昼夜眼压波动及其在青光眼治疗中的意义论文_高晓闯

宝丰县中医院 河南 平顶山 467400

【摘要】目的:分析昼夜眼压波动对青光眼治疗的意义。方法:选择2016年5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青光眼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3例,对照组23例,分别接受针刺治疗和常规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当日眼压变化和波动值。结果:对照组患者5时眼压16.4±1.2mmHg,10时15.5±1.6mmHg,22时15.1±1.6mmHg,波动值4.9±0.8mmHg;观察组患者5时眼压15.6±1.4mmHg,10时14.7±1.2mmHg,22时14.2±1.8mmHg,波动值3.8±0.5mmHg;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昼夜眼压波动,更好的保护视神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昼夜眼压波动;青光眼治疗

为了分析昼夜眼压波动对青光眼治疗的意义,选择2016年5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青光眼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临床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5月-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青光眼患者46例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经我院眼科门诊和病房确诊为青光眼,包括开角型青光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缓解期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全部患者均接受手术、药物治疗,控制眼压≤21mmHg,眼压波动≤8mmHg[1]。将全部患者随机划入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3例,年龄60-78岁,平均年龄69.2±9.4岁;男13例,女10例。对照组23例,年龄62-77岁,平均年龄68.9±9.6岁;男12例,女1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针刺治疗:取穴四白、攒竹、晴明、球后,配穴百会、风池、合谷,平补平泻,留针30min,拔针后棉球轻轻按压晴明、球后3min。瑞士900型Goldman眼压计测量眼压,治疗当日5时、10时、22时分别测量一次[2]。

1.3观察指标

治疗当日统计两组患者5时、10时、22时眼压并计算其波动值。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的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n,%)经卡方检验,计量资料( ±s)经t检验,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患者5时眼压16.4±1.2mmHg,10时15.5±1.6mmHg,22时15.1±1.6mmHg,波动值4.9±0.8mmHg;观察组患者5时眼压15.6±1.4mmHg,10时14.7±1.2mmHg,22时14.2±1.8mmHg,波动值3.8±0.5mmHg;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健康成人卧位眼压从白天到夜间有上升趋势,夜间平均眼压明显高于白天,白昼和夜晚结束时为峰值,坐位和卧位眼压波动幅度分别在3.8±0.6mmHg和3.4±0.6mmHg,二者之间差异无显著意义,推测夜间眼压升高可能和夜间卧位有关。青光眼患者的昼夜眼压变化幅度则明显超过正常人,是正常波动值的2-3倍以上,而且青光眼患者24h眼压波动规律与正常人相反,一般在正午十分出现眼压峰值,白天眼压普遍高于正常人群[3]。在对未接受治疗的早期青光眼患者昼夜眼压规律变化趋势的分析中,也发现无论坐位卧位,白天患者眼压均比正常人群高,夜间卧位眼压也高于坐位眼压,但是从白天到黑夜眼压的上升趋势有所减小[4]。

近些年关于青光眼和昼夜眼压的研究开始关注峰眼压,一些患者在看似正常的眼压下因为峰值眼压过高,已经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视野损害。在一组青光眼患者眼压规律的5年随访中,使用家庭自测眼压计记录眼压曲线,并借助非参数检验时间-事件模型对视野损害进展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平均自测眼压16.4±3.6mmHg,正常上班时段17.6±3.2mmHg,5天内平均眼压波动为10.0±2.9mmHg,修正办公室眼压、年龄、性别、基线视野损害状况后,确认眼压变化是青光眼视神经损害进展的独立影响因素[5]。

昼夜眼压测量在青光眼诊断中有较高的临床应用效果,尤其是慢性单纯性青光眼的早期诊断,健康眼昼夜眼压波动一般≤5mmHg,5-8mmHg即可以视作青光眼可疑,青光眼患者昼夜眼压异常出现更高,而且可以发现异常峰压。在低眼压性青光眼诊断中,青光眼患者的眼压波动幅度更大,门诊眼压结果低不代表一定为低眼压性青光眼,视野进一步缺损,需要进一步了解昼夜眼压是否为持续低压状态。本次研究中使用针刺治疗青光眼,临床上关于针刺治疗青光眼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治疗机理和临床研究方面,而关于针刺治疗对青光眼患者眼压波动造成的影响的多样本研究则相对较少。本次研究显示,患者接受针刺治疗之后5h、10h眼压均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表明针刺治疗能够显著减轻青光眼昼夜眼压波动,延缓视神经损伤的进展。

结语:

综上,针刺治疗能够显著降低昼夜眼压波动,有较高的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宏光,沙爱娟,关文雯等.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术后昼夜眼压比较[J].海南医学,2017,28(1):138-140.

[2]原慧萍,宋武莲.对青光眼患者24小时眼压波动的思考[J].中华眼科杂志,2017,53(2):85-88.

[3]张宏光,沙爱娟,关文雯等.原发性急性闭角型青光眼超声乳化联合房角分离术后昼夜眼压变化[J].海南医学,2016,27(21):3527-3529.

[4]汝佳丽,李金瑛,胡慧丽等.POAG患者习惯性体位眼压及眼灌注压昼夜波动趋势的研究[J].国际眼科杂志,2016,16(5):890-893.

[5]高文清.拉坦前列腺素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疗效[J].贵阳医学院学报,2015,40(7):760-762.

论文作者:高晓闯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8月上第1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  ;  ;  ;  ;  ;  ;  ;  

昼夜眼压波动及其在青光眼治疗中的意义论文_高晓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