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在土地资源整合过程中的应用论文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在土地资源整合过程中的应用论文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在土地资源整合过程中的应用

陈逸飞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 陕西西安 710075)

摘 要: 本文通过对我国现阶段的土地资源状态、现状和进展进行了系统总结说明,阐述了土地承载力和土地资源整合之间的内在属性关系,点明土地承载力的评价直接影响土地属性之间的资源划分,是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关键,同时说明了土地承载力评价设计方案和方法说明,将土地资源整合过程中的土地承载力进行了指标确认和因素分析,得出承载力评价是分析土地资源的内在方式,为土地资源整合提供新的设计思路,科学合理的规划土地资源整合依据措施。

关键词: 土地承载力;资源整合;资源评价

0 概述

随着我国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与科技力量的持续增强,我国已经步入工业化快速生产阶段,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也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但相对的与资源环境的矛盾冲突也成为目前制约我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土地资源整合是通过更加科学、合理、智能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式对土地的固有属性和衍生属性进行分析和预测计算,将每一寸土地资源进行充分的效率利用。在对土地资源整合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对土地的资源情况和土地的创造价值进行具体分析,这其中最重要的评测标准之一即为土地的资源承载力评价。

1 土地资源整合研究现状及进展

土地资源整合即为对土地资源开发、土地环境建设、土地实际作用、土地预期规划、土地属性变更等内容的合理化资源配置,目前我国主要从四个方面对土地资源配置和优化整合进行研究和内容拓展:

1.1 土地生态环境建设

由于我国处在社会生产力正在高速运转阶段,物质文明发展迅速,以经济发展为目标的土地资源配置得到了较好的应用,但同时带来了土地资源污染和土地资源破坏等诸多问题。

1.2 土地规划保障

在土地使用和创造性应用前,需对土地进行详细的规划部署,不仅需要通过区域划分的方式进行土地属性区分,而且需要根据土地的结构性和地理性等诸多因素进行土地建设价值估计和土地使用属性变更,从全局的角度对土地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建设,使土地资源得到最大化的表现和高效的应用,完成土地资源应用的优化配置。

1.3 土地使用开发

在土地资源合理规划的基础上,需要进行土地资源的使用建设,以绿色环境生态为使用准则,开展生态系统土地开发模式,明确开发利用的供求关系,深化土地资源的结构性特点和新时代土地资源的创造性要求,将土地资源进行层次性建设,不进行资源破坏和浪费,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土地资源使用建设环境。

1.4 土地价值评定

将已划分的土地资源按照划分标准进行指标建立,采用指标说明的方式对土地资源信息进行数据统计和迭代计算,综合土地属性分配原则,将不同种类的用地情况和土地开发状态进行单元指标确定,综合计算系统指标内容,如下所示:

2 土地承载力评价说明

土地承载力评价主要通过承载对象、承载载体、承载条件三方面进行系统研究。本文通过功能分类法对现阶段我国的土地资源进行承载力研究,以指标类聚的方式进行具体问题分析和评价说明。

建设用地=可开发用地-特殊化用地-产能生产用地-人工占用地-不可再生用地-特殊用地;

2.1 承载力评价总体设计

本文根据我国现阶段土地资源状态,针对已有的土地资源配置方案,设计了以指标类聚的方式对土地资源进行系统整合方案,在土地资源多种多样,形式各异的情况下,界定资源约束条件和资源标准转化形式,统一设置资源配置标准,并按照土地固有属性、土地功能属性和土地资源成长特点等方式进行土地资源区域划分。通过分析并评价土地区域的开发程度和开发强度,计算开发价值和开发成本,得到规定区域的土地承载力评价。

中国煤炭的产量和消费量在全球占有很大的比重,根据统计,2016年,中国煤炭消费量和产量分别占全球的50.6%和46.1%。我国煤炭的消费量很大,2017年,我国进口煤主要来源于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蒙古、俄罗斯及加拿大,上述五国共出口中国煤炭占中国全部进口煤炭的90%以上。

最后,将各土地资源信息和数据标准换算成数值进行统一标准衡量,建立土地属性和数值的转换关系,同时筛选出土地资源承载力影响较大的关键因素,通过生态资源、经济资源、人为资源、建设资源等方式对承载力评价进行数值计算,横向对比区域土地资源价值和开发成本,建立土地资源开发供需关系,合理规划土地资源,优化整合土地资源信息。

其次,对土地资源按照固有属性、功能属性、成长属性和开发属性分别进行承载力评测,在同属性计算时应约束其他属性条件,保持状态条件的一致性,将四种属性按照比例进行叠加计算,通过计算得到土地资源承载力评测系数,可与实际可用土地资源进行数据联立。

首先,结合我国现阶段土地资源的分布情况和具体数据信息,通过大数据匹配和数据挖掘的方法对土地资源进行规范化承载力标准建设,通过数据爬虫技术对已有标准进行数据筛选,将同功能或同属性的区域土地资源进行分布整合,并按单元进行评测指标数据统计和承载力评价指标聚类建设。

CT在临床诊断肋骨骨折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与X线平片检查相比具有扫描速度快、分辨率高、患者依从性好等优势,尤其是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技术,该技术可以直观、清晰、形象的显示肋骨骨折情况,原始数据三维重建后能够多平面、多角度对肋骨骨折情况进行观察,特别对多处肋骨骨折的观察具有优势,对细小骨皮质断裂也能形象显示出来[4],从而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依据。本研究结果表明:多层螺旋CT三维重建对于肋骨骨折的检出率为92.5%,略低于李祥峰[5]的研究结果(97.12%),检出率与普通CT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 承载力评价方法说明

2.2.2 土地承载力指标确定

本文采用相关信息大数据挖掘的方式,将评价标准的相关字和相关数据段进行匹配搜索,用互联网数据爬虫技术进行分类检索,搜寻同区域土地资源数据信息,将不同区域单元的土地资源和不同属性的土地资源进行标记划分,录入数据库,完成初始的数据处理任务。

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入院诊治的腹泻患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表现为发热、呕吐、腹泻,大便次数每天大于5次且大便性状呈水样蛋花状,经大便常规检测有少量白细胞;且无其他重大疾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按照1:1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其后果,对照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7~25 m,平均年龄(15.32±6.12)m;观察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8~26 m,平均年龄(17.11±5.98)m。两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1 评价数据依据和数据处理

土地价值评定和对土地现有属性和未来成长属性的价值估计,是土地生态环境保障、土地规划、土地建设的前提要求,土地价值评定可分不同形式对划分的土地区域进行统一衡量的价值估计,是完成土地资源整合的关键,本文采用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的方式对土地资源进行综合价值估计。

2011年5月浮选车间进行了土建施工,随后进行了浮选设备招标安装及电控系统的安装。并组织公司安监人员对浮选车间安全设施进行了预先检查,对存在的安全隐患限定整改时间,确保了浮选车间高质量建设和设备安全运行。。

可开发用地=规划用地-保留用地-不适宜开发用地-预估价值较低用地;

规划用地=承载力评测用地-特殊用地-已布置相关作用用地;

总之,随着医学模式的变化,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也在不断深化,预防医学教育面临新的挑战,流行病学在预防医学中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其教学方式和内容,不仅影响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而且关系到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我们要不断改革和摸索,为培养适应新世纪要求的合格预防医学人才而努力。

承载力评测用地=承载力评测数值为正的用地+特殊作用用地+特殊属性用地;

影响因子=人为影响因素+自然影响因素+客观存在未开发影响因素+土地资源属性因素;

金融创新仍然是中国金融发展的基本动力。金融创新的道路还很漫长,不要把所谓的金融风险归结为金融创新,金融创新本质是实体经济需要新的金融工具满足需要。金融工具的多元性,融资者需要多元化的融资工艺优化;金融的科技化,带来了金融业态的多样性。

人口因子=人口土地占用系数×人口影响因素;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的扶贫开发一直在占全国1/3左右的县(区)展开,不计其数的各级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参与其中。仅精准扶贫开展以来,每年有近百万的干部参加帮扶。大量的干部工作到扶贫第一线,直接与贫困户、贫困村打交道,了解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帮助参谋和设计扶贫项目和脱贫方式,使参与其中的干部能够比较深入地了解和认识国情,培养踏实的工作作风,在工作过程中也锻炼了干部的能力。这些经历和锻炼成为参与帮扶干部的宝贵财富,也将成为提高政府部门尤其是基层组织的决策水平和管理绩效的重要推手。

承载力状态指数=土地资源影响因子+人口影响因子;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数值=承载力评测用地×区域单元承载力状态指数。

3 结论

本文首先对我国现阶段的土地资源状态、现状和进展进行了系统总结说明;其次,阐述了土地承载力和土地资源整合之间的内在属性关系;最后说明了土地承载力评价设计方案和方法说明,将土地资源整合过程中的土地承载力进行了指标确认和因素分析,得出承载力评价是分析土地资源的内在方式,为土地资源整合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科学合理的规划了土地资源整合依据措施,具备重要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封志明,杨艳昭,闫慧敏,等.百年来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从理论到实践[J].资源科学,2017,39(3):379-395.

[2]马赟,甘泉,黄勤,等.四川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监测预警的实践与探索[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7.

[3]李德仁,马军,邵振峰.论地理国情普查和监测的创新[J].武汉大学学报·信息科学版,2018,43(1):1-9.

[4]杨清可,段学军,王 磊,等.基于“三生空间”的土地利用转型与生态环境效应——以长江三角洲核心区为例.地理科学,2018,38(1):97-106.

[5]刘向敏.关于自然资源资产负债表编制中土地资源核算的思考[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8,31(4):34-38.

[6]郑红玉,吴次芳,沈孝强.土地混合利用研究评述及框架体系构建[J].经济地理,2018,38(3):157-164.

中图分类号: F3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0038(2019)32-0144-02

收稿日期: 2019-09-18

作者简介: 陈逸飞(1989-),男,江苏江阴人,硕士,主要从事土地工程及其研究工作。

标签:;  ;  ;  ;  

土地资源承载力评价在土地资源整合过程中的应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