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天地一体化”动态监管推动水土保持监督工作的开展论文_尹莉

以“天地一体化”动态监管推动水土保持监督工作的开展论文_尹莉

自贡市富顺县水务局 四川自贡 643200

摘要:本文以富顺县“天地一体化”监管水土保持监督项目为例,首先对该县的实际情况进行简要概述,然后从资料收集与整理、防治责任范围的明确、现场复核调查、精度质量核查以及结果修正与审核入库等方面着手,对水保监管工作的开展情况进行分析,最后对此项工作的开展成果进行总结。

关键词:“天地一体化”;水土保持;监督措施

引言:

现阶段,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度也不断提升。水土保持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工作,对水土保持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大作用。将“天地一体化”动态监管引入到水土保持监督工作中,可使监督质量与效率得到显著提升,进一步促进生态环境的长远发展。

一、项目概况

富顺县位于我国四川省自贡市,全县总面积为1333.19km2,境内河流贯穿南北,共有大小溪河351条,总水面达到32km2,年均流量400m3/s,最大峰量为15200m3/s,最小流量为6.72m3/s;该县的土壤以水稻土为主,占总体面积的30%,森林多为人造林,覆盖率为35.4%;该县水土流失现象较为普遍,共计分为五个流失级别,轻度流失面积占总面积的21.52%、中度流失占总面积的23.15%、强烈流失占总面积的4.52%、极强流失占总面积的3.73%、剧烈流失占总面积的0.67%,合计共有53.60%的土地均存在水土流失情况,已经超过土地总面积的1/2,由此可见,该县实施水土保持工作已经十分迫切[1]。

二、“天地一体化”水土保持监管工作开展情况

2.1资料收集与整理

在此项水土保持监管工作中,对富顺县各级行政部门在2011年1月—2018年12月之间审批的与水土保持相关的资料与方案进行收集,共计收集到344个建设项目报告书、344个项目资料,并按照规定要求进行整理,构建生产建设项目汇总表。将上述资料整理成纸质与电子两种资料,并对纸质资料中与水土保持方案、防止责任范围相关的文件内容进行扫描,并以PDF或者JPG的形式进行保存,将电子资料按照原格式进行存储。另外,本项目还利用高分卫星对遥感影像进行收集,并利用先进的信息软件进行图像处理,使影像之间的位置无明显的接边痕迹,提高影像精准度。

2.2防治责任范围的明确

在项目遥感调查之前,首先需要明确水土流失的防治责任范围,并对该范围进行定位、几何校正,使责任范围被准确定位到地理位置中,通过人机交互的形式获取地理信息与属性信息的矢量图,范围的确定流程为:

(一)前期准备。项目方案起初为纸质材料,对防治责任范围图进行扫描后,保存为JPG格式图片,为获取责任范围做好准备;

(二)图像配准。根据水土保持方案,将项目位置落实到地理空间中,并设置特征控制点,将责任范围精确的配准到遥感影像图中,制成与影像完全一致的防治责任范围图;

(三)边界后绘。将配准完毕的责任范围图作为底图,并对项目责任范围的边界线进行绘制,使其成为shp格式的矢量图,并与实施方案中的规定相结合,完成属性录入工作。

2.3现场复核调查

在完成上述步骤的基础上,便可开展项目扰动状况的现场复核工作,主要的复核对象为全部面积超过1hm2的扰动图斑,根据合规性标准对这些扰动图斑进行对比,将其分为“疑似未批先建”“疑似建设场地变更”“疑似超出责任范围”三种类型。在复核内容方面,根据现场调查情况,对于复核对象相关的信息进行现场采集,并对不同的扰动类型,规定不同的复核方式,具体为:对于“疑似未批先建”的图斑,主要对导致该图斑产生的项目名称、建设单位以及水土保持方案的符合度进行分析,判断其是否超出防治责任范围,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对于“疑似建设场地变更”的图斑,主要复核产生图斑的项目名称、方案批复文号等内容,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对于“疑似超出责任范围”的图斑,主要复核的内容为:产生该图斑的项目名称、方案批复号、是否存在设计变更等情况,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在现场复核过程中,主要流程如下:

(1)编制项目监管复核信息表、相机、互动地图设备、GPS等;通过地块矢量图斑与遥感影像相重合的方式,对现场复核工作图进行制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与此同时,在野外环境中进行验证时,为了提高验证的精准度,在较短的时间内找到目标点,可在野外验证图编制时,将经纬网纳入其中;

(2)在现场调查过程中,主要对项目基本情况进行掌握,明确复核项目的扰动信息,对水土保持相关资料进行收集和整理;

(3)准确填写项目监管复核信息表;

(4)如若在责任范围内存在多个图斑,其中扰动图斑附近存有漏分图斑等情况,则需要在现场复核过程中,对工作底图做好标注,并在项目监管工作中对信息表上的信息进行备注;

(5)对于任意扰动图斑来说,均需包含两种照片,一种是全景照片,另一种是局部照片,其中全景照片需要对底图中的指定地点进行拍摄,如若扰动图斑中各个施工段之间存在差别,则需要分别对不同施工段现场拍摄相应的照片[2];

(6)对于部分扰动图斑调查中,由于缺乏水保方案信息,需要填写相应的调查表,对现场实际情况进行记录。

在调查完毕后,需要对复核结果进行整理,对照片中的扰动图斑进行分类,并将全部照片整理起来,建立一个名为“现场复核照片”的文件夹,将照片存于其中,并将相同扰动图斑的照片放在同一个文件夹中,以“图斑编号+现场照片”的形式命名;对于复核中获取到的其他信息,例如,“疑似未批先建”项目水保方案,需要对此类项目进行变更设计与报备资料。

2.4精度质量核查

在现场复核调查中,与底图和责任范围相结合,明确扰动解译与防治责任范围精度,包括地理位置、边界绘制情况等,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根据水保方案内容与地理位置相关信息,对项目位置进行确定,从现场选出3个具有代表性的地点,如道路交叉口、地标位置、建筑拐点等,并用GPS进行精准定位;

其次,根据扰动图斑对底图进行解释,并明确扰动图斑的位置,在现场选出3个具有标志性的地点,如地标、道路交叉口、建筑拐点等,并做好定位;

最后,经过上述定位后,对边界线绘制的准确性进行判断,对存在偏差的边界线进行修正,使面积更加统一。

在对边界线、解译面积等数据与实际情况进行对比后,只有少量扰动解译主要受影像时滞的影响存在偏差问题外,其他的面积精度、边界线均与现场实际情况相一致,与工作要求充分符合。

2.5结果修正与审核入库

根据现场复核结果,需要对遥感调查结果进行修正,主要对于扰动图斑与责任范围、属性信息等进行完善。在扰动图斑方面,可采用重新编号、重建与项目之间联系等方式,并在修正后,形成富顺县建设项目的最终矢量图。审核成果主要包括:

1.水土保持方案、水保批复文件的收集与整理;

2.现场复核中的数据、监管信息表、图件以及其他相关信息;

3.富顺县影像分界线、遥感影像、矢量边界、扰动图、责任范围矢量图以及属性信息等等;

4.总体监管工作的总结成果以及野外监管工作的开展报告;

将整理完毕的监管成果进行提交审核,并根据审核意见作出整改,最后将建设项目成果录入水保监管系统V4.0之中。在该系统中不但保存水保方案相关资料,还对技术评审模块进行健全,并将设施验收、项目监督、补偿费等情况均纳入其中,使各项资料实现电子化整理,一同提交给富顺县的水务局[3]。

三、“天地一体化”水土保持监管工作取得成果

本次工作将现场复核与遥感技术结合起来展开调查,对富顺县建设项目与扰动图斑进行有效的监管,主要取得以下成果:

(1)通过图表交互的形式将富顺县行政部门的建设项目扰动信息进行展示,包括扰动面积、项目名称、建设状态等等,使行政主管部门能够及时准确的了解扰动情况,为水土保持工作管理决策的制定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

(2)对该县建设项目扰动的合规性进行分析,分析该县不合规的建设现象,包括建设地点变更、责任范围逾越等等,使水务行政部门能够有针对性的制定措施,要求下属单位提供相应的变更材料;

(3)除了对已经批复的项目进行审核之外,还对该县存在的11个未批先建项目进行复核,尤其对于正处于施工过程中的10个项目,需要对相关水土保持方案进行补报,并缴纳一定的水保补偿费用;

(4)在本次工作中利用GPS、遥感等技术,结合水保监管业务,大力的推动了建设项目水保监管的信息化步伐,使监管能力与水平均得到显著提升[4]。

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与环境的破坏力度逐渐提升,生态文明建设始终不容忽视。水土保持作为生态建设的重要内容,应在实际工作中做好监督与管理工作,充分发挥先进信息技术的作用,提高监管力度与效率,使水土流失现象得到有效缓解,促进我国生态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娜. 陕西省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动态监管工作回顾与展望[J]. 中国水土保持,2018,439(10):14-17.

[2]亢庆,姜德文,赵院,等. 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天地一体化"动态监管关键技术体系[J]. 中国水土保持,2016(11):4-9.

[3]程勇. 丹江口被列为“天地一体化”动态监管示范市[J]. 水政水资源,2017(5):80-80.

论文作者:尹莉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28

标签:;  ;  ;  ;  ;  ;  ;  ;  

以“天地一体化”动态监管推动水土保持监督工作的开展论文_尹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