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现状、应对策略和未来发展研究论文

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现状、应对策略和未来发展研究论文

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现状、应对策略和未来发展研究

田 娟

(作者单位:庆城县融媒体中心)

摘 要: 网络时代瞬息万变,新媒体传播渠道因为其传播方便、便于互动、信息实时等特点,颇受广大用户关注。在此背景下,传统的广播电视行业受到空前的冲击。舆论产生于媒体,县级广播电视台也应当担负起历史职责,加快县级媒体转型,打造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新闻传播媒介,领跑媒体融合发展进程。本文分析了广播电视新闻采访中存在的问题,并且给出一定的应对策略,旨在为相关电视工作者开展工作、促进媒体融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新媒体;广播电视台;新闻采访;现状;策略;发展

1 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现状

新媒体的优势就在于大众不必围着电视和广播获取新闻,在手机上简单一刷新就能了解世界百态,非常方便。在新媒体背景下,传统的电视媒体难免受到冲击。广播电视台电视新闻采访中遇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科研绩效税收筹划方面:无论是年终一次性发放、按几个月分摊或是按一次性劳务发放的测算,都会大大加重财务人员的工作负担,由于课时费、科研绩效等报酬可能涉及一人多项的问题,财务人员没有精力逐人测算项目负责人各项收入应缴税额是否合理。此外,选定的纳税核算方式如果得不到税务主管部门的认可,还会增加高校的税务风险。因此,能否针对教师各种收入发放时间的特殊性,测算出缴税金额的临界点,为项目负责人提供多个可选的收入发放方案,也是研究方向之一。

1.1 信息抓取不及时,新闻变“旧闻”

实践证明,观众非常在意且期待现场报道,对比信息的抓取即时性,新媒体渠道每个人都是记者,因此新媒体背景下很多即时性的新闻能被捕捉,但是传统的电视媒体则做不到这一点。以2019年10月30日《兰州晨报》官方微博发布的一条微博为例,这条微博主要发布了陇西县巩昌一名5岁男童不慎滑入一个深洞中,消防人员进行营救的新闻,该媒体报道前几乎没有传统的电视媒体报道。对于这类突发性新闻,传统的电视媒体很难捕捉抓取,这也是目前传统电视媒体新闻采访中存在普遍的问题。

目的是使学生产生转化问题的意识。预设是学生能知道,现在只要能求出式子中的“丢番图的年龄”或“”即可。

1.2 采访方式不得体,容易引起当事人反感

新闻现场采访的意义在于真实,而很多报道却因为记者或者采访团队的原因,导致起不到原有的效果。尤其是在很多采访中,当事人不想接受采访,对电视台的采访抱以抵触情绪,这时候很容易吃闭门羹,达不到应有的采访效果。

为了提升广播电视台采访的有效性,一定要对新闻采访团队成员严格要求,记者应当具备高度的新闻敏感性和随机应变能力,能在很短的时间里梳理清楚事件的来龙去脉,并且针对事件给出一个犀利的点评和总结,记者应当加强口语表达能力,钻研业务,很多县级电视台的观众都是中老年人,因此,记者也要从新闻受众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出发,让新闻报道易于理解。此外,摄像人员也要加强技术能力,拍摄具有感染力的新闻画面,让观众易于理解、画面深刻有感染力。这就需要工作人员不断提升素质,新闻现场采访记者应当具有一定量的知识储备,视野广阔、出口成章,随机应变且平易近人;采访团队成员配合紧密,采访有条不紊。电视台也要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和考核,以达到为观众呈现鲜活报道的目标。

1.3 记者评价不得当,对事件的点评片面无参考价值

在新闻采访的过程中,一般需要记者通过自身视角带动观众了解现场情况,并且抓取新闻的关键角度,挖掘新闻中的深层含义,并且给出自己对事件的点评和理解。但是,在最后的评价阶段,很多记者都是按照老套路套模板对事件进行点评,没有参考价值,导致新闻泛泛而谈、过于简单,不能为观众呈现鲜活的报道。

2 广播电视台新闻采访迎接新媒体冲击的应对策略

自2018年年底开始,甘肃已经开始了构建广播电视台媒介融合发展、建立并加强县级融媒体中心的工作方案。届时将会有69个融媒体中心建成并形成覆盖广泛的传播矩阵,实现从网报融合到“两微一端”再到资源整合形成移动传播媒介矩阵的过渡。在战略眼光上,一定要放长远,认清新媒体时代进行传统电视媒体的改革已经是必然趋势,并且与时俱进,打造有竞争力、渠道广泛、形式多样的新闻传播网络。在此改革背景下,甘肃县级电视台也可大力推广自身在微信公众平台、微博和各大社交APP的传播力度,将传统的新闻复制到新媒体中,让新闻更有传播力。此外,还要与时俱进,打造有态度、有趣味的新媒体传播模式。例如,“掌上兰州”官方微博发布的一条微博,用说rap的形式展现了甘肃新媒体集团的日常工作,非常有趣味,甘肃县级电视台也可借鉴这一模式,开展多样化的新媒体传播方式,让大众再次感受到传统的电视台传媒也能非常“接地气”、有趣味。

2.1 高瞻远瞩,积极构建媒介融合的发展新常态

广播电视台的优势就是优质精准的新闻传播,尤其是当下县级电视台已经开始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的历史性探索,尽管在新媒体时代传统的广播电视台仍然很难甚至不能和新媒体拼速度,但是可以在新闻的深度和稿件的质量上取胜,并且成为与新媒体渠道争夺观众的途径,进而让传统的电视媒介重回大众视野。

2.2 打造一支能力强、视角犀利的新闻采访团队

在观看以往的新闻采访视频中发现,很多记者的采访方式并不得体,尤其是很多紧急事件发生后,当事人明明已经无暇顾及,但是很多记者还强行采访或者交流的问题没有意义,让当事人反感,还有很多记者在采访的时候所提的问题让人理解不了,语无伦次,导致新闻采访的整体质量下滑。很多突发性事件的现场报道,很容易打断记者原先的采访计划,让记者询问的问题没有深度、没有意义。

2.3 以技术为核心,人才创新和技术进步弥补传统媒体短板

鉴于县级广播电视台的主要收视受众大多数是年老的本地居民,因此可以多设立一些有当地特色的新闻播报节目。甘肃省多数县级广播电视台都没有原创内容,导致观众不愿意看,长此以往无疑是一种恶性循环。甘肃县级电视台可以借鉴友台的新闻传播模式,多设计一些接地气的新闻播报节目,专门报道本地居民身边事。主持人可以用轻松的话语、犀利的视角带动观众,新闻报道也可以采用当地方言的形式,打造一款具有乡土气息、紧接当地群众实际生活的新闻电视栏目。为了提升用户黏性,可以加入“微信摇一摇”,采用定时抽奖的方式与观众互动,让观众乐在其中,逐渐让大众再次体会到传统的电视传播媒介,经过数年的积淀和积累也可以和新媒体一样有趣味。

2.4 借鉴友台模式,打造大众喜闻乐见的新闻采访形式

当下,甘肃县级电视台传媒工作人员面临着年龄老化、整体水平不高的问题,因此急需践行人才创新,电视台可以借助当地的人才优势,加强与甘肃传媒学院、甘肃广播大学的交流沟通,鼓励甘肃大学生回乡就业,以校招的形式吸纳高学历人才,以社招的形式招徕技术型人才。为电视台注入新鲜血液,让真正懂运营、会运营的人才参与县级广播电视台的发展,提升县级电视台的竞争力。此外,还要增加技术投入,现场采访需要的同期声音响设备、新闻采访机也要不断更新,开设直播平台,信息传播速度也要迎头赶上。

3 广播电视台新闻采访的未来走向

传统Lenet-5模型是由两层卷积层、两层池化层、两层全连接层以及一个输出层构成,卷积层的设置主要是为了提取特征矩阵,池化层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对卷积层的特征进行降维。所以,为了得到更准确的特征矩阵,本文考虑在全连接层之前增加一层卷积层加一层池化层和两层卷积层加两层池化层,对特征进行更准确的提取,并且对比CNN-2C(也就是传统的Lenet-5模型)、CNN-3C、CNN-4C 3种卷积神经网络,并且通过试验证明CNN-3C卷积神经网络的文本分类效果明显优于CNN-2C和CNN-4C卷积神经网络,具体CNN-3C模型如图3所示。

在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台新闻采访未来也面临着转型和变革,因为广播电视台的新闻采访,在技术上和准确性上是要赶超新媒体渠道很多的。因此,电视台也要从挖掘新闻的深度和准度上入手,让传统的广播电视台新闻采访更好地发展。

由图2可以看出,果蔬运输系统是一个闭环系统,通过对车辆、驾驶员、果蔬等参数的实时监控,并将数据及时传送到数据中心,通过分析处理将反馈信息反馈到运输过程各参数,对参数进行相应调整,实现智能果蔬运输,达到运输的最佳效果。

尽管广播电视台不能与新媒体平台拼速度,但是可以在深度上制胜。为了增加新闻的影响力,很多新媒体新闻描述太过夸张,更有甚者直接是“标题党”,导致观众被舆论导向带偏。电视台也应当增加信息的来源,建立爆料热线、爆料邮箱等,掌握本地发生事件的第一手资源;在信息化发展局势下,新媒体就是新闻线索来源,电视台也可以对新媒体平台本地时事热点进行监控分析,深度报道。

此外,新闻在追“新”的同时,也要公平审视事件,不能以偏概全,要细致入微地挖掘新闻点,在报道新闻的时候更要重视舆论导向,对于不良行为严厉抨击,坚守思想阵地,让广播电视台成为主流舆论阵地。传统的广播电视台还要打造地域特色浓厚的新闻栏目,提升电视新闻收视率。

4 结语

在新媒体背景下,地方广播电视台受到巨大的冲击,但是对电视台而言,这也意味着未来需要通过转型提升自身的竞争力。电视台工作者应当与时俱进,抓紧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借用多媒体弥补地方广播电视台的短板。人才是广电媒体发展的动能,广播电视新闻台也应当认清这一点,不断汲取社会人才,提升电视台人才的综合素质。在新形势下,县级电视台的改革急需开展,加快县级媒体转型升级,打造新媒体时代有品牌效应、影响力广的广播电视传播平台,用优质的新闻资源、喜闻乐见的新闻形式增强电视台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廖岚.探索新媒体背景下地方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现状与对策[J].新闻研究导刊,2019(7):129-130.

[2]孙炜.新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采编策划特点分析与创新路径探讨[J].西部广播电视,2019(1):143-144.

[3]陈蓓.试论新媒体背景下电视新闻记者采访工作面临的挑战[J].电视指南,2018(5):108,110.

[4]徐庆.浅谈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现状、对策及未来发展[J].新闻研究导刊,2018(4):148,167.

标签:;  ;  ;  ;  ;  ;  ;  

新媒体背景下广播电视新闻采访的现状、应对策略和未来发展研究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