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动疗法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80例疗效观察论文_海冰

按动疗法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80例疗效观察论文_海冰

(河南推拿职业学院附属医院 河南 洛阳 471003)

【摘要】 目的:观察按动疗法治疗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符合诊断标准及纳入标准的80例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40例,治疗组施以按动疗法来治疗,对照组施以推拿治疗,每日1次,5日为一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治愈17例,显效20例,有效3例,显效率为92.5%;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显效率为57.5%。治疗组临床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按动疗法在矫正关节错位后,再松解阳性反应物的同时促使无菌性炎症的消退,因此疗效更可靠。

【关键词】腰三横突综合征;推拿;按动疗法

【中图分类号】R681.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8-0131-02

由扭转外力或长期弯腰劳动等因素引起第三腰椎横突部筋肉组织异常,出现腰痛或腰伴腿痛,腰部活动功能障碍与腰三横突部压痛为主要特征的一种伤病。以青壮年体力劳动者多见。笔者对河南推拿职业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患者80例采用按动疗法,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资料

1.1 一般资料

收集本院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腰三横突综合征患者80例。其中男45例,女35例;年龄18~64岁。病程5天至11年。将80例患者采用随机分成两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20~64岁;病程5天至10年。治疗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8~64岁;病程7天至11年。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有突然弯腰扭伤史、长期慢性劳损史和腰部受凉史;(2)腰肌僵硬疼痛,晨起、劳累以及受凉后加重;(3)腰椎功能活动受限。前屈和后伸时尤为明显;(4)第三腰椎横突处压痛显著。可触及结节和条索状物;(5)X线摄片可见腰椎生理曲度变直,第三腰椎横突过长和肥大。

2.治疗

2.1 对照组采用推拿治疗

(1)患者俯卧位,术者立于患者左侧,单掌推脊柱及两侧竖脊肌经腰骶部至臀部大转子处数遍,叠掌揉上述部位,以患者舒适为度。(2)拇指按揉横突尖端痛点1~2分钟后,在患侧腰三横突尖端阳性反应物、条索硬结处施行弹拨(以患者能忍受为度)3~5下后,在滚揉患部。(3)揉拨患侧臀部及下肢症状所牵涉的痉挛肌肉、筋束数遍。取环跳、居廖、承扶、风市、殷门、委中、足三里等穴。

2.2 治疗组采用按动疗法治疗

侧卧位,患者侧卧,患侧朝上,健侧下肢伸直,患侧下肢屈膝屈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1)医者立于患者腹侧以一手向外推患者肩部,另一手拇指抵于第三腰椎棘突旁肘臂部按压患侧臀髂部向内方用力,当脊柱慢慢扭转到阻力较大时,做顿挫扳动,隔日1次。(2)医者立于背后,拇指桉于腰三横突尖端痛点或阳性反应物,助手立于腹侧,一手托膝,另手握踝,使患肢缓慢柔和的做屈曲后伸至最大范围,同时医者在患处施以按、理、揉、拨手法3次。(3)患者坐位,医者立于其背后。一手拇指按压于患侧腰三横突尖端痛点或阳性反应物,另手扶其健侧腰部,嘱患者主动缓慢的做前屈后伸左右侧弯至最大范围(以患者能承受为度),反复3次。

2.3 治疗时间与疗程安排

每次25分钟,每日一次。5日一疗程。疗程之间间隔休息两日。

3.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疗效标准拟定。治愈:症状完全消失,活动自如,能耐一定劳累。显效:症状消失,但剧烈活动或负重时仍有疼痛,不影响一般工作。有效:疼痛明显减轻,久行或负重时疼痛加重,休息后可缓解。无效:腰痛无明显减轻,活动仍受限,或因故未完成治疗。

3.2 治疗结果

治疗组治愈17例,显效20例,有效3例。显效率92.5%;

对照组治愈8例,显效15例,有效12例,无效5例。显效率57.5%。

治疗组临床显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

4.讨论

按动疗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特定的手法技术作用于人体特定部位或穴位上,同时嘱患者做主动或被动的肢体关节活动及呼吸活动,动静结合,医患配合。从而达到纠正紊乱、舒筋止痛、改善功能、调整脏腑的目的。传统医学认为当按动手法直接作用于机体时自然影响气血的循行。针对不同的病变而施以不同的手法,血瘀则推而活之,血溢则按而止之等,从而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如《素问·举痛论篇》:“按之则热气至,热气至则痛止矣”“按之则血气散,故按之痛止”;筋伤骨错可以通过各种手法直接作用加以纠正,使筋正骨接,从而达到正则不痛,顺则不痛的目的。如《医宗金鉴》:“或推之就而复位,或正齐斜,或完其阙”。现代医学认为:按动疗法纠正关节错位,改变椎体空间移位,从根本上改善软组织力学失衡,消除椎体移位与软组织力学失衡的恶性循环。感受器对恒定刺激所感受的强度常在刺激开始时最强,随后减弱,即所谓的适应。在按动疗法操作过程中,必须不断地改变作用力量,避免感受器对手法刺激产生适应性,同时可增强手法作用的传入冲动在中枢抑制其他输入的伤害性冲动。这便是手法在施治时可以有很强的缓解疼痛效应的原因。按动疗法自然而持续的刺激通过感觉神经纤维经脊髓传至下丘脑,增强冲动使下丘脑分泌和释放更多的各种激素,同时避免感受器对冲动的适应,从而调节内分泌系统。

综上所述,按动疗法采用动静结合、医患配合的方法,在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与传统推拿相比,其优势首先矫正关节错位,达到正筋先正骨,骨正筋自舒;而后再松解粘连、条索、硬结的同时促使无菌性炎症的消退,因此患者痛苦小,疗程短,疗效更可靠。

【参考文献】

[1]杨光,刘东明,刘峰等.“按动疗法”临床应用探讨[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6,25(21):6-8.

[2]洪流.齐鸿按动疗法治疗骶髂关节半脱位引发梨状肌疼痛经验[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7,24(1):119-120.

[3]智照林,王友仁.推拿“按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65例[C].//北京中医药学会2015年度学术年会论文集.2016:308-308.

论文作者:海冰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7年6月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1

标签:;  ;  ;  ;  ;  ;  ;  ;  

按动疗法治疗腰三横突综合征80例疗效观察论文_海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