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工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宋俊杰

市政道路工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宋俊杰

身份证号码:32038119920707**** 江苏宿迁 223800

摘要:随着政府对民生工程的重视程度的迅速提高,城市道路设施建设已成为建设企业和国家政策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水泥混凝土路面顾名思义是指以水泥混凝土为主要材料做面层的路面,是一种刚性高级路面。它具有强度高、承载能力强、稳定性好、抗滑等优点,且具有较强的耐磨抗压性能,因此应用广泛,但为了更好保障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需要加强对其施工技术的探讨。

关键词:市政道路;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研究

1混凝土路面施工要求及其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随着交通流量的增加,车辆大型化及重载超载车的比例不断增加,对路面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足够的力学强度:即承施能力;

2)高温抗车辙性:即抵抗流动变形的能力;

3)低温抗裂性:抵抗低温收缩裂缝的能力;

4)水稳定性:抵抗沥青混合料受水的侵蚀逐渐产生沥青膜剥离、掉粒、松散而破坏的能力;

5)耐疲劳性:抵抗路面沥青混合料在反复载荷作用下破坏的能力;

6)抗老化性:抵抗沥青混合料受气候影响发脆逐渐丧失粘接力等各种良好性能的能力;

7)表面服务功能:包括低噪音及潮湿情况下的抗滑性能、防止雨天溅水及在车后产生水雾等性能,这些直接影响交通安全及环境保护。

然而,在沥青路面的建造中,由于种种原因,产生了很多不好的结果。早期的路面损伤现象如裂缝、车辙、疏松坑、水害、油浸、沉陷、桥顶涵洞跳跃、路面功能衰减等,极大地影响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和效果。造成这些后果的主要原因是施工设备管理落后和施工工艺落后,在施工过程中很容易把那些在低等级路面施工中的经验和办法照搬到高等级道路路面的施工和管理中来,这样就会造成许多不良的结果,从而给路面以后的使用带来一些隐患。高等级沥青混凝土路面早期竣工使用的绝大部分机械设备只能用于普通沥青路面的施工,根本不能满足现代机械施工的要求。因此,许多过程仍然需要手工完成。这在现代高等级公路建设中是不允许的。目前我国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如如何保证铺装机的连续工作,尽量减少材料与温度的分离等。这些问题是目前施工技术和设备还没有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无法妥善解决。它不仅会影响沥青路面的施工质量和工程造价,而且在后期会给沥青路面的使用和维护带来高昂的价格,造成大量的资金浪费。

2市政道路工程中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要求严格,起点较高,施工过程中的施工技术关系到整个工程的质量。因此,在混凝土路面施工过程中,必须做好每道工序的施工工作。混凝土路面铺筑的工艺流程大致为:清理表面浮碴粉尘→安装模板→安装拉杆,传力杆、角隅钢筋→水泥砼拌合→运输→卸料→整平→摊铺振捣→抹面→刻纹→养生。

2.1钢模板的安装

根据施工过程,通过基层检查后可建立模板。模板为钢模,长度为3 - 4米,接头需有坚固的装配附件,便于安装和拆卸。模板的高度应与混凝土表面板的厚度一致。模板两边的铁钎是固定在底座上的。模板的顶面与混凝土板顶面齐平,并应与设计高程一致,模板底面应与基层顶面紧贴,局部低洼处(空隙)要事先用水泥浆铺平并充分夯实。模板安装完毕后,宜再检查一次模板相接处的高差和模板内侧是否有错位和不平整等情况,高差大于3mm或有错位和不平整的模板应拆去重新安装。如果正确,则在内侧面均匀涂刷一薄层油或沥青,以便拆模。

2.2混凝土的拌和与运输

通过试验和计算确定混合料的混合比,根据设备的混合能力计算各混合料的用量。在每天的混合开始之前,必须严格控制水的消耗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根据当天的天气情况,测量砂石的含水量,正确加水量,搅拌时将砂石、水泥、沙子放入搅拌斗中,加入一定量的添加剂,搅拌后加水。混凝土的搅拌时间是由混合料的相容性和混合机的性能决定的。时间不应太短或太长,一般控制在60-120秒。

2.3混凝土的振捣浇筑

在市政道路施工中,为了保证道路的平整,必须加强对搅拌混合料的控制和在成型过程中对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控制。首先,需要选择更先进的搅拌机械和设备,确保施工具有较强的连续性。第二,混凝土浇筑时,按照一定的方向和顺序进行,确保各层相对平整。在进行抽浆刮平以及搓平板的时候,应加强前后工序衔接性的控制,防止横向痕迹的出现。在影响平整度的施工技术中,抹面是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为了更好地防止由于模板接头出现错位或者模板凹凸不平而影响平整度,在进行横向的搓刮之后,需要增加纵刮的环节,并加强检查,在检查的时候可以用三米长的直尺进行辅助,需要注意的是,在搓刮之前必须先清理干净模板顶。

运输机具的配备要适应混凝土的凝结速度和浇注速度的需要,使浇注工作不间断,拌和机不储存。在运输过程中保持混凝土的均匀性及规定的坍落度,如发生离析及坍落度不合要求,则进行二次搅拌,运输机械保证不吸水、不漏浆。

浇注混凝土前,对模板、钢筋进行检查,模板内的杂物和积水应清理干净;模板内涂刷脱模剂或废机油。摊铺混凝土从一端向另一端推进浇筑,并在整个宽度内连续进行,中途如因故停工,应设置施工缝。摊铺厚度考虑振实预留高度,略高于完成的路面标高,人工摊铺时,严禁抛掷和耧耙,以防离析。采用振动棒、平板振捣器或振动梁振实,并用滚杠、整平板并辅以人工整平,清理所有的表面自由水,然后修整镘平,修整完成后收浆、压纹。

2.4伸缩缝的施工

混凝土路面伸缩缝的设置除了要保证缝宽20ram,横、纵向伸缩缝的间距小于6m,还应向缝内嵌填沥青处理松木条或者是沥青砂子。由于施工间歇而留设施工缝时,最好与伸缩缝一并考虑留设;如果不能与伸缩缝一并留设,就应该按照下面方法进行处理:

1)如果施工间隙没有超过水泥初凝时间,可将新混凝土均匀倒入,盖满先浇注的混凝土,用振捣工具穿过新?昆凝土达到已浇混凝土层内50~100mm,然后再一并捣实新老混凝土,使之结成整体。

2)如果施工间隙已经超过水泥初凝时间,那么就要等到已浇注的混凝土强度大于1.2N/mm后才可以继续施工。

在硬化的混凝土表面继续浇注混凝土之前,必须将漂浮的纸浆、垃圾、弱混凝土表面和松散的骨料去掉,然后将旧的混凝土切割、清洗,并用水完全干燥。而钢筋混凝土周围的混凝土不能松动和损坏,还需要清除钢条上的砂浆、油和铁锈。

2.5路面的保养与维护

铺设的混凝土路面在没有完全硬结通车前,需要进行路面的保养与维护。对混凝度路面的保养与维护主要从这几个方面展开:一是防止路面破损。防止路面破损主要是指在路面还没有硬结不能过人时,要注意设置相应的路面保护设施,防止路面被踩坏;二是控制路面的硬结速度。控制路面的硬结速度,主要是在混凝土路面上盖上稻草及水泥袋等,防止水泥的过快硬结,导致路面开裂和不平整;三是裂缝的填补。对于路面的细小裂缝可以利用沥青等进行填补;对于较大的裂缝,采用混凝土重新浇筑。

3总结

总之,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经济的不断进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市政道路建设是关系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重要问题,是城市快速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城市化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因此,为了保证市政工程的质量,需要不断的对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的改进和完善,必须做好施工前期的技术准备,加强对混凝土路面施工的质量控制,加强管理检测,保证市政工程混凝土路面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院震、杨媛.市政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探讨[J].科技与企业,2012.

[2]刘淮勋.浅议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施工工艺[J].建材与装饰:上旬,2012.

[3]周文顺.水泥混凝土路面如何提高施工质量[J].门窗,2013,08:370-371.

论文作者:宋俊杰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0

标签:;  ;  ;  ;  ;  ;  ;  ;  

市政道路工程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分析论文_宋俊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