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移动悬挂平台”在大煤仓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沈庆

龙煤鹤岗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富力煤矿一开拓区 黑龙江鹤岗 154103

摘要:本文阐述了在大煤仓施工中,由于煤仓穿煤片帮严重而采用“移动悬挂平台”扩仓的生产工艺方式,对科学合理施工,提高生产安全性起到决定性作用,通过分析对比,验证了“移动悬挂平台”施工工艺的正确性和可行性。

关键词: “移动悬挂平台”安全合理;大断面煤仓;围岩破碎片帮

一、前言:

富力煤矿一开拓区施工的-610~-690阶段煤仓,该煤仓服务年限12年,其直径为7.0m ,S毛=38.5m2,煤仓垂直深度60m,斜仓12m,煤仓总容积2206.48m3。

煤仓施工前,先采用反井钻机施工一直径1.2米的排矸立孔,再由上至下扩大至设计断面尺寸。但由于该煤仓需要穿27#、29#两层煤,法向距离仅20m,围岩破碎且层节理极其发育,施工过程中围岩经常片帮,给施工安全及支护带来很大的困难。由于吊盘施工不能保证底板防护范围,为保证煤仓施工安全,在矿领导及采区领导共同提议及讨论下,我们改变了原有的吊盘施工工艺,大胆的采用了在煤仓中搭建“移动悬挂平台”的施工工艺,这样不仅解决了片帮后大断面无法作业的难题,提高了生产的安全性,还增强技术上的合理性。经过反复研究对比,认为采用“悬挂平台” 施工方式取代以往此情况下吊盘施工方式是合理的,可行的。

二、新旧工艺对比:

施工煤仓可有2种施工工艺进行选择:

(1)稳定采用吊盘施工:

对于深度较深的煤仓,断面较小在围岩稳定的情况下通常采用这种施工工艺,人员上吊盘时必须系好安全带,安全带要固定在可靠的地方,吊盘升下作业人员最多不能超过2人乘坐吊盘,到达工作面后打开吊盘,人员把安全带固定在围岩稳定的地方方可施工。这种施工工艺工人劳动强度小,但不适合片帮范围大的煤仓扩仓施工中使用。

(2)围岩破碎采用“移动吊挂平台”施工:

由于围岩破碎严重导致片帮严重,片帮后最大直径达到了14m,这样采吊盘施工时,由于断面大工人根本够不到煤仓壁,不能正常进行作业。采用“悬挂平台”就解决了这个问题。对煤仓施工前,人员乘坐吊盘入仓后,到达指定位置,人员站在移动悬挂平台上作业,将安全带固定在围岩锚杆上,平台稳定牢固,作业安全,能够上下移动,方便施工。

  

经过以上2种施工工艺特点进行综合分析,在围岩破碎片帮严重的大煤仓施工,选择第(2)种施工工艺最理想。它不仅解决了片帮后断面增大无法作业的难题,即使增加了劳动强度但是却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能。

三、“移动悬挂平台”结构设计:

平台的搭建:在施工煤仓前,在煤仓壁上打好8根锚杆,必须牢固锚杆牢固可靠,每两根锚索用来固定四寸铁管。然后在锚杆上固定手拉葫芦,再用锚链二次加固。把2根长7m,直径为Φ100mm四寸管连接在手拉葫芦上固定好,最后在四寸管上铺上木板,搭建成移动的平台,工人把安全带固定在围岩的锚杆上后,站在平台上作业。这样在煤仓扩完一遍后,将货物从立眼中放出,在利用手拉葫芦下移平台,施工完一遍移动一次,在二次用锚链将四寸管锚固。这样不仅安全可靠,还科学合理,提高了施工进度。

四、施工工艺及作业方式:

施工工艺:

煤仓施工时,先利用反井钻机钻出φ1.2m排矸孔,然后利用吊盘及移动悬挂平台将工人送到作业地点,用钻爆法自上而下一次刷大到设计断面,每班循环进尺1.2米 ,煤仓上、下缩口先采用锚网喷+锚索支护,二次支护采用钢筋混凝土砌碹支护。

工艺流程:

搭建移动悬挂平台—打眼—撤平台跳板—装药放炮—再次搭设平台—出货—支护—喷碹支护。(循环)

五、总结: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采用“移动悬挂平台”施工工艺虽然工序相比正常复杂,劳动强度增加,但却能确保安全生产,它不仅解决了大断面煤仓片帮无法作业的难题,还提高了施工的安全性能。

综上所述,安全生产是企业生存的关键,采用合理、科学的施工工艺和手段,对企业安全发展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者简介:沈 庆,2008年毕业于黑龙江科技大学采矿工程专业,工程师,现任龙煤股份鹤岗矿业集团富力煤矿一开拓区技术员。

论文作者:沈庆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27

标签:;  ;  ;  ;  ;  ;  ;  ;  

浅谈“移动悬挂平台”在大煤仓施工中的应用论文_沈庆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