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测量地球的半径,太阳,月亮和恒星之间的距离_地球半径论文

如何测量地球半径、太阳、月亮和星星的距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月亮论文,半径论文,测量论文,地球论文,星星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宇宙中的天体,体积宠大,数目繁多,距离遥远.如何测量这些天体的距离和大小是古今人类非常关心的问题.实际上,科学发展到今天,人类已经掌握了许多测量天体的方法.这些方法总体来说是多学科知识的综合运用.本文运用一般数学、物理、天文的知识深入浅出地介绍天体距离测量的几种方法.希望对有兴趣的非天文专业读者有所帮助.

为研究方便起见,我们先要确定天体的方位.大家都有一个直观的感觉,“天”,就是以观察者为球心的半球面.而宇宙中的星星等天体好像分布于一个以观察者为球心,以适当长度为半径的球面上,这一假想的球面就称为天球.由于天体的视位置是观察者对天地视线与天球面的交线,因此,在作天球时,一般以观察者为球心,但为了方便研究,常以地球中心或太阳中心作为天球的球心,我们把前者称为“地心天球”,后者称为“日心天球”.

对于天体距离的测量,我们至少需选地球半径作为长度参考量,因此我们首先谈谈地球半径的测量.在历史上,最先是用观测法求出地球半径的.如图1所示,将地球视为正球形,在同一地理径线上取A、B两个观察点,同时测量一个天体P上中天时的天顶距即角Z[,1]和Z[,2],因天体离地球很遥远,可认为AP∥BP,作AC∥OB,则由几何学可得夹角△=Z[,1]-Z[,2],测量弧AB的长度ι,则可求出地球半径

R=ι/△

现在我们利用卫星拍照等技术已不难精确地了解地球的形状和半径,一般我们将地球看成赤道隆起,两极扁平的椭球.并且测得其半长轴为6378.140千米,半短轴为6356.755千米.但为了研究分析问题方便起见,我们仍将地球看做一个球体,并且其半径通常取半长轴与半短轴之和的一半.以R[,0]表示,这样R[,0]=6367.447千米.知道了地球的半径,我们在下面着重介绍天体距离测量的方法.

一、三角视差法测定天体距离

三角视差法是20世纪60年代前测定太阳系中天体距离最常用的方法.所谓视差,是指观察者在两个不同位置看到同一物体的方向之差,视差可以用观察者在两个不同位置之间的距离(通常称为基线)对被测物的张角来表示,只要测出了物体的视差,就可以确定被测物体的距离.由于天体距离遥远,视差非常小,因此必须将基线拉长,以增大视差,通常以地球的半径作为基线.

1.地球和月球距离的测定

18世纪,法国的拉卡伊和拉朗德分别同时在柏林天文台和南非的好望角天文台观测月球.测量原理如图2所示.选月球一点S作为观测点,在地球赤道上M点观测,当S正好处于地平线上时,由△MSO可知,若测得[,0],一般将[,0]称为赤道地平视差,则S与地球球心的距离为:

d=R[,0]/sin[,0](1)

赤道地平视差[,0]可用下面方法测出,如图3所示,在地球上某点A处观测S,设A的地理纬度为[,1],S的地理纬度δ,当S过PZP'圈时,Z为天顶,测得其天顶距(天体离开天顶的距离,用角度表示),为角θ[,1],其视赤度为δ[,1],则有:

θ[,1]=[,1]-δ[,1],θ=[,1]-δ,r=θ[,1]-θ=δ-δ[,1]

由正弦定理可得:

R[,0]/sin(δ-δ[,1])=d/sin([,1]-δ[,1])(2)

将式(1)代入式(2)得

sin(δ-δ[,1])=sin[,0]sin([,1]-δ[,1])

在与A处同一地理经线上的另一地点B作同样的观测(B点与A点尽量远些,最好一在南纬一在北纬),设B点的地理纬度为[,2],测得S的视赤纬为δ[,2],于是也有:

这样,只要由观测值δ[,1]、δ[,2]则可以求出sin[,0],进而可由(1)式求出地球到月球的距离d.用这一方法可测出月球平均赤道地平视差为3422.60″,因而求得月球到地球的距离为384401(±1)千米.现代用激光器直接测量了月—地距离,在误差只有几十厘米的精确度内证实了上述方法的可靠性.

2.太阳和地球距离的测定

太阳和地球的距离测量,原则上也可用上述方法测定,但由于日—地之间的距离远比月—地之间的距离大得多,而且太阳有一个很大的光亮圆面,难于精确定位,再加上仪器对太阳直接测量,由于仪器受太阳辐射热胀冷缩影响精确度,因此像月球那样直接测量,则难以测出精确数据,故改用间接测量法.一般是选用离地球比较近,视面比较小的行星.通过测量这些行星的视差,再由行星的运动规律算出太阳的视差,如图4所示.

设太阳中心为S,地球球心为O,选取的行星为M,SO的距离为a,SM的距离为a[,1],将地球看成球体,半径为R,则由

R=asin[,0]=(a[,1]-a)sin[,1]

可得:

sin[,0]=(a[,1]/a-1)sin[,1](5)

式中,sin[,1]可用月—地测量法测出,选定行星的视差[,1],为了便于问题分析起见,视地球和小行星的运动轨道平行,且均为正圆形,则只要我们测出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周期T[,1],地球绕日公转周期是已知的,则根据开普勒第三定律,可得

a[,1]/a=T[2][,1]/T[2])[1/3]

将上式代入(5)式即可求出sin[,0]或[,0],进而由(1)式可求出太阳到地球的距离.1931年国际天文协会组织314个国家的24个天文台对爱神小行星进行观测,通过集中分析处理所得到的观测材料得到[,1]=8.7984″±0.0004″,由此求得日—地距离为1.4953×10[8]千米.现在国际上采用的[,1]值为8.49718″,因而认为日—地距离为1.49597892×10[11]米.在天文学上,并以此距离作为计量天体距离的单位,称为天文单位.

3.恒星距离的测定

世界上第一个进行恒星测定的是哥白尼.在19世纪30年代前,虽然恒星距离的测定未获得成功,但在恒星距离的测定中,布拉德雷发现了周年光行差现象,这为周年视差法测定恒星的距离打下了基础.由于地球绕太阳在黄道上运动,一年之内不同季节所处的轨道位置不同,因而在同一地点不同季节观测某恒星,在天球上描出的位置也不同,当地球在A点时,看到某恒星在天空的A'点,当地球运动到B点时,看同一恒星在B'点,这样,在一年之内,这些描出的位点一般构成椭圆,它的长轴与黄道平行,半长轴所张的角等于恒星的周年视差,也有些特殊位置的恒星可成圆或一段直线.我们以太阳到恒星的距离r为弦,以地球和太阳的平均距离a为最短边所构成的直角三角形的最小角α为周年视差,如图5所示.恒星的周年视差可由相隔半年的两次恒星位置的测定计算出来.由于恒星离太阳很远,周年视差很小,若α用弧度表示,a用天文单位表示,则r、a、α三者的关系为:

r=a/α

若α用角秒表示,记作α″,因1弧度=206265″,那上式就改成:

r=206265/α″(天文单位)(6)

当周年差为1″时,相应的中距离r=206265天文单位.这一距离称为秒差距.此外,又定义了光年的单位,1光年就是光在真空中一年所走过的距离.根据以上距离单位的定义可算出:

1光年=63290天文单位=0.307秒差距=0.95×10[18]厘米

1秒差距=206265天文单位=3.259光年=3.08×10[18]厘米

由(6)式可知,只要测出周年视差α″,就可算出恒星距离r,这种通过测周年视差来求恒星距离的方法叫做周年视差法.这种方法是19世纪天文学最伟大的成就之一.由几何知识及天球坐标定义可知,椭圆的大小与恒星的距离有关,恒星越远,画出的椭圆越小.这样对于测量遥远的恒星来说,测量的角度就很小.由于是用机械的方法测量这个角度,因此小角的测量不仅非常困难,而且结果的视差也非常小.因此为了对遥远的恒星距离测定,天文学上又发展了很多测定恒星距离的方法.下面着重介绍光度视差法和红移法.

二、光度视差法测定恒星的距离

在天文学上恒星的亮度都用星等来表示,所谓亮度就是恒星或其他天体的光线在通过观测点与光线垂直的平面上形成的照度.把直接测量到的天体亮度E来定义的星等称为视星等,用m表示.而把天体置于10秒差距的距离处所得到的视星等称为绝对星等,用M表示.同时把天体此处所具有的亮度用E[*]表示.根据普森公式

m=a-lgE

式中a为常数,若以零等星的亮度为单位,则普森公式可为

m=-2.5lgE

根据光学知识可知亮度和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E[*]/E=r[2]/10[2](7)

根据绝对星等的定义,可得

M=-2.5lgE[*]=m+5-5lgr(8)

根据视差π(用角秒为单位)与距离r(用秒差距为单位)的关系π=1/r可得

M=m+5+5lgπ(9)

如果恒星的绝对星等能够由某种方法测定或求得,而视星等m又可以直接观测到,根据(8)式就可以求出恒星的距离,这种距离称为光度距离.它对应的视差称为光度视差.光度视差包括分光视差、造父视差.下面分别用这两种方法测量恒星的距离.

1.分光视差法测量恒星的距离

自从1902年赫兹伯伦发现了SrII4078这条谱线的强度与绝对星等有关后,1914年,美国威尔逊天文台阿当斯和柯耳舒特发现,同一光谱型的巨星矮星的光谱中有一些谱线的强度相差很多.利用恒星光谱中某些谱线的特征来求出恒星的绝对星等,从而求出的视差称为分光视差,这种方法称为分光视差法.

分光视差法是一种常用而又比较准确测定恒星视差的方法,它的优点是在星际消光不存在或星际消光的改正做得比较准确的前提下,不管视差的大小,误差总是等于它的±12%.它的主要缺陷就是星际消光改正难于准确;遥远而暗弱的恒星暂时难于拍到它清晰的光谱;有些恒星还不能找出其光谱与绝对星等之间的联系.据于上述原因,天文学家又研究了一种造父变星视差法.

2.造父变星视差法(简称造父视差法)测定恒星的距离

根据恒星的演化理论,恒星本身的状态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遵循一定规律变化的,其中,有的表现为光亮度的变化.我们把那些光度变化相当快的恒星称为变星.而把那些光亮度不断起伏变化的恒星叫做脉动变星.造父变星是最重要的脉动变星,按变光周期的长短分为长周期造父变星(或称经典造父变星)和短周期造父变星,长周期造父变星,变光周期为1至50天范围内,变光幅度在0.1至2星等.短周期造父变星,变光周期在1.5天内,变光幅度在0.5至1.5星等.1912年,美国女天文学家勒维特在研究小哲伦星云的造父星中发现了造父变星的光度与周期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周期愈长,光度愈大,这种关系称为周光关系.周光关系曲线是以绝对星等为纵坐标,以周期为横坐标.如图6所示为天琴RR型造父变星的周光关系.由于观测得到的是视星等,要把视星等变成绝对星等,必须设法求出距离模数,也就是必须定出周光关系的零点.零点问题是恒星文学中最基本的问题之一,1952年,美国威尔逊山和帕洛玛山天文台巴德结论性地论证了造父变星的两个次型(星族Ⅰ型和星族Ⅱ型)各有自己的周光关系和零点.经过众多天文学家的研究,零点问题虽然没有得到满意的解决,但对星族Ⅰ型造父变星来说,目前周光关系可采用

M[,p]=-1.[m]80-1.m74lgP(10)

对于星族Ⅱ型造父变星来说,周光关系可为

M[,p]=-0.[m]35-1.m75lgP(11)

通过观测定出造父变星的光变周期p,然后通过周光关系就可以确定它的绝对星等M,把M代入(8)式或(9)式,就可求出恒星的距离.用上述方法得出的光度视差称为造父变星视差.由于造父变星视差把分光视差所能测量的范围大大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因此把造父视差称为量天尺.银河系的大小就是运用造父视差法测定的.

三、哈勃红移法测定恒星的距离

造父视差法对天体测定方法较为简单,但是要确定造父星的零点是相当困难的,特别对于较远的河外星系这个方法就很难被采用.1929年,美国威尔逊山天文台哈勃发现,河外星系的光谱具有红移,并且红移量平均正比于到星系的距离.哈勃进一步研究指出,这个规律对所有星系也是正确的,具有普通性,用公式可表示为:

r=cZ/H(12)

其中H为哈勃常数,它的单位为千米/秒·百万秒差距,一般取50-70,c为光速,Z为红移量.它的大小为:

Z=△λ/λ(13)

λ为原来的波长,△λ为波长的变化量.对一个星系来说,不同谱线的红移量为同一个常数.这样可以将由红移计算出来的河外星系的视向退行速度v与星系的距离r联系起来,那么哈勃定律就为:

v=Hr(14)

因为遥远星系的红移量很大,因此在计算退行速度时要用相对论的多普勒公式

v=c[(Z+1)[2]-1/(Z+1)[2]+1](15)

必须强调(12)式是从观测中直接得到的,但从物理角度上来考虑,内在的关系应该是(14)式.实际上(12)式是(14)式和(15)式在Z≤1的情况下取近似的结果.

哈勃红移法的优点是对所有星系普遍适用.但缺点是哈勃常数准确取值并不容易.另外红移法是在天体的辐射有谱线,并且能测出其波长变化时才能运用,如果天体的辐射只有连续谱线,那就无法测出红移值,这样红移法就无法采用.

以上所讲的是天体测定中常用的方法,除此之外还有星际视差法,力学视差法,星团视差法,平均视差法,角直径测距法等.每一种方法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和局限,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因此在实际进行天体测量中可以通过多种方法互相校核,反复实验、反复视测,以提高测量的准确度,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空间技术的发展,空间望远镜的建立,以及天文观测理论的日趋成熟,人类对宇宙的探索,对宇宙的认识会更进一步.

标签:;  ;  ;  ;  ;  ;  ;  ;  

如何测量地球的半径,太阳,月亮和恒星之间的距离_地球半径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