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桩承载力标准表的编制与应用

岩桩承载力标准表的编制与应用

一、岩桩承载力标准值表的编制及运用(论文文献综述)

周家全[1](2021)在《高速铁路桥梁软岩嵌岩桩承载力学特征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软岩地层在我国分布范围较广,随着高速铁路工程建设的迅速发展,跨越河流、山区等桥梁基础软岩嵌岩桩也得到了广泛应用。由于软岩特有的物理力学特征,软岩嵌岩桩体系,特别是桩-软岩界面力学性质与一般桩-土、桩-岩界面均存在较大差异。现行的桩基设计规范中,并未明确指出软岩嵌岩桩的设计标准,而是参照硬岩的设计标准,且不同类别规范对于软岩嵌岩桩设计标准也存在较大差异。除此之外,由于高速铁路桩基础还需承担上部列车运行时引起的循环荷载作用,桩基础在循环荷载作用下也会发生承载力弱化及累计沉降,进而影响到结构的稳定性。因此,客观认识软岩嵌岩桩承载特性及循环荷载作用下累计沉降机理,对完善桩基承载理论体系与工程设计规范,确保高速铁路等交通运营安全,具有重要的理论研究与工程应用价值。针对高速铁路工程中软岩嵌岩桩的工程地质特点,论文以泰和赣江特大桥完全软岩嵌岩桩基础为背景,采用室内试验、理论分析、数值模拟等研究方法,对软岩嵌岩桩承载机理及循环荷载作用下累计沉降规律进行系统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研究成果如下:(1)桩-软岩胶结界面剪切变形特性试验研究。设计并制作含不同粗糙度界面的制样模具,制备混凝土-软岩胶结试样,开展含不同粗糙体起伏角的桩-软岩胶结试样剪切试验,根据试验结果分析了界面粗糙体起伏、桩侧软岩单轴抗压强度、界面初始法向应力等因素对桩-软岩界面剪切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a)桩-软岩胶结界面剪应力-剪切位移曲线主要分为三段,剪切初始阶段,剪应力随剪切位移增大近似呈线性增长趋势,增长幅值和增长速率均较小;快速增长阶段,剪应力随剪切位移增大迅速增大,增长速率明显提高;残余剪切阶段,达到峰值剪应力后,界面剪应力发生衰减弱化,并逐渐趋于残余稳定状态。(b)桩-软岩胶结界面峰值剪应力与残余剪应力均随着桩侧软岩单轴抗压强度σc和粗糙体起伏角β的增大而增大,但峰值剪应力与残余剪应力的增长速率却随着σc和β的增大而逐渐降低;界面最大胶结强度随σc的增大而明显增大,增长速率随着σc的增大有所弱化,最大胶结强度受界面粗糙体起伏角β的影响较小,几乎可忽略。界面峰值剪应力与残余剪应力均随着界面初始法向应力的增大而增大。(c)桩-软岩胶结界面剪切破坏主要发生在软岩粗糙体凸起部位,桩身混凝土部分几乎未发生剪断破坏。软岩单轴抗压强度一定时,界面粗糙体起伏角越大,粗糙体被剪断部分越多。界面粗糙度一定时,随着软岩单轴抗压强度增大,粗糙体被剪断比例逐渐降低,界面破坏模式从根部剪断破坏逐渐转变为粗糙体顶部磨损破坏,且粗糙体起伏角越小,破坏程度越低。初始法向应力越大,软岩部分被剪断比例也相应增大。(2)基于桩-软岩界面剪切特性的软岩嵌岩桩荷载传递理论研究。从桩-软岩界面剪切力学特性微观机理出发,结合桩-软岩胶结界面剪切试验结果,将桩-软岩界面剪切力学过程划分为胶结弹性变形、滑动剪胀和剪切滑移三个阶段,并提出了考虑界面胶结效应与峰后软化特性的桩侧胶结软化荷载传递模型,基于荷载传递法,推导出桩侧阻力与桩身轴力解析解。分析结果表明,(a)滑动剪胀阶段桩侧阻力随软岩单轴抗压强度的增大而增大,界面胶结强度会使得侧阻力相应增大,且软岩单轴抗压强度越大,由胶结强度引起的桩侧阻力增大效应越明显,嵌岩桩桩侧阻力发挥也越充分。(b)桩-软岩界面极限侧阻力与残余侧阻力随桩-软岩弹性模量比的减小而相应增大,界面胶结强度会使极限侧阻力有所增大,但由于界面胶结强度会削弱剪胀过程中界面的极限剪切位移,桩侧法向应力增量减小,残余侧阻力有所降低。(c)随着桩-软岩界面粗糙体起伏角增大,界面极限侧阻力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残余侧阻力逐渐下降,存在一个界面最佳粗糙度,使得极限侧阻力最大,但其同时也受桩侧软岩单轴抗压强度的影响。(3)软岩嵌岩桩受力特性数值模拟研究。基于ABAQUS数值模拟软件二次开发平台,编写考虑桩-软岩界面胶结软化特征的接触子程序UINTER,建立软岩嵌岩桩数值计算分析模型,分析竖向荷载作用下软岩嵌岩桩受力特性.研究发现,(a)在高荷载水平下,桩侧软岩单轴抗压强度σc越小,桩顶沉降随桩顶荷载增大下降速率越快。(b)桩-软岩弹性模量比越大,桩顶沉降随桩顶荷载增大下降速率更快,相应的桩端荷载分担比也更高。(c)低荷载水平下,桩顶沉降随桩-软岩界面粗糙度增大而降低,高荷载水平下,桩顶沉降随着桩-软岩界面粗糙体起伏角β增大呈先增大后减小趋势,但桩端荷载分担比逐渐降低。(d)当嵌岩深度一定时,桩径越小,嵌岩深径比越大,荷载-沉降曲线从缓降型变为陡降型,软岩嵌岩桩的极限承载力越小;当桩径一定时,改变嵌岩深度,桩的极限承载力随嵌岩深度的增大而增大,但存在一临界嵌岩深度,当超过该临界值时,桩的极限承载力随嵌岩深度的增大变化较小,桩顶沉降量变化几乎为零,改变桩径对软岩嵌岩桩的极限承载力影响比嵌岩深度更明显。(4)软岩嵌岩桩极限端阻力理论计算方法研究。根据软岩嵌岩桩桩底破坏模式不同,分别研究了基于桩端剪切破坏模式和球孔扩张破坏模式下的软岩嵌岩桩极限端阻力理论计算方法,对各参数的敏感性进行了分析。考虑嵌岩深径比的影响,利用数值模拟结果对理论计算方法的可靠性进行验证,提出软岩嵌岩桩桩端极限端阻力理论计算方法和桩顶沉降迭代计算程序。研究表明,(a)基于嵌岩桩桩端剪切破坏模式下的极限端阻力计算值受岩石地质力学指标GSI影响较大,极限端阻力随GSI的增大不断增大,且增长速率不断上升。(b)基于球孔扩张破坏模式的极限端阻力计算值分别随着岩石黏聚力、内摩擦角弹性模量的增大而增大,增长速率逐渐降低。岩石内摩擦角对极限端阻力的影响最小,黏聚力的影响次之,弹性模量对极限端阻力的影响最大。(c)嵌岩深径比n≤10时,可采用基于球孔扩张破坏模式计算软岩嵌岩桩极限端阻力;当嵌岩深径比n≥15时,采用剪切破坏模式计算出的极限端阻力与数值模拟结果更接近,当嵌岩深径比10<n<15时,分别取n=10和n=15时两种理论方法得到的较大值进行内插取值。(5)循环荷载作用下软岩嵌岩桩累计沉降机理研究。利用岩石节理面循环剪切弱化机理,基于桩侧胶结软化模型提出考虑界面粗糙体磨损特性的循环剪切荷载传递模型,分析了各因素对桩-软岩界面循环剪切荷载传递特性的影响规律。随后利用该循环剪切荷载传递模型,编写循环加载条件下软岩嵌岩桩桩顶累计沉降计算程序,进一步研究了各因素对软岩嵌岩桩循环加载效应的影响程度。研究表明,(a)桩-软岩界面粗糙体起伏角β随循环剪切次数增大呈指数型衰减,β越大,β衰减速率越快,但极限侧阻力变化趋势从指数型衰减变为先增大后减小趋势,残余侧阻比也从指数型增长变为先减小后增大趋势,最终均趋于极限值。桩侧软岩单轴抗压强度越大,粗糙体起伏角和极限侧阻力衰减速率越低,但极限值较大。桩侧软岩弹性模量越大,β衰减极限值越小,但界面极限侧阻力极限值较大。界面初始法向应力越大,β衰减速率明显加快,极限剪切位移比随循环次数增多增长速率也更快,极限侧阻力极限值则出现先减小后增大的变化规律。(b)循环荷载作用下桩身荷载分布规律受循环荷载峰值影响较明显,桩顶循环荷载峰值较小时,桩侧阻力沿桩身向下逐渐减小,循环次数越多,桩身下部靠近桩端部分桩侧阻力有所增大,但桩身轴力变化较小,桩端荷载分担比和桩顶累计沉降变化较小;循环荷载峰值较大时,桩侧阻力变为沿桩身向下逐渐增大,且循环次数越多,侧阻力衰减速率也越快,桩身下部区域桩身轴力逐渐增大,桩端荷载分担比和桩顶累计沉降增长速率更快。(c)桩顶循环加载时,嵌岩深径比对桩顶累计沉降和桩端荷载分担比增长速率影响较小;桩侧软岩单轴抗压强度越小,桩顶累计沉降受循环加载次数的影响较为明显,累计沉降和桩端荷载分担比随循环次数增多增长速率越快;循环次数越多,桩岩弹性模量比对桩顶累计沉降的影响越明显,比值越大,桩顶累计沉降和桩端荷载分担比增长速率越大。

邱一帆[2](2021)在《沿海厚流塑性软土地区嵌岩桩承载特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嵌岩桩作为良好的地基加固形式,具有承载力高、沉降小、抗震性能好、群桩效应对群桩承载力影响小等优点,在大湾区广泛使用。然而由于该地区软土层较厚,且富水软弱。在嵌岩桩施工过程中,极易产生各种缺陷问题,其中缩径作为主要缺陷形式之一。缩径桩直接影响到嵌岩桩的承载能力,威胁工程安全。所以有必要对缩径桩成因及承载特性进行细化研究。本文首先对产生缩径桩的重要因素之一,即流塑性软土,进行系统的宏微观测试。先通过基本的土工试验掌握其物理力学性质;再通过X射线衍射仪技术分析软土的物质成分,从微观角度探究宏观工程性质成因;最后通过电子扫描显微镜对不同固结压力下软土的水平和竖向剖面微结构变化对比分析,并选取6个微观参数进行定量化表征,进而揭示流塑性软土宏观变形的微观机理。其次,依据现场3根嵌岩桩的实测数据,一方面用于反演桩土界面参数的可靠性,另一方面验证本文应用Plaxis 3D有限元软件对嵌岩桩进行实体建模的合理性。在此基础上,分别从各分层界面荷载沉降、桩身轴力、桩侧摩阻力、桩端阻力以及承载性状等方面系统研究该地区嵌岩桩的承载特性。同时结合现场地质情况,重点研究了不同软土层厚度对嵌岩桩承载特性的影响。最后,基于前文对流塑性软土工程性质的认知,从施工技术角度出发总结缩径桩成因。对缩径桩实体建模,分别选取缩径位置、缩径程度、缩径长度这三个影响因素,从缩径桩承载特性、应力场位移场、安全性三个角度定量化分析。其中在安全性方面,基于本文的安全性判定假设,提出了桩顶折减系数随影响因素变化的函数关系。为缩径桩的工程再利用提供分析和判断的依据。本文共附有图88幅,表18个,参考文献108篇。

谢一凡[3](2021)在《软岩嵌岩桩承载力特性研究 ——以广州某建筑地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沉积作用形成的岩石中,于其浅部工程使用段常常会出现软硬互层,即地基岩层呈现软、硬相间的情形,导致软质岩层中嵌岩桩的承载力计算难以得到准确结果。本文主要以广州某超高层建筑的软岩嵌岩桩基础为例,通过对嵌岩桩承载机理研究,分析了规范推荐的承载力计算结果,采用有限单元数值模拟分析等,对软岩嵌岩桩的承载力特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些有益的启示。主要的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分析嵌岩桩在软质岩层中作用机理和荷载传递特性,发现嵌岩桩在软质岩层中桩端和桩侧阻力共同发挥作用时效果最好,随着嵌岩深度的增加,在嵌岩比rh/D大于5时,桩端阻力基本失去其作用。(2)采用规范推荐的公式对案例工程中的嵌岩桩进行单桩极限承载力、桩端阻力、桩侧摩擦力、容许应力等方面的设计计算,并通过现场大量的静载实验获取的Q-s曲线进行了验证。结果显示,当桩身穿过软硬互层时,单桩承载力由桩经过的岩土层(即桩周岩土)性质确定逐渐转变为由桩自身的条件控制,设计的桩端持力层岩石强度设计值在25MPa以下比较合适,当地基岩石强度出现变化时,可以通过调整嵌岩深度来满足单桩承载力的设计要求,由强度等效公式简单换算;使用地基规范算出的特征值是桩基规范的1.2倍。(3)嵌岩桩桩-岩荷载传递控制微分方程表明,一部桩体内压应力σ(z)分转换成桩-岩之间的剪应力τ(z),桩侧岩土以-τ(z)或qs(z)的应力场形式于水平方向扩散至周边岩土层中,桩体内压应力沿桩身以递减后,余力向下传递,直至削减为零,当其余力传至桩底持力层扩散于桩底以下3D深度范围之中。(4)运用MIDAS软件建立了简化的嵌岩桩计算模型,利用模型对不同尺寸的嵌岩进行了桩身轴力、应力和沉降变形的计算,并与现场监测值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在软岩中桩身顶部以下2D深度内轴力与桩柱受力性质相似,应力主要集中于桩体内,未向桩周岩土扩散;随着桩入土长度增加,桩身内轴力呈非线性速减,以应力场的形式向桩周边岩土层快速扩散,达到桩下部1D范围内桩身轴力可减弱至桩顶荷载的8%左右。不同直径的桩身轴力则随深度变化呈现聚拢的一致性,而桩内应力则于桩顶段呈发散型,至桩底收敛。(5)通过对不同尺寸桩的嵌岩比计算、实测以及MIDAS软件的综合分析,可得出嵌岩比rh/D=1~3比较合适,本案例中的软岩嵌岩比在1.6左右为最佳。

白元光[4](2021)在《高回填黄土场地基桩受力特性时空效应分析》文中指出黄土高原地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山多地少,土地资源紧缺成为城市建设及交通综合枢纽发展的最大瓶颈。为了缓解西部黄土高原地区城市用地的紧张局势,削山、填沟造地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途径,这将不可避免的出现大厚度大面积填土场地。为了解决高回填场地地基承载力不足等问题,高回填场地的桩基础工程应用越来越广泛,高回填场地大长直径桩基础工程应运而生。为了对高回填黄土场地基桩的受力特性进行时空效应研究,本文从不同桩顶荷载、桩径大小和填土厚度三方面入手,考虑桩周填土沉降变形的时间效应,采用有限差分软件FLAC3D与3D造型软件Rhino相结合的方法对实体基桩模型桩-土位移和受力特性进行分析。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方面:1、采用3D造型软件Rhino建立实体基桩模型,并利用全交互式通用网格生成插件Griddle生成模型网格。同时为了解决FLAC3D软件中不能直接得到实体单元内力的瓶颈,以材料力学中的应力积分法和桩轴挠曲线方程计算截面内力为基础,结合fish语言,编制提取截面内力的代码:FSD(以截面应力积分法为基础)和FDD(以桩轴形变为基础)。充分利用软件内置的测线工具提取桩-土相对位移来分析基桩中性点深度的变化规律。2、在进行高回填黄土场地不同桩顶荷载的基桩受力特性分析时,保持填土厚度为10m、桩径为1m和嵌岩深度为3m不变的条件下,分别在桩顶施加0、0.5MPa、1MPa、2MPa、3MPa和5MPa的桩顶荷载,进行桩-土位移及桩身内力的变化分析。分析表明,桩顶位移随时间先缓慢增加后加速增大到最终平衡,桩顶位移最终值随桩顶荷载的增加而增加;中性点深度随时间先加速增长后趋于平衡,中性点深度最终值随桩顶荷载的增加而减小。在中性点深度不断下移的过程中,桩身内力也逐渐增加,桩身最大轴力最终值随桩顶荷载的增加而增加;但是桩端阻力的发展要滞后于中性点深度和桩身内力的变化,桩端阻力随时间先缓慢增加后加速变化最终趋向稳定,桩端阻力最大值随桩顶荷载的增加而增加,且桩端阻力附加值与桩顶荷载呈正相关。3、在进行高回填黄土场地不同桩径的基桩受力特性分析时,保持填土厚度为10m、桩顶荷载为1000kN和嵌岩深度为4m不变的条件下,对桩径大小为1m、1.5m、1.8m和2m的基桩进行桩-土位移及桩身内力的变化分析。分析表明,由于桩-土的相互作用,不同桩径基桩的桩顶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存在一定的差异性,桩径小的基桩要早于桩径大的基桩达到平衡,但是均小于填土沉降变形达到平衡所需的时间,桩顶位移最终值随桩径的增加而减小;中性点最终深度与桩径大小呈负相关,但均接近填土与持力层交界面。桩径大的桩身最大轴力最终值要大于桩径小的基桩,且桩端阻力最终值也随桩径的增大而增大,但是桩端应力随桩径的增大而减小。4、在进行高回填黄土场地不同回填厚度的基桩受力特性分析时,保持桩径为2m、桩顶荷载为1MPa和嵌岩深度为6m不变的条件下,对填土厚度为10m、15m、20m和25m的基桩进行桩-土位移及桩身内力的变化分析。分析表明,不同填土厚度下桩周填土达到沉降变形平衡所需要的时间不尽相同,随填土厚度的增加而增加。桩顶位移随时间先缓慢增加后加速增大到最终平衡,桩顶位移最终值随填土厚度的增加而增加;中性点深度随时间先加速增长后趋于平衡。桩身轴力最大值随时间先加速增长后趋向稳定,待桩周填土沉降变形稳定后,桩身最大轴力随填土厚度的增加而增加。

邓会元[5](2021)在《滨海吹填围垦区堆载作用下桩基承载特性研究》文中提出随着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建设的发展,土地资源紧张已成为制约城市发展的重要因素,为此,滩涂围垦拓展生存空间已成为当前解决土地紧缺问题的主要方式。考虑到滨海围垦区土质较差、软土层较厚,后期围垦填土易诱发土体不均匀沉降及水平侧向变形,造成临近桥梁及建筑物基础发生沉降、开裂、偏移等一系列岩土工程问题,严重影响桥梁等工程正常使用。然而,目前对围垦区桥梁及建筑物的桩基础受堆载影响的承载特性研究相当匮乏,缺乏系统的计算方法与设计理论,既有设计规范已难以对围垦区堆载影响下桩基础进行安全经济设计,这使得堆载作用下桩基础安全经济设计及防护成为制约滨海围垦工程顺利发展的重点难题。因此,迫切需要系统深入开展滨海吹填围垦区堆载作用对临近桩基的影响研究。本文主要由浙江省交通运输厅项目“软土地区吹填(开挖)对桥梁桩基的影响及处理措施研究”(编号:2014H10)、“深厚软基路段桥梁工程桩基长期沉降特性研究”(编号:8505001375)资助。本文以理论推导及试验研究为主,经过大量文献调研及归纳总结,系统地开展了滨海吹填围垦区堆载作用下桩基承载特性研究。本文所做主要工作及结论如下:(1)基于滨海软黏土固结排水蠕变试验,通过采用传统元件模型(Merchant模型和Burgers模型)、以及不同经验模型,描述了软黏土固结蠕变特性,揭示了软黏土应力-应变以及应变-时间变化规律;基于传统Merchant模型,引入Abel黏壶单元,采用Caputo型分数阶函数建立了分数阶Merchant蠕变模型。通过分数阶Merchant蠕变模型,预测了滨海软黏土蠕变应变-时间变化规律,发现分数阶模型比传统蠕变模型更适用于描述滨海软黏土蠕变特性;(2)基于Boussinesq附加应力计算理论,推导了矩形分布荷载以及条形分布荷载下堆载区域内和堆载区域外不同土体深度位置的竖向附加应力理论计算公式;基于Mesri蠕变模型和Boussinesq附加应力计算理论,提出了软黏土地基长期沉降计算方法,对现场局部堆载和路堤条形堆载下地基长期沉降进行了预测分析,论证了沉降计算方法的适用性;(3)基于三折线荷载传递模型,建立了单桩负摩阻力计算方法,推导了弹性、硬化、以及塑性等不同阶段的桩身沉降和轴力的解析解;基于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Mesri蠕变模型及双曲线模型,建立了考虑固结蠕变效应的桩基负摩阻力计算方法,通过迭代法求解了桩身轴力以及中性点位置。此外,基于建立的负摩阻力计算方法,研究了固结度、桩顶荷载、桩顶荷载和堆载施加次序、桩身刚度、蠕变参数等因素对桩基负摩阻力的影响,发现固结和蠕变沉降会降低桩基承载力、增加桩的沉降,揭示了填土固结场地桩基承载力弱化的病害机理;(4)基于温州围垦区单桩负摩阻力堆载试验,研究了桩身负摩阻力、桩土沉降以及中性点随时间变化规律,通过试验发现堆载后土体沉降、桩基沉降、下拉力随时间基本呈双曲线增加趋势,桩土沉降及下拉力在堆载后3个月左右趋于稳定,揭示了滨海围垦区桩基负摩阻力发挥机制及时间效应特性;(5)基于Boussinesq附加应力改进解,推导了矩形分布荷载、条形分布荷载、梯形条形分布荷载等不同地表荷载分布形式下水平附加应力计算公式及桩身被动荷载计算公式,并进一步推导了被动排桩剩余水平推力。通过考虑临界土压力长期演化及桩周软黏土模量长期蠕变衰减特性,结合非线性p-y曲线模型,基于压力法建立考虑时间效应的被动桩两阶段分析法,通过差分法对被动桩平衡微分方程进行求解;(6)基于温州及台州湾围垦区非对称堆载试验,研究了桩土变形、桩侧土抗力、桩身轴力以及桩身弯矩等参数随时间变化规律,探讨了被动桩开裂问题、被动桩负摩阻力问题、桩侧土绕流机理、桩体遮拦效应以及土拱效应机理,揭示了斜交非对称堆载下弯扭耦合变形机制以及被动桩长期变形病害机理。

董志敏[6](2020)在《双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沉桩工艺及受力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桩基础是高层建筑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深基础形式,是建筑结构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工程结构质量和安全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实际工程中,为了提高桩基础的竖向承载力和满足沉降要求,往往要求桩端穿过硬夹层到达坚硬持力层,而桩端穿过硬夹层则需要施加更大的压力。为避免压桩过程中较大压力造成断桩等破坏,企业研发了双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采用顶压+内压杆的方式沉桩,即通过复合送桩器使内压杆与桩身共同承担沉桩压力。复合静压沉桩工艺实现了大压力沉桩使桩端到达坚硬持力层,提高了压桩时的终压力,进而提高了高强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竖向抗压承载力。为了研究该双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沉桩工艺及承载力,本文在熟悉国内外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承载性能研究现状的基础上,以实际工程中的双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压桩过程的受力分析、桩的抗压及桩靴板受力性能的试验室研究、现场沉桩及静载荷试验研究,并且运用ABAQUS有限元软件对双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沉桩过程、单桩承载性能及桩靴板受力性能进行模拟分析。给出了双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沉桩工艺、桩靴板的设计构造要求及单桩承载力。本文主要结论如下:(1)采用内压杆与桩身复合承担沉桩压力的双静压管桩,可以减小沉桩过程中桩身的压力,保证桩身质量,使桩端可以到达坚硬持力层;(2)桩身混凝土采用C80、直径400mm、壁厚95mm的双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可以穿越深厚粗砂层,竖向抗压承载力特征值可达到1800~2000k N,满足一般高层建筑工程基础承载力需要;(3)本文所研究的双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的桩靴板建议采用与桩同直径的Q235级、25mm厚钢板或Q355级、16mm厚钢板,可以保证双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压桩工艺。并建议桩靴在管桩加工制作时一并在工厂完成,避免现场焊接影响施工质量;(4)本文所研究的双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沉桩过程采用以终压力控制为主,标高控制为辅。其工艺为:在沉桩压力达到3000k N前采用常规抱压沉桩方法;之后将内压杆插入管桩空心内,采用复合送桩器双静压送桩至沉桩结束,沉桩压力最终可达到4500k N。双静压沉桩过程中能量通过内压杆和管桩共同传递给桩靴,传至桩端土,使其沉桩压力提高了150%。

于泽泉[7](2020)在《岩溶区嵌岩桩基竖向承载力理论与试验研究》文中提出在房屋建筑、市政道路交通和桥梁工程中,桩基础是最为广泛应用的基础形式。据不完全统计,近二十年我国每年所用的各种桩达数千万根。由于地质条件十分复杂,给桩基础的设计和施工带来很多隐患。尤其是对于岩溶地区,由于岩溶地质条件十分复杂、影响因素众多,更是建筑物和下部结构的设计和施工带来很大安全隐患。目前,我国对于岩溶地区桩基竖向承载性能的研究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见洞就穿”仍是岩溶区桩基设计的主导方法,过于保守的设计不可避免的造成工程中的浪费。不同的溶洞顶板厚度将会对基桩桩端极限承载力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岩溶地区嵌岩桩的极限承载力以及岩溶顶板安全厚度的问题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本文嵌岩桩的承载性能进行了认真研究和探讨,尤其是对溶洞地区桥梁工程的三根工程桩的设计和施工进行了理论、试验研究和计算分析,取得了较好的成果。所做工作及创新点如下:1、首先针对嵌岩桩计算方法及承载机理不明确的问题,本文对现行桩基础设计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建筑桩基技术规范》、《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对嵌岩桩承载力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研究和对比分析,并结合《广东省标准建筑地基基础检测规范》》对基桩极限承载力的检测依据,提出一种嵌岩桩竖向承载力的计算方法,并运用至岩溶地区,弥补了现行规范的不足,为施工与设计提供参考。2、针对岩溶区嵌岩桩设计过程以贯穿溶洞为主要方法等设计过于保守问题,分别对嵌岩桩贯穿溶洞和桩端置于顶板上的承载力进行理论分析,得出嵌岩桩贯穿溶洞对承载力的影响,提出更合理的岩溶区嵌岩桩的设计方式。针对“见洞就穿”的现状,对是否贯穿溶洞提出合理化建议。3、在广州花都区的岩溶区域3根工程桩进行承载性能分析研究和静载荷试验研究。分别选取普通嵌岩桩和溶洞位置嵌岩桩进行试验研究。以本次试验结果为依据进行对比与分析,并与理论分析做出对比,更直观的反映桩—岩界面发挥侧阻力过程以及桩与溶洞的相互影响。理论分析与试验所得嵌岩桩承载力进行对比,所得差距较小。4、针对岩溶区嵌岩桩的承载模式和主要组成部分的争议问题,本文根据实测结果以及所需岩石力学参数、顶板厚度、嵌岩深度等因素,提出桩—岩界面侧阻力为岩溶区嵌岩桩承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得出嵌岩桩在桩—岩界面侧阻力占整体侧阻力比重很大且3根工程桩分别为50%、19.8%、32.9%,工程桩在进入基岩后,桩身轴力急剧下降,且下降趋势基本呈线性。5、针对桩端下伏溶洞需无应力分布的保守设计状态和岩溶顶板破坏机理问题,以及嵌岩桩嵌岩段侧阻力占比大的特点,分析得出更符合嵌岩桩承载特性的考虑岩侧阻力的岩溶顶板破坏模型,评价岩溶区嵌岩桩安全性,为施工和设计提供建议。6、通过岩溶地区桩基静载试验,研究岩溶地区嵌岩桩桩侧阻力、嵌岩端摩阻力及桩端阻力效应,得到溶地区嵌岩桩承载力特性,从而较为科学的得到溶洞顶板分担荷载作用。在得到溶洞顶板荷载力之后,考虑嵌岩桩桩侧阻力及桩端阻力共同考虑岩溶顶板桩侧摩阻力反力(剪切力)及桩端阻力共同作用下,溶洞顶板稳定计算,该计算模式更加符合溶洞顶板实际受力情况,更加科学合理。

胡萍[8](2020)在《《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节选)汉英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表明建筑工程的水平是体现国家综合国力的一个方面,也是经济实力和科技力量的有力证明。近年来,我国在建筑工程技术的研究和设计方面都取得了重大突破,不少国内建筑企业已经开始与国际接轨。为此,专业的建筑工程翻译就愈显重要,因为它不仅为高新技术提供了交流平台,更是为建筑技艺的传播架起沟通的桥梁。本报告以作者参与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汉英翻译项目为研究案例,在确认原文本为信息类文本的基础上,描述了翻译的主要难点为汉语专业表达式及半专业表达式的英译,汉语复合句的断句、隐性逻辑关系的判断及英译的技巧。本报告研究的汉语复合句包括并列复合句、解说复合句、条件复合句及转折复合句。为此,本报告以尤金·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为指导,强调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及文体对等,要求译文不仅限于形式与原文契合,更着重意义与原文相符。本报告所涉及翻译材料的语言具有逻辑性和指称性的特点,内容和主题是表达的重点,为此,可确认为信息型文本类型。翻译信息型文本应将其中的全部信息都译出来,译文应是简明的白话文,没有冗余,按要求做到简洁明了。为此,在对比中英语言差异的基础上,作者认为采取直译和意译的翻译策略,解决汉语表达式的翻译难点;同时使用分译和倒译的翻译技巧,解决汉语并列复合句的翻译难点;同时使用顺译和倒译或者顺译和增译的翻译技巧,解决汉语解说复合句的翻译难点;同时使用倒译和增译或者倒译和转变语态的翻译技巧,解决汉语条件复合句的翻译难点;同时使用顺译和倒译的翻译技巧,解决汉语转折复合句的翻译难点。本报告针对学界尚未详细拓展研究的方面,在翻译观点方面做出了创新,即翻译汉语复杂句时,首先一定要根据逻辑语义进行断句,其次根据复杂句分类适用一种或者几种翻译策略或者技巧,期望通过本报告的建筑工程汉译英的译介方法,能为其他同类文本的英译提供借鉴和参考。

付郁桐[9](2019)在《红层泥岩扩底桩竖向承载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红层泥岩作为一种工程性质较弱的岩体,广泛的存在于四川境内。随着国家对四川地区经济建设的大力支持,四川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将越来越高,上部建筑荷载将越来越大,基础埋深越来越深,各类大型建筑的基础势必将深入到红层泥岩地层中以求更大承载力。各类基础中,扩底桩将是红层泥岩地区比较优异的桩基形式。目前对扩底桩的研究指出,扩底桩由于其桩身形态不规则,其侧摩阻力、端阻力发挥机理复杂;对红层泥岩-混凝土接触面研究指出,泥岩-混凝土接触面摩阻力存在剪应力位移软化现象。则红层泥岩扩底桩竖向承载机理在上述条件下将更加复杂。因此,为安全、经济、高效的利用红层泥岩扩底桩的承载力,首先需对红层泥岩扩底桩竖向承载机理有充分的认识。则本文通过开展室内试验直剪实验、红层泥岩扩底桩数值模拟、理论分析,对红层泥岩扩底桩的竖向承载机理进行了研究。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成果包括以下方面:(1)开展红层泥岩桩-岩接触面直剪实验,得到了摩阻力位移软化规律:利用采集的中风化红层泥岩,进行不同法向应力下泥岩-混凝土接触面的直剪实验,得到泥岩-混凝土接触面的峰值、残余抗剪强度方程,结合三折线位移软化本构,建立了红层泥岩桩岩接触面摩阻力的三折线位移软化本构。(2)基于所得位移软化规律,建立了能够考虑侧摩阻力软化的数值接触面本构模型:将建立的三折线位移软化本构,利用fish语言编写成FLAC3D软件的三折线位移软化接触面本构,并利用数值直剪实验,检验了所编写数值软化本构的正确性与适用性。(3)建立了红层泥岩扩底桩的数值模型,得到其竖向荷载传递特性:基于编写的接触面软化本构,建立红层泥岩扩底桩竖向承载模型,得到红层泥岩扩底桩在承受桩顶荷载时的荷载传递特性,即等截面段侧摩阻力首先发挥,待等截面段侧摩阻力发挥完全后,斜面拉裂,斜面侧摩阻力减小至0,然后端阻力参与分担桩顶荷载。(4)分析摩阻力软化与桩基型式对桩基承载力的影响:建立了红层泥岩侧摩阻力软化扩底桩、不软化扩底桩、软化直桩、不软化直桩的数值模型。对比侧摩阻力软化与不软化桩基,得到侧摩阻力软化现象会劣化桩身总侧摩阻力并加速荷载向下传递。对比扩底桩与直桩,得到红层泥岩扩底桩极限承载力大于红层泥岩直桩40%。(5)分析多种因素对红层泥岩扩底桩竖向承载机理的影响:开展不同参数值下红层泥岩扩底桩的竖向承载数值计算,得到了各因素对红层泥岩扩底桩竖向承载力的敏感性大小为接触面粘聚力>泥岩泊松比>桩身材料标准抗压强度>接触面内摩擦角>泥岩弹性模量。

徐卓君[10](2018)在《岩溶区嵌岩桩承载机理及计算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桩基础作为岩溶区最重要的地基处治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实际工程。岩溶区地质条件复杂,桩-岩、桩-土接触问题较一般摩擦桩或嵌岩桩更为复杂,尤其是如何考虑溶洞对基桩承载性状的影响更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鉴于当前理论研究仍处于初级阶段,现行规范尚无针对性的设计计算方法。为此,本文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岩溶区基桩竖向承载机理及其设计计算方法研究”(51278187),分别以桩基和溶洞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理论分析、室内模型试验和数值分析对竖向荷载下单桩单洞体系、倾斜荷载下单桩单洞体系及竖向荷载下单桩多溶洞体系的岩溶区嵌岩桩的承载机理及其设计计算理论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本文首先针对桩端下伏溶洞的受力变形特性,提出以溶洞边界点的稳定状态作为评价指标的溶洞稳定性评价分析方法;基于复变函数理论及Mindlin解答,分别求解出自重作用下和桩端荷载作用下地层的应力场;通过叠加原理得到基桩荷载下方形溶洞边界处的应力场;进而引入Hoek-Brown强度准则,对桩端下伏任意位置方形溶洞稳定性进行评价与分析,综合考虑地应力场、桩端荷载,溶洞尺寸、溶洞位置等因素对溶洞稳定性的影响,并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上述方法的正确性和合理性。其次,针对岩溶区溶洞顶板的受力变形特性,基于相似理论,设计并完成溶洞顶板室内模型试验,对试验成果进行分析和总结,探讨了不同顶板跨度及不同顶板厚度下基桩的荷载传递规律和溶洞顶板的破坏模式,并利用模型试验结果对基于溶洞顶板厚度确定嵌岩桩承载力的计算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顶板跨度的减小或顶板厚度的增大,在一定范围内,基桩承载力随之增大;随着顶板厚度的增加,溶洞顶板的破坏模式从冲切破坏逐渐过渡到弯拉破坏;在实际工程中,可通过适度增加顶板厚度来较大幅度地提升基桩的极限承载力。再次,基于嵌岩桩桩端承载变形特性,通过Hoek-Brown强度准则对其极限承载性能进行研究,提出通过桩端平均约束应力求解嵌岩桩桩端极限承载力的思路;结合复变函数理论对嵌岩桩桩端平均约束应力进行求解,建立了可综合考虑自重应力场、溶洞形状、溶洞所处位置等影响因素的桩端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通过影响因素分析,探讨了溶洞大小、桩端到溶洞中心水平距离、垂直距离、溶洞埋深对嵌岩桩桩端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溶洞对嵌岩桩桩端极限承载力的影响随溶洞大小及溶洞埋深增大而增大,随桩-洞之间的距离增大而减小。基于C法(地基系数随深度呈抛物线增加)假定,考虑桩身自重和桩侧摩阻力及地面以上分布荷载等综合作用的影响,导得了单层地基中倾斜受荷桩内力、位移的幂级数解,结果表明,在基桩自由长度和轴向荷载较大情况下,“P-(35)”效应明显,设计时不容忽视;桩侧摩阻力及桩身自重对倾斜荷载下基桩内力及位移计算影响较小,可忽略不计。采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桩侧存在空洞的倾斜受荷桩承载特性进行了深入研究,重点分析了水平荷载、空洞尺寸、空洞垂直距离及水平距离等因素对桩基承载特性的影响变化规律。最后,基于上、下限有限元极限分析法对多溶洞体系下岩溶区嵌岩桩竖向承载性状进行研究。考虑桩和溶洞的耦合作用机理,根据工程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假定,建立多溶洞体系下嵌岩桩计算模型;采用自主研发的上、下限有限元极限分析程序进行数值计算,详细讨论嵌岩深度、上覆土层荷载、水平距离、垂直距离、溶洞大小等因素对嵌岩桩竖向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分6种工况深入探讨了桩-洞、洞-洞相对位置对承载力的影响,研究了不同工况下嵌岩桩承载力的的变化规律;对比分析不同工况下的速度场和能量耗散场,得到了多溶洞体系嵌岩桩的典型破坏模式。

二、岩桩承载力标准值表的编制及运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岩桩承载力标准值表的编制及运用(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速铁路桥梁软岩嵌岩桩承载力学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2.1 桩-软岩界面荷载传递特性研究
        1.2.2 软岩嵌岩桩极限端阻力研究
        1.2.3 嵌岩桩桩顶沉降计算研究
        1.2.4 循环荷载作用下嵌岩桩承载特性研究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桩-软岩胶结界面剪切力学特性研究
    2.1 引言
    2.2 剪切试验方案
        2.2.1 桩-软岩界面粗糙特性分析
        2.2.2 软岩相似材料及配比
        2.2.3 桩身混凝土配比设计
        2.2.4 试验内容
    2.3 剪切试验系统
        2.3.1 含不同粗糙度界面的制样模具
        2.3.2 剪切试验加载装置
        2.3.3 试验步骤
    2.4 试验结果分析
        2.4.1 软岩单轴抗压强度对界面剪切效应的影响
        2.4.2 桩-软岩胶结界面粗糙度对界面剪切效应的影响
        2.4.3 初始法向应力对界面剪切效应的影响
        2.4.4 混凝土-岩石胶结界面破坏模式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桩-软岩界面剪切特性的软岩嵌岩桩荷载传递特征研究
    3.1 引言
    3.2 桩-软岩界面荷载传递模型
        3.2.1 考虑胶结效应的桩-软岩界面剪切机理
        3.2.2 桩-软岩界面桩侧荷载传递模型
        3.2.3 基于滑移线场模型的软岩嵌岩桩极限剪切位移
    3.3 软岩嵌岩桩桩身荷载分布理论解析
    3.4 软岩嵌岩桩荷载传递特征影响因素分析
        3.4.1 桩侧软岩单轴抗压强度的影响
        3.4.2 桩-软岩弹性模量比的影响
        3.4.3 桩-软岩界面粗糙度的影响
    3.5 工程实例验证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软岩嵌岩桩受力特性研究
    4.1 引言
    4.2 桩-软岩界面接触子程序开发
        4.2.1 ABAQUS接触面本构模型
        4.2.2 ABAQUS界面子程序
    4.3 桩-软岩界面剪切数值试验研究
        4.3.1 计算模型
        4.3.2 模型验证
    4.4 软岩嵌岩桩受力特性分析
        4.4.1 数值模型的建立
        4.4.2 软岩嵌岩桩荷载传递特性
    4.5 影响因素分析
        4.5.1 桩侧软岩单轴抗压强度的影响
        4.5.2 桩-软岩弹性模量比
        4.5.3 桩-软岩界面粗糙度的影响
        4.5.4 嵌岩深径比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软岩嵌岩桩极限端阻力计算方法研究
    5.1 引言
    5.2 软岩嵌岩桩桩端极限承载力理论计算
        5.2.1 桩端剪切破坏模式
        5.2.2 桩端球孔扩张破坏模式
    5.3 软岩嵌岩桩桩端破坏模式分析
        5.3.1 基于剪切破坏模式的极限端阻力计算
        5.3.2 基于球孔扩张原理的极限端阻力计算
        5.3.3 理论计算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5.4 软岩嵌岩桩桩顶沉降计算
        5.4.1 软岩嵌岩桩桩端荷载传递模型
        5.4.2 桩顶沉降计算程序设计
    5.5 工程实例验证
    5.6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循环荷载作用下软岩嵌岩桩累计沉降机理研究
    6.1 引言
    6.2 节理面循环剪切变形机理研究
        6.2.1 岩石节理面剪切本构模型
        6.2.2 节理面循环剪切弱化规律
    6.3 考虑桩-软岩界面循环剪切效应的嵌岩桩荷载传递模型
        6.3.1 桩-软岩界面循环剪切荷载传递模型理论分析
        6.3.2 界面循环剪切效应参数分析
        6.3.3 桩端荷载传递模型
    6.4 循环荷载作用下桩顶累计沉降分析模型
        6.4.1 桩顶累计沉降分析流程及程序
        6.4.2 循环荷载下桩身荷载传递规律
    6.5 循环加载效应影响因素分析
        6.5.1 嵌岩深径比的影响
        6.5.2 桩侧软岩单轴抗压强度
        6.5.3 桩岩弹性模量比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2)沿海厚流塑性软土地区嵌岩桩承载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变量注释表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2 厚流塑性软土的宏观力学特性及微观结构分析
    2.1 引言
    2.2 流塑性软土的物理力学试验
    2.3 流塑性软土的物质成分分析
    2.4 流塑性软土微观结构定性分析
    2.5 流塑性软土微观结构定量分析
    2.6 本章小结
3 厚流塑性软土地层中嵌岩桩承载力特性模拟分析
    3.1 引言
    3.2 工程地质条件
    3.3 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分析
    3.4 厚流塑性软土中嵌岩桩承载特性有限元分析
    3.5 不同流塑性软土层厚度对嵌岩桩承载力影响
    3.6 本章小结
4 厚流塑性软土地层中缩径桩承载力模拟分析
    4.1 引言
    4.2 厚流塑性软土地层中扩缩径桩现状及成因分析
    4.3 缩径桩竖向承载特性有限元模拟
    4.4 不同缩径位置对承载特性的影响
    4.5 不同缩径程度对承载特性的影响
    4.6 不同缩径长度对承载特性的影响
    4.7 本章小结
5 结论与展望
    5.1 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3)软岩嵌岩桩承载力特性研究 ——以广州某建筑地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主要符号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桩基工程的特点
    1.3 桩基的分类
    1.4 嵌岩桩在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理论分析
        1.4.2 现场实验分析
        1.4.3 有限元分析
    1.5 研究主要内容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技术路线
        1.5.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5.2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嵌岩桩在软质岩石中承载机理研究
    2.1 引言
    2.2 桩-岩体系的荷载传递机理
    2.3 软质岩层中嵌岩桩极限破坏模型假设
        2.3.1 桩侧阻力弹塑性本构模型
        2.3.2 桩端阻力弹塑性本构模型
    2.4 嵌岩桩在软质岩层中侧阻力发挥机理
        2.4.1 影响嵌岩桩侧阻力发挥主要因素
        2.4.2 嵌岩桩侧阻力综合侧阻系数ζs
    2.5 嵌岩桩在软质岩层中端阻力发挥机理
        2.5.1 嵌岩桩端阻性状
        2.5.2 嵌岩桩端阻系数ζp
    2.6 嵌岩桩在软质岩层中侧阻力与端阻力协同发挥机理
        2.6.1 建立嵌岩桩桩-岩荷载传递控制微分方程
        2.6.2 嵌岩桩桩-岩体系分析
    2.7 本章小结
第3章 嵌岩桩在软岩中的承载力分析
    3.1 引言
    3.2 嵌岩桩承载力特征值计算方法分析
        3.2.1 关于现行规范中嵌岩桩承载力计算方法
        3.2.2 桩身材料承载能力验算
        3.2.3 静载试验
        3.2.4 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加荷试验
        3.2.5 规范对比结果分析
    3.3 嵌岩桩的极限承载力分析
        3.3.1 桩侧土极限摩阻力
        3.3.2 嵌岩段极限摩阻力
        3.3.3 桩端极限承载力
        3.3.4 嵌岩桩极限承载力
    3.4 工程实例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嵌岩桩的MIDAS/GTS数值模拟
    4.1 引言
    4.2 MIDAS/GTS简介
        4.2.1MIDAS/GTS的主要功能特点
        4.2.2 MIDAS/GTS的分析求解基本流程
    4.3 模型几何尺寸的确定
        4.3.1 本构模型的选用
        4.3.2 模型材料与属性的确定
        4.3.3 划分网格与定义边界条件
        4.3.4 施工步骤和工况设置
    4.4 MIDAS GTS NX有限元模拟结果分析
        4.4.1 初始应力场分析
        4.4.2 土体沉降云图分析
        4.4.3 桩应力轴力分析云图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软岩嵌岩桩的嵌岩比参数分析
    5.1 引言
    5.2 嵌岩比对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分析
    5.3 工程实例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大直径嵌岩桩在某超高层的软质岩石地基应用研究
    6.1 工程概况
    6.2 场地的环境条件
        6.2.1 勘探目的要求
        6.2.2 工程地质条件
        6.2.3 桩端持力层岩石强度统计分析
        6.2.4 地下水概况
        6.2.5 主要岩土参数
    6.3 嵌岩桩的单桩极限承载力计算分析
    6.4 单桩载荷沉降分析
    6.5 单桩载荷试验分析
    6.6 嵌岩比的简便运算公式推导与承载力验证
    6.7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个人简历、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高回填黄土场地基桩受力特性时空效应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2 基桩受力特性理论分析与模型建立
    2.1 基桩受力特性理论分析
        2.1.1 极限分析法
        2.1.2 荷载传递法
        2.1.3 弹性或弹塑性理论法
    2.2 基于FLAC3D二次开发的实体单元内力计算理论
        2.2.1 基于应力分布的截面内力(简称FSD)
        2.2.2 基于桩轴形变的截面内力(简称FDD)
        2.2.3 实体单元内力FLAC3D二次开发
    2.3 基于Rhino的实体基桩模型建立与参数确定
        2.3.1 基于Rhino的实体基桩模型建立
        2.3.2 材料参数确定
        2.3.3 桩-土接触面参数确定
    2.4 本章小结
3 高回填黄土场地不同桩顶荷载的基桩受力特性分析
    3.1 概述
    3.2 不同桩顶荷载的桩-土位移分析
        3.2.1 桩顶竖向位移分析
        3.2.2 中性点深度变化分析
    3.3 不同桩顶荷载的基桩受力特性分析
        3.3.1 桩身最大内力分析
        3.3.2 桩端阻力变化分析
    3.4 本章小结
4.高回填黄土场地不同桩径的基桩受力特性分析
    4.1 概述
    4.2 不同桩径的桩-土位移分析
        4.2.1 桩顶竖向位移分析
        4.2.2 中性点深度变化分析
    4.3 不同桩径的基桩受力特性分析
        4.3.1 桩身最大内力分析
        4.3.2 桩端阻力变化分析
    4.4 本章小结
5.高回填黄土场地不同回填厚度的基桩受力特性分析
    5.1 概述
    5.2 不同回填厚度的桩-土位移分析
        5.2.1 桩顶竖向位移分析
        5.2.2 中性点深度变化分析
    5.3 不同回填厚度的基桩受力特性分析
        5.3.1 桩身最大内力分析
        5.3.2 桩端阻力变化分析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附录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5)滨海吹填围垦区堆载作用下桩基承载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1 吹填围垦工程特性
        1.2.2 滨海围垦滩涂现状
        1.2.3 堆载引起桩基工程危害问题
        1.2.4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堆载下软黏土变形特性研究现状
        1.3.2 对称堆载下桩基负摩阻力研究现状
        1.3.3 非对称堆载作用下被动桩研究现状
    1.4 堆载对桩基影响现状分析评价
    1.5 主要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滨海软黏土蠕变特性及沉降规律
    2.1 滨海典型软黏土固结蠕变特性试验研究
        2.1.1 温州地区典型软黏土固结蠕变特性试验分析
        2.1.2 杭州湾滩涂区典型黏性土固结蠕变特性试验分析
    2.2 软黏土蠕变模型及参数辨识
        2.2.1 经典元件模型
        2.2.2 经验模型
        2.2.3 分数阶蠕变模型
        2.2.4 流变模型对比分析
    2.3 堆载作用下基于Mesri蠕变模型土体沉降预测方法
        2.3.1 堆载作用下附加应力计算
        2.3.2 基于Mesri蠕变模型地基沉降计算方法
        2.3.3 局部堆载沉降预测实例分析
        2.3.4 条形路堤堆载沉降预测实例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对称堆载下桩-土相互作用机理及现场试验
    3.1 对称堆载下桩基负摩阻力产生机理
    3.2 土体竖向位移作用下桩-土极限负摩阻力计算方法
    3.3 堆载作用下负摩阻力影响深度研究
        3.3.1 常用计算方法
        3.3.2 附加应力估算法
        3.3.3 工程实例分析
    3.4 基于三折线荷载传递函数的负摩阻力解析解
        3.4.1 桩周土和桩端土处于弹性阶段
        3.4.2 桩周土部分进入硬化阶段和桩端土处于弹性阶段
        3.4.3 桩周和桩端分别处于部分塑性阶段和弹性阶段
        3.4.4 桩周土部分进入塑性阶段和桩端土处于塑性硬化阶段
        3.4.5 桩周和桩端处于塑性硬化阶段
        3.4.6 桩周土进入完全塑性阶段和桩端土进入塑性硬化阶段
        3.4.7 工程算例分析
    3.5 基于位移控制双曲线荷载传递函数的负摩阻力数值解
        3.5.1 土体固结沉降计算方法
        3.5.2 桩侧摩阻力双曲线传递模型
        3.5.3 桩端阻力传递模型
        3.5.4 计算模型的求解
        3.5.5 算例分析
    3.6 基于Mesri蠕变模型桩基负摩阻力数值解
        3.6.1 任意时刻土体沉降计算方法
        3.6.2 考虑蠕变效应桩基负摩阻力计算模型分析
    3.7 对称堆载下单桩负摩阻力现场试验及分析
        3.7.1 试验概述及土层参数
        3.7.2 静载试验结果分析
        3.7.3 对称堆载下单桩负摩阻力发展机理现场试验分析
    3.8 考虑固结及蠕变效应桩基负摩阻力计算分析
        3.8.1 不同附加应力比影响深度计算分析
        3.8.2 实测结果对比分析
        3.8.3 不同固结度影响分析
        3.8.4 不同桩顶荷载影响分析
        3.8.5 桩顶荷载和堆载施加次序影响分析
        3.8.6 桩身刚度影响分析
        3.8.7 堆载尺寸影响分析
        3.8.8 蠕变参数影响分析
    3.9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非对称堆载下桩-土相互作用机理及现场试验
    4.1 基于土压力法被动桩两阶段分析
        4.1.1 基于土压力法被动桩计算模型
        4.1.2 被动桩桩侧土压力分布模式
        4.1.3 堆载下水平附加应力计算方法
        4.1.4 土体侧向位移作用下桩-土极限抗力计算方法
        4.1.5 考虑时间效应水平附加应力计算方法
        4.1.6 被动桩主动侧桩土相互作用计算模型
        4.1.7 土压力法被动桩桩身响应求解
        4.1.8 算例分析
    4.2 非对称堆载作用下被动桩安全距离研究
        4.2.1 堆载下影响距离范围分析
        4.2.2 基于变形安全控制影响距离
    4.3 非对称堆载对临近单桩影响现场试验
        4.3.1 试验方案及监测元件布置
        4.3.2 桩身和土体侧向变形实测结果分析
        4.3.3 桩侧土压力实测结果分析
        4.3.4 桩身应力实测结果分析
    4.4 非对称堆载对临近排桩影响现场试验
        4.4.1 试验概述及土层参数
        4.4.2 静载试验结果分析
        4.4.3 非对称堆载试验结果分析
        4.4.4 侧向堆载下被动排桩桩身被动荷载影响因素分析
        4.4.5 侧向堆载下被动桩负摩阻力影响分析
    4.5 考虑时间效应非对称堆载对临近被动桩影响理论分析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本文主要创新性成果
    5.3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6)双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沉桩工艺及受力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已有研究的不足
    1.4 课题来源
    1.5 双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试件制作
    1.6 复合压桩器设计
    1.7 本文主要工作
2 单桩竖向承载力特性
    2.1 竖向荷载传递理论
        2.1.1 弹性理论法
        2.1.2 荷载传递法
        2.1.3 剪切变形传递法
        2.1.4 有限元法
    2.2 单桩竖向承载力确定方法
        2.2.1 静载试验法
        2.2.2 静力触探法
        2.2.3 经验参数法
        2.2.4 动力试桩法
    2.3 双静压管桩承载机理分析
        2.3.1 单桩竖向承载力简介
        2.3.2 单桩承载力影响因素
3 双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竖向抗压试验
    3.1 试验目的
    3.2 试验用桩
    3.3 试验方案
    3.4 试验现象
    3.5 本章小结
4 双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施工工艺
    4.1 桩顶压力确定
    4.2 内杆压力确定
    4.3 沉桩工艺
    4.4 本章小结
5 双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有限元分析
    5.1 工程地质概况
        5.1.1 区域地质背景
        5.1.2 勘测点布置
        5.1.3 场地地形地貌条件
        5.1.4 地层以及地基土的分层
        5.1.5 土层承载力特征值
    5.2 有限元分析概况
    5.3 ABAQUS有限元软件简介
    5.4 本构关系
        5.4.1 混凝土属性和本构关系
        5.4.2 钢筋属性和本构关系
        5.4.3 岩土本构关系
    5.5 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5.5.1 部件的创建
        5.5.2 定义材料属性
        5.5.3 设置分析步
        5.5.4 定义约束及相互作用
        5.5.5 预应力施加及地应力平衡
        5.5.6 荷载工况
        5.5.7 网格划分
    5.6 双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沉桩模拟分析
    5.7 双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静荷载试验模拟分析
    5.8 桩靴板优化模拟分析
    5.9 本章小结
6 双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竖向静载荷试验
    6.1 试验目的
    6.2 压桩过程
    6.3 试验方案
        6.3.1 试验加载装置及仪器
        6.3.2 试验加载方案
        6.3.3 试验数据的分析与判定
    6.4 现场试验
        6.4.1 ZH1静载试验
        6.4.2 ZH2静载试验
        6.4.3 ZH3静载试验
        6.4.4 ZH4静载试验
        6.4.5 ZH5静载试验
    6.5 数据分析
    6.6 试验结果与有限元分析结果的对比分析
    6.7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其他成果
在学期间参加专业实践及工程项目研究工作
致谢

(7)岩溶区嵌岩桩基竖向承载力理论与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本文研究意义
    1.2 桩基础研究现状
        1.2.1 连续介质法
        1.2.2 数值计算法
        1.2.3 试验方法
        1.2.4 嵌岩桩研究现状
    1.3 岩溶区桩基顶板承载性能研究现状
        1.3.1 理论研究方法
        1.3.2 现场及模型试验方法
    1.4 主要研究内容
        1.4.1 研究内容
        1.4.2 本文创新点
        1.4.3 本文研究思路
第二章 嵌岩桩竖向承载性能探讨分析
    2.1 概述
    2.2 嵌岩桩承载规律
    2.3 桩侧阻力分析
        2.3.1 影响桩-土侧阻力发挥的因素
        2.3.2 桩侧阻力传递函数
        2.3.3 嵌岩段侧阻力分析
    2.4 桩端阻力分析
        2.4.1 桩端阻力分担荷载比
        2.4.2 桩端岩体破坏机理分析
        2.4.3 桩端阻力与岩体强度取值
    2.5 规范中嵌岩桩承载力计算方法
        2.5.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方法
        2.5.2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方法
        2.5.3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方法
        2.5.4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方法
        2.5.5 现行规范中嵌岩桩承载力计算方法对比
        2.5.6 现行规范中对本文嵌岩桩计算结果对比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岩溶区嵌岩桩竖向承载力理论研究
    3.1 概述
    3.2 嵌岩桩竖向荷载传递特性
        3.2.1 嵌岩桩荷载传递模型
        3.2.2 基于荷载传递法的嵌岩桩承载力计算方法
    3.3 岩溶区桩端顶板承载力分析
    3.4 考虑岩侧阻力的岩溶顶板失稳计算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岩溶地区嵌岩桩静载荷试验研究
    4.1 概述
    4.2 试验目的
    4.3 试验场地工程概况
    4.4 试验方法
        4.4.1 传感器埋设与基桩施工
        4.4.2 浇筑后至静载试验前传感器监测
        4.4.3 本次静载试验工况及仪器设备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岩溶区嵌岩桩承载力理论计算与试验分析
    5.1 概述
    5.2 工程桩试验结果讨论
        5.2.1 静载试验荷载—沉降规律
        5.2.2 桩身传感器测得桩身轴力试验结果
    5.3 岩溶区嵌岩桩竖向承载力计算分析
        5.3.1 基于本文理论结果计算
        5.3.2 考虑岩侧阻力的岩溶顶板失稳计算
        5.3.3 桩身各截面位移计算分析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结论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节选)汉英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Acknowledgements
Abstract
摘要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Description of Project
    1.1 Introduction to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1.2 Requirements of the Translation Project
Chapter Two Translation Process of Project
    2.1 Preparation for Translation
        2.1.1 Analysis of Source Text
        2.1.2 Vocabulary Corpus Establishment and Reference of Parallel Text
        2.1.3 Theory Preparation: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2.2 Translation Process
        2.2.1 Translation with Trados
        2.2.2 Translation Requirements
    2.3 Proofreading
Chapter Three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and Solutions
    3.1 Differences between Chinese and English
    3.2 Translation Difficulties
        3.2.1 Expressions
        3.2.1.1 Specialized Expressions
        3.2.1.2 Semi-Specialized Expressions
        3.2.2 Chinese Complex Sentences
        3.2.2.1 Chinese Coordinate Complex Sentences
        3.2.2.2 Chinese Explanatory Complex Sentences
        3.2.2.3 Chinese Conditional Complex Sentences
        3.2.2.4 Chinese Transitional Complex Sentences
    3.3 Translation Solutions
        3.3.1 Translation Strategies to Expressions
        3.3.1.1 Free or Literal Translation Strategy
        3.3.1.2 Literal or Free Translation Strategy
        3.3.2 Translation Techniques to Chinese Complex Sentences
        3.3.2.1 Division and Inversion
        3.3.2.2 Linear and Inversion or Linear and Division
        3.3.2.3 Inversion and Addition or Inversion and Change of Voice
        3.3.2.4 Linear and Inversion
Chapter Four Evaluation and Suggestions
    4.1 Company Evaluation and Self-Evaluation
    4.2 Suggestions of Engineering Translation for MTI Students
Conclusions
Bibliography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Appendix

(9)红层泥岩扩底桩竖向承载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红层泥岩桩基研究现状
        1.2.2 软岩嵌岩桩摩阻力研究现状
        1.2.3 侧摩阻力荷载传递模型研究现状
        1.2.4 扩底桩竖向承载特性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主要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1.4 本文创新点
第2章 泥岩基本参数测定与桩-岩接触面直剪实验
    2.1 泥岩基本参数测定
        2.1.1 岩样概况
        2.1.2 泥岩密度测定
        2.1.3 泥岩弹性模量与泊松比测定
        2.1.4 泥岩粘聚力与内摩擦角测定
    2.2 混凝土-泥岩接触面直剪试验
        2.2.1 试件制备
        2.2.2 试验方案与步骤
    2.3 直剪试验成果分析
        2.3.1 接触面剪切破坏模式
        2.3.2 混凝土-泥岩接触面剪切变形机理
        2.3.3 混凝土-泥岩接触面抗剪强度
    2.4 混凝土-泥岩接触面位移软化本构模型
    2.5 小结
第3章 桩-岩接触面剪应力软化本构实现
    3.1 FLAC3D位移-剪应力软化接触面模型的建立
        3.1.1 FLAC3D软件与其接触面模型简介
        3.1.2 FLAC3D三折线接触面本构模型的建立
    3.2 桩-岩接触面位移软化直剪试验的数值模拟实现
        3.2.1 直剪数值模拟建模与参数选取
        3.2.2 单块体直剪数值模拟数据分析
        3.2.3 多块体直剪数值模拟数据分析
    3.3 小结
第4章 红层泥岩扩底桩竖向承载特性
    4.1 红层泥岩扩底桩建模及参数选取
    4.2 接触面软化模型在扩底桩数值计算中的应用检验
        4.2.1 数值模拟终止标准
        4.2.2 扩底桩三折线位移软化本构接触面荷载传递计算规则
        4.2.3 接触面软化本构在扩底桩模型上的应用检验
    4.3 红层泥岩扩底桩竖向荷载传递
        4.3.1 竖向荷载传递理论
        4.3.2 扩底桩Q-s曲线分析
        4.3.3 扩底桩侧摩阻力分析
        4.3.4 扩底桩桩身轴力分析
        4.3.5 扩底桩桩岩应力、塑性区域与斜面拉裂情况分析
    4.4 红层泥岩扩底桩、直桩软化与不软化的荷载传递对比分析
        4.4.1 四种桩型的Q-s曲线分析
        4.4.2 四种桩型的侧摩阻力分析
        4.4.3 四种桩型的桩身轴力分析
        4.4.4 四种桩型的桩岩应力与塑性区域分析
    4.5 红层泥岩扩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计算
        4.5.1 红层泥岩扩底桩极限侧摩阻力计算
        4.5.2 红层泥岩扩底桩极限端阻力计算
    4.6 小结
第5章 红层泥岩扩底桩竖向承载机理影响因素分析
    5.1 影响红层泥岩扩底桩竖向承载机理的因素
        5.1.1 红层泥岩与桩岩接触面各项物理力学参数统计
        5.1.2 影响桩基竖向承载机理的材料自身参数
        5.1.3 影响桩基竖向承载机理的接触面参数
        5.1.4 各影响因素研究值的确定
    5.2 泥岩自身参数对扩底桩竖向承载机理的影响
        5.2.1 泥岩弹性模量对扩底桩竖向承载机理的影响
        5.2.2 泥岩泊松比对扩底桩竖向承载机理的影响
    5.3 桩身材料强度对扩底桩竖向承载机理的影响
    5.4 接触面参数对扩底桩竖向承载机理的影响
        5.4.1 接触面粘聚力对扩底桩竖向承载机理的影响
        5.4.2 接触面内摩擦角对扩底桩竖向承载机理的影响
    5.5 各因素敏感性分析
    5.6 桩端影响区的确定方法
    5.7 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今后工作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10)岩溶区嵌岩桩承载机理及计算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概述
        1.1.1 桩基发展概况及其应用
        1.1.2 桩基的分类
        1.1.3 桩基的适用范围
    1.2 岩溶的工程特性及危害
        1.2.1 岩溶的概念及特征
        1.2.2 岩溶分布规律
        1.2.3 岩溶的工程特性及评价
    1.3 研究问题的提出
        1.3.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3.2 亟待解决的问题
    1.4 岩溶区嵌岩桩研究现状
        1.4.1 试验研究现状
        1.4.2 理论分析研究现状
        1.4.3 数值模拟研究现状
    1.5 本文的主要工作
    1.6 本文研究的技术路线
第2章 岩溶区嵌岩桩承载特性及计算方法研究
    2.1 概述
    2.2 岩溶区桩基竖向承载机理
        2.2.1 岩溶区嵌岩桩竖向荷载传递特性
        2.2.2 岩溶区嵌岩桩桩侧荷载传递机理
        2.2.3 岩溶区嵌岩桩桩端荷载传递机理
    2.3 岩溶区嵌岩桩破坏模式
        2.3.1 岩石的变形特性
        2.3.2 岩石的破坏判据
        2.3.3 溶洞顶板的破坏模式
    2.4 岩溶区嵌岩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2.4.1 普通嵌岩桩竖向承载力计算方法
        2.4.2 岩溶区溶洞顶板承载力确定方法
    2.5 小结
第3章 竖向荷载下桩端下伏溶洞稳定性分析研究
    3.1 概述
    3.2 弹性力学平面问题的复变函数解答
        3.2.1 弹性理论平面问题的基本方程
        3.2.2 弹性理论平面问题的复变函数表示
        3.2.3 保角变换与曲线坐标
        3.2.4 柯西(caughy)积分
    3.3 竖向荷载下桩端下伏溶洞稳定性受力分析模型
        3.3.1 计算模型假定
        3.3.2 重力作用下含溶洞岩层应力场求解
        3.3.3 桩端荷载作用下应力场求解
        3.3.4 溶洞稳定性分析
    3.4 算例验证
        3.4.1 数值模拟验证
        3.4.2 工程应用验证
    3.5 小结
第4章 竖向荷载下岩溶区嵌岩桩桩端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研究
    4.1 概述
    4.2 基于梁板体系的嵌岩桩桩端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
        4.2.1 抗冲切模型极限承载力
        4.2.2 抗剪切模型极限承载力
        4.2.3 抗弯拉模型极限承载力
    4.3 溶洞顶板室内模型试验研究
        4.3.1 模型试验概况
        4.3.2 试验步骤与加载控制条件
        4.3.3 试验结果
        4.3.4 试验分析
        4.3.5 试验结论
    4.4 考虑任意溶洞位置的桩端极限承载力计算模型
        4.4.1 简化计算模型
        4.4.2 桩端承载机理分析
        4.4.3 桩端极限承载力计算步骤
        4.4.4 溶洞对桩端极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分析
    4.5 算例验证
        4.5.1 模型试验验证
        4.5.2 工程算例验证
    4.6 小结
第5章 倾斜荷载下岩溶区基桩承载特性及其计算方法研究
    5.1 概述
    5.2 倾斜荷载下基桩计算方法研究
        5.2.1 概述
        5.2.2 简化计算模型
        5.2.3 微分方程的建立
        5.2.4 幂级数解答
        5.2.5 算例分析
    5.3 倾斜荷载下岩溶区基桩数值模拟分析
        5.3.1 ABAQUS 数值模拟基本原理
        5.3.2 计算分析模型建立
        5.3.3 分析方案
        5.3.4 .计算结果及影响因素分析
    5.4 小结
第6章 多溶洞体系岩溶区嵌岩桩承载力有限元极限分析研究
    6.1 概述
    6.2 有限元极限分析理论简介
        6.2.1 极限分析的基本原理
        6.2.2 上限分析的数值模型
        6.2.3 下限分析的数值模型
    6.3 简化计算模型
        6.3.1 计算假定
        6.3.2 网格划分
        6.3.3 参数取值及评价指标
        6.3.4 计算步骤
    6.4 计算结果及讨论
        6.4.1 计算结果分析
        6.4.2 多溶洞体系下岩溶区嵌岩基桩影响因素分析
        6.4.3 嵌岩桩桩端极限破坏模式
    6.5 算例验证
        6.5.1 算例1
        6.5.2 算例2
    6.6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论文、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附录 B 重力作用下方形溶洞的应力场求解

四、岩桩承载力标准值表的编制及运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速铁路桥梁软岩嵌岩桩承载力学特征研究[D]. 周家全.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2]沿海厚流塑性软土地区嵌岩桩承载特性研究[D]. 邱一帆. 中国矿业大学, 2021
  • [3]软岩嵌岩桩承载力特性研究 ——以广州某建筑地基为例[D]. 谢一凡. 桂林理工大学, 2021(01)
  • [4]高回填黄土场地基桩受力特性时空效应分析[D]. 白元光.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5]滨海吹填围垦区堆载作用下桩基承载特性研究[D]. 邓会元. 东南大学, 2021
  • [6]双静压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沉桩工艺及受力性能研究[D]. 董志敏. 长春工程学院, 2020(04)
  • [7]岩溶区嵌岩桩基竖向承载力理论与试验研究[D]. 于泽泉.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8]《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节选)汉英翻译实践报告[D]. 胡萍.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5)
  • [9]红层泥岩扩底桩竖向承载机理研究[D]. 付郁桐. 西南石油大学, 2019(06)
  • [10]岩溶区嵌岩桩承载机理及计算方法研究[D]. 徐卓君. 湖南大学, 2018(06)

标签:;  ;  ;  ;  ;  

岩桩承载力标准表的编制与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