长由护士长担任,主要负责具体活动策划、协调以及监督工作等,小组成员包括4名护师以及4名护士(均具备一定护理经验)。

1.2.2主题设定 小组内部通过探讨,经过头脑风暴法选出4个系列的主题,经过综合评估,确认“降低A类抗生素临床给药时间的差错率”为本次活动的主题,并制定活动计划表。

1.2.3现况调查 通过PDA及医嘱执行单查看本病区A类静脉用抗生素(q6h、q8h、q12)长嘱执行时间,检查发现2016年1月A类抗生素静脉用药共735例次。参照医院医嘱制度标准:发现未在规定时间输注抗生素共计397例次。

1.2.4目标设定 结合品管圈目标,设置合理的目标值公式,如下:目标值=现况值-(现况值×改善重点×圈能力)。即:活动后由54%降至25.3%。

1.2.5原因分析及解析 当确认主要问题以后,通过头脑风暴法,以圈能力、可行性等为基础,进行探讨、分析,再以PDCA为导向,实施针对性的优化措施。选定要因有以下几方面:部分护理人员用药安全意识不足;操作流程细节不够;护士对A类抗生素的药理知识欠缺;用药宣教工作有待完善;护士输液流程不规范,穿刺技巧差。

1.3 对策

1.3.1提高护士责任心,加强安全用药意识培训 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提高其安全用药意识。结合医院医嘱护嘱制度及《静脉输液护理指南》,进行护士给药的培训及考核,聘请院内临床药师针对A类抗生素药理进行培训,让护士能够充分掌握药物正确使用方法。

1.3.2用药时间标识醒目 科室配药室内的输液隔上添加醒目标识,分别为9:00、17:00、21:00、1:00、3:00用药时间标识,并同药学部沟通,在A类抗生素输液标签上标注用醒目的药时间,以此来规范具体用药时间。

1.3.3合理排班及安排治疗时间 参照医院医嘱制度:并增设早晚班完成输液工作,增加大夜班人员,由原来的1名护士增加为2名护士上班。在保证第一组抗生素输液时间的基础上,合理安排患者外出检查时间,可将普通检查安排至下午进行;对有特殊检查的患者,提前做好标注并调节输液时间。

1.3.4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保持密切沟通,以改善其认知,提高其对A类抗生素使用的知晓率。

(1)针对A类抗生素进行专项健康教育;(2)强化重点时间宣教,例如患者入院时、输液之前以及护士巡查病房时,向患者讲解按时、合理用药的重要性;(3)开展专题知识讲座,向患者及其家属发放温馨提示卡;(4)加强患者宣教,对一天有多次输液的患者,实施留置针输液。

1.3.5完善交接班制度 夜班护士要准确记录患者实际情况,交接时做到清晰描述,特别是对无法进行常规输液的患者要与责任护士以及治疗护士重点做好交接工作,并同静脉配置中心沟通,等通知配药。

2.结果

Q12h A类抗生素给药时间差错例数由活动前的276例/月下降至活动后23例/月,差错率由活动前54%降至活动后的5.8%,达成目标值。见表1。

表1 品管圈活动前、后情况比较(例)

3.讨论

通过品管圈活动改进了工作流程,增加了患者的满意度,对一天多次输注A类抗生素患者采用留置针输液,减少了血管的反复穿刺,增加了患者舒适度,使患者的满意度从活动前的91.5%提升到了活动后的97.6%(卡方检验:P=0.008)。通过流程再造,在规范A类抗生素输液时间的同时,为患者提供了及时、准确的治疗服务,实现了标准化管理,对抗生素的药理知识进行统一化培训;对输注A类抗生素患者完善了床头交接班制度。增加了护患沟通,相关报道认为品管圈是提升护理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之一[3]。在诊疗期间,责任护士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及特点,密切与患者进行交流,在医护人员共同配合下对患者进行用药知识宣教,以改善患者依从性,使其能能够主动遵守用药时间,确保药物疗效。提高了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从活动前的67%上升到活动后的93%。

通过此次品管圈的开展,使护士掌握了品管圈的手法,提高了护士的积极性和责任感,增加了团队的凝聚力和个人的解决问题能力。值得推广及应用

【参考文献】

[1]杨爱英,连芬萍,白静.品管圈在降低住院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非计划拔管中的应用[J].临床医药实践,2016(2):146-147.

[2]董红艳,梁丽丽,吴丹.品管圈活动在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中的作用[J].护理学杂志,2016(7):76-77.

[3]杨志彩,谢文菊,董翠峰.品管圈在提高长期住院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101-102.

论文作者:陈莉琴,李玲燕,刘星,陈雁君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8年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6

标签:;  ;  ;  ;  ;  ;  ;  ;  

品管圈管理降低A类抗生素长嘱给药时间的差错率论文_陈莉琴,李玲燕,刘星,陈雁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