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学的学科传统之争与中国政治学的未来论文_李雪英

政治学的学科传统之争与中国政治学的未来论文_李雪英

(长春大学,长春 133000)

摘要:政治学在刚形成的时候内部就产生了不同学科传统相互竞争的局面,二战前政治学受欧洲传统影响较多,二战后美国的传统科学进入,开始和欧洲传统相互竞争,21世纪来临后竞争情况有所缓解并且找到了两者的平衡点。中国政治学的发展应该受到欧美传统间的分分合合以及相互竞争的启发,提倡各学科以及各类别的研究方法之间实现平衡共处的原则,促进政治学的良性发展。本文结合政治学的学科传统之争进而分析了中国政治学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欧洲传统;美国传统;竞争;政治学;研究

政治学研究历史久远,在西方最早起源于亚里士多德,后发展为古典政治学、神学政治学和近代政治学,在19世纪末才真正成为一门学科-现代政治学。19世纪末,社会科学不断的分化和独立,政治学和伦理学、法学、历史学等彻底的分化形成一门独立的学科。

一、政治学的学科传统之间的竞争

经历了1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政治学的学科之中一直存在不同学科传统竞争的现象。从分支学科的角度可以将其分为两部分:政治科学传统和政治哲学传统【1】。从研究方法上又可以分为:方法导向的政治学研究传统和问题导向的政治学研究传统,从历史脉络划分为:政治学的欧洲传统和政治学的美国传统。欧洲传统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人文主义的传统,政治研究中重视哲学、法学、历史学的应用,重视利用多样化的研究手段特别是质性研究方法,保持政治科学和政治理论的同等地位。美国传统是指以美国为代表的行为主义传统,研究中多用量化研究的方法。在这1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这两个传统都希望保持各自的研究传统而竞争,努力地想战胜对方。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传统独占鳌头,量化研究方法一方独大,尽管政治学已经入后行为主义时代。进10年来,欧洲传统的逐渐复苏。

(一)美国传统的演变过程

一般情况会认为现代政治学的起源于美国,认为政治学科建立的标志是1880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建立政治学院,约翰•伯吉斯被尊为美国政治学科学之父。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觉得政治学是美国发明的,和欧洲关系不大,事实是欧洲传统对于政治学有重要的作用,政治学中绝大多数的理论都是欧洲传统贡献的,而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的确立也是源于欧洲传统。政治学虽然在欧洲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学科,但是政治学的研究却最早起源于欧洲,政治学作为独立的学科成立于美国,但是指导理论大多源于欧洲传统。欧洲传统政治学的研究对象是国家,主要的研究方法具有哲学性、历史性和法学性。我们有看过哥伦比亚大学建立初期的课程安排,整个课程没有自己的特色,以德国的国家学为参考。低年级主要学习国家起源及发展,学习国家现状、法律关系以及政治哲学的原则。美国对于德国及法国的理论进行了变革,将其宏观性变为中观层面的有利于操控的性质,这就决定了美国政治学的研究方法与欧洲大为不同。在学科的研究方法上,美国政治学采取自然科学研究的方式。20世纪20年代后美国的政治中心转到芝加哥大学,查尔斯·梅里亚姆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他在塑造了美国政治学的大部分的基本品格。1921年《政治学研究的现状》正式在政治学中采用社会学、社会心理学、地理人种学、统计学的技术,这一年是政治科学运动开始的里程碑。二战前夕美国的政治科学才形成了自己独有的风格,完全的脱离了德国和法国的影响【2】。20世纪中期,美国的政治学历经了重要的变革,经历了大概70年的时间处于了政治学的领军地位。

(二)美国传统和欧洲传统的抗衡过程

20世界20年代前美国政治学的发展得益于欧洲传统的影响,那么在20实世纪中期之后美国传统就成为了影响政治学的主流因素。欧洲开始关注美国的政治学课题,此时美国政治学为欧洲政治学选定研究的议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美国的影响下,欧洲各国也将政治学设置为独立的学科,而且政治学作为一个学科所对应的制度化建立也较晚,在1949年国际政治协会成立初始,全球只有美国、加拿大、芬兰和印度有自己的政治协会从而有资格加入国际政治学会。而且从学科人员的比例来说,1982年的美国政治学科人员约占全球的80%左右。但是同时,欧洲各国并不肯定美国传统的地位,尤其是欧洲传统表现了强烈的反抗,欧洲各国在政治学科的建立过程抵制美国传统的方法论,而且在美国政治学内部,欧洲血统的美国政治学者也批判了行为主义。欧洲的政治学领域积极的抵制政治学的“美国化”。20世纪70年代,美国的政治学到了后行为主义阶段,主要特性就是对行为主义的批判。行为主义受到了各个国家以及学者的猛烈抨击。此时的美国政治科学,因为过度的狭隘,过度的量化同理政治实际,思想内容匮乏而走向末路。20世纪80年代,政治科学进入了一个百家争鸣的时代,没有了独大的霸主,只有相对强大地位的几方势力共存的时代。

(二)欧洲传统和美国传统实现平衡

21世纪后,政治学界出现了一种新的态势,欧洲传统的复苏以及两个传统的平衡。互联网中形成了“改革先生”的联盟,它强调政治科学的学科之间不应该是取代的关系,而是倡导共存,反对量化方法的霸权,而是鼓励将问题导向的研究变为方法导向的研究【3】。经过改革的不断深入和推进,欧洲学者认识到美国政治科学的局限,美国政治学这也开始研究欧洲学者的著作,双方实现了平衡态势。

二、我国政治学的发展方向研究

通过对政治学科中欧美传统的历史变动的研究,对于中国的政治学发展提出了两点意见:

(一)要使不同的学科以及不同的研究方法之间达到平衡共处的关系,避免中国政治学的“美国化”,这样的做法对于现今的中国学术的评价机构来说,是很有必要的。最近几年美国学术的内容被移植到了中国,把学者的学术水平的标准定为论文数目和影响因子(期刊近两年的平均被引率),并且将其工资职称等同时进行关联,这种做法会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数量第一的作用下,人才的培养和科学的发展都会受到影响甚至产生负面的效应。这种说法并不是空穴来风,例如:在美国学校在新人录取和职称评定的时候,会因为不做定量研究而求职被拒,职称评不上,文章不能发表等,学术迫于压力退出或者改变研究方向以迎合现实,这会导致政治学学科的发展出现结构极度不平衡的现象,而且让政治研究脱离了最为紧要的政治问题形同虚设。而且一旦矛盾形成,各种学科之间的抗衡就会此起彼伏,很难真正的达到平衡。因此中国应该总结美国政治学的错误根本原因,更好的促进政治学学科内以及各种研究方法的平衡。值得庆幸的是,中国政治学目前所提倡的正是方法的多元化思想,尽管有美国政治学施加的压力,但是“改革先生”的危机让我们及时的意识到要勇于抗击霸权主义,始终坚持方法的多元化思想为发展的基础【4】。借鉴欧美传统竞争的历史教训,制定未来中国政治学发展的有效机制,这是促进中国政治学发展的必经之路。

(二)中国的政治学发展中采取问题驱动展开学术研究,谨记方法是用于解决问题的,理论是经验的抽象化解释问题的,这对中国的政治学发展是极为重要的。我们只有关注问题的本身,关注中国的自身经验,我们才有可能对30多年的经验中得到的理论形成自己的研究办法,给中国的政学发展带来正确而积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林尚立,LINShang-li.相互给予:政治学在中国发展中的作为——中国政治学30年发展的反思[J].山西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31(3):67-72.

[2]刘伟.创新与规范的统一:展望我国未来的政治学发展[J].探索,2017(4):129-136.

[3]张大维.政治学研究的国际进展与新时代中国政治学发展——基于政治学165种SSCI期刊的分析[J].国外社会科学,2019(3).

[4]谈火生.政治学的学科传统之争与中国政治学的未来[J].教学与研究,2017(5).

作者简介:李雪英(1997.10),女,朝鲜族,吉林省延吉市人,学生,本科,长春大学,政治学与行政学。

论文作者:李雪英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11月5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26

标签:;  ;  ;  ;  ;  ;  ;  ;  

政治学的学科传统之争与中国政治学的未来论文_李雪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