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市政工程的项目管理在我国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套具有现代管理意义的项目管理体制,但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还需要不断摸索、开拓创新,发展成适合中国具体情况的市政工程项目管理体制。本文首先介绍了我国市政工程项目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然后提出了具体可行的改善措施。
关键词:市政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进度;质量;成本
1市政工程的特点
1.1准备期短
开工急城市道路工程通常由政府出资建设,出于减少工程建设对城市日常生活的干扰这一目的,对施工周期的要求又十分严格,工程只能提前,不准推后,施工单位往往根据工期,倒排进度计划,难免缺乏周密性。1.2施工场地狭窄,动迁量大由于城市道路工程一般是在市内的大街小巷进行施工,旧房拆迁量大,场地狭窄,常常影响施工路段的环境和交通,给市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了不便,也增加了对道路工程进行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的难度。
1.2地下管线复杂
城市道路工程建设实施当中,经常遇到与供热、给水、煤气、电力、电信等管线位置不明的情况,若盲目施工极有可能挖断管线,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和严重的社会影响。同时也对道路工程进度带来负面影响,增加额外的投资费用。
1.3原材料投资大
城市道路工程材料使用量极大,在工程造价中,所占比例达到50%左右,如何合理选材,是工程监理工作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施工现场的分布,运距的远近都是材料选择的重要依据。
1.4质量控制难度大
在城市道路的施工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片面追求施工进度,不求质量,只讲施工方效益的情况,给施工监理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市政工程项目管理的具体措施
2.1建立和完善项目管理体系
建立一个完善的项目管理体系,一方面,要加强对政府监督、施工监理和企业自检三个方面的控制,明确各个层次的职能要求,在建立工程监理的制度上,逐步建立起三个层次的管理体制。另一方面,要理顺承包单位、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三者的关系,可以简单概括为:建设单位与承包单位是承发包的关系,两者是依据工程建设发包和承包合同的;承包单位与监理单位之间没有任何经济关系,也没有合同的限制,仅仅是监理与被监理的关系;建设单位与监理单位是委托和被委托的关系,二者是通过签订监理服务协议或合同确立关系。
另外,还要以工程监理为核心建立起一套科学的监理、检验、质管组织:监理工程师要根据监理合同公平公正的行使其监理职权,而建设和承包单位要对监理工程师进行监督,保证双方的共同利益;建设单位要专门组织成立检验小组,对施工单位的施工质量进行抽样检查;施工单位要在各个施工点成立质管小组,对各自负责的地区进行自检,并与其他质管小组进行互检,保证项目工程的质量。
2.2控制质量
保证质量是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管理的核心之一,贯穿于整个工程的实施过程之中。对市政工程项目质量的高要求已得到广泛的重视,因此如何保证建设工程的质量已成为建设领域里重要的研究课题。
1)严把施工单位施工过程质量关
施工过程是工程质量形成的基础,也是质量管理的重要环节。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单位公开招投标中,科学规范招投标运作手段,使那些完全依靠真实本领的优秀施工队伍在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有机会参与到市政建设中去,组建一个能够稳定建设合格工程和优质工程的生产系统,坚决杜绝无资质、无施工经验、无工程施工机械和技术了力量的建筑单位凭借关系承接项目,这也是提高工程质量的一个重要手段。2006 年方城潘河橡胶坝工程通过公开招标确定有丰富经验的南阳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总公司为施工单位,采取议标形式确定县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处和县水利建设安装公司为施工单位,进行50m 为一施工单元,每单元工程完工后,先由施工单位自检,自检合格后填写“分部工程合格证”,然后会同质监人员验收,经验收合格签字后,再进行下一步工程施工,确保了工程整体质量。
2)对市政工程所用原材料的质量控制
工程所需原材料和构配件是形成市政工程实体的物质基础,也是形成工程质量的基本要素;确保原材料按质、按量供应和正确使用是工程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对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应采用“三把关、四检验”制度,就是材料采购和供应人员把关、技术质量检验人员把关、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把关;检验材料品种、检验规格、检验质量和检验数量。
3)对市政工程项目施工工序的质量控制
工程项目的质量控制最基本的内容就是对工序质量的控制,而工序质量控制的目的就是要发现质量偏差和分析影响工序质量的制约因素,并设法消除制约因素,使工序质量控制在规范允许的范围内,以确保每道工序的质量。工序质量具有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不稳定性是因人工操作不当引起的,而不确定性是指市政工程施工工序复杂,不确定因素较多,无法事先确定某些工序。因此,要控制好每道工序质量,就要做到对每道工序、每个细小部位都要实施监督操作、检验把关、预防和检测相结合的综合管控方法。
2.3控制成本
工程项目的成本控制要求在施工建设中对使用的人力、物力资源和费用开支进行指导、监督、调节和限制,通过对各分项成本的控制,确保工程整体成本控制目标的实现。通常采用的是:控制人工、材料和机械设备费用。根据承包合同对成本的要求,计算人工总量,有效控制人工费用;施工过程中加强对材料的管理,严格用料制度,抓好材料进货渠道,减少进货环节,对施工现场耗用较大的辅材实行专人包干,及时归库;对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实行租赁制,这样能提高机械设备和周转材料的利用率,加快施工工期,又减少机械购买费用。制定合理的施工方案,严把质量关。正确选择施工方案是工程建设的关键,不断探寻降低成本、提高工效的新工艺、新技术,总结经验并形成创新机制;建设过程中应严把质量关,严格做到“按图施工、按合同施工、按规范施工”,应严把质量关,确保工程质量,以减少返工造成人工和材料的浪费情况。
结语
总之,无论是市政工程还是其它建设工程,施工项目的管理是全方位的,要求项目经营者对施工项目的质量、安全、进度、成本、文明施工等,都要纳入正规化、标准化管理,这样才能使施工项目各项工作有条不紊、顺利地进行。施工项目的成功管理能促进项目和企业的发展,能推动建筑市场不断前进,对项目、对企业有良好经济效益,对国家也会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作为项目管理者,只要开拓创新,总结经验,在项目的实践中不断摸索,就能创造出一条施工项目管理的成功之路。
参考文献
[1] 刘特美.市政工程质量控制管理的有效措施分析[J].科技致富导,2011(21): 5 4 .
[2] 李冬瑾.市政工程工程施工项目质量过程控制[Z].西安:西安市政工程科技大学,2003
[3]王静.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成本、进度和治理监控案例分析[D].对外经济贸易大学,2003.
论文作者:刘红英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3
标签:工程论文; 质量论文; 工序论文; 质量控制论文; 市政工程论文; 施工单位论文; 材料论文; 《防护工程》2017年第1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