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英语校本教学研究初探_校本教研论文

中学英语校本教学研究初探_校本教研论文

中学英语校本教研初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校本论文,中学英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校本教研的背景、内涵和现状

新课程标准要求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同时也要求教师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英语课程的要求,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反思,努力使自己成为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型教师。课程改革目标的实现最终要依靠广大一线英语教师的努力和实践,没有他们的配合和发展,改革就会变成纸上谈兵。因此,将学习、工作和研究融为一体是教师的专业发展的要求和方向,校本教研也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是新课程改革的必然产物。

校本教研是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它是将教学研究的中心下移到学校,以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所面对的各种具体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为研究主体,强调理论和专业人员的结合,既注重解决实际问题,又注重经验的总结,理论的提升,规律的探索和教师的专业成长。[1]它有三个核心要素:教师个人、教师集体和专家。相应有三个核心力量:教师的个人反思、教师集体的同伴互助和专家的专业引领。其中教师的个人反思是校本教研的基础和前提;教师之间的互助合作是校本教研的标志和灵魂;专业研究人员的及时参与是校本教研不可缺少的因素,三者是互相补充、互相促进的。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评议活动,校本教研在许多地区还处于起步阶段,在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不少困难。表现为以下现状:

(一)许多教师的课改理念不深,参与的积极性不高

很多教师忙于繁琐的日常教学工作,无暇关注课程改革的新动态、新方向,或者认为教研是专家们去做的事,自己负责搞好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就行了。

(二)开展的教研活动形式行政化,效果表层化

由于没有深挖教学过程中的实际问题,缺乏一线教师的反思和研讨,使得教研活动中的备课、听课、评课都流于形式,没有真正解决教学中的具体问题,反而成为教学工作的负担。

(三)教研组没有建立起健全的合作机制

教师的集体力量很难得到充分发挥,广大教师仍然处于孤军奋战的局面。教材的分析、学案的设计、资源的开发等重要教研活动都离不开教师之间的共同协作和相互支持,单靠个别教师的埋头苦干是难以完成的。

那么,如何让所有教师都参与到校本教研中来,如何将教研活动和教学实践结合起来,如何发挥教研组的合作性和集中群体智慧是当前校本教研面临的紧迫问题。笔者试结合本人和本校的做法探索中学英语校本教研的实践途径。

二、校本教研的实践途径

(一)加强个人反思,进行自主研究

美国教育家波斯纳(1989)提出:“教师的发展;经验+反思”。我国教育家叶澜也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出色的教师;如果教师写三年反思,可能成为名师。”教师在实践中发现的问题,思考并提出的问题解决方案比学者所提出的有时更加具体、深入,具有现实性和可行性。倘若教师失去在行动中反思的意识,工作成效会大打折扣,研究更无从谈起。[2]可见,反思对于教师的成长十分重要。在校本教研中,教师的个人反思是基础和前提。

1.学习课程理论,反思教学方向

国家英语课程标准明确了教学的任务和目标,对教师如何使用教材、进行评价、开展课堂活动等也有要求和指示。教师只有熟悉课程标准的内容,才能把握好教学方向,确保教学行为都有助于课程改革的实现。同时,教师也应该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方法,尤其是任务型教学模式,结合教学实践,形成个人教学特色。

2.撰写教学后记,反思教学行为

课堂教学不能随着下课铃声响起而结束,教师应该通过反思来加以总结和升华。对课堂的导入、活动的安排、提问的艺术、作业的布置等进行回顾和分析,发现存在问题并积极寻找对策,作出在下一节课将如何弥补的调控。笔者负责两个班的英语教学,习惯在结束一个班的授课后马上进行反思,在第二个班的教学中作出适时的调整,并在结束两节课后撰写教学日志,将不足和成功之处记录下来,以便总结经验和避免低水平教学行为的重复。

3.积累观摩心得,反思教学案例

听课、评课是最普遍的教研活动之一,广大教师习惯详细地记录观摩课的教学过程,却很少将它作为一个教学案例进行研究和探讨。其实,一节公开课或示范课并不足以成为评价执教者教学水平的标准,但却可以为听课者提供诸多思考教学问题的角度。如从师生互动中反思课堂学习主体的体现;从教师话语中反思情感教学的渗透;从小组活动中反思合作性学习策略的培养等等。教师不妨在听课时选取某个角度作为切入口,注意观察和记录,听课后进行案例分析,写下观摩心得,对于提高听课效果和促进自身教学水平都会有很大帮助。

4.分析学生作业,反思教学效果

学生的作业(包括口头和笔头作业)是反映教学效果的最直接形式。许多教师的教学水平的迅速提高是因为他们注意分析和反思学生的作业。从作业的完成效果可以看出教学目标是否达到了;分层作业设置是否合理,难易适中;分层教学是否落实了;学习策略是否形成了等等。也有聪明的教师直接让学生写学习反思,从批阅他们的学习反思中发现课堂教学的不足,直接调整教学策略,实现教为学服务。

(二)重视同伴互助,促进集体研究

新课程改革倡导通过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来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校本教研也强调教师之间的专业切磋、协调合作、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和共同成长。同伴互助的实质是教师作为专业人员之间的交往、互动和对话。教研组活动是最普遍的形式,已经成为学校促进教学的有效内部组织形式,也是建立统一的教学研究管理系统的重要措施。[3]作为校本教研的灵魂和标志,同伴互助有多种实践途径。

1.集体备课

集体备课以备课组为单位,针对教学目标的制定、教材的处理、导学案的设计、学情的分析、评价的标准等进行讨论和协商,各备课组教师一般每星期集中1到2次。传统的集体备课只是将任务简单分割成几块交给每个教师单独完成,校本教研中的集体备课强调教师的合作、互动和对话。笔者所在学校开展集体备课有以下特色:1)备课组定期定点会面讨论个人反思中发现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方案,也同时交流成功之处,相互促进,适时总结;2)利用各种网络工具进行资源共享,包括教学设计、电子课件、课文录音、作业设计和教学后记等;3)开发校本课程资源,如针对本校学生具体情况,分层设计作业,测试内容和假期作业等。

2.师徒结对

笔者所在学校组织2年以下教龄的新教师同年级有经验的骨干教师结对子,双方在学期初制定结对计划和目标,新教师就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请教导师,新老教师每周都要相互听课,导师通过观察新教师的授课以及上示范课,给新教师以经验上的支持和帮助。每学期新教师也需要面向教研组上公开课至少1次,并接受集体评议。学校在每学年举办一次“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来更好地检查新教师的学习情况,激励他们更快的成长。师徒结对的组织形式具有灵活性和即时性的优点,由于师徒双方工作环境接近,话题相似,容易进行沟通和取得沟通成果。通过结对,教师之间快速建立起良好的个人关系,彼此信任,相互支持,就教学话题坦诚对话,共同进步,教学相长。

3.听课评课

听课、评课并非校本教研特有的活动形式,传统的教学观摩和评议活动也经常采用这种形式进行。不少学校规定每位教师每学期听课10到15节并详细记录在册。可以说,听课成为许多教师课堂教学以外的一大工作内容。然而,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和系统的指导,传统的听课评课往往存在着以下几点不足:[4]

1)忽略了教师间合作意识的培养。执教者单独完成对教学内容的选择,目标的确立,流程的设计等工作;执教者和听课者之间没有确定研究的主题;评课时不注重理论指导下的研究,而是避重就轻地做一些不伤和气的点评。

2)缺乏对教学行为反思和跟进的重要环节,活动停留在“听一听,评一评”的层面上。执教者和听课者对教学行为的反思和跟进,是专业成长的必要途径,否则相关经验难以内化,也不能在后继的实践中再次验证,听课评课也就失去了教研的真正意义了。

笔者认为将听课、评课活动作为课例研究,可以有效促进校本英语教研。具体做法如下:

1)以执教者本人意见为主,备课组集体商讨课题,确定教学计划,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和研究主题。

2)一人同课多轮演习,在备课组内进行。每轮上课针对不同的观察主题,突破缺陷,打造精品课,这个过程对于执教者是很好的锻炼成长机会。

3)制作有明确研究主题的听课设计表并发给听课教师,使执教者和听课者(即评课者)研究目标一致,话题对应,在听课过程中有的放矢地观察和记录。

4)在理论的指导下,执教者和听课者联系课堂实际就研究主题发表意见,评课内容不作为衡量执教者教学水平的标准,只是作为课例研究的过程。

5)执教者和听课者撰写教学反思和观摩心得,针对研究主题,将理论和实践联系起来,总结出具有规律性的东西,并在后继的课堂教学中再次实践,促进经验的内化和反思尚需进一步探索的问题。

4.课题研究

新课程改革给广大教师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的同时,也带来了诸多的困惑和问题。其中有些是课程标准本身引发教师思考和探索的,有些是教师自己在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在教研组内开展课题研究是促进教师深入研究课程改革,主动学习教育理论,切实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对于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提升学校的教研力量也能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课题的选择一定要结合教师个人或集体反思中发现的重大问题,以解决本校英语教育教学实际困难为出发点,不能为研究而研究。如,笔者所在学校是城乡结合的中学,本校学生与城区学生有着诸多的不同,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开展了“关于话题模块教学”这一符合本校实际情况的课题研究,并由骨干教师带领年轻教师深入课堂,收集信息,进行探究。这样,不仅切实地解决了一些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而且也达到了培养和提升教师的研究意识和研究能力的目的。

(三)利用专业引领,推广校本研究

专业引领主要是指各层次的专业研究人员对校本教研的介入,实质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是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对话,是理论与实践关系的重建。[4]比如聘请专家进行专题系列学术讲座,对本校英语教学情况进行调研、分析,找到核心问题并辅助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等。我校在利用专业引领,推广校本研究方面采取了以下的措施:

1.邀请专家同行,共同探讨教学问题

每学年1次,每年级推出至少一节的英语公开课,按照上文所述的课例研究的方式邀请专家同行听课、评课、收集信息和意见,会后教研组进行归纳、反思和总结。

2.提供教研平台,打造自己的“教学精英队伍”

笔者所在学校重视每位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校内外各种教研比赛和教学评估,力图使教师沿着“新教师—教学能手—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名师”的路子层层迈进,不断成长。学校每年给每位教师一定金额的补贴用以购买各类教育书刊,鼓励教师们自学教育理论,构建隐性的专业引领。此外,笔者所在学校每年还资助英语教师远赴英国高校进行语言培训和教育深造。目前,学校已经有4名英语教师接受过国外培训,他们能够把国外学到的先进教育理念带回本校,对本校教师进行培训和示范,形成了本校自己的专家队伍。

总之,在英语校本教研中,教师的个人反思、集体的同伴互助和专家的专业引领三者都是缺一不可的,它们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教师个人要积极将教学行为和反思行为结合起来,在反思中知不足,在反思中明差距,在反思中寻超越,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5]教研组要努力构建健全稳定的同伴互助机制,使教师对子、备课组和全体外语教师在合作中共享资源,互相扶持,共同成长。此外,学校也要加强专家引领,用“走出去,引进来”的方法在邀请专家指导的同时打造自己的专家队伍,为建设和支持校本教研提供强有力后盾力量。

标签:;  ;  

中学英语校本教学研究初探_校本教研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