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语文阅读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应用论文

高校语文阅读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应用论文

高校语文阅读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应用

果海尔妮萨·阿卜力克木/喀什大学人文学院

摘 要: 我国推行素质教育以来,高校通识课程体系有了很大改观,其中大学语文的教学也在不断与时俱进。然而,囿于我国转型期的经济负面的影响,人们的精神世界日益呈现出贫瘠的特点,在高校学生群体中尤为明显。高校学生自我放任、重度拖延症、心理疾病等不良现象反映了个人能力与素质的匮乏,因此,在各高校语文阅读教学中注入人文教育的新鲜血液,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重塑其阳光健康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势在必行的。

关键词: 高校语文 阅读教学 人文教育 应用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普遍提高,日益呈现出多元丰富的特点。但伴随快速发展的经济而来的是较为滞后的精神世界的充实与富足。大学生是全国人民群众的关键部分,已表现出诸如崇尚快餐消费、沉迷“奶头乐”的娱乐至死氛围无法自拔等较为明显的症候。学生群体精神世界的空虚反映了高校语文教育的缺陷,虽然国家对高校语文阅读教学的改革相对重视,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高校语文阅读教学仍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人文教育层面的内涵式教学较为缺乏。

一、阅读教学与人文教育的关系

(一)阅读教学是人文教育的基础

阅读教学实际上是教师和学生以及文本之间进行对话的一个过程[1],更是渗透人文教育理念的必要途径之一。老师在上课过程中,不仅仅止步于将一些已成定局的规律性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还是要将这些知识中蕴含的人文知识与精神,并能结合自身生活实际,感知时代脉搏而使原有的人文精神重新焕发光彩,引导学生树立、养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提高自我的气质与修养。

另一方面,语文阅读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与鉴赏能力,在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课本、师生与时代的思想碰撞中形成一个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陶冶个人的情操,从而具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和精神素质,实现人文教育的终极目的。

(二)人文教育是阅读教学的追求

人文教育是语文教育的最终目标,尤其是在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今天,各高校致力于培养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青年,愿意并用于触碰时代的温度,与当下的社会一起同呼吸、共命运的具有人文情怀的人才。

阅卷完毕后,则是统分环节。传统考试人工统分需要耗费大量人力、时间,人工核算,还难以避免误差,重复工作。智学网下的数学阅卷采取智能统分。即系统自动判定学生客观题得分,再累加教师阅卷输入的每道主观题得分,自动得出每位学生总分。

在高校语文阅读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内涵并尽最大努力使其显性化,离不开来自教师的人文知识基础与人文素质的彰显、来自学校营造的人文情怀以及一切可用手段创造的人文环境。学生无论是汲取通俗文学、文言传记还是当代散文乃至现代网络文学的营养,最终目的都是他们中蕴藏的人文价值(传统儒家的道德观、世界范围内的普世价值、与当下时代表征相呼应的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等),是对一个拥有健康正向的价值观、完整且完善的人格的不懈追求。

二、高校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人文教育的意义

(一)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

语文教学的内容主要是为了实现文化的呈现和传递[4]。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当中,教师更重视对于语言技术语言表达技巧的认识和练习,具有较为浓重的应试教育底色,而且这种单一的“标准答案”很容易束缚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缺乏一定的多元化。为了实现人文教育在高校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更好应用,教师应及时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引导学生从哲理、文化、发展等角度去学习和理解文章。

目前的状况是我国大多数高等院校把专业课放在相当重要的地位上,但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高等数学、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基础等通识课程)长期缺乏重视,长此以往对学生健康而完善的人格造成较大的影响。此外,我国早期的计划生育政策也带来了相对明显的负面作用:独生子女的家庭相对比较多,家长很容易造成对孩子的溺爱[2],又缺乏必要的教育,导致学生在生活与学习中不擅长或不愿意于他人交流互动,而且情绪、情感上也有一定的缺失,导致了各种人格缺陷。近年来,学生因为学习或社交压力等因素而产生轻生想法的案例常在各大高校轮番上演,发生频率较高,必须引起高校的重视,并采取有效的方法完善学生的人格,以此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从而使学生能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人格的丰富

控制截面内力如表1所示。根据表1进行内力组合:1.0恒载+1.0移动荷载最大值;1.0恒载+1.0移动荷载最小值,设计安全等级取二级。

(三)精神文明建设的必然要求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我国针对长期以来存在的重物质文明建设、轻精神文明建设的现状作了重大改革,将精神文明建设放在了极为重要的地位:“人类的精神文明是走在物质文明前面的[3]”。另外,我国语文教育历史悠久,且有较为丰富的人文精神,充分体现了价值对于人的重要性。儒家学派对于我国传统道德价值与审美价值等哲学文化体系的建构做出了重大贡献,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对中华民族的“慎独”等个人修养的追求具有决定性意义,在现当代经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化与优化,更是成为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高校语文阅读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应用

(一)将人文教育注入教材内容中

众所周知,一个人的日常行为与内心情感能够体现出人自身的气质,一个人的鉴赏能力的高低与他所受的教育和自身生活经历密不可分。而因为学生是我们中华民族未来发展的希望,最终还是要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继续前行,所以对青年学生气质的培养尤为重要,这就需要教师在阅读教学中,不仅要根据品味阅读文学作品来提高他们的鉴赏能力,还需要对学生进行引导,在鉴赏过程中对一些影响力非常大的文学作品更应深入探讨,而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在结合作者当时写作背景与作者自身经历进行鉴赏的前提下,尝试与时代特征与趋势相结合,找出差异与共同之处,让学生形象深切地感知、提高对文学作品尤其是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的鉴赏能力。

其次,则是要注意传统与现代的共荣共生。一方面,要注重在传递给学生知识的同时也要能够关注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文化的多元性,深入发掘我国传统文化的蓬勃生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使其更好地传承下去。另一方面要积极弘扬时代精神,,追求推陈出新。在授课过程中尤其要注意提高思想交流环节的比重。人文教育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没有固定的定义,而如果采用分组讨论的形式集思广益,最终将迸发出出人意料的硕果。

(3)工程实施不系统。城市基础设施的实施主体和实施进度不一,河湖、管网等治理各行其是,难以形成系统治理合力。另外,某些城市为取得短时效果而采取临时性措施,治标不治本,导致水环境出现反复。

(二)提高教师的人文素养

教师是高校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之一,高校在教学中不会自发人文精神[5],这就需要通过教师将人文精神在教学中散发光彩,要求老师首先要不断提升自己,夯实人文精神的底蕴。教师本身具有丰富的知识储备与教学经验,那就需要在培养自身人文意识上下功夫,需要对人文精神进行有效传播;另外,要以身作则,将教学内容与自身生活经验有机结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文精神;最重要的是要求教师必须严以律己,通过自身高尚素质与情操,使学生亲身体会到人文精神的精髓。

韩国代表艺术家由Lee Seoung-ku教授, Lee Min-han(釜山大学美术学院院长)等14位平面绘画艺术家组成。

(三)创新教学模式,深化人文教育的体验

我国传统教学模式注重知识的“涂鸦式灌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的局面,记忆式学习不利于知识的灵活应用,更遑论人文精神的真正掌握了,人文素养的提高一度遇到“瓶颈期”。革新教学模式,就是要探索翻转课堂的应用,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与创造性。可以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共同完成一堂课的任务,例如查找文章背景、作者生平以及作品中可能体现的思想主旨等,通过小组成员间的讨论与互动增加学生体验与感受,最大程度上促进学生人文思想与精神的有效培养。

四、结语

总之,我国目前的高校语文阅读教学中人文教育特色尚不明显,但通过在教材中增加人文教育的内容、创新教学手段,鼓励小组合作与自学交流展示、教师不断提高自身人文素养并身体力行等途径,可以不断彰显阅读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特色,既能有效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完善学生的健康的人格,更能适应现代教育的发展,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参考文献:

[1]叶捷.高校语文阅读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应用[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9(05):60~61.

[2]郭红.高校语文阅读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应用[J].汉字文化,2017(06):5~7.

[3]张盼.中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人文教育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0.

[4]吉君芳.在阅读教学中培育学生人文精神的探索[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07.

[5]王庆.人文素养的渗透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D].长春:东北师范大学,2002.

作者简介: 果海尔妮萨·阿卜力克木,文学博士,讲师,研究方向:中国文学、民俗文化学、语文教学法。

标签:;  ;  ;  ;  ;  

高校语文阅读教学中人文教育的应用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