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影印报刊”的特点及开发利用_复印报刊资料论文

全国人大“影印报刊”的特点及开发利用_复印报刊资料论文

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的特点及开发利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开发利用论文,报刊论文,人大论文,资料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具有广泛性、集中性、系统性、连续性、选择性、实用性、学术性和权威性等特点,充分开发利用好这套系列资料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复印报刊资料》 特点 开发利用

《复印报刊资料》是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选编出版的社科情报系列产品,它具有广泛性、集中性、系统性、连续性、选择性、实用性、学术性和权威性等特点,备受科研、教学人员以及在校大学生、研究生等的普遍欢迎,被誉为“中国学术的窗口,文化交流的桥梁”。为此,如何开发利用这套《复印报刊资料》系列,使其发挥更大作用,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课题。

一、《复印报刊资料》的特点

1.内容的广泛性与集中性

《复印报刊资料》(以下简称《资料》内容广泛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报刊资料的收集面广,内容丰富,信息量大,几乎覆盖了整个社会科学领域,其资料来源于国内公开出版和内部发行的报刊3000余种。二是开设的专题多,目前《资料》设有122个专题,每个专题都定期出版,每期的复印正文前面是索引部分,是被认为较重要而又未复印的论文的题录,后面是全文的复印部分,摘自各专业相关期刊。随着经济发展,社会需求变化,不断调整有关专题或增设新的专题。如1993年,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增设了《股票·证券·房地产》等刊。

集中性主要表现在《资料》的主题明确,它把广泛分散在全国各种报刊中同一主题的文献资料,按性质、内容、特点等集中收集于不同的专题分册中。每分册都有论文全文或文章索引,既有深度又有广度。这对专业性强的高校教师、社科研究者及大学生和研究生等用户,查阅起来十分方便。

2、系统性与连续性

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创办于1958年,开始只是一个小小的剪报公司。随着社会对资料需求的不断扩大,《资料》系列产品开发也越来越深入,品种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丰富,现已发展成为一个系统完整的社科情报体系,走上了情报产业化开发的道路。资料按学科或专题分成一百多个分册,内容多而不乱,索引面广而有序,设置专业、专题齐全,系统性强,连续定期出版,这样不但有利于图书情报部门集中管理,而且也便于用户查阅和长期定期跟踪专题研究。用户只要查阅《资料》就可以得到某些专题文献,一般无需翻阅更多的报刊,可节省大量检索文献的时间。

3.选择性与实用性

《资料》的选择性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编辑人员对适合各专题的论文的选择,编辑人员要从3000余种报刊中选取适合专题所需资料,这一工作十分繁重,工作量非常大,需要阅览大量的相关报刊,从中找出适合专题内容的文章,然后对这些文章再精选学术水平较高或观点新颖的加以复印,不适合复印的则在每期前面做一索引。读者如果需要索引的哪一篇论文的话,还可与编辑部联系索取,对教师、科研人员等用户获取情报信息提供了线索和渠道。另一方面是为图书馆、情报单位和用户提供了选择的余地。

《资料》的实用性很强。它从文章的筛选、精选到出版发行的平均时限短,一般为2-3个月左右,更为重要的是《资料》在学科或主题结构、等级或水平结构、文化结构等方面与用户的需求基本趋于一致,使这套《资料》受到科研型用户、教学型用户、学习型用户等普遍欢迎和喜爱;也深受图书、情报部门的普遍欢迎,致使《资料》的征订逐年增加,许多中小型图书馆都收藏了这套资料。

4.学术性与权威性

《资料》的学术价值高,观点新颖。由于它既收集了专家教授等名人的论文,又收集了小人物的佳作,对待论文的品位与学术价值显得公正平等,这样就大大地增强了《资料》的生命力。这套资料就好象是一所高等院校一样,有众多的专家、教授及不同层次的研究者在各抒己见,叙述论证的问题翔实透彻,富有启迪性。同时,敏感的热点争鸣问题反映及时,因此,学术界把它誉为“一卷在握,中华学术尽收眼底”。

由于《资料》的文章是从全国数千家报刊中精选出来的,按专业或主题分类成册,专业性强,文章质量较高,观点新;同时,还充分反映了学术问题研究的进展和发展情况,因此,它具有权威性,甚至还可以用它复印转载社会科学期刊的文章数量多少,作为评定核心期刊的一个重要指标。

二、《资料》的开发利用

目前,全世界每年新出版的书刊有50-60万种,而且还在以10%的速度逐年增长。近年来,书刊价格上涨较快,大部分图书馆经费短缺,致使新刊订阅的数量锐减,报刊文献范围缩小,新刊门类品种减少,有些多年订阅的期刊被迫中断,破坏了期刊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由于《资料》的内容丰富、集中、系统性强,而且及时,集国内社会科学情报资料之精华。当报刊订阅不全时,它具有一定的弥补作用;用户只要查阅《资料》,就可以得到某专题的文献资料,无需翻阅更多的报刊,节省了大量检索文献的时间,大大方便了用户。因此,开发利用好这套系列资料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充分开发利用好这套资料,应注意以下问题:

1.根据用户的结构及需求特点进行开发利用

根据用户的结构和需求特点,可把用户分为科研型、教学型、学习型及应用型等用户。科研型用户主要从事较高层次的学术研究工作,他们关心的是某一专题的连续系统的信息资料,所需的资料注重的是理论性较强的一次文献,他们在制定科研计划时,需要全面查阅与课题的最后阶段,他们需要与课题有关的一次文献和文摘等,以确定课题最佳方案。在科研课题进行研究的过程中,他们需要专业性强的且比较具体的信息资料,同时也要查阅与课题有关的研究领域发展情况的资料,密切关注国内外有关研究成果的新进展、新动向,不断补充和及时修正自己的科研内容。在完成科研课题的最后阶段,他们需要与课题有关的具体数据、指标、例证等方面的资料,用这些数据、指标评估自己的成果。科研人员一般要求资料具有系统性、准确性和连续性。教学型用户主要承担教学任务,他们需要的是与自己所授课程有关的最新资料,以便了解国内外同类学科的发展及研究的进展情况等,他们希望资料新而且可靠,十分注重资料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学习型用户主要指在校学生,即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大学生主要是围绕他们所学课程翻阅相关文献,形成一个开放型的阅览圈,他们查阅有关资料的目的是为了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他们人数众多,在撰写毕业论文时,需要专题资料,但对资料需求量较小,且也比较窄,时间较短。研究生经常从事专题性研究,撰写学术论文,他们对资料需求量大、面广,专业性、理论性和系统性强,查检次数也比较频繁。应用型用户,主要指各部门的决策管理人员和从事社会经济工作的人员,他们一般需要具有全局性、政策性、智囊性的综合资料以及与其实际工作有直接关系的资料,特别是具有指导意义的资料。

根据用户结构及需求特点的差异,采用相应措施,突出重点,分类指导,采取积极措施,为他们及时提供资料,满足他们对资料信息的需求。对科研型用户,应为他们的科研课题及时提供有价值的、有时效的信息和文献资料,做好追踪服务和定题服务。对教学型用户,应注重收集有关教学参考资料。编印一些专题性题录,介绍一些国内外学科发展动态的资料。对学习型用户,由于他们对这套资料了解的不多,应对他们进行广泛、全面、周到的宣传介绍工作,让他们了解这套资料的特点及优点,激发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应用型用户中的决策者,主要提供路线性、方向性和决策性的资料。对应用型中的理论工作者,给他们提供一些学科、专业的最新研究进展情况等方面的信息。采用主动服务和被动服务相结合的方式。主动服务即当用户的资料需求尚处在潜意识时,资料人员便根据形势的预测,向用户提供相应的资料,做好有针对性的被动服务,根据用户提出的需求,提供所需资料,满足用户的需要。

2.根据读者的需求心理进行开发利用

读者对资料信息的需求心理有求快、求实、求新、求全、求易、求廉等心理。读者普遍存在求快的心理,他们索取资料时,首先就是希望能尽快地得到它。其次,读者注重资料的使用价值,注重资料的实际效用和内在质量。因此,有效地了解和掌握读者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发资料信息情报,是十分重要的。再次,读者希望资料的内容新,使用最新的资料,可以在科研、教学、管理、决策和学习过程中,运用新方法,新技术解决新问题。又次,读者希望得到与自己研究课题有关的所有资料,即求全心理、包括现在的和过去的同一专题的系列索引,文摘和资料。最后,读者希望资料容易获得、容易使用。为此,资料工作者应编印一些专题的系列资料等,及时陈列新刊,满足读者的快、实、全、新、易等需求心理,充分发挥《资料》的作用。

3.挖掘《资料》资源,开展信息服务

信息服务包括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对校内师生实行无偿服务,主要结合本校教学改革、科研的需要编印各种专题资料,充分挖掘《资料》中的资源,为文科各专业实习,撰写毕业论文编制参考资料、专题索引、文摘、题录等。开展定向服务,解决学生寻找资料难的问题,提高《资料》的利用率。围绕有关专业教学和科研的实际需要,主动地、有目的地选择重点专题服务。了解学校社会系列的重点课题研究的内容、范围,并参与教学计划和科研课题计划的制定等。根据课题或教学的需要,对《资料》逐期附有本学科、本专题复印或未复印的论文篇名索引,编制累积性专题的资料,进行深入地研究和分析,进行科学预测,编制出相应的目录、索引,为读者提供科学的预测性情报,以利于读者了解有关新动态或专题研究的新信息。

开展跟踪服务,图书资料人员可根据某些专业的教学的内容和科研动态,根据科研人员近期、远期的科研方向和要达到的目标及读者查阅率较高的现期《资料》、及时编印论文的目录,向他们提供最新的教学参考资料和科研信息,把信息资源及时揭示给读者,达到跟踪服务的目的。

4.立足校内、面向社会、力求资源共享

为使《资料》资源充分发挥作用,图书馆应在服务校内读者的前提下,走出校门,面向社会,面向经济建设,实现校内校外共享《资料》资源,尽快使馆藏资源转变为信息成果,尽快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首先要根据社会需要,服务社会,开发信息市场,同时发展自己。其次要积极办好对外服务窗口,开辟服务项目。目前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信息变幻莫测,经济信息变化更快,客观上为图书馆资料开发工作开辟了广阔的信息市场。因此,资料工作要掌握市场行情,抓住机遇,更新观念,开拓新的思路,充分利用自身的信息资源优势,积极开发和加工馆藏资源,把信息产品及时推向市场,可以在专题、综合、摘录、原始资料复印等方面进行综合开发,提炼出适合用户急需的信息资源,达到内外读者共享馆藏资源的目的。要强化信息输出,变静态服务为动态服务,积极主动地为教学、科研、管理工作有的放矢地开展情报工作,开展定题服务,跟踪服务,满足重点读者和重点单位特殊服务。

5.提高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促进管理现代化

科研人员如能及时获得资料,就可节省大量时间和经费。教学人员如能及时获得资料,就如同与世界各地的课堂和社会联系起来了。对学生来说,能快速寻找到所需的信息资料,就可及时解决学习中的难题。对决策者来说,能尽快获得经济信息,就可促使其早下决心;对管理人员来说,可迅速掌握上层决策,因此,就需要业务能力强的资料管理人员。资料管理人员业务素质的高低是直接影响《资料》深层开发利用的关键。资料信息的开发利用是一项专业性、学术性较强的工作。资料管理人员必须具备强烈的事业心和高度的责任感,认真的工作态度,并能胜任某一学科领域文献收集、整理、翻译、文摘、检索等专题服务。

随着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不断深入,文献资料的迅速膨胀,科研项目的不断增加,教学内容的不断更新,管理决策的不断现代化,人们对信息资料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没有现代化的服务手段,是不能适应人们对日益增长的文献信息资料需求的,特别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全方位的对外开放,使得经济资料的适用周期缩短。因此,科研、教学和管理人员对经济资料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内容要求越来越新,从而对资料工作者的素质要求也就越来越高。专业资料工作者必须看到这一形势,努力掌握一门专业知识,以适应工作的需要,搞好资料研究服务工作,集资料工作、信息开发、学术研究于一身。

标签:;  

全国人大“影印报刊”的特点及开发利用_复印报刊资料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