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与固定矫正技术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王博,伊芳莹

(南京奇致美容医院;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目的:分析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与固定矫正技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7月-2017年5月收治的85例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2例)2个组别。分别给予两组患者固定矫正技术、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观察患者的疗效及转位牙扭正时间、倾斜牙矫正时间。结果:观察组正畸治疗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略高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转位牙扭正时间、倾斜牙矫正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固定矫正技术相比,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的矫正效率更高,外形美观,临床价值较高。

关键词: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固定矫正技术;转位牙扭正;倾斜牙矫正

前言:转位牙、倾斜牙不仅影响人们整体形象,还可能导致发音不准,干扰人们的正常语言交流。作为临床正畸治疗中的新技术,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借助计算机辅助制作弹性矫正装置,矫正患者牙齿[1]。为了分析这种技术与传统固定矫正技术间的差异,本文将85例正畸治疗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将患者的治疗流程及效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于2016年7月-2017年5月收治的85例接受正畸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成对照组(43例)和观察组(42例)2个组别。

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知情同意;②所有患者均自愿配合本次研究。

排除标准:①排除存在严重并发症或有突发性疾病史的患者;②排除不配合的患者;③排除哺乳期、妊娠期女性患者。

对照组男性患者24例,年龄19例;年龄21-39岁,平均年龄(30.5±4.2)岁。观察组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22-37岁,平均年龄(29.3±4.5)岁。两组正畸治疗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常规矫正方法

给予对照组正畸治疗患者常规固定矫正,具体治疗方法为:给予患者3M方丝弓托槽治疗,托槽黏住后,要求患者按照1月/次的频率进行复诊。治疗结束后,给予患者佩戴保持器。

1.2.2无托槽隐形矫正方法

给予观察组患者无托槽隐形矫正,具体矫正流程为:根据患者头颅侧位定位片、石膏模型、硅橡胶印模、全颌曲面断层片及病例等资料,为患者制作个性化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制作完成后,按顺序为患者佩戴。要求患者以2-3w/次的频率入院复诊,观察患者牙齿移动状况,如有必要,可通过邻面去釉、粘结附件等方式,适时更换矫治器。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评分项包含无效、有效、显效。

观察患者的转位牙扭正时间、倾斜牙矫正时间。

1.4疗效判定依据

无效:经治疗后,正畸治疗患者的倾斜牙、转位牙无明显变化;有效:经治疗后,患者的倾斜牙、转位牙有所恢复;显效:经治疗后,患者的倾斜牙、转位牙得到良好矫正,且无龈沟出血发生。正畸治疗总有效率=有效率+显效率。

1.5统计学方法

正畸治疗患者数据的统计工具选用SPSS19.0软件。患者疗效数据的对比分析采用 检验;转位牙扭正时间、倾斜牙矫正时间数据的对比则通过t检验来完成。若P<0.05,可认为两组正畸治疗患者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的治疗效果

对照组正畸治疗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3.02%,略低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100.00%,但两组患者间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如表1所示。

表 1 正畸治疗患者的疗效

3讨论

3.1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的应用优势

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的应用优势主要包含以下几种:①预防疼痛。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采用贴合患者口腔的弹性材料,可有效保护患者牙周软组织,避免疼痛或牙周软组织红肿的产生,有利于促进患者咀嚼功能的恢复;②便于保持口腔卫生。行无托槽隐形矫正治疗期间,患者可自由摘取或佩戴矫治器,以保持口腔健康,进而获得良好预后[2]。③美观。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呈透明状,佩戴后,患者外观基本不受影响。

3.2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与固定矫正技术的疗效对比

上述研究表明,无托槽隐形矫正组正畸治疗患者与固定矫正组患者比较,二者在疗效上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无托槽隐形矫正组的转位牙扭正时间、倾斜牙矫正时间明显短于固定矫正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这种矫正技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结论:为了提升治疗效率,医院可于正畸治疗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广泛推行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以缩短倾斜牙、转位牙的矫正时间,满足患者的美观性需求。

参考文献:

[1]王斌. 正畸治疗中应用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的效果及临床优势分析[J]. 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6,3(16):60+62.

[2]周沛玲,杨永平,蔡嘉喜等. 无托槽隐形矫治技术与固定矫治技术的临床疗效分析[J]. 现代医院,2015,15(07):54-55.

论文作者:王博,伊芳莹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11月下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2/7

标签:;  ;  ;  ;  ;  ;  ;  ;  

无托槽隐形矫正技术与固定矫正技术的临床效果分析论文_王博,伊芳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