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论文_刘凤霞

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论文_刘凤霞

摘要:小麦作为人们每天必要的食物来源之一,逐渐引起了我国的重点关注。随着小麦病虫害屡次暴发,严重影响了小麦的产量和质量。针对这一问题,需要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技术。简要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小麦病虫害,提出了相关农业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和生物防治技术。

关键词:小麦种植;病虫害;防治技术

引言

小麦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在农业经济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对小麦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小麦种植业的发展。然而,从当前小麦生产情况看,种植技术中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产量提升、病虫害危害防治等。在此情况下,深入研究小麦种植技术和探讨相关病虫害防治措施,对其产量和品质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1小麦种植技术分析

1.1完善耕作方式

耕作的形式中,深耕是对小麦增产最有效的一种方式。通过对种植小麦土壤的深翻暴晒,去除土壤中以往遗留的虫卵等有害物质,而且通过深翻土壤,能够加强土壤的储水能力并改善土壤的质量,有效帮助小麦在土壤中扎根,防止出现小麦倒伏的现象。通过这种耕作方式,可以有效促进小麦的生长与增产。以往的耕作方式形成了目前的土壤环境,如果长期在一块土壤内耕种小麦,就会造成小麦产量下降的后果,所以需要采用轮作倒茬的耕作方式来种植农作物。

1.2科学选种

不同小麦品种适合不同的种植环境,所以在选种时要注意土壤的自然条件以及气候条件等。如在选种时,可根据以往种植小麦的规律选择颗粒饱满、纯度高等特点的种子,从而确保小麦的发芽率,提升小麦的产量,同时也可以尽可能地避免病虫害和杂草的出现。

1.3精量科学播种

在小麦播种的过程中,要注意各种数据的精准性,这样可以提高小麦的产量。如小麦播种时,播种的数量以及垄距等都是影响小麦产量的因素。所以,在实际播种过程中要注意这些因素,做到精量科学播种。在小麦播种上也要选择合理的播种时间。

1.4科学施肥

在小麦播种后,要在特定的时间对小麦进行施肥,保障小麦的充分和养分,达到高产的目的。在小麦种植前、小麦播种时以及在小麦生长过程中的不同阶段,都需要适当地进行施肥来提高小麦的产量。

1.5合理灌溉

在干旱少雨的地区小麦的产量会受到限制,所以需要在这些地区,定期对小麦进行合理的灌溉,可通过人工降雨的方式,或者干旱少雨时通过引水、储水等方式对小麦进行灌溉,促进小麦的产量增加。

2小麦常见病虫害

2.1白粉病

白粉病是小麦常见病害之一,其从苗期到成株期均会发病,症状主要体现在小麦的叶片上,染病时间较长时,小麦的叶梢、茎秆和穗部发生病变。在染病初期,小麦叶片上会出现黄色斑点,随着病情加重,斑点会逐渐扩大成圆形病斑,叶片正面的病斑数目要多于叶片背面,上部叶片的病斑也比下部叶片多。当病斑数目较多时,它们会自动聚合成片,吸收叶片的养分,导致叶片逐渐变黄,直至枯萎衰败。在病害后期,小麦叶片表面会出现一层白色霉层,霉层由白色逐渐变为浅褐色。如果小麦根颈感染白粉病,小麦植株整体平衡性会大大下降,甚至会出现倒伏现象。

2.2纹枯病

纹枯病可以在小麦的各个生长周期发病,在芽期染病时,小麦胚芽鞘会变为褐色,病情严重时,胚芽会直接死亡。在苗期染病时,近地表的小麦叶鞘会出现浅黄色的斑点,随着染病时间的加长,斑点会逐渐发展为黄褐色点状病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果在小麦生长的中后期染病,叶鞘上的病斑会自动聚合,叶片呈现云纹状,中间区域变为灰白色或草黄色。当小麦生长环境湿度过高时,纹枯病的病斑会从叶片发展到茎秆,致使植株倒伏。

2.3麦蚜虫

麦蚜虫是小麦植株上的常见害虫,主要出现在叶片、茎秆和穗部等区域上,虫害经常暴发于小麦的灌浆期,在这一时期需要重点关注麦蚜虫防治问题。当小麦受到蚜虫侵染后,小麦叶片上会出现明显的黄色斑点,麦粒的饱满度下降,植株营养严重流失。如果蚜虫病情严重,会出现真菌寄生的情况,此时叶片颜色变黑,严重影响小麦的光合作用,导致植株枯萎死亡。

3小麦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3.1预防措施

小麦生长过程中,遭受病虫害侵害的情况时有发生。为保证小麦的产量与质量,必须实施相关预防措施,有效解决病虫害问题。应以本地区实际情况、小麦生长需求为根据,落实具体的病虫害预防与监测工作。合理控制耕作中的轮作次数,能够有效预防出现全蚀病、纹枯病的情况。加大病虫害监控力度,运用信息技术实时监测病虫害,可及时补救解决病虫害问题。相关人员认真执行小麦观测工作。定期合理施用有机肥、磷钾肥等,可将病虫害的发生机率降低到最小。

3.2 播种阶段防治

由于对小麦具备严重侵害作用的害虫多偏爱于食入小麦胚芽,播种期间是小麦植株病虫害的一个高发阶段。因而,在小麦的具体种植过程中,种植人员需要严格监督并且管理小麦实际的生长以及发育状况,与此同时,还需做好化学药剂的选择工作,在小麦不同的生长阶段为其施用不同种类的化学药剂,同时结合小麦植株其病虫害实际的发生程度来确定药剂的具体使用数量。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如果所使用的是较小剂量的化学药剂,往往会降低病虫害的防治效果;如果采用的是过大剂量的化学药剂,小麦植株的生长发育往往会受到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进而使其整体的产量以及质量均有所降低。

3.3 返青阶段防治

在小麦的整个生长发育过程中,返青阶段是较为重要的一个阶段。因而小麦种植户必须做好其监督以及管理工作,进而使小麦植株得到更好的发育。在此阶段,小麦植株常常会受到红蜘蛛等多种病虫危害,在这一阶段如果无法对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治,常常会使其植株后期的生长发育受到影响。因而,种植户必须明确掌握返青阶段的具体时间,对这一阶段的小麦植株通过甲基异柳磷等各种化学药剂的喷洒,有效降低其病虫害发生的概率,同时合理治疗小麦植株已经出现的病虫害现象。

3.4 化学防治

在小麦病虫害防治中,化学防治发挥了显著作用。将农药均匀地喷洒在麦田中,能有效防治病虫害,效果优异且操作简单,可灭杀田间各种病虫害,为小麦提供良好的生长环境。采取农药喷洒方法防治病虫害时,将农药渗透至小麦茎、叶及根顶部,病虫害防治效果更佳。在农药使用过程中,需考虑小麦不同的生长期,通过合理调配促进小麦生长。

3.5 抽穗期防治

小麦处于孕穗期至扬花期,锈病、赤霉病等灾害时有发生。小麦一旦出现赤霉病,患病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就会减弱,使出苗受影响,且病麦粒内会有毒素存在。同时,降低病麦粒的千粒质量与出粉率,使产量与品质受影响。抽穗期一旦出现达到相应指标的危害时,应结合病虫害实际情况,通过混合果利可湿性粉剂等实施防治,避免大面积扩散。

4结语

做好小麦病虫害的综合防治工作,可以有效提升小麦的整体种植质量,进而帮助农户获取更高的产量。在具体实施上述工作的过程中,应当结合种植区域内的环境气候特点以及土壤质量,选择最为适宜的小麦品种,对病虫害采取积极有效的防治措施,同时加强对小麦植株后期种植管理工作的重视,使小麦植株对病虫害具备更高的抗性。

参考文献:

[1]杨红燕.小麦种植技术优化及病虫害防治分析[J].山西农经,2019(5):138.

[2]]史亚丽.小麦种植技术优化及病虫害防治研究[J].新农业,2019(13):30.

论文作者:刘凤霞

论文发表刊物:《科学与技术》2019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4/28

标签:;  ;  ;  ;  ;  ;  ;  ;  

小麦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论文_刘凤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