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研究_现金管理论文

企业现金及流量管理问题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现金论文,流量论文,企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现金的基本概念与相关理论分析

(一)现金的基本概念 现金是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停留于货币形态、能够立即投入流通的交换媒介,是公司资产中流动性最强的部分。其范围根据国际惯例包括库存现金,公司现时拥有的本、外币现钞;活期存款,公司存在银行、随时可以支取的各种本、外币款项;即期或到期票据,公司拥有的银行支票、银行汇票和银行本票等。现金是流动性最大的资产,具有普遍的可接受性。现金的直接支付能力和偿债能力,使其能够支持决策需求,随时转变为其他资产形态;现金还是一种无法产生盈余的资产,是资金循环与周转的起点和终点,处于暂时闲置状态;现金并且是企业的资产中被贪污、行窃觊觎的重点对象;现金也是具有购买力变动风险的资产,经济环境中物价的波动会给持有现金的公司带来购买力的损益,其内在价值会产生较大波动,受通货膨胀的影响最直接。

(二)企业持有现金的动机 企业源于以下动机而持有现金:一是交易性需求。为了满足交易性的需要和日常的经营活动对货币的需求,企业必须持有现金,因为尽管企业每天都会有一定的现金收入和现金支出,但收入和支出很少同时发生,而且即使同时发生,收支额也难以相等,如果不能维持适当的现金余额,企业的交易活动就难以正常地进行下去。二是预防性需求。企业现金的收支量通常很难被准确地预测,而现金流量的可预测程度也会随着企业与产业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因此,企业需持有若干现金以防不测。为预防额外现金需求引起的现金短缺,公司会建立现金安全储备。三是投机性需求。企业持有现金以便在廉价购买原材料或资产的机会来临时进行投资。此外企业也会因其他原因而需要持有充足的现金和准现金资产,包括获取现金折扣,获取较高的信用评级,及时捕捉商机,应付意外事件等。

(三)企业最佳现金持有量确定现金管理除了要做好日常收支,加速现金流转的速度外,还需控制现金持有的规模,即确定现金的最佳余额,也称为最佳现金持有量。在现金管理中由现金短缺引起的财务风险是财务人员非常关心的问题,企业发生现金短缺会无力支付各项开支,这需要财务人员及时筹措资金,以便支付这些开支,否则企业就会发生财务危机,甚至导致企业破产。决定企业应该持有多少现金,实际上是财务人员对风险和收益的权衡。笔者认为,合理的最佳现金持有量定义是:最佳现金持有量是指在保证企业不会发生财务危机的前提下,使现金总成本达到最低的现金控制区域。关于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的方法有:

(1)成本分析模式。该模式是通过分析持有现金的成本,寻找持有成本最近的现金持有量。企业持有现金的成本一是机会成本。现金作为企业一项资金占用存在机会成本,现金持有额越大,机会成本越高,企业为了经营业务,需要拥有一定的现金,付出相应的机会成本的代价是必要的;但现金持有过多,机会成本大幅度上升也不合理。二是管理成本。企业拥有现金会发生费用,如管理人员的工资、安全措施费等,这些费用是现金的管理成本,管理成本是一种固定成本,与现金持有量之间无明显联系。三是短缺成本。现金的短缺成本是因缺少必要的现金,不能应付企业业务开支所需,而使企业蒙受损失所为此付出的代价,现金的短缺成本随现金持有量的增加而下降,随现金持有量的减少而上升。上述成本之和最小的现金持有量,即为现金最佳持有量。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可分别计算出各种方案的机会成本,管理成本,短缺成本,再从中选择出总成本之和最低的现金持有量即为最佳现金持有量。从(图1)可以看出,当机会成本线与短缺成本线交于一点时,计算出的总成本最小,此时的现金持有量即为最佳现金持有量。

(2)存货模式。现金持有量的存货模型又称鲍曼模型,是威廉鲍曼提出的用以确定目标现金持有量的模型。企业每次以有价证券换回现金是需要代价的,这一代价被称为现金的交易成本,现金的交易成本与现金的转换次数的转换量有关。假定每次的交易成本是固定的,在企业一定时期现金使用量确定的前提下,每次以有价证券转换回现金的金额越大,企业平时持有的现金量便越高,转换的次数便越少,现金的交易成本就越低。反之,每次转换回现金的金额越低,企业平时持有现金量便越低,转换的次数便越多,现金的交易成本就越高。可见现金的交易成本与现金的平时持有量是成反比的,这与现金的短缺成本的性质是一致的。其关系见图2。

假定某企业的现金使用量是均衡的,要合理的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C,需要明确:一是一定期间内的现金需求量,用T表示;二是每次出售有价证券以补充现金所需的交易成本用F表示,一定时期内出售有价证券的总交易成本为:交易成本=(T/C)×F;三是持有现金的机会成本,即有价证券的利率用K表示,一定时期内持有现金的总机会成本为:机会成本=(C/2)×K。通过计算各种方案的机会成本和交易成本,将其相加可以得到各种方案的总成本,从图2可以看到,最佳现金的持有量,就是机会成本线与交易成本线的交点,即交易成本=机会成本,通过计算可得到

(3)随机模式。随机模式是在现金需求量难以预知的情况下进行的现金持有量控制的方法,对企业来讲现金需求量往往波动较大,而且难以预先确定,但企业可以根据历史经验和现金需要,预算现金持有量的控制范围,即制定出现金需要的上限和下限,将现金持有量控制在上限与下限之间。当现金持有量达到上限时,用现金购入有价证券;当现金持有量到控制下限时,则抛售有价证券换回现金,则现金持有量回升。随机模式的计算也是确定最佳现金持有量的重要方法,该方法的关键是要掌握下限需要考虑的因素。

成本分析模式、存货模式、随机模式,都是建立在一系列假设条件之上的,其中有些假设条件在一般企业内是不成立的,如存货模式和随机模式都假定现金和有价证券是互为替代品,企业取得现金的途径是出售有价证券;成本分析模式假定企业的现金来自于债权人或投资者提供的资金,与企业的资产转换无关。而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的现金除来自于债权人或投资者提供的资金外,大部分是企业销售产品或收回应收款项获得的。因此,建立更符合实际的最佳现金持有量分析模式有待研究。

(四)企业现金流量管理企业会计准则中将现金流量定义为现金及其等价物,其中对企业有重要意义的是净现金流量和企业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及自由现金流量,自由现金流量分为狭义和广义的自由现金流量。从某种程度上讲,企业有关现金流量的概念和范围是不统一的,笔者认为,企业的现金流量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因经营、投资、筹资等活动而引起的所有现金流入和流出的数量。

现金流量管理是指企业为了达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通过预测,决策,计划,控制,报告,分析等手段对不同时期的现金流入流出的时间和数量进行一种全面系统的管理活动。在现金流量管理的各个环节中,预测、控制、分析是管理的工作重点。现金流量的管理比现金管理的对象更广,范围更大,现金流量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的内容。现金流量管理的特点是企业在现金流量管理过程中要面向未来,具有长期的战略眼光,在投资政策,融资政策股利分配政策、现金预算以及财务控制等具体环节上始终体现现金流转及收益增加这一核心思想,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现金流量管理是一项在概念理解上简单,在实践中运作中较复杂的活动,应分为以下阶段进行:第一阶段识别各先进要素及其对企业的影响。这一阶段要明确现金流量循环中包括的现金要素以及这些要素与整个循环的关系,如图3所示。第二阶段对关键现金要素流动过程实行内部控制,树立全员管理现金流量的战略意识。一旦现金流量循环中的关键要素已被识别,企业应对有较大影响力的现金要素流动过程中实现内部控制,责任要落实到相关人员,从而降低风险。需要注意的是当检查现金流量循环的关键要素(如应收、应付等要素)时,要采用增体观念对现金流量循环中各控制要素的产生及相互作用进行分析,要求企业内全体员工都对现金流量管理产生影响,现金流量管理并不仅是财务部门的职责,业务部门应采取“共同利益”战略计划,进行良好沟通,树立全员现金流量的战略意识。第三阶段对企业的现金流入和流出进行预测。当了解现金要素后,企业可以年、季、月等为时间周期,应用统计和分析技术,对所有经营、筹资、投资活动的现金流量进行预测,并将其作为企业整体计划过程中的一部分,为管理人员提供现金流量信息。除年终提供现金流量表外,日常工作中可根据不同情况编制短期和长期现金流量预测报告。短期预测可促使企业重视现金流动效益,注重资金的使用效果和流动性,有助于企业减少流动资金的大幅度沉淀,改善流动资金的结构;长期预测有助于企业正确考核长期投资项目,避免盲目投资和资金不到位的情况造成的停产现象,当企业经营情况有变时,就需要立即作出相应调整。第四阶段积极的对产生现金要素的信息系统进行监控、评价,这一阶段确保了企业实际信息系统中所获现金流量数据的真实可靠。以短期融资这一要素为例,对其监控和评价见图4。第五阶段建立科学的信息反馈机制。在现金流量的管理当中,将预测与实际情况产生的差别进行解释与分析,并将有关信息及时反馈到决策部门,计划部门,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研究解决,将风险和损失控制在—定范围内。

二、企业现金管理的形式选择

企业在筹资和经营的同时会产生大量的现金,这些现金在转入资本投资和其他业务活动前通常会闲置一段时间,可以用于创造短期利息收入或资本收入,如果管理得当能为公司增加可观的净收益。因此,选择适当的现金管理形式,制定适当的现金管理策略十分重要。现金的管理形式一般分为两种:内部现金管理和外部现金管理。内部现金管理是指由负责企业融资和投资的内部财务部门进行的,在这种形式下企业可以直接控制现金管理的决策。但大多数企业由于其主要业务并非金融市场投资,因此不具备进行直接投资决策的人员、信息、设备等方面的条件,而且如果现金组合的规模相对较小,内部现金管理的收入可能不足以抵消成本,因此,许多公司可能会选择外部资金管理。外部资金管理是指企业委托一家独立的资金管理公司就其现金组合指定短期投资决策,在外部现金管理结构中,公司通常在指定的信托投资银行开设账户,并授权独立的资金管理公司代理进行短期投资,如图5所示。被指定的资金管理公司根据投资的需要,直接与不同的证券商发生业务联系向其发出交易的指令,成交后的交易清算过程则在这些证券商指定的信托银行之间进行。在整个过程中客户公司始终是该现金组合账户的真正所有者,而资金管理公司和信托银行仅是在其指定的范围内进行投资活动。此外,信托银行会定期向客户报告账户的明细情况,而资金管理公司向客户报告外部管理的形式,在发达国家大多数金融市场投资决策是由资金管理公司的专业人员代表客户做出。这种外部现金管理结构在健全的投资法律保护下,其可靠性一是所托管的投资组合,包括现金和证券,存在客户的信托银行账户里,不受资金管理公司资信的影响;二是信托银行和资金管理公司同时向客户提供投资明细报告,便于及时发现问题。这种形式应是我国企业现金管理的发展方向。

三、企业现金管理策略

一般流动性强的资产其收益性较低,资本构成高的企业收益性也高。这意味着企业应尽可能少地置存现金,企业尽可能多地投资于能产生收益的其他效益资产,避免闲置或过多地用于低收益而带来的损失。企业现金管理的目标,是要在资产流动性与盈利能力之间做出抉择,以获取最大的长期利润,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一)完善现金收支的内部管理企业的现金收支,保证不出差错和财产安全完整 要建立现金收支的职责分工与内部牵制制度。现金的保管职责与记账职责应由不同人员担任,业务的执行要由不同职责的人员共同完成,以防止或减少误差的发生;要及时清理现金。现金收支应做到日清月结,确保库存现金与现金的账面余额相符合,银行存款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相符合,现金、银行存款日记账与现金、银行存款总账相符合;要严格对现金收支凭证进行管理,包括强化收据与发票的领用制度、空白凭证与使用过的凭证的管理等;要严格按照国家《现金管理条例》和《支付结算办法》中的有关规定和结算纪律,处理现金收支。

(二)制定现金预算和按预算安排现金支出 理论上如果企业能使现金收入量与现金支出量同时等量地发生,便可以极大限度地利用资金不需要置存现金,但在实践中是无法做到的,企业能做到的是尽可能准确地预测现金的流入和流出,确定适当的现金置存额,并及早采取措施合理安排使用多余的现金和弥补现金的不足,以充分发挥现金的使用效益和保证经营的现金需要。

(三)强化现金收支的日常管理 首先,力争现金流量同步。如果企业能尽量使其现金流入与现金流出发生的时间一致,就可以使其所持有的交易性现金余额降低到最低水平,这就是所谓的现金流量同步。其次,使用现金浮游量从企业开出支票,收票人到收到支票并存入银行,再到银行将款项划出企业账户,中间需要一段时间,现金在这段时间的占用称为现金浮游量。在这段时间里,尽管企业已经开出了支票,却仍可使用在活期存款账户上的资金,但是在使用现金浮游量时要注意控制使用时间,否则会发生银行存款的透支。还应加速收款,主要是指缩短应收账款的时间,发生应收账款会增加企业的资金占用,但又是必要的,因为其可以扩大销售规模,增加销售收入,问题在于如何利用应收账款吸引顾客,又缩短收款时间,这要在两者之间找到适当的平衡点,并实施妥善的收账政策。推迟应付款的支付,是指企业在不影响其信誉的前提下,尽可能的推迟应付款的支付期,充分利用供货方所提供的信用优惠,如遇到企业急需资金,甚至可以放弃供货方的优惠折扣,在信用期的最后一天付款,当然,这需要权衡折扣优惠与急需现金之间的利弊得失。

标签:;  ;  ;  ;  ;  ;  ;  ;  ;  ;  ;  

企业现金流量管理研究_现金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