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教育要贯穿品德教学论文_李娜

心理健康教育要贯穿品德教学论文_李娜

天津市武清区大孟庄镇大雅虎中心小学 301700

一、教师心理首先要健康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绝对不是一种口头的说教,教学相长,谈到健康的心理教育,不仅仅是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需要这方面的教育,更为重要的是社会的前进和发展也对人的素质提出了健康的要求,所以说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学生从小就获得良好的教育,以为将来走向社会能成为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而打下基础,这是每一个教师所必须认真履行的义务,也是一名思想品德老师最不容推卸的责任。如果一名教师本身心理就不健康,那么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就失去了先决条件,只有老师的心理健康,那么学生才会受到健康的教育,才会培养出心理健康的学生,这个道理不容置疑,所以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在自己的繁忙工作中,必须放松身心,保证每一天都是阳光的,让自己的每一分都是健康的,从而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时刻保持一种良好的心境。当具备这个条件以后,还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然后对学生多加钻研,达到对学生的清楚认识,自己在施教过程中一定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和特征,从而将学生的心理问题做到正确的解决,因此也就能提高教师自己的心理健康的水平,最终还能让自己逐步掌握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技能。总体说来,作为思想品德教师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修养,也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用新的教育理念武装自己的头脑,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指导自己的施教行为,从而保证教学有效地开展。

二、搞好课外活动培养学生健康心理

在思想品德学科中,课外实践活动是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肥沃土壤,在实践活动过程中,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能够得到具体的锻炼和强化,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对心理活动做到心中有数,首先应该精心设计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然后还要组织安排并搞好心理辅导活动,需要说明的是思想品德课有着丰富的生动的和新颖的主题,能够从众多方面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方面的教育。比如在教材中发掘自己的优点,扬起自信的风帆,或者在自己被别人误解的时候,或者在自己遭受挫折失败的时候,这些都是活生生的现实,可以通过这些活动来培养学生的心理品质,从此着手,学生的潜能也就能得以很好的开发,那么学生也就会有了用武之地,学生就可以在具体的活动中大显身手,把自己的一技之长释放出来,进而就会尝到成功的喜悦,我能行、我最棒就会在心里扎根,有了人人都能成功的自信心,学生也就顺势可以形成健康的人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上好心理活动课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另一个理想的渠道就是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心理活动课,心理活动课可以不拘一格,越是丰富多彩,越是形式多样,对学生的吸引力就会越大,但是思想品德课不是娱乐课,活动归活动,但是活动必须有目的,不是让学生在看歌舞团,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搞活动要把心理知识蕴含其中,杜绝那种纯粹的活动,而没有任何意义的活动就是失败的活动,这个活动要让学生充分地展现自我,并通过活动体验一下成功,最重要的地方就在于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认识自我,并完善自我,然后发展自我,在受到教育的同时,要保证让学生受到健康的心理教育,行为活动是形式,健康教育是目的,脱离了主体的活动就不可取。针对这种心理活动课,一定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这种情感体验就是宝贵的,要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如果在这个过程中遇到问题,教师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指导,然后学生就能在栽培下形成自己健康开朗和乐学自主的人格,也能提高学生对社会和生活的适应能力,学生就能在玩中成长,在整个活动中还能得到真正的放松,困惑就得以解脱,烦恼也能得以疏导。

四、用好教育素材搞好健康教育

在思想品德教材中,本身就有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素材,一个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究竟怎样,主要是通过言行加以体现的,在思想品德教材中,有很多故事比较好,生动而形象,并且满含哲理,富有积极的情感,在这种素材中,学生比较喜欢,对这些故事阅读以后,可以完善学生的人格,也能对世界形成正确的认识,还有助于自己形成健康的人格。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要以情感为纽带,必须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就受到启发,通过产生波动,然后驱使学生正确地去感悟人生。只有让人性化的教育在学生心目中生根发芽,那么学生才能受到震撼,最终得以终身受益。

五、开展活动搞好健康教育

要想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也是有效的措施,这些活动的开展,可以为学生搭建一个自我发展的平台,学生会在活动的过程中产生成功的喜悦。不妨让学生通过讲故事,也可以是对新闻进行回顾,还可以表演情景剧,或者参加社会调查,或者体验生活,这些好的举措都能拓宽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与实践能力,还有一个最大的好处就是能把教材小天地和人生大舞台结合起来,熔于一炉,从而走出教材的小圈子,能够在更大的视野中形成健全的人格。融课内与课外于一体,熔社会与学校为一炉。从而走出个人小圈子,发展健全的人格,让学生感受到集体或成功的快乐。

六、全面教育与个别教育的结合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

由于教育的对象,人的先天素质及所在环境不同,学生便存在个体差异,如同样都是山,则有华山险、黄山奇、峨眉秀的不同个性。所以,教师要面向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做到因材施教,实行个性化教育,注重各种方法的运用,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使所有学生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使各种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成功,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从而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形成健全人格。

论文作者:李娜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6年5月总第20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6/21

标签:;  ;  ;  ;  ;  ;  ;  ;  

心理健康教育要贯穿品德教学论文_李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