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问题与苏联解体——欧美学界的研究

民族问题与苏联解体——欧美学界的研究

潘广辉, 吴婧[1]2006年在《民族问题与苏联解体——欧、美学界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将欧、美学界从民族问题的视角对苏联解体原因的研究归纳为八个方面,认为这些研究成果对于我们更加深入地分析苏联解体的原因,更加全面地总结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经验、教训,探讨当代国际社会及多民族国家妥善处理民族问题的方式,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潘广辉[2]2004年在《民族问题与苏联解体》文中研究指明苏联解体,是20世纪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最重大的事件之一,苏联的兴亡一直是世界各国理论界和学术界极为关注的课题,尤其是对于造成苏联解体的原因,至今仍然是学术界讨论的热门话题。长期以来,欧美学术界有关学者纷纷着书立说,对苏联解体进行研究和探讨,提出他们的看法与思考,而从民族问题视角对苏联解体原因进行的挖掘,则是欧美学术界探究苏联解体的一个重要路径。本论文对欧美学界从民族问题视角对苏联解体原因进行探讨的主要观点进行了介绍与评析。 论文首先从总的方面介绍了欧美学界对苏联民族政策问题与苏联解体的关联性的探讨,循着历史发展的脉络,在探寻了沙俄帝国的民族政策及其后果的基础上,对苏联从立国之初到解体的民族问题的形成、发展和演变作了纵向的铺陈。本文认为,建立在对外扩张基础之上并长期推行民族压迫政策的沙皇俄国,既培育了根深蒂固的大俄罗斯沙文主义,又导致了其境内的民族矛盾异常尖锐。在这样的“母体”中脱胎而出的苏维埃联盟,承接了较为沉重的民族问题遗产。虽然说,从列宁到戈尔巴乔夫,苏联的民族政策较之于沙俄政府已经有了本质的区别,民族关系已大大得以缓和。但整个苏联时期的民族政策还是存在着较多的错误和失误,尤其是在苏联后期民族矛盾愈演愈烈的情势下,苏联领导人并没有制定出有效解决民族问题的政策和措施,从而使得民族问题一发而不可收拾,最终促成了苏联的解体。 在总体论述的基础上,论文从民族自我意识的增强、联邦制的变形、民族经济利益的冲突、人口迁移政策、俄罗斯联邦及波罗的海国家在联盟解体中的作用等角度,介绍和评析了欧美学术界在民族问题与苏联解体的关联性问题上的观点与看法。 “民族自我意识的增强与苏联解体”阐释了民族自我意识的形成与发展、民族精英与民族自我意识的发展、宗教问题和民族文化问题与苏联解体间的关系。“联邦制的变形与苏联解体”剖析了联邦制的形成及其演变、联邦制与加盟共和国的法律地位在导致苏联解体中的作用。“民族经济利益冲突与苏联解体”分别对集权式管理模式及其后果、联盟与加盟共和国的经济利益冲突以及经济改革的失误及其影响和苏联解体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人口迁移政策与苏联解体”分析了20世纪30-50年代的民族迁移行动、民族聚居区内俄罗斯人与少数民族的关系以及“驱逐事件”对苏联民族关系恶化所产生的影响。“俄罗斯联邦与苏联解体”考察了俄罗斯联邦的民族回归主义、俄罗斯人的“悲情”意识、俄罗斯人与波罗的海国家的独立运动以及俄罗斯人对联盟的态度与苏联解体间的关系。“外部因素和民族问题的激化与苏联解体”分别论述了苏东关系的演变对苏联民族问题的影响、阿富汗战争的震荡、东西方关系的缓和、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以及民族分离主义浪潮的冲击等使民族问题演化为民族分离的国际背景对苏联解体产生的影响。 本文认为,上述内容可被视为苏联民族问题最重要的问题领域,尽管任何一个单独的因素都不足以对苏联解体构成足够强大的推动力,但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所产生的合力,就足以动摇和摧毁苏联赖以存在的根基。民族自我意识的增强导致的是日趋严重的认同危机;联邦制的建立及其发展演变中的扭曲和变形为联盟的解体和加盟共和国的离弃提供了法律基础和法理依据;集权式的经济管理模式造成联盟和加盟共和国的经济利益冲突,经济发展的迟缓影响了各民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联盟得以.存在的物质基础遭到极大侵蚀;人口迁移政策的受害者虽然只涉及二十几个少数民族,但却可以被看作苏联在处理民族关系时手法简单、粗暴的写照,受害者的不满和抗争既是苏联社会的一个不安定因素,也是后来民族危机星火燎原的火种;作为联盟主体民族的俄罗斯联邦,在联盟面对解体危险时,先是姑息、支持、甚至纵容一些加盟共和国的分离主义行为,随后其自身的民族本位主义意识亦急剧膨胀,独立倾向愈趋强烈,大大加剧了联盟的解体进程;而波罗的海国家的独立运动,则打开了联盟解体的第一道缺口,其所产生的“多米诺”效应最后汇集成一股遍及全联盟的独立浪潮。如果说上述因素构成了促成苏联民族危机加剧进而导致苏联解体的各种内在原因的话,那么,苏东关系的演变、阿富汗战争、东西方关系的缓和、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以及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分离主义浪潮等外在因素的冲击,则形成了苏联解体适宜的国际环境,成为导致苏联解体的外在原因。总之,如果说民族问题大大推动和促成了苏联的解体,那么这个进程正是在各种历史的和现实的、内在的和外在的因素的合力下发生、发展和完成的。 欧美学术界从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层次、不同的学科,运用不同的分析方法从民族问题视角对苏联演变的原因进行的探讨,虽然因国家利益、价值观念及历史文化的差异,许多观点和结论都不一定符合客观的历史事实,如过于渲染列宁的民族关系理论和政策的负面影响,过于强调苏联民族问题与苏联社会制度的关联,这实际上也是一种具有意识形态偏见的“原罪说”,但是,欧美学术界对民族问题与苏联解体的相关性的研究也反映出比较客观的?

阎德学[3]2011年在《冷战后的日本俄苏研究》文中指出本文的主旨是:通过考察日本学界对冷战后俄罗斯(苏联)的历史、政治转型、经济转轨、社会变迁以及国内体制变迁与对外战略互动等方面的研究,发掘日本俄苏学界的代表人物和主要研究机构的问题意识、研究路径和研究方法,通过对相关的学术成果进行量化和分类汇总,来具体阐述学者与研究机构的问题意识、研究路径和研究方法,并尝试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俄苏研究的“日本范式”。所谓俄苏研究的“日本范式”具有八个主要特征:第一,通过国家级课题立项牵引,建设和完善学科体系;第二,学界研究机构的纯学术研究与政府研究机构的政策研究互为表里,相互交融,有力促进了俄苏研究的发展;第叁,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交流和人员往来,带动了多学科、跨学科与比较研究的活跃;第四,注重研究地区小国,通过周边小国来研究俄罗斯;第五,设定的研究课题具体微观,对于宏大的课题也注重以具体的小问题作为突破口进行研究;第六,注重实地调查和田野调查,这是日本俄苏学界仅仅用了20年时间就几乎达到欧美研究水平的最大理由;第七,坚持国际化的开放发展模式,多语种的全方位研究较高;第八,注重研究资料的长期积累,奠定了学术研究的资料基础。本课题按照叁条主要研究思路展开:第一条思路是,从历史、政治、经济、社会、对外战略等层面,对冷战后日本俄苏学界的代表人物、学术成果和研究机构等进行全面系统的整理与认识,这是一个较为庞大的、耗时费力的基础工程,需要潜下心去读原文原着;第二条思路是,在研读原文的基础上,对日本学者关于俄苏研究的问题意识、研究路径与研究特色等进行提炼归纳,对日本民间与政府俄苏研究机构及其学术刊物的研究风格与关注重点进行比较分析;第叁条思路是在第二条思路的基础上再度提炼,最终选择一条最为日本俄苏学界重视的俄罗斯社会转型的思路,即选择转型阶段俄罗斯的政治转型、经济转轨、社会变迁以及国内体制变迁与对外战略互动这条思路,作为整个课题研究的主线贯穿始终。本课题是国内较早地对日本俄苏研究领域进行系统整理、分析与发掘的基础性研究,如果能为中国的俄苏研究学界提供某种借鉴,将是最大的研究价值所在。

潘广辉[4]2006年在《外部因素和民族问题的激化与苏联解体新考——欧美学界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外部因素对苏联国内的民族问题演化分析苏联崩溃的原因,是欧美学界研究苏联解体的路径之一。学者们从苏东关系的演变、阿富汗战争的震荡、东西方关系的缓和、西方国家的和平演变,以及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分离主义浪潮等角度,研究和考察了外部因素对苏联国内民族问题的影响,进而在促成苏联解体的过程中所发挥的重大作用。欧美学者的研究成果为国内学界探讨苏联解体从各种不同视角提供了借鉴。

郭金月[5]2012年在《美国苏联学的兴衰》文中研究指明美国的苏联学是指冷战期间美国学术界以苏联政治为对象而展开的研究。本文介绍了美国苏联学起源的历史背景、主要理论视角、代表性学者的学术思想和苏联学取得的成就。另外,本文也试图初步回答美国学者未能预见苏联解体的原因所在。美国的俄国研究起步很晚。除了几所大学里的俄国语言、文学和历史课程之外,一战前美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俄国研究。20世纪20、30年代,洛克菲勒基金会做了一些苏联知识的普及工作,但这时美国人对俄国仍然知之甚少。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冷战催生了美国的苏联学。为了认识和理解苏联这个对国家安全造成最大威胁的敌人,美国政府、基金会和大学合力推动了历时40多年的大规模对苏联系统研究。大体说来,美国的苏联学有四个主要的理论视角。极权主义是美国学者为苏联贴上的第一个标签。这个模式将苏联与纳粹德国并列,强调其恐怖、垄断全部权力和全面社会改造等与以前独裁政权不同的全新特征。这个理论认为苏联不会发生变化,也无法进行改革。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发生的一切使学者对其有效性产生了质疑。一部分学者受到美国政治研究的启发,认为苏联政治并非极权主义模式所认为的铁板一块,而是在机构、精英之间甚至社会各阶层之间出现了不同的利益集团。在这种多元主义视角之下,苏联将走向西方政体那样的多元政治。另一部分学者则深受帕森斯等人的社会学影响,将苏联视为一个趋向理性的现代工业社会,认为工业化和城市化等社会经济领域的发展将使苏联政治发生改变,其中的“趋同派”甚至认为苏联将由现代化道路走向西方式的民主政治。与这一派相对,还有一部分学者侧重分析俄国历史和传统政治文化对当代苏联政治的影响。戈尔巴乔夫上台以前学者们侧重文化的连续性,以此得出苏联政治稳定且具有很大合法性的结论;1985年之后他们转而认为,由于世代差异,俄国政治文化的变化性更为显着,甚至认为苏联70年的统治已经造就了多元民主体制的根基。布热津斯基和塔克是美国苏联学家中的代表人物,他们个人经历不同,观点相异甚至相反,但他们的研究都贯穿了整个冷战时代,在学界也都有相当影响力。布热津斯基是一位怀有政治抱负的波兰裔移民。他始终认为苏联政治是不能改革的极权主义体制,这个极权主义的核心特征是政权完全控制社会。在他看来,赫鲁晓夫时代苏联的发展方向是演变,自勃列日涅夫时代起苏联政治就走向了衰朽和蜕化。除此之外,俄国历史传统的连续性表现得也越来越明显,苏联体制开始向沙俄时代的威权主义政治靠拢。他注意到,苏联的民族问题是一种潜在危险和苏联政治演变的障碍,到1980年代末它变成关乎苏联生死存亡的问题。斯大林逝世之前,塔克曾于美国驻苏使馆工作9年。他的研究特色是对心理学方法的运用,他发现,在很大程度上独裁者斯大林的神经质人格驱动了苏联体制的运行。他指出,斯大林主义并不是一场西方通常认为的现代化革命,而是向15到18世纪沙皇时代俄国国家建设过程的回归。塔克对苏联的意识形态——马列主义也进行了较为新颖的解读,并指出西方学界的许多误解。在塔克看来,斯大林主义的遗产深刻影响着他身后苏联的发展,赫鲁晓夫的政策回归到1930年代的斯大林主义,勃列日涅夫时代的苏联“国家肿大膨胀,社会筋疲力尽”。由于信仰体系失败,作为一种文化,1980年代的苏联共产主义已经陷入危机之中。苏联解体前后,美国学界对苏联学进行了反思。苏联学对苏联领导人和俄罗斯学界都产生了一定影响。通过人才供应和政策建议,苏联学与美国对苏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更有紧密关系。美国苏联学未能预见苏联解体的原因可以归纳为四个方面:苏联解体本身很难预测、苏联学家自身存在局限、理论工具和观察视角存在缺陷、美国国内环境和国际局势制约。本研究得出以下初步结论:地区研究应以人文社会学科为基础;理论工具对事物认知具有副作用;学者的情感不利于研究的客观;限定时段是预测的前提条件。

字振华[6]2013年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研究》文中认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近年来我国学术界持续关注和深入探讨的重要课题。党的十六大以来,胡锦涛反复强调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要求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其中就包括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由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9世纪创立的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科学理论。它是倡导民族平等联合、指引被压迫民族争取民族独立和民族解放的理论;是谋求民族发展、推动各民族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的理论;是促进民族和谐、协调民族关系、处理民族问题的理论。这些核心思想和基本原理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创立之初就已经开始确立,并在同各国的具体实践的结合中得到不断深化和发展。20世纪,列宁和斯大林把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同俄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根据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时代的新情况、新问题,提出了关于民族和殖民地问题的学说,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开启了包括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内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央集权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长期存在是中国的历史传统,各民族经过长期的经济和文化交流,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可分割的“多元一体”的民族格局。但到了近代以后,由于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中国开始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边疆危机四伏,各少数民族的民族解放运动也蓬勃发展。这些内外场景和社会变化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条件和土壤。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历史进程经历了初步探索、基本形成、曲折发展、深入推进的过程。初步探索阶段经历了从照搬苏联到结合中国实际,从早期的民族自决、联邦制到后来的联合、自治的过程。新中国成立以后,在民族地区进行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实行民族区域自治,进行民族识别和民族社会历史调查、实行民族优惠政策、实现民族平等,标志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形成。在“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期间,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阻力重重,经历了曲折发展的阶段。改革开放以后,党在民族问题上的拨乱反正,重新开启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新的历程。随着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成为民族工作的中心任务。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进入了深入推进的阶段。进入新世纪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问题,以中央文件的方式提出了中国共产党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政策的十二个方面,即中央“十二条”,全面概括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创新成果,其中关于把民族定义为“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的新阐述,标志着从斯大林民族定义到中国话语的回归;把民族问题概括为“两个包括”、“叁个关系”,全方位拓宽了民族问题的视野,揭示了民族问题与其他社会总问题的密切关联;把民族区域自治作为符合国情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内容加以坚持和完善,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新发展;把“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概括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以及把民族工作主题提炼为“叁个离不开”、“两个共同”,是科学发展观在我国民族关系中的深刻体现和基本要求。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科学的理论而不是教条,需要在具体实践中不断创新和发展,才能显示其强大的生命力。在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过程中,只有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基本原理,紧密结合中国具体的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国情,并不断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才能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的学术话语体系。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过程,既是一个同中国实际日益紧密结合的过程,也是一个关照世界局势、回应各种挑战的过程。苏联解体产生了中国是否会“步苏联后尘”的疑问,也产生了“沿袭”苏联解决民族问题模式的中国能否真正解决民族问题的担忧。中国共产党在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进程中,从容有效应对各种问题和挑战,使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在中国大地获得了新的生机与活力。总结历史的目的在于启迪现实,研究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密切关注当前中国的民族问题,准确把握其发展的主要趋势,深入研究解决的具体路径,继续坚持中国基于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基本立场而确立的民族理论和政策,在新的实践中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从而真正做到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全面正确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这就是本文研究的根本目的。

雷蕾[7]2016年在《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俄国革命家、哲学家、批判家尼·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一个人的历史意义是由其对祖国的贡献来衡量的,而优秀的本质是由是否具有深厚爱国主义情怀来衡量的"。作为俄罗斯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集中体现为"一种社会情感"、"一种行为准则"、"一种大国情怀"和"一种价值导向",这既是对"第叁罗马"思想、"祖国之子"思想的继承发展,同时也从中折射出俄国知识分子和革命导师列宁等人关于爱国主义本质的思想认识。在当代俄罗斯社会,爱国主义被赋予了神圣的国家使命,成为俄罗斯在国家治理层面合法开展价值观整合,维护俄式民主化道路,引领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思想武器。正如普京所言,"我们找不到像苏联所选择的那样的东西。我认为,我们没必要向遥远的过去寻找这种东西,如果有一种能代替过去不错做法的东西,那就是全俄爱国主义"①。爱国主义是爱国情感的理性自觉,而爱国主义教育是促进个体掌握和获得此种理性自觉的必要途径。回视俄罗斯教育历程,爱国主义教育以其特有的价值规定和教育功能占据了重要的篇幅,是各个时期俄罗斯教育领域不可撼动的组成部分。特别在苏联时期,爱国主义教育高度服务于国家意识形态建设,滋养着苏联人民的社会生活,其传递的思想理念影响着一代代苏维埃人民的精神世界。时至今日,虽然国家体制已经发生变革,社会结构也已发生转型,但爱国主义教育所具有的强大思想力量和精神指向仍然焕发着极强的生命力和时代感。在今日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所追求的价值观念是容纳社会多样价值观、多种政治思想和多元文化的最大公约数。在新的历史阶段,俄罗斯选择以爱国主义教育带动俄罗斯现代德育体系的全面复兴,并以爱国主义教育的强势回归作为国家发展和民族振兴的重要突破口,符合俄罗斯重建"社会统一的价值观和思想倾向"的道路选择,是俄罗斯追求"历史同脉性"、"民族继承性"和"文化兼容性"融合式发展道路的战略决策。我国与俄罗斯在历史上有着相似的教育背景,虽然在"特殊时期"经历过学术交流停滞,但正如朱小蔓教授曾经说过:"如果秉持多元的文化认同观和科学客观的态度,我们就不能、也不应该遗忘俄罗斯"②。当前,中俄两国都处于社会转型期,在青少年的教育问题上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俄罗斯近些年在爱国主义教育领域所进行的探索与建设,所形成的理念与方法,是能够与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建设和实践发展以及我国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进行对话和交流的。基于上述认识,本研究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与方法,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从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科视角对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进行较为客观、系统的分析与研究,力图解决两个层面的基本问题:在理论层面,追溯俄罗斯爱国主义的历史文化根源,辨析"俄罗斯新思想"与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在关系,深入剖析俄罗斯爱国主义及爱国主义教育的当代价值,破解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在实践层面,全景式、整体式呈现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对其现实经验与局限性进行客观分析,并在此基础上积极凝练我国在爱国主义教育领域应当给予的现实回应。正文总共包括五章。第一章主要研究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当代释义,集中破解论文研究的基本理论问题。一方面,重点阐释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并对作为俄罗斯爱国主义思想溯源的"第叁罗马思想"、"祖国之子思想"、"19世纪知识分子的爱国主义思想"、"列宁的爱国主义思想"进行追溯与分析,探寻爱国主义的民族文化基因,寻找爱国主义教育何以在当下承担国家重任的民族根源;另一方面,在当代俄罗斯德育体系框架下,阐释了其重要组成部分——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精神道德教育、公民教育的基本内涵及内在关系。第二章主要研究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强势回归。以历史为主线,结合俄罗斯不同历史阶段爱国主义的基本内涵,重点研究基辅罗斯时期、沙皇时期、苏联时期的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核心内容与本质诉求。以现实为基础,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层面剖析爱国主义教育复归的社会背景,客观分析国家主义、自由主义、民族主义等影响爱国主义教育回归的社会思潮,寻找爱国主义教育何以在当下承担国家重任的现实根源,探寻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模式构建的社会成因。以政策为参照,通过系统分析俄罗斯四部爱国主义教育国家纲要的目标任务、现实合力和配套资源等具体问题,透视国家层面对爱国主义教育提供的政策支持,从本质上把握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第叁章主要研究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基础、理论借鉴及现实主体。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复归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根源,那么,从现实俄罗斯社会审视爱国主义教育,其强大的精神力量或思想基础在何处?我们认为,普京提出的"俄罗斯新思想"恰是为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基础。本部分重点辨析"俄罗斯新思想"与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内在关系,在此基础上探讨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理论借鉴,其中包括"个体中心取向教育理论"、"合作教育学理论"、"集体主义教育理论"。同时,本部分还从核心教育主体、战略导向主体、地区监督主体、地区执行主体、社会教育主体、宗教文化主体、校园文化主体层面,阐释了作为"全社会工程"爱国主义教育的"纵向联动、横向协作"立体式教育格局。第四章主要研究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内容、课程设置及实践模式。本部分重点阐释了爱国主义教育主要内容,具体包括"基本民族价值观念教育"、"国家历史与宗教文化教育"、"军事强国意识教育"和"民族宽容意识教育"。在此基础上,系统分析了俄罗斯大中小学以人文社会科学类显性课程为主的课程爱国主义教育模式,分别对小学阶段"周围世界"、初高中阶段"社会知识"、大学阶段"人文、社会和经济类课程"的授课目标、内容、形式等问题进行了研究。立足爱国主义教育的实践属性,总结了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叁类重要实践教育模式,即"国家历史文化"认知模式"、"军事强国意识"激发模式和"公民爱国行动"践行模式。第五章重点围绕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开展理性思考。从问题反思角度,客观分析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经验,同时对俄罗斯爱国主义自身具有的狭隘性,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理论研究迟滞和发展不均衡等存在问题进行了反思。在此基础上,以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为参照,立足我国社会,提出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教育永恒性,牢固树立爱党、爱国与爱社会主义有机统一,牢固树立爱国主义教育促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基本认识,以及努力探索爱国主义教育在当代中国社会时代进路,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制度建设和社会合力构建的理性回应。

封帅[8]2012年在《冷战后英国的俄罗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英国学界对俄罗斯研究的历史超过400年,积累了丰富的研究经验,着名学者和优秀成果如恒河沙数。冷战结束之后,英国学者围绕着俄罗斯转型问题,依然刻苦钻研,笔耕不辍。在诸多前沿学术问题上都提出了自己卓越的见解,为国际斯拉夫研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其高水平的研究在协助英国政府制定外交政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甚至对于当代国际格局的演变也产生了微妙的影响。本课题主要研究的是冷战后英国学术界对于俄罗斯与苏联问题的研究状况,是一项对于特定历史时期,特定领域基本研究状况的分析、综合与评价。本课题的研究主旨是在了解英国俄罗斯研究的发展历史和当代概况的基础上,通过考察英国学术界在冷战结束后20多年来在俄罗斯与苏联的政治转型、经济转型、历史和外交等领域的主要研究成果,分析英国俄罗斯研究界的基本思想倾向、理论观点、研究方法和分析路径。通过多种研究方法,对相关的学术成果进行解读和概括,并最终形成对冷战后英国俄罗斯研究状况的整体认知与综合评价。本文共分为七章,首先对英国俄罗斯研究的发展历史进行系统梳理,随后对冷战后英国俄罗斯研究的主要成果分门别类进行深度分析,最后对冷战后英国俄罗斯研究的主要特点和思想谱系进行概括。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叙述了本课题的源起,以及本课题在学术史、理论研究和外交实践等多个层面的重要意义。对于本课题的国际、国内研究现状进行了比较全面的总结,同时对本课题研究中资料搜集的主要方法,基本的分析路径和全文的研究框架进行了介绍。第二章为英国俄罗斯研究概况,包括英国俄罗斯研究的历史沿革和冷战后英国俄罗斯研究的基本状况两个部分。回顾了从16世纪至今英国俄罗斯研究的发展历程,介绍了不同时期具有代表性的学者和着作。然后对当代英国俄罗斯研究的状况进行了重点分析,分别对当代英国学术界的主要研究机构,主流学者,主要学术刊物进行了详细介绍,并且通过定量研究的方式对于冷战后英国学术界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议题的变化情况进行了剖析。第叁章为冷战后英国的俄罗斯政治转型研究。在概括了冷战后英国学者对俄罗斯政治转型问题的整体研究状况的基础上,以主要的研究议题为线索,对于当代英国学者的观点进行了总结。对苏联解体,转型时期俄罗斯政治体制和普京时代等问题进行了重点介绍,对于相关问题中所出现的不同观点进行了解释。第四章为冷战后英国的俄罗斯经济转型研究。根据英国学者思想理念的差异,以对比的方式分析了英国学术界对于俄罗斯经济转型的两种竞争与对立的观点。主流的英国学者以新自由主义的视角出发,以市场化、自由化为俄罗斯经济转型的主要目标,并以此为据对于俄罗斯经济转型进程进行评价。而左翼学者则坚持新马克思主义的研究视角,将平等、社会利益和经济自主等要素作为评价俄罗斯经济转型的基本标准。第五章为冷战后英国的俄罗斯历史研究。历史研究是英国学术界的重要传统,历史学方法也是英国俄罗斯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英国历史学家们积极参与到转型研究中,利用历史学的研究视角对于苏联解体和俄罗斯转型进行解读,并且得出了非常具有预见性的重要理论观点。本章以“帝国”理论为核心,对历史研究的内容进行了介绍。第六章为冷战后英国的俄罗斯外交研究。在英国俄罗斯研究领域,对于俄罗斯外交问题的研究比较有代表性的观点多与智库机构有关,他们凭借着熟悉外交事务,掌握丰富的第一手资料等优势,在俄罗斯外交研究领域取得了非常丰富且有价值的研究成果。本章根据不同议题所涉及的内容,对冷战后英国学者对俄罗斯外交的研究进行了概述。第七章为结论部分。在对政治、经济、历史和外交等领域的全面分析之后,这一部分对整个冷战后英国的俄罗斯研究领域的思想谱系和时代特征进行了概括,并且对整个英国的俄罗斯研究给予评价,对于英国俄罗斯研究的主要优点和存在的缺陷进行总结,最终提出适当的研究结论。

花永兰[9]2005年在《当代世界民族主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论文以国内外既有的丰富研究成果、相关学科的理论观点和学术素材为基础,聚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特别是上世纪末冷战结束前后以来的世界民族主义风起云涌、潮起潮落的多端变化,力求对其展开缜密梳理和辩证分析,并试图通过这种创新分析,提供一种更深入研究世界民族主义问题的切入视角和思考框架,从而较为全面地揭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民族主义不断变化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规律,得出更为科学的结论。 本文运用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研究当代世界民族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观,把坚持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结合起来。结合历史和变化了的世界现实正确界定民族主义,并在此基础上展开相关讨论。民族主义既是世界性又是历史性问题,涉及多种学科,本文运用多种学科的研究手段,将一国之内的民族问题与民族国家相互之间的矛盾冲突结合起来研究,并坚持宏观分析与个案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本文包括具有相互联系的导论、正文和结束语叁个部分。正文共分六章。 导论部分指出了民族主义的重新崛起使研究该问题成为当前迫切的要求,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同时也回顾了国内外学术理论界就此问题所展开的历时经久的一系列重大研究及其所存在的得失,为搭建本文的写作框架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准备和分析依据。 第一章:民族主义概说。着重讨论民族与民族主义概念、民族主义类型和历史分期,既为该研究提供逻辑起点,又拨开历史尘埃,全方位但却简要地再现了民族主义自产生以来的历史发展脉络,以便挖掘出各种类型的民族主义在其长期发展中的内在联系。虽然民族主义随历史的发展不断出现新的变化,但当代民族主义总能在历史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结合20世纪末世界民族主义浪潮发生和发展的现状,本文努力突破诠释民族主义概念的传统理论模式,摈弃以阶级分析取代民族分析的教条主义,对民族主义作了如下界定,即民族主义是指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建立于民族共同体基础之上的维护和扩大本民族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的思想观念、理论思潮和实践活动,以促进本民族的生存、独立和发展。 第二章:20世纪末世界民族主义浪潮的兴起。本章总结概括了冷战结束前后以来世界民族主义浪潮中的主要表现形式和重要的基本特征。这些形式中有的直接表现为冷战结束前后兴起的民族主义的新景观,如大规模、突发性的民族分离主义运动,有的则属于原有民族主义问题的重新泛起和强化,如宗教民族主义、种族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回潮等。民族主义在新的世界历史舞台上得到了充分且全面的展现。 第叁章:20世纪末世界民族主义兴起的原因。主要分析了冷战结束前后世界民族主义兴起的国际背景、国内现实及其理论渊源等因素,不仅有历史原因,也有现实原因,不仅有理论上的原因,也有实践中的原因,不仅有国内因素,也有国际因素,共

徐博[10]2013年在《冷战后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研究》文中认为俄罗斯是一个横跨欧亚大陆的国家。这一地理位置赋予了俄罗斯独特的地缘影响力,其既是一个欧洲国家,又是一个亚洲国家,俄罗斯的地缘战略必须兼顾东西两个方向才能最有效的保护其国家利益和地缘空间的完整。因此,面向亚太地区的地缘战略在俄罗斯的对外战略中占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同时从历史上看,俄罗斯又是一个十分重视地缘政治和地缘利益的国家。地缘战略在俄罗斯的对外战略中始终占据核心地位。尤其在俄罗斯的欧洲地缘战略空间面临着来自西方国家不断挤压的今天,开展面向亚太地区积极的地缘战略和外交更是对于俄罗斯稳固本国远东地区的安全和发展,拓展自身的战略空间,提升其大国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以冷战后俄罗斯经典地缘政治,地缘战略思想为主要分析方法,对于冷战后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的研究,在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演变的纵向维度上,笔者提出了大西洋主义,新斯拉夫主义和新欧亚主义叁个分析视角,在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演变的横向维度上,笔者又提出了地缘安全,地缘经济,地缘文化叁个考察方向,通过对于这几个层次和维度的交叉对比分析,从叁维结构和立体空间展现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的全貌。除此之外,论文还探讨了冷战后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实施路径的基本构造,通过研究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中的支点国家,多边平台和主要手段来勾勒出俄罗斯是如何实现其地缘战略目标的,并对其战略中存在的历史和现实问题,未来战略的前景以及对中俄关系的影响做出了分析和预测。由于俄罗斯是国际关系体系中的地缘政治大国和地缘战略强国,而亚太地区又是我国未来崛起的最重要战略依托,因此研究冷战后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 民族问题与苏联解体——欧、美学界的研究[J]. 潘广辉, 吴婧. 世界民族. 2006

[2]. 民族问题与苏联解体[D]. 潘广辉. 华东师范大学. 2004

[3]. 冷战后的日本俄苏研究[D]. 阎德学. 华东师范大学. 2011

[4]. 外部因素和民族问题的激化与苏联解体新考——欧美学界的研究[J]. 潘广辉. 国际论坛. 2006

[5]. 美国苏联学的兴衰[D]. 郭金月. 华东师范大学. 2012

[6].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研究[D]. 字振华. 陕西师范大学. 2013

[7]. 当代俄罗斯爱国主义教育研究[D]. 雷蕾. 东北师范大学. 2016

[8]. 冷战后英国的俄罗斯研究[D]. 封帅. 华东师范大学. 2012

[9]. 当代世界民族主义研究[D]. 花永兰. 中共中央党校. 2005

[10]. 冷战后俄罗斯亚太地缘战略研究[D]. 徐博. 吉林大学. 2013

标签:;  ;  ;  ;  ;  ;  ;  ;  ;  ;  ;  ;  ;  ;  ;  ;  ;  ;  ;  ;  ;  

民族问题与苏联解体——欧美学界的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