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天下无贼”班级策略初探论文_刘凤军

打造“天下无贼”班级策略初探论文_刘凤军

四川省成都市太平寺西区小学 610041

摘 要:行为习惯影响一个人的性格,性格决定一个人的命运。小学阶段的孩子正是处于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而小学生偷窃这种不良行为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更不是短时间内能改变的,也是班主任工作中无法回避的现象。因此需要我们全面动员社会各方面的力量,特别是学校的一切积极因素,从而尽量减少小学生“偷窃”的行为。

关键词:小学生偷窃行为 原因 措施

一、分清小学生偷窃行为的类别

根据小学生“偷窃”事件的性质,将“偷窃”行为主要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占有型:小学生的认知尚不完善,缺乏“物品归物主所有”的观念,只要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就想据为己有。

2.顺手型:学生心智不成熟,遇事往往不理智,在无人监督时就顺手牵羊,或者在地上捡到别人的东西就捎进自己的口袋。

3.经济型: 有的家长因家庭经济状况不好,就干脆不给孩子零花钱,导致一些手头缺钱花的孩子去“偷窃”。

4.放纵型:家长溺爱、放纵或疏于管理是造成小学生偷窃行为形成的原因之一。

二、探究小学生偷窃行为的成因

1.家庭环境的影响。父母的言行举止对孩子的影响是极大的,有些家长自己本身就品行不正;也有许多家长过分溺爱子女,督导乏力;有些家长对子女只养不教或重养轻教,不过问孩子的思想和心理情况,对子女的教育不负责任,放任自流; 更有些家庭残缺,有些父母离异或单亲家庭,家长根本无暇关心孩子的品德教育。

2.社会环境的消极影响。部分学生受到社会的消极观念,影视作品、漫画中不良行为的影响,崇尚所谓的享乐主义,偏离了健康成长的道路。

三、小学生偷窃行为预防措施

1.学校(班级)方面的预防是教师、同学、自己三位一体的教育与自我教育相融合。

(1)班主任要做好预防和辅导工作,尽量不给他们犯错误的机会,平时要教育学生养成好习惯,在平时教育教学中,讲解一些简单的法律知识,通过讲故事、举例子,帮助他们学法、守法,培养其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增强他们分辨是非的能力,懂得“小时偷针,大时偷金”的可能性和严重性,促进他们健康成长成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各科的课堂教学中也要注意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把学习与行为习惯的养成贯穿于课堂,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2)学生互相监督就是让学生明白“要想人不知,除非己不为”,对同学犯错的监督是对同学的关爱,让班级的成员敢于指出同学的不对之处。对正在偷窃的行为要勇于棒喝,使偷窃的行为消亡于萌芽之中。(3)学生的自我教育。让学生意识到“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能明辨是非善恶美丑,让学生懂得什么应该做,什么应该摒弃。从而使学生养成自我约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2.家庭方面的预防应减少或消除孩子发生偷窃行为的外在条件。一旦发现孩子的不良行为,要及时引导。另一方面,父母应给予孩子热情关怀,让其感到家庭的温暖,逐渐克服“偷窃”行为。控制孩子与品行不好的学生交往,教会孩子追求真善恶,摒弃假美丑。

3.社会预防要做好的是来自社区的、网络的、媒体的、影视等各方面的影响。这需要我们的社会在严把文化传播的关口,在整体社会弘扬积极的、健康乐观向上的风气,树立阳光健康的社区阳光小学生的形象。

四、对具体案例的操作方法

1.查事实——做了什么样的事情,回顾整个偷窃事件的过程,引导学生直接面对偷窃行为本身,不回避,不袒护,就事情本身说事情,这个环节是探索学生偷窃行为的一个极好的契机,也是改变的前提。

2.探原因——为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情,这涉及到事件的本质,是什么原因导致事件的发生,也是学生犯错误的内因。 例如是看到别人的东西好看,想据为己有;在地上看到了同学掉了物品就顺手牵羊;在课间操期间,在无人发现时自己去拿同学的贵重物品……

3.辨对错——引导自我行为判断,引导学生对目前已经造成的行为做一个自我认识与批评,同时也对学生进行疏导、沟通,树立学生正确的金钱观、价值观和道德感。

4.树信心——建立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用关爱让学生从心理上克服这个毛病,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种行为是有害于己的。对一些平常缺少关爱的学生,老师要以加倍的关爱去感化,让他觉得犯这种错只是一时的糊涂,只是自己人生道路上一个小插曲,不影响他向善的目标。犯错并不是可耻的事情,谁都有犯错的时候,只要能及时改正仍然是好学生。

打造一个“天下无贼”的班级是教师的建立一个团结乐观、积极向上的和谐班级的前提和基础,由于学生的成长背景比较复杂,要做到“天下无贼”可能永远还在路上,但只要我们坚持以学生为本,尊重和关心学生,让学生心中做到了“天下无贼”,那么我们的愿景也不是遥不可及!

参考文献

[1]张晓慧 小学生偷窃行为成因分析。

[2]李节本 中学生偷窃行为成因及对策浅析[EB/OL]。

[3]李怡 小学生偷窃行为的心理分析及矫正策略[J]。

论文作者:刘凤军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10月总第24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7

标签:;  ;  ;  ;  ;  ;  ;  ;  

打造“天下无贼”班级策略初探论文_刘凤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