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现代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了很大提高,但同时给环境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污染。环境保护成为人类以及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前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而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监测质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环境的质量,因此,环境质量监测至关重要。
关键词:环境监测;影响因素;改进措施
引言: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当前的环境质量比较严重,危害着人们的健康。因此要做好环境监测,将一些突出的环境问题做好针对性的监测保护,从而提高监测质量,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本文主要从影响环境监测的极大因素入手,逐一的探讨改善策略,从而提高我国的环境监测水平。
一、影响因素
1.1 环境监测的分布点 遇到的不确定因素较多
为了做好监测工作,首先需要做好环境监测布点的工作,这也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环境监测质量的水平高低。但是现阶段的环境监测布点位置的选择是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因为很多不断变化的因素可能会影响检测的结果,比如布点周围的环境、天气状况等等,这些随时会发生变化的外部条件会降低监测的质量。当前使用的监测工具虽然在技术上不断革新,但是多变的环境都会影响监测人员对仪器检测的数据判断,即使做了非常全面的评估,但是在较长周期的检测过程中,还是会因为布点周围的不确定因素导致监测质量难以符合实际的情况。
1.2 采样质量的高低以及监测仪器的好坏
采样过程对于环境监测来说也是相当重要的一个过程。监测人员通常会进行户外的实地采样,但是每个区域的环境都是不尽相同的,而且采样的结果会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样品在存储、运送过程中都会失准,而且采集样品的器具以及数量也都会影响到最后的结果。所以采样质量的高低很多时候不光光是样品的问题,更多的可能是外部条件的变化使得结果发生改变。因此,对于样品采集人员来说,只有细化到工作的各个环节,设定专门的人员进行管理,并且提高样品存储技术,才能从根本上去防止采样的质量降低。另外就是在整个环境监测过程中,监测仪器的重要性也不容忽视。任何一个环节的监测仪器都要实时的进行精密度和灵敏度的检查,确保最终的结果误差不会太大。所以这就需要监测人员的专业性要得以保证,比如采集水样对其石油含量进行分析时,要用玻璃容器进行采集。由于塑料容器容易导致分析结果的偏离,所以不采用塑料仪器进行样品采集。总之,因“物”而异。除此之外,监测仪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最终结果的准确性,因此在监测之前,一定要做好校准工作,避免过程中或是检测后的不良结果产生,也只有这样,才能提高监测水平与质量。
1.3 监测工作的落地情况
我们经常会提到工作中的执行力问题,确实任何一个岗位都需要较高的执行力,能够将想法落实到位,从实践中探寻正确的做法。监测水平也是在一次次的尝试中不断提高的。所以岗位所对应的职责,检测前期的策划,还有实际监测过程中的环节把控,都需要落实到位。只有落地了,才能发现监测结果的变化趋势,及时的找寻有效的方式去把握结果的精准度。
1.4 现有的治理技术无法短时间做好控制
我国的经济在新时期下实现了更高的突破,技术也快速走上正轨,但是因为环境污染的种类实在繁多,现有的技术还是无法做到统一监测,相反可能会造成其他有害物体的出现。虽然我国也在不断的研发各种环境污染的监测技术,也在现阶段下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从研发到实际的监测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难以达到环境污染监测的标准及要求,究其原因,还是资金投入的数量不够多,难以组织更为专业的团队去进行研发,而且这些监测技术项目的开发过程是需要很长一段时间的,如果没有基础的资金保障,也很难有人才会坚持下来,所以为了更好地推动我国的环境污染监测步伐,就需要加大资金以及人力上的投入,使得监测技术可以得到实质性的成效,真正用于环境污染的监测,并取得一定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改进对策
2.1 布点的选择需要优化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也明确了环境条件的多变会影响到检测结果的精准性。所以我们在选择环境监测布点时,尽可能地采用以最少的测点来代表最大空间的方法。因为每个地区的环境问题都不一样,有的可能是雾霾特别严重,有的是工业排污导致的水污染问题,所以在优化监测分布点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性的采用适当的技术手段。监测点位附近的环境有着很强的不可预见性,所以监测的时间可以适当的拉长,通过一个阶段的数据去分析当地环境质量问题,而且这样也能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度。通过对比去有效地开展环境监测工作。
2.2 样品质量的提高
为了提高整体的监测水平,还需要从样品的收集前后入手,无论是前期的准备工作,还是中期的样品采集,到最后但保存语音说都要加强各个环节的样品保护。所以具体的提高样品质量的方法可以是:在选择到合适的监测点位后,需要监测人员实地考察周边的环境条件,组织大家一起完善检测方案,进行全面的策划,并且制定出边检测边评估边改进的方式,各个岗位都要安排专业的人员,除此之外,样品的保养以及校准,都能在一定程度上去提高样品的质量,有利于后期的检测数据分析。
2.3 加强培训,完善监督,提高团队执行力
加强培训的目的是提高全体检测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通过培训使他们具备责任意识,能够付出百分之百的精力在自己的岗位职责履行上,并且提高执行力,采集以及保养运输阶段都能保证样品的完整性,也只有这样才能得到我们想要的环境质量监测结果。另外也需要完善监督体系,监督人员的执行力和效率都是监测工作落实到位的保障,所以需要每一个监督者都能明确自己的岗位职责,认真地履行义务,按照监测工作的正常流程去检查这个环节的落实情况,才能一起提高我国环境质量监测的水平。
2.4 注入更多的资金研究先进的技术
环境污染已经是当今社会非常重视的问题,影响着每一个人的身体健康,而且不利于社会的稳定和谐发展。进行环境质量监测为的就是根据检测的结果来采取合理有效的减污方法,从而降低环境中的污染物质含量。所以国家政府也都需要加强重视,注入更多的资金去研发更好的监测技术,并且提高技术人员的创新和超前意识,可以根据样品的监测结果去分析未来的环境走势,提前做好技术研发,防范未来可能会出现的种种环境问题。
三、结论
保护环境人人有责,这是我们每个人都耳熟能详得老话。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很多文明的现象在慢慢的缺失,企业为了经济效益最大化,有的时候会不惜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以获取自己的更高收益。而社会上的环保号召也缺乏力度,使得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不断遭受各种程度的破坏。因此现阶段的我们都要积极的支持环境质量监测工作,在这岗位上的工作人员也要提高责任意识,提升工作效率,因地制宜,运用最合适的技术方法来采集样品、保护样品,从而提高监测结果的准确性,以便后期的数据分析,只有这样,才能提升我国整体的环境质量监测水平。
参考文献:
[1] 童明珠.新时期环境监测质量影响因素与改进措施 [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27).
[2] 胡丹.环境监测质量的影响因素及其处理方法分析 [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5,(7).
[3] 郭大全,张凯强,李志明.环境监测质量影响因素及对策分析[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2).
[4] 黄剑.影响环境监测质量控制的因素及对策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4(45)
[5] 孙杰.浅谈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因素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17):200-200
[6] 庞玉萍.影响环境监测质量的因素及控制措施探讨[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5(10):89-89
论文作者:韦玉盈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5/16
标签:环境监测论文; 样品论文; 质量论文; 环境论文; 因素论文; 技术论文; 人员论文; 《基层建设》2018年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