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痤疮疗效分析及对皮肤生理指标的影响论文_沈波

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人民医院 皮肤科 231500

摘要:目的:探讨应用4%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于痤疮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照组患者均以药物异维A酸胶囊进行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采取4%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进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95.24%,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仅为80.95%(P<0.05);观察组患者的各项皮肤生理指标均显著好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以4%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痤疮患者可显著促进其皮损消退并改善皮肤生理指标,该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关键词:4%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痤疮;生理指标;疗效

痤疮属于临床中较为多见的皮肤性疾病,特别是在青少年群体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主要是因为患者毛囊上皮角化性发生改变且皮脂分泌量过剩而引发的。其临床症状集中表现为面部丘疹、粉刺、结节和囊肿等[1]。若不能给予患者及时有效的治疗,将引发皮肤的色素沉着或者瘢痕等。本次研究将针对痤疮患者治疗中应用的4%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的临床疗效进行探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4月诊治的痤疮患者共计42例为研究样本,利用随机抽样原则将患者进行平均分组,各组均21例,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男12例,女9例;患者年龄16~43岁,平均年龄(29.4±0.3)岁;病程时间0.3~9年,平均(4.1±0.2)年。对照组:男11例,女10例;患者年龄15~40岁,平均年龄(28.7±0.4)岁;病程时间0.4~8年,平均(4.0±0.4)年。两组患者常规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实施分组比较。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均以药物异维A酸胶囊进行治疗,2次/天,以8W作为一个治疗疗程。而观察组患者则采取4%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进行治疗,将5-氨基酮戊酸同乳膏基质进行调配,比例为4%,并将调配好的乳膏涂抹在面部患处,并以保鲜膜封包,停留1.5小时之后方可撤除[2]。应用艾拉光动力治疗仪,功率密度:75mw/cm2;照光距离:11cm;时间:20min。仪器照射结束后应用冷喷机对患者面部进行冷喷约20min。每隔一天需治疗一次,治疗周期同为8W。

1.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愈:患者的皮损消退率达90%以上;显效:患者的皮损消退率达60~90%;有效:患者的皮损消退率达20~60%;无效:患者的皮损消退率小于20%。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以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用卡方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是95.24%,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仅为80.95%,具体比较结果见表1。两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n(%)]

3讨论

痤疮常发生于患者皮脂大量溢出部位,在青少年群体中的发病率高达70%左右。目前临床中常采用抗生素等方式治疗,但是患者长期口服该类药物可能出现药物不良反应并产生耐药性,不仅影响治疗效果,对患者的生理机能也将产生不良影响,因此限制了临床应用[3]。5-氨基酮戊酸是一种光敏制剂,属于血红蛋白的合成前物质,其在人体细胞中的含量十分低,通过外源途径给药能够迅速被人体毛囊的皮脂腺和上皮细胞等吸收,并迅速的转换成为一种内源性的光敏剂,并可储存于细胞中,之后对其皮肤进行光照时,能够激活痤疮当中的卟啉物质,并且光敏剂也被激活了,进而可发挥选择性的灭菌作用,因此可达到良好的治疗面部痤疮的功效[4]。在4%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中对于患者的皮脂腺损伤是可逆的,当皮脂腺出现萎缩之后,油脂分泌量也将大大减少,并对面部皮肤角质层也将产生良好的保护作用,因此对于维持患者面部皮肤水分和电解质平衡等均具有重要的作用。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通过采取4%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该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5.24%,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0.95%(P<0.05),并且观察组患者的面部皮肤油脂含量和PH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而角质层的含水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这表明应用4%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对于痤疮患者不仅可改善其面部痤疮问题,同时对于改善其面部皮肤的生理指标也具有重要作用。

综上所述,以4%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痤疮患者可显著促进其皮损消退并改善皮肤生理指标,该治疗方案值得应用并推广。

参考文献:

[1]黄云,李丽琼.痤疮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4,35(06):83-86.

[2]梁晓红.4%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痤疮疗效分析及对皮肤生理指标的影响分析[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4,14(10):39-40.

[3]杜玉茱,贾春生,王建岭,等.基于数据挖掘的刺络放血疗法治疗痤疮规律与特点研究[J].针刺研究,2015,40(03):251-257.

[4]雷磊.4%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痤疮疗效分析及相关指标影响[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11):2028-2029.

论文作者:沈波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7

标签:;  ;  ;  ;  ;  ;  ;  ;  

4%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治疗痤疮疗效分析及对皮肤生理指标的影响论文_沈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