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真空击密法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控制方法论文_笪佐军

上海忠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摘要:采用高真空击密法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施工在上海地区市政工程施工中已逐步推广,控制好地下水位高度和夯击能量是保证该工法施工质量的关键。本文以上海临港新城主城区C2道路(海港大道-S16路)工程1标为例,介绍高真空击密法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控制方法,供同行们参考。

关键词:真空降水 低能量强夯

1、工程概况

临港新城主城区C2道路(海港大道-S16路)工程1标,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Ⅰ级,道路长度约为1260米,红线宽度50m。

拟建场地位于上海市东南端,地处东海与杭州湾的交汇处。拟建场地系围海造地、人工吹填形成,现状地势平坦。

根据《临港新城主城区C2道路新建工程》勘察报告,工程范围内的上层土系近期围海造地和滴水湖开挖吹填形成,道路沿线场地遍布,厚度有变化,吹填土形成时间短,属欠固结土,具有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强度低等不良地质特征。

拟建道路沿线场地地基土组成及特性如下表。

2、高真空击密法软土地基处理简介

高真空击密法是通过多次的挤压和排水,同时不断夯实地基,这样能够有效降低土层中的含水量,提高土层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这样也就会达到减少地基沉降的效果。该种方法的应用,主要是通过多次的排水过程和对土层的循环夯实,能够充分保证地基的密实度和稳定性,也就形成一种独特的地基夯实方法。

高真空击密法软土地基处理施工后,地层上部较差的软弱地基形成理想的超固结层,使得表层荷载有效扩散,减少了因荷载不均匀产生的不均匀沉降,可满足上部结构使用功能的要求。该工法具有造价低,工期快,质量可控的优点。

3、施工工艺流程图

施工工艺流程图

 

10.5.3 两次夯实的时间间距

两次夯实的间歇时间是7天,孔隙水压力能够消除85%~90%之间,而且水位需要满足设计要求,如果水位不能达到设计要求,会延长间歇的时间。

10.5.4 夯击控制标准

(1)当进行首次夯实工作时,如果出现隆起的现象,需要降低夯击的能量,而且隆起差值≤5cm。

(2)二次夯实的能量要小于首次的夯实量。

(3)两击夯沉量≤50cm。

(4)如不满足上述控制标准,通过现场监理认可,应减小夯击能。

10.6 强夯施工

(1)平整好场地,按照设计图纸做好首次夯实点的测量。

(2)测量好地面的沉降程度,记录地下水位的初始值,在完成排水之后,地下水位将会降到2.5米以下。

(3)夯机就位,夯锤中心对准夯点。

(4)测量夯点的标高并做好记录。

(5)标定落差距离,固定好控制落距的钢丝绳长度。

(6)测量夯前锤顶标高,作好记录。

(7)将夯锤放在规定的高度,当夯锤落下之后,测量夯锤位置到落下的距离,同时做好记录工作。在首次夯击时,需要保证单击能量是700KJ,其中最后一击的夯沉量要小于10cm。

(8)夯完及时用推土机整平场地。

(9)在做好首次夯实工作之后,需要用10m×10m方格网进行测量,同时插管做好真空降水工作,在连续7天的降水之后,观测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当地下水位到地下4米之后,然后开始二次夯实工作。

(10)测放第二遍夯点,第二遍强夯,单点夯击能量1350KJ,每一点夯击2击。

(12)夯完及时用推土机整平场地。

11、地面压实处理

第三遍强夯施工完成后,按照设计道路横坡对场地进行整平,整平完成后采用16t对场地进行碾压。

碾压式控制碾压速度。碾压的速度需要始终保持均匀,而且前后两次的碾压轮迹需要重叠在一起,要重叠20~30cm。实际施工时,压路机碾压轮必须超过该两个施工段的接茬处。

压路机碾压时,要做到先轻后重,先稳后振,先低后高,先慢后快的要求。碾压完成后,进行压实度检测,采用重型击实标准,压实度要求大于90%。

12、地基加固处理检测

高真空击密法软土地基处理后的软基加固效果采用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检测、静载荷试验等手段检测,检测宜在强夯结束后间隔1~2周进行。夯后检测面应选在夯后整平面下一定深度(0.5m~0.8m)以下进行

结束语

高真空击密法软土地基处理降水和击密方法有多种,可根据软土地基处理要求进行灵活选用。本文主要叙述轻型真空井点降水结合低能量强夯法进行软土地基处理,方案简便实用,在施工实践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叶观宝,王世威,邢皓枫,杨绪军. 强夯与真空强夯在吹填砂地基加固中的应用比较[J]. 勘察科学技术. 2008(01)

[2]陆豪杰,褚庆元,王龙泉,王磊. 高真空击密法在北仑港区四期工程软基加固中的应用[J]. 水运工程. 2007(08)

[3]武亚军,张孟喜,徐士龙. 高真空击密法吹填土地基处理试验研究[J]. 港工技术. 2007(01)

[4]封明聪. 地基处理新方法——高真空击密法的机理与优势比较[J].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06(11)

[5]李建国,蔡林根,吕秀杰. 综合物探在孟良山隧道勘察中的应用[J]. 勘察科学技术. 2006(04)

论文作者:笪佐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1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  ;  ;  ;  ;  ;  ;  ;  

高真空击密法软土地基处理施工控制方法论文_笪佐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