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城市本质

论城市本质

范今朝[1]2004年在《权力的空间配置与组织的制度创新》文中研究指明围绕“推进城市化”与“行政区划改革”这两大命题,中国近20余年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既是为理论界所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论题,也是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而又难以有效解决的难点和重点所在。尽管这两个方面已有大量研究成果,但仍有一些理论问题值得加以探讨。事实上,这两个方面的论题恰恰存有密切的关系,联系起来考察,则很多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因此,笔者选择城市化与行政区划的一些基本问题,以二者的互动关系为切入点,从历史发展和中外对比等角度,对此重新加以诠释和辨析,以澄清一些模糊和错误的看法,提出一些新的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近现代以来的城市化进程中的行政区划发展、变革的过程作一分析,进而在宏观上提出本人对未来改革方案的设计和思考,同时在微观方面以浙江省行政区划调整规划为例,进行具体的案例分析。 首先,笔者在广泛分析各种有关论述后,从城市发展与政区演变的相互关系出发,提出城市最本质的特性,在于它是一定区域内某种(或某些)权力(主要是公共权力)的空间集聚,由此,引起区域内其他各种要素向该处的集聚。城市是一定区域内,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其中的人口出现分化,即职业上的分工以及随之社会中的分层,为了有效地进行组织和管理,而发生组织管理权力(即公共权力)在该区域内某一特定地点的集中并建立起正式的组织和机构(即国家机构),进而引起人口及其相关设施、活动和信息等人工创造物在该地点的较大规模的持续的集聚:由此又导致该地点的景观也产生集聚和分化现象而与该区域内其他地方有显着差别的聚落。城市就是公共权力集聚的空间,由于权力的集聚,引起其他要素的集聚,也由于权力的消失,引起其他要素的离散,从而导致城市出现、生长、繁盛、衰败以至消亡。 与此相应,城市化即“化为城市的过程”,就是一个与城市产生而同时展开、并与城市发展相依相伴的永恒的过程。城市化在其内在含义上,与城市一样,也应该包括两个层面:即形而上的制度层面的城市化过程和形而下的实体(地域、景观)层面的城市化过程;前者是核心、关键,决定着城市化的发展方向和实体城市化的过程。在不同的权力配置状态之下,城市化的道路也是根本不同的,可以从不同的层面来解析。抽象地、从其形而上的制度层面,即权力集聚、配置的方式来看,笔者将之概括为两种城市化道路——以中国古代和西欧国家中古以来为代表的两条“未能归一的路”:一条是“国家权力消解城市(市民)权力”的城市化之路,一条是“城市(市民)权力与国家权力形成明确分野”的城市化之路。其后,笔者对城市发展史提出了一种新的分法和界定,提出“叁次城市革命说”及“叁波城市化论”:即“第一次城市革命”——聚落分化为城市和乡村(即城市产生)的“城市革命”,及其引发的“第一波城市化”;“第二次城市革命”——“中世纪城市革命”(即自治城市出现),及其引发的“第二波城市化”;和目前刚刚可见端倪的“第叁次城市革命”——从“国家城市”到“世界城市”,及其引发的“第叁波城市化”。“第一波城市化”以君主专制国家为范围,“第二波城市化”以近代民族国家为范围,但都是与一个国家的国家权力为配置主体和对象,“第叁波城市化”则是在超国家范围,以超国家的公共权力的介入而影响传统的国家公共权力的配置,从而对城市及城市化道路发生影响和作用。中国,将面临“第二波城市化”和“第叁波城市化”两个阶段前后相继、“制度层面”和“实体层面”的城市发展两大任务同时完成的艰难处境,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只有关注制度层面(即权力配置层面)的城市化,才范今朝:权力的空间配置与组织的制度创新能摆脱目前城市化的“暖昧”局面。 与城市发展直接相关的,随着公共权力在城市的集聚,国家出现并逐渐扩张。为了达成国家的治理目标,随着国家空间范围的扩大、人口和聚落的增多,又必然会发生国家公共权力的空间划分和配置。行政区划就是“权力的空间配置”,是“国家(公共)权力在其主权范围内(国土范围内)不同地域空间的划分和配置的过程和状况”,它是国家结构在地理(空间)上的反映。文中着重讨论了行政区划的概念、类型、层次以及起源、发展等问题,并归纳出当代世界各国行政区划的主要模式,即英美模式、法德模式和(前)苏联模式。在此基础上,论证了城市发展与政区演变的互动关系。 文章认为,由于公共权力的空间配置以城市体系为载体,进而形成一个国家的政区体系,因此,国家的政区体系就是其城市体系的客观反映,城市与政区具有同源关系。不仅如此,在二者各自的发展过程中,城市发展与政区演变还具有强烈的互动关系,表现为二者的同构与异构。 所谓政区体系与城市体系的同构,是指国家内部的城市发展及其相应城市体系状况直接与国家公共权力(尤其是行政权力)的空间配置方式有关;在高度集中的权力配置机制下,一方面,城市发展的动因受到国家权力的强烈干预和影响,由于城市自身权力匾乏,只能依赖由国家配置的公共权力作为城市集聚的引力源,使得城市发展严重依赖于国家权力,一旦缺乏国家权力(未作为政区治所或高等级治所),则

李长春[2]2006年在《中国明日的宜居城市规划研究》文中指出自2005年1月北京市政府提出“宜居城市”规划以来,我国大约有20个城市也提出了建设“宜居城市”的目标,我国兴起了打造“宜居城市”的热潮。本文的主要目的是探讨我国为什么要打造“宜居城市”?“宜居城市"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如何评价一个城市的宜居情况?以及如何打造“宜居城市”?其研究意义在于为我国城市的发展提供一种参考,为城市问题的解决提供一种思路,为21世纪我国的城市发展提供一种模式,最终建造一个适宜市民居住、生活和发展的城市。 本文主要探讨了城市的本质、“宜居城市”的内涵、“宜居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城市的宜居环境现状进行了基本的分析以及对我国宜居城市规划进行了简单思考,最后初步建立了一套“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作为评价我国各城市是否宜居的一种客观标准。 本论文主要采用了归纳法、观察法、数据统计法、系统评价方法以及文献阅读法等,在定性分析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基础上,综合运用系统工程、土地资源学、生态学、环境学、城市规划学、经济学等学科的相关理论,对我国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较深入的分析,并试图寻求解决的方法。全文共分为六章和结论部分: 第一章,绪论。本章主要介绍了选题的来源及现实意义,并全面介绍了国内外的城市发展的相关理论。 第二章,论城市本质。主要论证了城市的本质是什么,重新阐明了城市的本质是人类为了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人是城市的主体。 第叁章,宜居城市建设的理论基础。论述了宜居城市建设的叁大理论基础:人性理论、需要理论和环境理论。突出强调了需要理论是城市本质的核心。 第四章,宜居城市规划研究。本章从我国城市存在的问题出发,以“以人为本”的角度,细致分析了我国城市宜居环境和城市存在的问题,并为解决存在问题提出了相关的思考。 第五章,宜居城市评价指标体系初探。本章在前面各章节的基础上,在前人

纪晓岚[3]2001年在《论城市本质》文中研究表明全文核心问题是揭示城市本质。鉴于城市定义存在种种困惑与局限,论文重新界定了城市本质定义,详尽论述了城市本质的叁大基础理论:人性理论、需要理论、环境理论;全面论述了现代人的生存需要与发展需要的构成,揭示了城市的六大基本功能。论文对英、美、苏叁国城市化历史进程进行了系统分析和综合评价;对中国城市化的历史现状及滞后原因进行了深刻论述;对中国城市化道路提出四种可供选择方案;最后提出了未来城市发展的基本构想。 论文分四部分共十二章。第一部分为一至五章。该部分在重新认识城市与城市化定义的基础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并综合归纳了亚当·斯密、涂尔干等人关于需要理论的重要观点。重点揭示了城市本质定义及城市本质的基础理论构成。论文认为,城市是人类为满足自身生存和发展需要而创造的人工环境。人性理论是城市本质的基础,需要理论是城市本质的核心,环境理论是城市本质的载体。论文在这部分还重点论述了城市的产生、发展与人的需要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密切联系。 第二部分为六至七章。该部分重点分析现代人的需要结构以及与城市环境的对应关系。指出人的需要是城市产生、发展的基本动因。由此对现代人需要构成进行了全面论述,其中包括:人的感官需要、人的生命各阶段需要、人的生存需要、人的发展需要。在论述人的需要结构之后,对城市六大基本功能进行了一一的界定及论证。其中包括:养育功能、教育功能、生产功能、娱乐功能、记忆功能、管理功能。 第叁部分为八至第十章。以英国、美国、苏联叁国城市化为实证案例,对叁国城市化的历史过程分别进行了全面而系统的分析,并对其城市化的历史背景、主要因素、历史经验与教训进行了理论分析与评价,在此基础上揭示了叁国城市化历史过程中的共性特征。 第四部分为十一章至十二章。通过中国城市化的现状及滞后原因分析,提出了中国城市化道路可供选择的四种基本方案:农村城市化、区域城市化、新城市、城市现代化。最后回顾了未来城市研究的历史遗产,论述了未来城市的理论基础和未来城市的发展理念,提出了未来城市的构想模式之一“科学城”,描述了“科学城”的发展前景。

范今朝[4]2013年在《从城市本质论中国的城市化道路与城乡统筹发展——兼论当代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的关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选择城市发展与行政区划体制演变的互动关系为切入点,从历史发展和中外对比等角度,对城市本质、城市化道路、城乡统筹发展等概念加以诠释和辨析,以澄清一些模糊和错误的看法。在此基础上,论析了中国当代城市化过程中只重视实体的、物质层面的城市建设,而缺失城市的制度维度的建设所造成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适应城乡统筹发展的行政区划体制的改革思路。

段德罡[5]2015年在《我国城乡规划专业基础教学的研究与探索》文中认为进入21世纪,随着社会经济的转型,城市规划学科、专业发生巨变。2006年新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宣告了“城市规划正在由技术手段走向公共政策”;2008年《城乡规划法》揭示了“城乡由二元结构走向城乡一体”;2011年一级学科设置,改变城乡规划与建筑学的学科从属关系;2012年专业名称被调整为“城乡规划专业”;2013年,新版《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出台……同时,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速,2011年我国城镇化水平超过了50%进入了“城市时代”;一直以来对“土地财政”的依赖催生大量低质低效的城市空间,导致了严重的城市及环境问题,十八大明确提出“新型城镇化”,2013年中央城镇化会议明确提出城市规划与建设走进“存量时代”;……在城乡规划学科迅猛发展、城乡建设事业面临转型的历史时期,城规专业到底该如何展开专业教育?特别是工科院校一直以来与建筑学同平台展开的专业基础教学该如何顺应时代的发展,成为了城乡规划学界、教育界将持续讨论的课题。本文针对我国城乡规划专业教育中存在及面临的问题,首先研究了“城市”与“乡村”的本质,指出二者存在的意义是提供了“人”的生活场所,而城乡的区别在于二者承载了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其次研究了“城乡规划”的实质,明确了城乡规划首先是一个以“人”和“人的生活”为服务对象、以城乡空间为工作对象、在科学预测的前提下制定目标及行动计划的职业,围绕着对该工作领域的研究形成了城乡规划学科,发展了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进而基于大学教育本质的研究,指出城乡规划专业教育要立足于“人”的培养,做到“育人”与“育才”并重。最后,文章以工科背景的西建大教改实践为例,探讨了在各种现实因素制约下城乡规划专业基础教学体系的建构、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环节等内容,进行了将规划思维教学贯穿专业教学始终的尝试,并以规划设计基础课为主线探讨了专业基础教学如何回应教育的本质、把握学科发展趋势及满足城乡建设事业发展对专业人才培育的要求。本研究的意义在于推动了我国城乡规划专业基础教育如何适应学科发展的探讨,促进了多年来依托于建筑学展开的专业基础教学逐步回归城乡规划学科站点;同时也在当前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目标功利化的大背景下进行了回归大学教育本质的探索。针对新时期我国城乡建设事业的发展、行业分工细化的新形势,提出专业基础教学在确保基本专业素质培养的前提下无须统一标准,各校应致力于建构符合社会需求、各具特色的专业基础教学模式。

李哲[6]2005年在《生态城市美学的理论建构与应用性前景研究》文中提出生态城市作为面向未来的一个崭新的人类聚居概念和发展模式,在美学观念上已突破工业文明以来的现代主义城市美学原则。论文汲取了哲学、美学、生态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透过当前剧烈变动的城市美学发展动向,分析了生态城市潜在的意义与美学价值,并选取了一些在当前颇具代表性的城市、建筑、景观作品进行结合分析与阐释。论文注重吸收当代生态美学观念、生态科学思维与生态哲学思想,在城市范围内多角度、多层面的探求生态城市美的本质、内涵、规律、价值以及相应的审美过程。论文在哲学美学、艺术社会学、审美心理学等领域进行拓展的同时,着眼于对城市规划与设计思想发展脉络的整体把握,将对未来的思考建立在深厚的历史和现实基础之上。 论文侧重的不是提供某种城市设计手法,而在于展现一种新的审美观念和在新的审美观念影响下的城市艺术现象。任何研究工作都不能达到一劳永逸的终极,本文旨在为城市设计者和欣赏者提供一个全新的思考视角,一个生态的“看城市”的方式。文章认为,作为生态城市美学观念的“在场”与“去蔽”,面向生态城市的人类聚居营造始终是一个“进化”的过程,它所依据的不是“乌托邦”式的构想,而是一种“务实的理想主义”;其追求目标的实现,将取决于人类哲学、美学观念的转变和务实的行动。这一过程饱含着反抗、创造与希望! 全文包含八个部分。首先是背景论,即论文的导论部分。在背景论中探讨了生态城市美学研究的价值,并对相关概念加以限定与简释,以利于下文的进一步阐述。然后对当前有关生态城市研究的相关理论与成果作了简要的回顾与总结,在分析其不足的基础上提出课题的研究意义。最后,在明确了课题的相关理论、研究重点与方法的基础上,对论文总框架进行了说明。 第二章是生态城市美学研究的系统建构。首先是当代生态城市美学的生成背景分析,重点在于将视角置于20世纪美学的整体发展与变迁之中,审视当代城市美学发展的走势与趋向,找到生态城市美学的独特性与超前性。其次是在当代生态城市美学的生成背景与城市美学发展趋势的分析阐释基础上,建构符合当代思维的生态城市美学研究理论框架,继而应用于生态城市美学研究之中。 第叁章是生态城市美学观念的历史回顾,将城市美学与生态思想进行共时性比照分析。本章重点在于将视角置于东西方城市发展过程中,在对城市美与生态美的诠释中理清脉络,找到生态城市美学的历史渊源与美学规律。 第四章是哲学美学部分,即生态城市美学的哲学阐释。本章在对生态城市以及生态城市美学本质的追问中,将思想至于表象之外,探讨其存在的本体论层次上的意义,并从认识论角度加以分析与验证。 第五章是艺术社会学部分,重点在于分析生态城市美学的外在模式。本章以审美客体(城市)为主要分析对象,在审美价值论、审美关系论以及审美环境论叁个方面展开探讨。 第六章是审美心理学部分,重点在于分析生态城市美学的内在展现。本章以审美主体(人)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作为美的最终接受者与评价者的人在审美过程中的思想轨迹与情感升华。 第七章是应用美学部分,在以上各章对生态城市美学观念作了理论上的推导之后,本章重点在于其美学基础理论的当代应用。论文选取了2004年天津总体城市设计中相关子课题为案例,进行生态城市美学基础理论的实践性探索与互证。 最后,对全文进行总结。

陈忠[7]2011年在《关于城市化的哲学沉思——论城市哲学的建构》文中认为当代城市化日益呈现出复杂性、问题性,建构城市哲学对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的科学化和合理化具有基础意义。城市哲学是城市本质论、城市发展论与城市意义论的有机整合,是对城市是什么、如何发展城市、如何理解城市等问题的系统探索。直面中国城市问题,努力解答中国特色城镇化进程的合理性、合法性、价值性等重大基础性问题,是我国城市哲学的重要建构路径。

张妙[8]2017年在《城市哲学视域下的慢城建设研究》文中认为本论文聚焦当代中国狂飙突进的城市化进程中所凸显的问题与矛盾,既借鉴西方发达工业国家于后工业社会语境中正蓬勃兴起的作为生活方式的慢城运动,又借鉴西方发达工业国家曾经遭遇的、与叁次工业化进程相伴而行的城市化困境,为刚刚进入工业化后期却又必须正面接受西方后工业社会发展模式挑战的中国从城市哲学层面探索城市建设新模式,即“慢城建设”,期望在实践上为中国未竟的工业化建设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在理论上尝试具有中国特色的城市哲学话语。本文认为1999年于意大利小镇布拉兴起的“慢城”(Slow City)运动标志着一种新的城市建设模式正在兴起,本文从城市哲学视域研究一种新的城市建设模式——“慢城建设”。慢城建设的出现是在现代科学技术条件下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城市空间生产形式。以城市哲学的相关思想和自然辩证法中快慢的辩证法原理分析慢城建设现象背后蕴含的生态理念和生态规律,探索慢城建设这种新的城市建设模式,启发人们在理论上思考城市哲学的新发展,探索慢城空间生产形态在生态文明时代对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意义和价值。2010年11月我国第一慢城——南京高淳桠溪慢城建设实践及其他诸多后续的慢城建设实践在独特的时代背景下折射出全新的城市哲学思维。城市哲学是城市本质论、城市价值论、城市发展论的有机结合,是对“什么是好的城市,如何建构好的城市”做出系统的哲学探索。

宋立新[9]2012年在《诗居城市色彩形象识别设计研究》文中认为城市色彩在城市形象的塑造过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全球化和城市化的趋势下,城市色彩是表现城市地域文化、彰显城市精神、凸显城市个性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的城市色彩一方面呈现出千城一色、地域性丧失的倾向;一方面又表现为色彩污染、杂乱无章的状态。因此,城市色彩是城市化进程中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战略问题,直接关系到人居环境的改善及城市化终极目标的实现---诗意的栖居。对于城市色彩这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当前,缺乏理性的思考及系统性的解决办法。城市具有很强的地域性与文化性。由于科学的崛起,经济人的诞生,城市逐渐走上以物质文明为单一向度来衡量社会进步的斜路。目前,社会财富较以往已有很大提高,由于技术经济最根本的特征是促逼、摆置及计算,导致城市主体无时不刻不因为虚名和私利的欲望而产生判断和否定,因而倍感身份丧失,天性泯灭,甚至精神失落,心灵没有丝毫的宁静,人们希望从物质环境的外在压力下解脱出来,过上一种摆脱“必需后”的相对自由的生活,以达至理想化的在存状态,体悟到诗意的栖居。理想化的生存状态就是城市主体能够实现自我的存在。只有在存在状态下,城市主体才可能找回自我,并使其天性中的良善与纯真在生命中得以显现。因此,城市色彩设计的目的就是实现对城市主体的人文关怀,以使城市主体能够诗意般的栖居在大地上,复归于人天性的本真。本文通过对城市主体生存现状与存在状态特征的比较,推导出“诗意的栖居”是城市发展的终极目标。进而通过对诗意的栖居(即艺术化生存)状态审美感受的分析,确立了城市主体的心灵为城市色彩研究的本体。本研究针对城市形象识别系统进行了理论的创新,从哲学的高度对城市色彩形象的识别概念进行了深入挖掘,对形象识别的特征、生成条件及生成方式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一座城市的历史文化结构中有其不变的人格精神(即文化原型),其中关于良善和纯真的理念,即是塑造独特城市色彩的关键。理想的城市色彩是使城市主体达至其天性中的良善或纯真精神理念的显现(识别)的路径之一,因此,城市色彩形象识别设计的原理即是城市主体的文化原型(集体无意识的精神理念)与城市色彩所形成的感知的同一性。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城市色彩研究机构研究方法的评析,发现目前城市色彩研究方法的缺失之处在于缺少对城市主体生存感受的人文关怀,仅仅从生理的角度强调了城市色彩物理属性的和谐。因此,本研究注重的是城市主体与城市色彩间的关系存在,而不仅仅拘泥于城市色彩视觉效果的调和。本研究较其他城市色彩研究机构所处的视角不同,本文中的城市色彩是指广义的城市色彩,即宏观的、整体的城市空间色彩,是城市主体在时间和空间上阶段性所感知的城市色彩意象,而不是其他城市色彩研究机构所强调的狭义的城市色彩,即时间和空间中的某一点所感知的城市色彩。本课题为跨学科研究,站在哲学的高度,综合实证主义、人本主义、符号学、现象学、审美主义和存在主义等理论,运用艺术设计的方法来对城市色彩形象识别设计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为了使城市主体实现艺术化生存,使城市色彩形象凸显地域化特色,本课题利用科学分析的手段作为城市色彩设计的考量,将城市主体的精神理念作为城市色彩设计的创意之源,构建了系统完整、形神兼备的城市色彩形象识别体系,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法:包括城市主题文化的评估体系、城市理念的定位原则、城市精神转换为城市色彩意象的方法、城市概念色谱确立的手段、以及城市色彩实施管控的操作流程,并附以了实际操作的案例说明。本研究的意义在于塑造良好的城市色彩形象,营造城市色彩独特的场所精神,求得城市主体对城市空间色彩的识别(认同),传达城市与自然合谐共生的理性文明存在,构建城市共同体的理想家园,以期实现城市发展的真正目标--“诗意的栖居”。

吕宁[10]2009年在《基于城市休闲指数的中国休闲城市发展研究》文中提出21世纪,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的生活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从空间角度看,是城市的世纪:城市的发展产生了更高的集中度,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生产、价值观念等全方位的转变。从生活角度看,是休闲的世纪:休闲追求更高的自由度。在集中度和自由度之间,客观存在着冲突,因此对城市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休闲必然成为现代城市的重要功能,而休闲目前已成为衡量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和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指标。工业化发展过程,使工业在生产和经济中的作用不断凸显,在城市化发展中使城市的休闲功能逐渐丧失,在带来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也伴随一系列如环境、社会、伦理、价值观等方面的恶化和丧失,影响人和城市的持续发展。城市的休闲功能是城市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工业城市中城市休闲功能的弱化是城市管理者短视的表现。在一个疾风暴雨式的城市化过程之后,我们不能不感慨我们的破坏力之强大,我们不能不反思到底为了什么而发展?大高楼、大马路、大广场、大绿地等等城市管理者引以为荣的东西,只是工业化过程中的肤浅追求,更进一步是弱势民族弱势心理的集中表现。口口声声以人为本,时时处处与人为敌,是在中国城市中随处可见的现象。因此,城市休闲功能的强化和休闲城市的发展,不只是城市生活品质提高的客观要求,首先是治理理念的革命。本文围绕“城市休闲和休闲城市”这一对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运用复合系统理论与建模方法,建立城市休闲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模式,研究城市休闲系统对城市休闲功能的完善与提升;通过对休闲城市的理论解析,采用分层次的评价方法构建了基于城市休闲定性描述的城市休闲指数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统计方法对39个直辖市、省会城市和计划单列市的城市休闲指数与分指数进行比较评价和分类模型分析,提出一整套中国休闲城市的分类评价模型和发展模式,由此指导休闲城市的创建和发展。导言部分对论文缘起和国内外城市休闲与休闲城市发展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在人的需要理论、城市经济学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指导下,阐明论文的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提出休闲城市是关乎民生与品质的可持续的城市发展观。第一章是全文研究的充要条件和逻辑基础。从人的休闲需要与城市发展的关系入手,在分析并概括出人的需要决定城市的产生、决定城市的发展方向、决定城市功能完善之后,揭示出休闲与城市的关系:城市是现代人类活动的主要场所,也是人类聚集产生现代休闲需要的主要空间载体,休闲经济的发展促进城市休闲功能的发展,休闲是城市的基本功能。第二章搭建城市休闲系统的基本框架,为城市休闲指数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奠定了研究基础。从城市系统论的角度对城市休闲系统进行了分析,第一次完整的提出城市休闲系统的概念和内容。通过城市休闲系统的人本性、人为性、人文性、人居性特征的分析,对城市休闲系统的主体、城市景观、空间、产业、公共服务与管理的结构体系进行详细分析,并阐述了系统的功能及其要点。第叁章对城市休闲与休闲城市的系统理论辨析是全文的重点和亮点。通过休闲城市内涵与特征的理论解析,并与相关城市形态概念进行理论辨析后,提出休闲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即休闲城市必须是宜居城市、人文城市、特色城市、和谐城市,进而按照现代城市类型的分类标准对休闲城市进行了分类,将休闲城市的建设提到“休闲,让城市更美好”的更高意义。第四章城市休闲指数评价指标体系和休闲城市发展综合评价模型,是休闲城市创建的指导和宏观战略的导向。城市休闲指数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是从休闲城市科学发展的角度提出的必要议题。本文第一次正式定义城市休闲指数(CLI),它是反映一个城市休闲功能的发育情况和发展潜力的定量指标,是城市休闲系统五个分体系的转化归类后用来测量城市休闲发展所必须具备的综合实力、休闲需要能力和休闲环境潜力发展水平的相对指标,提出从目标层、系统层、领域层和指标层四个层次构建城市休闲化评价指标体系。在排除主成分分析法后,运用层次分析法、模糊评价法、聚类分析法等对评价体系的权重进行规定与分配,建立基于城市休闲指数的休闲城市发展综合评价模型。第五章是全文的实证分析部分,也是定性与定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城市休闲化体现城市发展质量和民众生活品质,为保障中国休闲城市建设和城市休闲功能完善的目标顺利进行,本文从39个城市的指标数据着手,多角度、多层次、多领域分析城市休闲指数的评价和结果,得出城市休闲指数的总体得分及排序,通过相关分析对分指数和主要领域评价结果的比较研究,进而运用聚类法和象限法,构建中国休闲城市分类评价模型,根据总体得分情况,将中国城市按不同休闲化的模型划分为不同的休闲城市类型与发展模式。最后,对国内外休闲城市建设与发展概况进行回顾与分析,并以北京为实证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研究说明其在休闲城市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横向比较分析在城市休闲化培育和休闲城市创建中的结构与层次问题,找出各自发展的矛盾,并从政府指导工作的层面提出具体的对策建议,营造实现人全面而自由发展的休闲环境和可持续发展的和谐休闲城市。本文的研究是在前人已有的理论成果上进行的,因而文献研究是文章展开的基础。本文以系统思想为指导,综合采用了理论分析与逻辑推理相结合、定性描述与定量统相结合计、归纳与演绎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等方法,以城市功能完善为背景,构建了中国休闲城.市发展类型与模式的研究框架。

参考文献:

[1]. 权力的空间配置与组织的制度创新[D]. 范今朝. 华东师范大学. 2004

[2]. 中国明日的宜居城市规划研究[D]. 李长春. 广东工业大学. 2006

[3]. 论城市本质[D]. 纪晓岚.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01

[4]. 从城市本质论中国的城市化道路与城乡统筹发展——兼论当代行政区划体制改革的关键[J]. 范今朝. 浙江社会科学. 2013

[5]. 我国城乡规划专业基础教学的研究与探索[D]. 段德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5

[6]. 生态城市美学的理论建构与应用性前景研究[D]. 李哲. 天津大学. 2005

[7]. 关于城市化的哲学沉思——论城市哲学的建构[J]. 陈忠. 城市问题. 2011

[8]. 城市哲学视域下的慢城建设研究[D]. 张妙. 苏州科技大学. 2017

[9]. 诗居城市色彩形象识别设计研究[D]. 宋立新. 湖南大学. 2012

[10]. 基于城市休闲指数的中国休闲城市发展研究[D]. 吕宁. 中央民族大学. 2009

标签:;  ;  ;  ;  

论城市本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