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性管理运用急诊优质护理团队的效果观察论文_郑立莹

湖北航天医院急诊科 432000

【摘要】 目的 探讨磁性管理在急诊优质护理团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9月-12月17名护士作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管理;选择2019年1月-3月18名护士作为观察组,采用磁性管理。比较2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临床科室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及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结果 四项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采用磁性管理运用急诊优质护理团队,能有效提升护理工作满意度。

【关键词】 磁性管理;急诊;优质护理团队;满意度

“磁性医院”概念是美国学者McClure等在1981年提出,并于1983年公布的,是指在护士严重短缺的情况下,医院仍然能像磁铁一样吸引专业护士的加入,降低离职率,拥有高质量的护理队伍,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1]。而磁性管理指管理者采取一系列举措吸引护士,增进护士的职业认同感,提升护士满意度的管理方法[2]。我科护理管理者通过借鉴磁性管理理念,将磁性管理引入急诊科日常管理中,采取一系列有效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评价指标

1.1研究对象 将2018年10月-12月设为管理前组,护理人员15名(离职2人、入职1人),其中学历结构:本科8人,大专6人,中专1人 ;职称分布:主管护师2人,护师8人,护士5人;2019年1月-3月设为管理后组,护理人员15名(离职1人),其中学历结构:本科7人,大专7人,中专1人 ;职称分布:主管护师3人,护师7人,护士5人;专科护士1人;年龄在22-50岁之间,平均年龄30岁。 两组各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评价指标 以护理工作满意度作为评价指标,采用医院统一发放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科室自制临床科室对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比较实施前后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计数资料由%表示,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实施方法

2.1营造“磁性护理”工作环境,提高护士满意度

护理工作环境既包括工作强度、认可度等这样的软环境,又包括硬件设施。良好的环境有利于良好的职业道德,提高护士认同感与价值,留住护理人才,保障护理质量及患者安全[3]。健康的工作环境能促进护士对工作和专业热情,并提高职业满意度和护理工作质量[4]。比如购置值班床、床垫、灭蚊器等改善护士值班条件,为护士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改善护理工作环境,配备对讲机、更换旧的办公用品、更新老旧、故障的仪器设备等。使护士在温馨的环境中快乐工作,提升满意度。

2.2实行“磁性化”排班,构造良好的护理氛围

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关心护士的工作与生活,关注护士成长与心理健康。(1)根据院前出诊、院内抢救、门诊输液的工作特点,设定多岗位、多时段工作,各类人员按照岗位要求上岗。(2)实施“意愿排班制度”,满足护士的特殊需求,护士长结合工作需求和个人需求,合理排班,达到人力资源最大化利用。并以患者需求为中心不断优化护士排班,高峰时段,弹性排班。(3)支持“护士睡眠日制度”,既不安排下夜班第一天的护理人员参加任何培训、加班、学习等活动[5],使其有充足的休息时间。(4)尽可能照顾怀孕护士不值晚夜班,体现对护士的人文关怀。(5)给护士过生日,安排护士生日当天休息,对生病的护士给予帮助与关爱,让护士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2.3搭建“磁性化”沟通平台,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

磁性医院将医护关系分为同事、合作者、师生、友好的陌生人及敌人等5种类型[6]。良好的医护关系是保证医疗质量安全的前提。搭建医生、护士沟通平台,让护士参与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倡导“医护一体化”合作模式,共同解决临床中的问题;开展医护合作、让医生给护士授课,组织医护人员一起郊游、拓展等活动,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

2.4开展“磁性化”管理,提升团队凝聚力和执行力

转变管理理念,倡导共同参与式护理管理,即通过授予护士一定的权利、建立其专业组织管理框架,创造平等、互信的沟通平台,引导护士积极参与管理,共同决策。共同参与式护理管理模式是磁性医院的重要评价标准之一[7]。急诊科人员结构多元化,为了能让每位员工发挥自主性,护理管理者尊重不同层次护理人员的诉求,分层次使用护理人员,让全员参与护理管理。(1)鼓励员工积极参加医院内、外组织的各项活动,增加员工参与对外沟通的机会,增强其主人翁意识。(2)推行人性化管理,采用公平、公开的选人、用人制度,鼓励员工主动报名,并根据员工特长分配相关负责管理内容,让每个员工有机会参与科内管理,通过“头脑风暴”等方法让全员参加讨论,并采用PDCA或QCC方式分析原因及改进措施,调动每位员工的积极性,共同解决问题,以达到质量持续改进目的。(3)为员工争取、创造更多培训、学习机会,不断提高专业技能,增加员工的职业感,培养科内骨干力量。使护理人员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精湛的专业技术,有利于向患者提供高质量的护理服务,提高患者满意度。(4)科内开展评比优质护理服务之星等活动,培养护士的专业价值认同与职业自豪感。

2.5做好“磁性化”人员定位,注重员工专业发展

根据人才的特点,确定科室专科护士的培养方向,注重满足其个人成长与职业发展的需求[8]。鼓励护理人员积极深造、继续教育、学术交流、提高学历、职称,将学历、职称、层级、专科护士作为绩效考核的内容,充分发挥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最终提高优质护理团队专业素质。(1)对护理人力资源进行合理配置,针对各类护理人员采取分层级制定年度培训计划,按照年度计划逐步实施并记录;培训后进行多种形式测评(如理论、操作、定期考核、不定期考核等形式),鼓励护士能级进阶。(2)鼓励护士参加院内外进修学习,通过培训等各种形式的继续教育,丰富并提升护士的专业技能。(3)鼓励护士根据自身特长加入各种专科护士队伍如:糖尿病、静脉治疗、伤口造口小组等,在科室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培训护理查房等,提升护士的自身专业水平,吸引、留住、培养出专业护理人才。(4)急诊学科发展日新月异,技术不断更新,对专科护士的要求迫切。对于专科护士,发挥其专业自主性,提高专科护士的待遇,在绩效考核方面给予一定的倾斜。

2.6实施“磁性化”绩效考核机制,重视绩效管理

建立合理公平的薪酬分配、奖励方案。探索岗位管理、分层管理,对护士根据工龄、职称、胜任力,结合工作纪律、护理工作量、工作质量、患者的满意度等进行绩效考核及奖励依据,发挥护士的积极性。

3.结果

通过实施磁性管理前后数据的比较,得出实施磁性管理后在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护士对护理工作满意、临床科室对护理工作满意度等方面明显优于实施前,有显著性差异。(见下表)。

4.讨论

磁性管理对构建急诊优质护理团队的启示:(1)改善护理工作休息环境,提高护士满意度。(2)弹性排班,构造良好的护理氛围。(3)加强沟通,建立良好的医护关系。(4)人人参与管理,提升团队凝聚力和执行力。(5)加强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使用,实现能级对应,专科发展。(6)重视护士感受,制定适用的护理人员激励机制。

磁性化管理遵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加强了护士队伍的科学管理,充分发挥护士潜能,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值得借鉴。

参考文献:

[1]孙春玉,齐艳,付强.国外“磁性医院”管理模式对护理人力资源建设的研究介绍[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9):864-865.

[2]张燕,邱华.“磁性医院”管理模式在护士实习带教过程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1):108-110.

[3]张晓曼,王志稳.急诊科护士职业价值观与工作环境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3):312-316.

[4]成 磊,冯 升,姚良月,等.ICU护士对健康工作环境评价的现状调查[J].护理研究,2014,28(11A);3879-3883.

[5]陈桂英.构建磁性医院文化 提升护士执业满意度[J].中国护理管理,2014,14(9):906-908.

[6]李莹.构建中国特色磁性护理工作环境的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7,32(1)27-30.

[7]张晓曼,王志稳.急诊科护士职业价值观与工作环境的相关性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4,49(3):312-316.

[8]陈长英. 美国麻省总医院的管理与启示[J]. 中国护理管理,2014,14(4):442-444.

论文作者:郑立莹

论文发表刊物:《护理前沿》2019年第0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31

标签:;  ;  ;  ;  ;  ;  ;  ;  

磁性管理运用急诊优质护理团队的效果观察论文_郑立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