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京[1]2004年在《青少年网络人际交往中的信任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依据现实人际信任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几百名青少年学生的调查,对当前青少年的网络人际信任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内容涉及青少年网络信任的特点,影响信任的因素,网络信任的各种正负后果,网络人际信任的机制等。本研究认为: 其一,青少年的网络人际信任总体上呈现出一种理性的信任结构,即青少年的网络信任更倾向于“因事而异”,而不是象他们在现实中一样“因人而异”。但是在网络中,关系仍然会影响青少年的网络信任,只是起作用的是包含在关系中的情感心理因素。 其二,研究发现,青少年在网络中的必要信任与越轨权宜行为负相关,即较高的必要信任者通常较少有权宜越轨行为。过度信任与受害现象正相关,即越轻信他人越易在网络交往中被他人欺骗利用。过度信任、必要信任都与网络受益现象正相关,即较高的信任,不管是否理性、适度,都会使上网者获益。 其叁,在各种网络因素中,网龄与每周上网时间对网络信任没有显着影响,网络中受害、受益的经历都能够对网络信任产生显着的影响。在各种现实因素中,个体的年龄、性别、现实的人际交往意愿都能够对网络信任产生显着影响,其中现实的人际信任取向对网络人际信任的影响最大。综合网络与现实的影响因素,我们可以认为,青少年的网络信任更受现实因素的影响,很大程度上是现实生活中的社会化经历,决定了青少年在网络中的信任行为。 其四,在网络中,各种网络法规、公德、社区规范、关系网络等等约束性的信任机制难以发挥必要的风险规避作用。上网者的人性观、情感友谊、个人理性等等非约束性的机制是青少年网络人际信任的主要机制。 总之,网络与现实、理性与情感的矛盾统一,影响并造成了青少年的网络人际信任以上特性。
汪丹丹[2]2008年在《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寻求与他人的信任感和整体上的安全感一直被认为是人类社会互动的核心动机。随着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的迅猛发展,互联网的触角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向社会的各个层面、各个领域延伸。在网络社会中,人们究竟何以信任他人?陌生的网民是如何在虚拟技术的条件下,通过相互间的交往和互动建立起各自的信任关系?等等一系列的问题都需要我们来回答。而大学生已成为活跃在网上的主力军,因此研究大学生网络使用者的人际信任状况显得尤为重要。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使用的问卷有大学生网络使用调查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中国版(EPR-RSC),人际信任量表等。对308名大学生进行调查,以了解大学生网络使用基本情况,以及大学生现实人际信任、网络人际信任的现状及特点、两者之间的相关等。结果表明:1.相对而言,大学生的总体现实人际信任水平偏低,而网络人际信任水平偏高。2.大学生人际信任与网络人际信任之间有显着的正相关。3.大学生人际信任得分频数与网络人际信任的得分频数均呈正态分布,这说明在网络人际交往中存在一定程度的人际信任。4.在各种网络因素中,网龄以及每日上网时间对于网络人际信任没有显着影响。而人际信任在每日上网时间长短上存在显着性差异,随着每日上网时间的增长,人际信任呈降低趋势。5.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信任在性别,专业,年级上均不存在显着差异。人际信任则在年级和专业上存在显着性差异。6.相关分析表明,人格特征中的内外向因子与网络人际信任有显着的正相关;人格特征中的内外向因子和人际信任存在正相关,情绪稳定性因子和人际信任存在正相关。7.网络人际信任水平高组大学生的内外向因子得分高于网络人际信任水平低组大学生。而人际信任水平高组大学生的情绪稳定性因子得分则高于人际信任水平低组。
贾淑芳[3]2008年在《人际信任在大学生网络交往和现实交往中的比较》文中指出本研究通过修订和编制大学生现实人际信任问卷和网络人际信任问卷,探讨大学生现实人际信任和网络人际信任的差异,并在此基础上考察大学生现实人际信任、网络人际信任与其人际关系、人格特征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一、问卷的编制现实人际信任问卷经过叁次因素分析抽取了五个因素,即可靠性、预测性、情感体验、谈话信任、社会角色,五个因素均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具有可解释性,删除负荷低的项目,共保留了24个项目。另外,经过统计检验,现实信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23,折半信度为0.719,符合心理测量学的各项指标的要求,可以作为测量大学生现实人际信任状况的工具。通过探索性因素分析,将网络人际信任问卷的维度确定为四个:可靠性、谈话信任、不确定性、信赖性。四个因素均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具有可解释性。删除负荷低的项目,共保留了25个项目。另外,经过统计检验,网络信任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53,折半信度为0.734,符合心理测量学的各项指标的要求,可以作为测量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状况的工具。二、研究的结果本研究采用大学生网络交往基本信息问卷、现实人际信任问卷、网络人际信任问卷、人际关系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对248名大学生进行预测,对462名大学生进行正式测量,全部资料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处理,研究结果如下:(一)大学生人际信任在网络交往和现实交往中呈现不同特点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状况总体良好,可靠性、谈话信任、信赖性因子与现实人际信任显着相关。大学生现实人际信任度不高,可靠性、预测性、谈话信任、社会角色因子与网络人际信任显着相关。在网络人际信任方面:女生的人际信任度高于男生;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无显着差异;理科大学生的网络人际信任得分高于文科大学生的得分;不同网龄和不同年级大学生在网络人际信任上无显着差异。在现实人际信任方面:男女生、独生子女和非独生子女、文理科大学生的得分无显着差异。不同网龄和不同年级大学生在现实人际信任上的得分差异显着。(二)大学生人际信任、人际关系及人格的相关、回归分析结果现实人际信任、人际关系与人格N量表、P量表呈显着正相关,与人格E量表、L量表呈显着负相关;网络人际信任与人格各量表不存在显着相关;现实人际信任与网络人际信任存在显着正相关,网络人际信任与人际关系相关不显着。以现实人际信任为因变量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进入方程的变量依次为艾森克E、N、P、L量表、人际关系、网络人际信任六个因素,其中人际关系、网络人际信任、人格E量表、P量表对现实人际信任有回归效应,即人格内外向(E)量表、精神质(P)量表、人际关系、网络人际信任四个因素对大学生的现实人际信任有预测作用;以网络人际信任为因变量,进入方程的变量依次为艾森克E、N、P、L量表、人际关系、现实人际信任六个因素,六个因素中只有现实人际信任对网络信任有回归效应,即现实人际信任对大学生的网络信任有预测作用,其余五个因素无预测作用。
黄少华[4]2008年在《青少年网络人际信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互联网的诞生,一方面形塑了一种经由互联网中介的全新人际交往方式,另一方面也凸显了网络交往中的人际信任风险。基于对浙江、湖南和甘肃叁省青少年的问卷调查,对青少年的网络人际信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网络交往中的人际信任风险并没有让青少年在陌生人面前止步,相反,青少年在网络交往中的确建立起了真实的人际信任关系,而且这种信任关系不仅出现在熟人之间,还出现在陌生人之间。但青少年在网络交往中对熟人的信任程度明显高于陌生人。而回归分析则发现,网络交往认知是影响青少年网络人际信任最重要的因素。
屈勇[5]2011年在《去角色互动:赛博空间中陌生人互动的研究》文中指出国内外有关互联网络的研究基本上形成了一个共识,即互联网已经演变成了一个“虚拟社会”,并因此而成为人们社会行为和社会生活的新场域,新平台,新方式,新手段,新空间,它是一个公众性和私人化兼具的虚拟空间和新媒介,它不仅是现实社会生活中熟人之间,组织成员之间互动交流的平台,而且也变成了陌生人之间互动交流的舞台,相比较而言,关注在这个舞台上的陌生人之间的互动是更具有学术价值的问题。因为在赛博空间中陌生人之间的人际互动现象表现出了与现实社会的不同。本研究主要探究赛博空间中陌生人之间的互动是一种什么样的互动?原有的基于现实社会生活的解释社会互动的理论是否仍然具有解释力?与现实人际互动相比,它有哪些异同?这些异同从何而来?如何理解赛博空间中人际互动现象的特殊性?对于赛博空间中陌生人之间的互动现象,本研究首先尝试从角色理论的角度去解释,着重从身份地位,社会期望及规范和角色行为等角度分析了网络人际互动现象与现实人际互动现象的区别,展现了角色理论解释赛博空间中的陌生人互动现象的限度。其次,通过实证资料呈现描述了网络人际互动的特殊性。虽然网络人际互动与现实人际互动之间仍然存在某种相似性,但结合实证资料对赛博空间中陌生人互动现象的一般性和具体性的描述,网络人际互动与现实人际互动的差异性同样是明显的,尤其是对于那些彼此陌生的人来说,他们在赛博空间中的互动的确表现出了许多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叁个方面:互动双方社会身份地位的解构与重构,社会规范与期望的强制作用弱化,互动者行为的自我取向明显。在前述理论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本研究进一步探讨了角色理论无法完全解释的这种网络陌生人互动现象具有怎样的特殊性?主要从叁个方面进行讨论:首先探讨了作为人际互动场域的赛博空间。描述了赛博空间中的人际互动平台和社会逻辑,并着重分析了赛博空间为人际互动提供的叁个基础性条件:身体不共同在场,匿名性和符号化,以及它们对人际互动的影响;其次探讨了进入赛博空间中的互动主体的自我呈现。描述了赛博空间中行动者的变化,表现为从关系个体到独立个体,从确定的、具体的个体到模糊的、抽象的个体,从时间的绵延和空间相对固定的个体到时间断裂和空间流动的个体,从身体的个体到符号的个体的变化,进而探讨了行动者在赛博空间中的自我认同、印象整饰以及自我表露的特殊性;再次探讨了赛博空间中的人际互动。首先,描述了人际互动中的信息沟通的形式,主要表现为基于文本的信息传递:其次,从人际互动特征和机制的角度探讨网络人际互动的特殊性,从互动的向度、深度、广度、频度等方面探讨了网络人际互动的特征,从互动主体、规则、目的以及前后台等角度探讨了网络人际互动的机制;最后探讨了人际互动中的人际吸引和人际信任的特殊性。基于上述分析,本研究认为,网络人际互动的本质是一种去角色的互动,并就去角色互动的涵义、前提、原因及与角色互动的区别等问题做了简要探讨。由于赛博空间是一个抽象空间和虚拟空间,在此空间中展开的互动,不象在现实的社会互动那样具有身体的实体性和可感性,而只是一种功能上的实在性和可重复性。在这个空间中,不仅交流和传播的信息被符号化了,而且人也被符号化了。个体进入赛博空间以后,便获得了一种不是原来的自己(即现实社会生活中的自我)的可能,进而个体获得了一种在赛博空间中自由行动的机会,这种行动的自由,表现为个体可以抛弃自己在现实社会生活中的任何属性(如生理、心理、社会等),同时个体可以重组现实社会中的任何属性,还表现为个体可以搁置任何现实的社会文化规范,最后还表现为个体可以不接受任何的来自于现实社会的期望。没有了确定的身份地位,没有强制性的规范,没有来自于外界的期望,个体似乎变成了一个不受制于任何外部因素的真正自由的主体,个体行动的唯一的依据似乎便是遵从自己内心的召唤。当个体拥有了自由掌控自身的身份地位特征和社会行动时,角色对于他们的制约就弱化了,因为,此时的角色规范和角色期待都无法制约角色身份和角色行为。网络的确改变了现实社会中人际互动的许多方面,但有一点我们必须注意,网络虽然会形成其固有的文化,这种文化一经形成也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但网络外面的人却拥有另一种不同于网络文化的现实文化,这种文化会对网络文化产生较强的制约性。因此,即便我们看到赛博空间中存在许多不同于现实人际互动的方面,但当人际互动冲破赛博空间的限制而重新回到现实时,一切义重新按照现实的逻辑运行。因此,人们在赛博空间表现出的不同于现实社会中的行为,一旦脱离赛博空间这个特定的场域,这种行为就无法还能象在赛博空间一样。赛博空间仅仅是一个人们暂时摆脱现实社会结构制约的空间,是人们暂时挥洒自由的空间,是人们偶尔回归真我的空间。看似自由平等的网络互动只是表面的,离许多研究者所渴望的是一个“真正的公共领域”,“理想的人际交往场域”还有较远的距离。
王兆瑞[6]2013年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信任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媒体快速发展,衍生出新的社会生活场景,也改变了传统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行为。在现实社会中人际交往最基本特征是身体在场,然而,新媒体环境下的人际交往却具有身体缺场和匿名性的特征。加大了交往中预期的难度,促使在交往领域中产生许多新的变化。时值20世纪末叶,信任的研究逐渐成为了显学,专着层出不穷,论文难以计数。然而,中国的的信任问题研究起步较晚,缺乏系统性,对网络或新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人际信任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用个案访谈的形式,得出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信任的基本状态和影响因素,并基于动机理论和政策理论,重点考察了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交往动机、觉悟以及国家采取法律法规对大学生人际信任的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在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人际信任度并不高,大学生在新媒体环境下的人际信任呈现出高风险事件低信任度和低风险事件高信任度的特征。与现实环境相比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更注重事理而非关系,同时,新媒体环境下人际交往的匿名性和身体缺场状态助长了大学生在交往中的权宜和越轨行为。新媒体自身的环境、大学生自身的素质以及国家对新媒体或网络的政策都会影响到大学生的人际信任。总之,与现实环境相比,新媒体环境自身独有的特征,将长期影响着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的人际信任。除了要提高大学生的新媒体素养以及改进新媒体技术,更重要的是还要注重制度的规范和约束。注重从制度上去化解信任风险,出台一系列的与新媒体有关的法律法规,并加强宣传,为促进大学生的身心和谐以及新媒体环境的和谐有序发展而努力。
张嘉文[7]2013年在《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与社会资本关系的实证研究》文中认为互联网社交软件的不断发展,为人们的网络人际交往提供了便利条件,将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搬上互联网,给人类的交流互动方式带来一场新的变革。本文通过实证研究的方法,以社会资本理论为视角,以腾讯QQ为软件媒介,对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状况与其掌握社会资本情况做出描述,发现二者的相关性,并得出相关结论。本文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关键概念的操作化,设计问题指标,进行问卷调查,将获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全面了解掌握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程度与社会资本量,分析二者相关性。此外,还试图了解网络交往和现实交往对大学生社会资本影响的差异性。本论文分为五大块内容:在第一部分中,笔者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以及研究意义。在第二部分,本文全面介绍网络人际交往理论及相关研究的产生、应用,并对社会资本理论、社会资本测量进行系统、全面的文献综述。在第叁部分中,笔者详述了本论文主要研究假设和研究方法。在第四部分中,对问卷调查和访谈中获得的研究数据和访谈记录进行整理和公布。第五章根据研究结果,提出研究结论,反思本研究尚存在的一些问题。笔者通过对大学生QQ使用程度与其获得社会资本间相关性进行分析研究,发现大学生注册QQ时间早晚与网上人际交往程度实际上不相关,而登陆QQ频率高低却与网上人际交往程度存在显着相关。另外,网上人际交往程度高的用户,表现为浏览他人空间新鲜事时间长、给他人留言频率高、对他人留言回复频率高和即时聊天时间长。网上人际交往程度高的大学生通常在社会网络、人际信任、社团活动、对生活满意度上,要比网上人际交往程度相对较低的大学生得分更高。总结网络人际交往的动机、形式、特征,并指出互联网社会资本的特征。鼓励大学生协调网络和现实社交关系,培养网络自律意识。
朱京[8]2003年在《青少年的网络人际信任特点分析》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网络社会的到来,信任这一存在于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也凸现在网络中。当前,经常被媒体报道的青少年网络交友受骗事件,正反映了网络这一特定交往环境下的人际信任问题。青少年在网络中的人际交往,一方面能够与网友建立一种特定的信任关系,获得信息、情感与友谊的满足;另一方面,也可能会因为缺乏必要的理性而盲目地信任网友,从而成为人际信任的受害者。因此,了解青少年在网络中的信任究竟包含着多少理性或非理性的因素,正确看待他们在网络中的人际交往和人际信任,将是有着现实意义的问题。
林小丽[9]2015年在《青少年现实和网络情境下人际信任和自我表露的关系:内外倾的调节作用》文中研究指明现实自我表露到网络自我表露,心理学研究者在此领域展开了广泛的研究,对于出生在网络高度普及化的当代青少年而言,网络不仅是他们进行沟通交流的重要手段,也深深影响了青少年的自我意识和人际交往状态,拓展了他们自我表露的途径和方式。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以青少年现实和网络人际信任为自变量,现实和网络自我表露的各个维度为因变量,人格的内外倾为调节变量,探讨青少年人际信任与自我表露的关系。本文研究叁个主要内容:第一,现实和网络自我表露的特点和比较;第二,现实/网络人际信任和现实/网络自我表露的关系;第叁,内外倾在青少年人际信任和自我表露之间的调节作用。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青少年的现实自我表露和网络自我表露之间存在显着差异,现实自我表露的目的性、积极性、深度、诚实度显着高于网络自我表露,现实自我表露的数量显着低于网络自我表露。(2)现实自我表露的数量和诚实度两个维度,女生显着高于男生,而网络自我表露的各个维度男女生之间无显着差异。(3)高中生在现实自我表露的积极性、深度和诚实度叁个维度显着高于初中生,高中生在网络自我表露的积极性也显着高于初中生。(4)青少年的现实人际信任显着高于网络人际信任。现实人际信任与现实自我表露的各个维度之间存在低度到中度的相关,现实人际信任可以解释现实自我表露五个维度的变异从高到底依次是:诚实度>积极性>目的性>深度>数量。网络人际信任与网络自我表露也存在低度到中度的相关,网络人际信任可以解释网络自我表露五个维度的变异从高到底依次是诚实度>深度>积极性>数量>目的性。(5)在现实情境下,人际信任对自我表露的目的性、数量和积极性叁个维度的解释力,内倾组大于外倾组,在深度和诚实度维度上,外倾组大于内倾组。在网络情境下,人际信任对自我表露的目的性和诚实度的解释力,内倾组大于外倾组,在数量、积极性和深度维度上,外倾组大于内倾组。遗憾的是差异并不显着,原因在于自变量和因变量的回归方程拟合程度并不高,回归方程解释的变量线性关系并不十分理想。
谢英香[10]2013年在《“90后”大学生网络社交中信任关系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信任是个历久弥新的话题。白人类社会出现以来,信任问题就一直存在于人类的各种关系之中。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信任的形式也随之发生变化。在不同的时代及历史条件下,由于社会交往的范围、规模及性质的不同,相应的也就出现了不同的信任形式。网络信任是伴随着网络社会的来临而出现的一种新信任形式,与现实社会中的信任同属于信任的范畴。网络信任是网络社会所特有的重要社会议题之一,是维系持久、稳定在线人际关系的重要因素。虽然网络信任如空气般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是“数字化生存”的必需品,亦如水分、空气之于生命般重要。然而,网络信任却是一种易碎的“奢侈品”,不易获得,却极易破坏。鉴于此,本研究选取了网络情境下的人际信任作为研究主题,以“90后”大学生为例探讨在线人际关系中的信任问题及“数字化”环境中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的社会生活价值取向。研究围绕叁个中心问题展开,分别是:网络信任的构成要素、建构过程及影响因素。据此,论文具体分为以下几部分:首先,研究伊始即围绕网络信任的问题描述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并反思了当前国内研究中存在的不足及未来的突破点。相对于百年的传统信任研究而言,网络信任还是个崭新的研究领域,少有学者涉足其中,值得借鉴的成熟研究相对不多。不过,网络信任与现实信任有着极大的相似之处,部分既有的信任理论依然适用于网络情境之下,可以作为本研究的参考。以史为鉴,可以更深层、系统的认识与思考网络信任问题。因此,在综述国内外已有的网络信任研究现状之前,本研究根据问题所界定的范围首先简述了社会学及心理学领域中的经典信任研究。厘清信任的既有研究,对于已有信任研究的把握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网络信任议题,清晰分析网络信任中所涉及的相关问题。其次,本研究在借鉴与修订舒尔茨“情境信任结构模型”研究基础之上,构建了“网络信任情境结构模型”,并详细剖析了模型中网络信任的四个构成要素信任——“谁信任谁”、“何种信任”、“何处信任”、“为何信任”。其中,“谁信任谁”分析的是网络信任关系的主体;“何种信任”指涉的是网络信任的种类及维度;“何处信任”涉及的是网络信任的发生情境,也即是网络信任关系的客体;“为何信任”论述的是主体建立网络信任的原因。网络信任的施信者与被信者都是有目的的行动者所创建出来的虚拟角色。因此,网络信任关系的建立绝非是网络社交双方头脑发热、一时冲动的结果,而是主体在网络情境中,在一定目的的驱使下经过深思熟虑做出的选择与判断。同时,不同的网络社交对象会对应于不同类型及不同维度的网络信任。再次,本研究在访谈的基础上就网络信任的建构过程进行了探索性研究。研究发现:网络信任并不是先验性的存在于网络互动个体之间,而是网络社交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在网络信任的建构过程中,信任双方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及与信任相随的风险是前提条件,而双方在互动过程中的相互熟悉则是网络信任得以建立的基础。网络信任大致经历了建立、维系与深化、破裂等发展阶段,有的甚至会发展为现实信任。网络信任的建构是网络社交双方多次博弈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涉及双方的认知与判断。由于个体的差异性,网络信任每个发展阶段的转折点也因人而异。同时,在不同的网络社交阶段,网络信任的维度及程度相应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最后,在有关“网络信任建构过程”的实证调查基础之上,围绕“网络信任的构成要素”,聚焦于从理论层面探讨人、情境及媒介叁种因素在网络信任建构中的不同影响作用。研究尝试以社会学家戈夫曼的“自我呈现”理论为研究视角,详细论述了施信者及被信者的角色形塑如何对网络信任的建构产生影响作用;以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的相关理论为出发点,尝试分析了现实社会因素及网络情境因素对网络信任的影响作用并探讨了交流媒介的不同属性的影响作用。在上述论述过程中,本研究并未论述所有因素的影响作用,而是以具体因素分析其影响作用。篇末概括了研究结论,指出了研究的创新点,及研究中存在的不足与未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1]. 青少年网络人际交往中的信任问题研究[D]. 朱京. 华中农业大学. 2004
[2]. 大学生网络人际信任的研究[D]. 汪丹丹. 华东师范大学. 2008
[3]. 人际信任在大学生网络交往和现实交往中的比较[D]. 贾淑芳. 山东师范大学. 2008
[4]. 青少年网络人际信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 黄少华.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5]. 去角色互动:赛博空间中陌生人互动的研究[D]. 屈勇. 南京大学. 2011
[6]. 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信任问题研究[D]. 王兆瑞. 兰州大学. 2013
[7]. 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与社会资本关系的实证研究[D]. 张嘉文. 吉林大学. 2013
[8]. 青少年的网络人际信任特点分析[J]. 朱京. 中国青年研究. 2003
[9]. 青少年现实和网络情境下人际信任和自我表露的关系:内外倾的调节作用[D]. 林小丽. 华中师范大学. 2015
[10]. “90后”大学生网络社交中信任关系的研究[D]. 谢英香. 华东师范大学. 2013
标签:政党及群众组织论文; 人际关系论文; 人际关系理论论文; 社会互动论文; 角色理论论文; 网络人论文; 自我分析论文; 社会网络论文; 空间维度论文; 大学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