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农民思想状况调查,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状况论文,农民论文,思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准确掌握当前农民思想状况,了解农民意愿,倾听农民呼声,为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决策参考依据,中国政研会、中宣部政研所联合农民日报社,分派研究人员和记者深入村镇,开展“当前农民思想状况调查”。此次调查的范围包括全国六个大区的天津、河北、吉林、山东、江苏、福建、湖北、广西、四川、甘肃、陕西、宁夏等12个省(区、市),每个省(区、市)分别抽取3~4个县,每个县抽取2~3个村,每个村选取20位左右农民。此次调查共访问农民2300名,涵盖了各个年龄层次、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收入水平、从事不同工作、不同政治面貌的农民,共回收有效问卷2079份。
一、农民精神文化生活现状
1.看电视、听广播是农民空闲时的主要活动,也有较多农民选择聊天闲逛、打牌搓麻将。
调查显示,农民空闲时选择“看电视、听广播”的比例最高,占37.1%,选择“阅读书报刊”的占20.3%,选择“聊天闲逛”的占13.5%,选择“打牌搓麻将”的占9.3%,选择“参加文体活动”的占8.2%,选择“其他”的占5%,选择“去娱乐场所”的占3.4%,选择“上网”的占3.3%。
分年龄看,18~25岁选择“上网”的比例最高,占12.2%,26~35岁选择“上网”的占6.2%,其他年龄层次选择“上网”的都在1.7%以下。
分文化程度看,文化程度越高,选择“打牌搓麻将”、“聊天闲逛”的比例越小,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农民选择“打牌搓麻将”、“聊天闲逛”的比例分别为3.6%、4.5%,远低于其他文化程度的农民,而选择“上网”的比例为9.5%,远高于其他文化程度的农民。(见表1)
表1 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空闲时参加的活动
单位:%
看电 打牌 阅读参加 去娱
视听 搓麻 书报 聊天 文体 乐场 上网 其他
广播 将刊闲逛 活动 所
不识字或37.4 12.6 13.1 18.9
5.8 3.9
0.0
8.3
小学37.3 12.2 13.8 20.4
5.8 3.1
0.6
6.8
初中38.2 10.1 19.7 13.4
7.7 3.6
2.6
4.7
专 35.7 6.7
24.9 10.5
9.2 3.3
5.4
4.4
上 33.5 3.6
27.7
4.5 15.9 2.2
9.5
3.1
分从事的工作看,外出务工人员选择“打牌搓麻将”的比例最高,占13.1%,乡村干部选择“打牌搓麻将”的比例最低,占5.2%,从事个体经营和本地务工的人员选择“上网”的比例分别为8.2%、9.2%,明显高于从事其他工作的农民。
2.新闻、致富技能与信息以及影视剧是农民最喜欢收看的电视节目。
调查显示,“新闻节目”是农民最喜欢看的节目,比例占28.3%,选择“致富技能和致富信息节目”的占17.3%,选择“影视剧”的占15%,选择“法制节目”的占11.7%,选择“戏曲、歌曲等”的占10.3%,选择“经济类节目”的占8.1%,选择“科普知识节目”的占7.9%,选择“其他”的占1.5%。
分文化程度看,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农民最喜欢戏曲、歌曲等,占17.5%;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选择“戏曲、歌曲等”的比例最低,占7.4%。与其他群体相比,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更喜爱科普类节目,占10.4%。(见表2)
表2 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喜欢的电视节目
单位:%
新闻 影视剧 戏曲致富 经济类 法律 科普
节目 歌曲等 技能、节目知识 知识
其他
信息
不识字或
26.9
15.717.5
13.0
5.89.4
4.96.7
小学
27.0
17.514.4
16.2
8.1
10.3
4.71.8
初中
28.6
14.6 9.5
19.6
7.1
11.3
8.21.1
高中或中
28.4
14.2 8.6
16.2
9.6
12.5
9.21.3
大专及以
29.9
14.0 7.49.9 11.0
16.2
10.4
1.1
3.广播电视村村通、文化活动室和公共报栏、宣传栏是农民认为最应该建设的文化项目。
调查显示,农民认为当前最需要建设的文化项目,选择“广播电视村村通”的占23.8%,选择“文化活动室”的占19.5%,选择“公共报栏、宣传栏”的占13.6%,选择“农民自己的文化队伍”的占13%,选择“农村电影放映”的占10.6%,选择“乡、村广播室”的占8.5%,选择“本地区特色文化项目”的占8.3%。
分文化程度看,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及小学文化程度的农民比其他群体选择“农村电影放映”的比例更高,分别占13.3%和13.9%,大专及以上的农民选择“农村电影放映”的比例最低,占6.6%,大专及以上的农民比其他群体更希望建设本地区的特色文化项目,占13%。
4.致富技能和信息、民主法制知识、形势政策教育是农民最希望接受的教育内容。
调查显示,农民最希望接受的教育内容中,选择“致富技能和信息”的比例最高,占29%,选择“民主法制知识”的占17.8%,选择“形势政策教育”的占17.5%,选择“卫生健康知识”的占14.4%,选择“公民道德教育”的占13.9%,选择“文明礼仪知识”的占5.5%,选择“其他”和“无所谓”的均占1%。
分性别看,男性比女性更希望接受形势政策、民主法制知识教育,女性比男性更希望接受卫生健康知识教育。
分从事的工作看,农林牧渔业农民选择“致富技能和致富信息”的比例最高,占31.1%;本地务工的农民选择“民主法制知识”的比例最高,占20.6%。(见表3)
表3 从事不同工作的农民希望接受的教育内容
单位:%
形势政 公民道 致富技能 民主 文明礼 卫生 其
策教育 德教育 和信息法制 仪知识 健康 他 无所谓
知识 知识
渔业农
17.513.131.1 17.84.7
14.0 0.7
1.0
营
20.514.526.2 15.96.2
14.9 1.2
0.7
工
12.112.929.8 20.67.2
14.5 1.9
1.1
工
14.516.427.8 17.17.5
15.0 1.2
0.7
医疗等
14.617.123.8 14.67.3
20.1 1.8
0.6
乡村干
22.214.026.2 19.26.2
12.1 1.0
0.2
其他 15.316.218.1 19.46.0
19.0 1.9
4.2
5.看电视听广播、阅读书报刊和交流讨论是农民最喜欢的教育方式。
调查显示,农民最喜欢的教育方式中,选择“看电视”的比例最高,占30.1%,选择“阅读书报刊”的占16.6%,选择“交流讨论”的占14.4%,选择“听广播”的占12%,选择“典型示范”的占11.5%,选择“参加文化活动”的占8.2%,选择“听报告”的占5.6%,选择“其他”的占1.7%。
分文化程度看,文化程度越低,选择“听广播”的比例越高,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选择“听广播”的占22.4%,大专及以上的选择“听广播”的占5.4%;文化程度越高,选择“阅读书报刊”及“参加文化活动”的比例越高,大专及以上的选择“阅读书报刊”的占21.3%,不识字或识字很少选择“阅读书报刊”的占10%;大专及以上选择“参加文化活动”的占13.6%,不识字或识字很少选择“参加文化活动”的占4.1%。(见表4)
表4 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喜欢的教育方式
单位 %
阅读 典型 交流 参加文
看电视
听广播 书报刊
听报告 示范 讨论 化活动 其他
不识字或
32.9 22.410.0 5.09.1
10.5
4.15.9
小学
32.1 14.313.0 6.212.4 13.7
5.72.6
初中
31.0 12.316.5 5.111.0 15.1
7.61.4
中专
28.4 9.819.1 5.911.7 13.9
10.2
0.9
以上
23.2 5.421.3 6.513.4 15.5
13.6
1.1
6.农民参加文体、教育活动的热情较高,但村里开展的文体、教育活动不能满足农民的需求。
调查显示,对于参加文体活动的情况,选择“村里经常开展,自己也经常参加”的占36.7%,选择“村里很少开展,但自己很想参加”的占31.1%,选择“村里很少开展,自己也不想参加”的占18.2%,选择“村里经常开展,但自己很少参加”的占14%。
分文化程度看,文化程度越高,参加文体活动的积极性越高,大专及以上的农民表示很想参加的占53%,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只有24.8%的人经常参加。
对于参加教育活动的情况,选择“村里经常开展,自己也经常参加”的占43.5%,选择“村里很少开展,但自己很想参加”的占27.1%,选择“村里很少开展,自己也不想参加”的占15.7%,选择“村里经常开展,但自己很少参加”的占13.7%。不同群体的农民参与教育活动的意愿及程度与参与文体活动的意愿及程度情况基本类似。
二、农民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看法
1.近九成农民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充满信心。
调查显示,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选择“很有信心”的比例最高,占52.8%,选择“比较有信心”的占37.1%,两项相加高达89.9%;选择“没有信心”的占3%,选择“不知道”的占7%。
分文化程度看,文化程度越高,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越大,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选择“很有信心”的占70.9%,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农民选择“很有信心”的占46.4%。(见表5)
表5 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信心
单位 %
很有信心 比较有信心 没信心 不知道
不识字或识字很少46.4
33.6
4.515.5
小学50.3
37.3
3.9 8.6
初中60.7
31.8
1.9 5.5
高中或中专 61.8
33.3
2.2 2.6
大专及以上 70.9
26.1
3.0 0
分收入看,收入越高的农民信心越大,年人均纯收入在10000元以上的最有信心,选择“很有信心”的占71.7%;1000元以下的选择“没信心”和“不知道”的分别占5.9%和10.8%。
2.违背农民意愿的行政命令是农民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最担心的问题。
调查显示,关于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过程中,农民最担心的问题,选择“违背农民意愿的行政命令”的比例最高,占30.2%,选择“集资摊派,增加负担”的占25.3%,选择“不求实效,走形式主义”的占22.6%,选择“不切实际,盲目跟风”的占11.3%,选择“乱上工程,盲目建设”的占9.1%,选择“其他”的占1.5%。
3.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农民最希望的是政府能够在资金技术上多支持。
调查显示,关于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希望,选择“政府在资金技术上多支持”的比例最高,占29%,选择“对农民致富给予示范引导”的占20.7%,选择“给予优惠政策扶持农村发展”的占20.7%,选择“支农惠农政策能够长期坚持”的占19.6%,选择“政府减免各种费用”的占9.2%,选择“其他”的占0.8%。
三、农民对现状的满意度及其期望
1.农民对国家和社会发展情况、免除农业税等惠农政策落实情况等满意度最高,对农资价格和质量、农村医疗服务等最不满意。
调查显示,在所列28个选项中,农民表示“满意”和“比较满意”比例最高的前十项依次是:国家和社会发展情况,免除农业税等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本村通电话的情况,本村通公路情况,家庭生活状况,基层干部能力和作风,村民自治的情况,本地饮水、电力建设等,农村义务教育,村务公开情况。
农民表示“不满意”比例最高的前十项依次是: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和质量,农产品的价格和销售,农村医疗服务,打击假冒伪劣商品的工作,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农村文化建设与文化生活,打击迷信、黄赌毒工作,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情况,本村接收电视信号的情况,社会风气。
在最不满意的十个问题中,外出务工人员选择“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情况”的排第五位,此项在总体中排第八位;选择“农业科技和农业生产能力”的排第七位,此项在总体中排第十五位。
在最不满意的十个问题中,年人均纯收入10000元以上的农民,选择“村容村貌和农村生态建设”的排第四位,此项在总体中排第十二位。
2.农民最关注家庭生活状况、国家和社会发展情况等方面,最希望解决农村医疗服务、农资价格和质量等问题。
调查显示,在所列28个选项中,农民最关注的问题前十项依次是:家庭生活状况、国家和社会发展情况、农村医疗服务、免除农业税等惠农政策的落实情况、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和质量、社会风气、社会治安、农村义务教育、本地饮水、电力建设等。
农民最希望解决的问题前十项依次是:农村医疗服务、种子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和质量、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农产品价格和销售、社会治安、社会风气、家庭生活状况、本地饮水、电力建设等、农村义务教育、村容村貌和农村生态建设。
在最希望解决的十个问题中,18-25岁农民选择“村务公开情况”的排第七位,此项在总体中排第十五位。
在最关注的十个问题中,外出务工人员选择“村务公开情况”的排第五位,此项在总体中排第十一位。
在最希望解决的十个问题中,外出务工人员选择“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的情况”排第六位,此项在总体中排第十四位。
在最关注的十个问题中,年人均纯收入1000元以下的农民选择“劳动力技能培训”的排第五位,此项在总体中排第十七位。
在最希望解决的十个问题中,年人均纯收入1000元以下的农民选择“农业科技和农业生产能力”的排第八位,此项在总体中排第二十一位。
在最关注的十个问题中,年人均纯收入10000元以上的农民选择“社会治安”的排第一位,此项在总体中排第八位;选择“村容村貌和农村生态建设”的排第九位,此项在总体中排第十四位。
3.发家致富是农民共同的愿望,年轻农民更渴望学习知识、提高技能。
调查显示,关于农民目前最大的愿望,选择“发家致富”的比例最高,占43.8%,选择“子女成才”的占16.9%,选择“家人健康平安”的占14.2%,选择“学习知识、提高技能”的占10.1%,选择“家庭和睦、邻里和谐”的占7.8%,选择“解决面临的实际困难”的占4.9%,选择文化娱乐生活丰富的占2.1%,选择“其他”的占0.2%。
分年龄看,越年轻的农民选择“学习知识、提高技能”的比例越高,其中18-25岁的农民选择“学习知识、提高技能”的比例最高,占19.8%。(见表6)
表6 不同年龄的农民目前最大的愿望
单位 %
发家 学习知子女 家人健 家庭和 文化娱 解决面 其
致富 识、提高 成才 康平安 睦、邻 乐生活 临的实 他
技能里和谐 丰富际困难
18-25岁
48.6 19.8 2.3
10.75.6 2.8 9.6 0.6
26-35岁
51.3 14.2 11.0 10.15.3 3.7 4.3 0.2
36-45岁
41.9 10.4 22.0 12.48.4 1.4 3.4 0.1
46-55岁
39.7 5.8
21.0 18.77.6 1.0 5.8 0.3
56-65岁
42.7 2.1
14.1 22.911.52.1 4.7 0
65岁 30.0 2.9
24.3 17.115.74.3 5.7 0
4.农民认为基层干部最应当做到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有开拓精神、能够带领群众致富。
调查显示,关于农民对基层干部的期望,选择“坚决执行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的比例最高,占22%,选择“有开拓精神、能带领群众致富”的占21.3%,选择“作风正、办事公道、讲民主”的占20.2%,选择“关心群众,能为群众办实事”的占19.9%,选择“善于调解矛盾纠纷”的占7%,选择“有凝聚力、善于团结群众”的占4.7%,选择“善于向群众宣讲形势政策”的占2.6%,选择“重视文化教育”的占2.4%。
四、影响农民思想行为的因素
1.致富能手和党员干部对农民思想行为影响最大
调查显示,关于对农民思想行为影响最大的人群,选择“致富能手”的比例最高,占30.1%,选择“党员干部”的占25.1%,选择“进城务工人员”的占13.1%,选择“教师”的占10.7%,选择“亲戚朋友”的占9.1%,选择“退伍军人”的占5.4%,选择“社会闲散人员”的占3.8%,选择“其他”的占2.8%。
2.黄、赌、毒等违法行为及黑恶势力等扰乱治安的因素是不利于乡风、村风建设的主要因素。
调查显示,关于不利于乡风、村风建设的因素,选择“黄、赌、毒等违法行为”的比例最高,占16.8%,选择“黑恶势力等扰乱治安的因素”的占15.7%,选择“讲排场、比阔气等铺张浪费行为”的占13.2%,选择“子女不孝等不讲家庭美德的行为”的占13%,选择“假冒伪劣等不讲职业道德的行为”的占12.7%,选择“诚信缺失等不讲社会公德的行为”的占12%,选择“干部作风不好”的占7.5%,选择“封建迷信活动”的占4.6%,选择“人际关系紧张”的占3.5%,选择其他的占1%。
3.宗教对农民思想行为影响较大
调查显示,关于宗教对农民的影响,选择“影响很大”的占15.5%,选择“有一些影响”的占42.4%,两者相加比例近60%;选择“没什么影响”的占30.1%,选择“不清楚”的占12%。
分文化程度看,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农民认为宗教对周围人“有一些影响”的比例最高,占57.1%。(见表7)
表7 不同文化程度的农民对宗教影响大小的看法
单位:%
影响很大 有一些影响 没什么影响 不清楚
不识字或18.7
39.321.5 20.6
小学13.1
39.032.0 15.9
初中17.5
40.929.6 12.0
高中或中专 13.0
44.633.4 9.0
大专及以上 14.3
57.123.3 5.3
五、农民的民主法制意识
1.农民民主参与的意愿较强,中共党员民主参与的意愿比一般群众高。
调查显示,对于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意愿,选择“非常愿意”的比例最高,占59.4%,选择“比较愿意”的占32.3%,选择“不愿参与”的占2.9%,选择“不好说”的占5.4%。
分政治面貌看,中共党员比其他政治面貌的农民民主参与的意愿强,选择“非常愿意”的比例最高,占72.9%。
2.遇到问题时农民首先想到的是基层组织。
调查显示,当农民个体权益受到侵害时,选择“找基层组织”的比例最高,占73.2%,选择“找亲戚朋友”的占8.3%,选择“打官司”的占7.6%,选择“找新闻媒体”的占4.6%,选择“不清楚”的占2.6%,选择“上访”的占2.5%,选择“诉诸武力”的占0.7%。
调查显示,当农民共同利益受到侵害时,选择“找基层组织”的比例最高,占70.6%,选择“打官司”的占9.3%,选择“集体上访”的占7.9%,选择“找新闻媒体”的占7.4%,选择“不清楚”的占3.2%,选择“其他”的占1.2%,选择“诉诸武力”的占0.3%。
调查显示,当农民有问题需要反映和解决时,选择“基层组织”的比例最高,占64.4%,选择“上级政府和信访部门”的占18%,选择“新闻媒体”的占8.3%,选择“司法机关”的占5.2%,选择“亲戚朋友”的占3.3%,选择“其他”的占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