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粮经济”称为市场_杂粮论文

“混粮经济”称为市场_杂粮论文

“杂粮经济”叫响市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杂粮论文,经济论文,市场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杂粮经济”叫响市场在人们对饮食越来越讲究精细的时候,与之相对应的杂粮也在为自己的发展和未来摇旗呐喊。日前,由中国市场学会农产品研究中心课题组提交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的杂粮资源优势可转为经济优势,该报告由此提出了发展“杂粮经济”的口号。

相关专家、学者们一致认为,如果从传统的杂粮、杂豆经济观念出发,不过是些相互孤立、分割的单个产品,充其量只是食物原料;而将其变为杂粮经济,是要利用杂粮资源,使之发展成为特色杂粮产业。

我国的杂粮大体分三类:一类是小品种谷物,如荞麦、大麦等,二类是小品种豆类,如绿豆、芸豆、红小豆等,三类是薯类,主要指白薯、马铃薯等。其中,我国的谷子种植面积和总产量都居世界第一位,荞麦种植面积、总产量和出口量均居世界第二位。事实上,仅此三大分类就有好几百个品种。调查显示,我国目前是世界上最大的杂粮生产国和出口国,杂粮杂豆的年生产总量在2000万吨以上,全国杂粮种植面积达到500万亩以上的省、区有11个。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副部长徐小青认为,提出“杂粮经济”这一新概念,是为了转变传统的轻视杂粮、杂豆的思想观念,转变传统的单纯购销杂粮、杂豆的经营方式,转变传统的封闭型、低层次、低效益的产业状态,更是为了做大做强这一特色产业。业内分析指出,杂粮适宜于发展旱作农业,有利于我国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据统计,从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粮食供求关系和产销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从总体看,小麦、水稻和玉米供过于求、储备超量、滞销积压。与此同时,小品种杂粮、杂豆却需求旺盛,一直保持畅销势头,身价一路攀升,呈现良好的市场前景。因而从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的需求看,大力发展杂粮经济,将可促进农业粮食结构调整,开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路子。

专家建议,由于杂粮、杂豆早已走向市场,放开购销,因此要放手逐步发展民营经济,让民营企业在发展杂粮经济中发挥立业、兴业和强业的主角作用,并且要改变杂粮、杂

豆分散及弱小的不利状况,从比较优势规律出发,将杂粮产区与主导产品和加工业相对集中起来,分工协作,形成“块状经济”布局,从而成为发展杂粮经济支柱。首先要培育和壮大有实力、有辐射力的加工或购销企业为龙头,培育和发展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提供社会化服务的杂粮专业合作社,把杂粮生产、加工和销售等各产业链条连结为有机整体,并建立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使农民分享合理的工商利润,从而不断激发他们发展杂粮经济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专家还为杂粮经济的发展,提出了从田头到餐桌的完整配套建议,即通过加强杂粮科技改变现有杂粮资源的粗放、单一、原粮的水平,通过建立新的杂粮科研机构,研究新工艺,开发新产品,以增强杂粮经济的核心竞争力。

联系电话:0351-4159175

标签:;  ;  ;  ;  ;  

“混粮经济”称为市场_杂粮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