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道肿瘤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论文_敬娟

江油市人民医院 四川江油 621700

摘要:目的:就胃肠道肿瘤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进行探讨、分析。方法:抽取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30例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实施血栓预防措施,观察组实施低分子肝素为主的预防措施,比较两组患者出现深静脉血栓的概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出现深静脉血栓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而言,对其围手术期实施低分子肝素为主的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改善患者的预后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胃肠道肿瘤手术;深静脉血栓;防治

1、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抽取2016年7月至2017年8月我院收治的30例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为主要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5例,其中对照组的男性患者有8例,女性患者有7例,年龄区间为26至77岁,平均年龄为(54.23±6.15)岁;观察组的男性的男性患者有9例,女性患者有6例,年龄区间为25至78岁,平均年龄为(55.76±7.23)岁;5例出现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其中出现在左下肢和右下肢的患者各 2 例,双下肢的患者 1 例。比较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未发现明显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P大于0.05),有可比性。

(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血栓防治措施:根据医嘱对患者开展临床护理操作,定期测量患者体温、血压,为患者更换静脉滴注药物等;术后密切观察患者有无出现疼痛症状及其下肢颜色变化,如若出现以上症状及时告知主治医生;先关护理人员要积极、主动的与患者进行交流、沟通,认真聆听患者的倾诉,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并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合理的的指导患者进行屈伸练习及下肢抬腿练习,避免患者形成血栓;控制管理患者的饮食习惯,避免患者使用刺激性食物对血管壁造成刺激,禁止患者吸烟喝酒。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低分子肝素为主的防治措施:1)在进行手术前的 12h,对没有任何禁忌症的高危患者进行 5000U 低分子肝素钠皮下注射,1 次/d,连续注射 10d,除此之外还需结合下肢间断气囊压迫(IPC)以及肢体康复训练;如若患者近期有颅内出血或有该倾向的,则不对其进行低分子肝素的使用,每天单纯使用下肢间断气囊压迫以及肢体康复训练,避免患者形成血栓;在防治措施实施完成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各项临床指标,并对有所怀疑的患者进行科学的实验检查及相关辅助检查,如超声波、静脉造影、发射计算机断层摄影等,确保诊断结果的准确性。

(3)诊断标准

患者的临床表现:下肢肿胀、沿动脉走行出现压痛以及腹股沟区疼痛。实验室检查:凝血酶时间以及活化的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出现明显的缩短,FDP 呈现阳性及血小板功能提高。

(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涉数据均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在实施了低分子肝素为主的预防措施后,其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几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比较

3、讨论

深静脉血栓指的是深静脉内血液非正常地凝结,此病属于下肢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引起该病的主要因素有静脉壁受到损伤、血流流速缓慢和高凝三种,如若诊断及处理不当,就极易引发较为严重的并发症,进而威胁患者的生命。近些年来,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胃肠道肿瘤手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出现明显提高,在国外相关研究报道当中,男性患者在 50 岁的年龄阶段,发病的概率为 0.5%,到了 80 岁的年龄阶段发病概率增加到了 3.8%。其中,高龄患者的发病概率提升主要因素在于,当人到了老年的时就会出现多种高危因素,如糖尿病、高血压、慢性心脑血管疾病等,进而就可能会牵动深静脉血栓的出现。

本研究表明:对这两组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实施不同的预防措施后,其中观察组的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说明,对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实施低分子肝素为主的预防措施,可有效降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改善患者预后,进一步促进患者康复。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深静脉血栓防治时,相关医务人员需在其手术前的12h,对患者使用低分子肝素,且需注意的是,不可在患者受到创伤后对其使用低分子肝素,不然就会彻底激活患者本身的凝血酶原环境,进而抑制低分子肝素的效果,促使其发挥不到预期的作用。同时,在此过程中,相关护理人员还需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下肢骨折治疗及预防知识的宣教,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认知能力,促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提升治疗效果;在早期要合理指导患者进行功能性锻炼,促进其血液循环,防止因长期卧床造成的血流流速缓慢引发深静脉血栓形成;指导患者在床上进行体位锻炼和翻身活动,给予按摩护理及呼吸、咳嗽的训练指导;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及下肢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处理,避免问题扩大而造成不良后果;合理控制患者的饮食习惯,指导其多进食蔬菜、水果等高纤维的食物,禁忌烟酒及辛辣刺激性的食物,保证患者每天的饮水量足够。

低分子肝素主要是来自于普通肝素,其可降低血小板的抑制作为,提升生物利用度,且使用该药物后,患者不会出现太大的不良反应。有研究显示,在膝关节手术患者的术后,对其分别使用单纯弹力袜及低分子肝素加弹力袜预防血栓措施后,发现后者在危险程度方面降低了大约 49%,而预防的效果却是一样的明显。说明,不同的低分子肝素在效价方面会有所差异,治疗剂量没有统一,因此在进行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时,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调整。

综上,针对胃肠道肿瘤手术患者而言,在其围手术期应用低分子肝素为主的预防措施后,可有效降低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几率,提高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唐凤元 . 胃肠道肿瘤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防治进展 [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12).

[2]马国栋 . 胃肠道肿瘤手术后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 [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半月刊),2017(24).

论文作者:敬娟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8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5

标签:;  ;  ;  ;  ;  ;  ;  ;  

胃肠道肿瘤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论文_敬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