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名词化、年级差异转移、原型范畴和名词化研究框架体系的思考--解读Heyvaert的“英语名词化认知功能方法”(2003)_形容词论文

名化、级差转移、原型范畴及名化研究框架体系的思考——诠释Heyvaert的A Cognitive-Functional Approach to Nominalization in English(2003),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级差论文,原型论文,范畴论文,框架论文,体系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引言

近来笔者有幸读了Heyvaert[4] 的A Cognitive-Functional Approach to Nominalization in English,有种耳目一新的感觉。该研究主要从韩礼德的系统功能语言观和兰盖克[6:13—192] 的认知语言学原型范畴观相结合的角度来观察名化这一边缘性的特殊语言现象,因为名化的结果不是典型的名词,而是带了一些名词特征的名词性成份罢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该研究抓住了名化现象的实质和根本,为此笔者想向学界做一个及时的介绍,同时谈一点肤浅认识。

2.基本内容框架

该书接近三百页,分三大部分,共十章。第一部共分四章:第一章,简介;第二章,理论假设;第三章,名化现象问题;第四章,名词性结构和小句的功能组构。第二部分是脱动词“-er”名化结构,共分三章:第一章,脱动词“-er”词缀描述定位;第二章,中态结构;第三章,脱动词“-er”名化结构的多功能分析。第三部分是事实性名化结构,分为三章:第一章,事实性名化结构的描述定位;第二章,事实性名化结构作为名词性结构的功能分析;第三章,结束语。另外附录:非施事性“-er”名化结构。概括起来两个方面:理论假设与理论的应用(后者包括脱动词“-er”名化结构的多功能分析和事实性名化结构的功能分析)。

该研究主要涉及认知语言学(以Langacker的理论为主)和系统功能语言学(以Halliday的理论为主)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或思想,如名化结构的原型图式化(schematization)与扩展(extension),寻求该结构的固化度或自动化度。名化结构主要通过四个指标来考察:类型定位(type-specification),量化(quant ification),具体化(instantiation)和背景化(grounding)。强调语言的运用基础、层次性、语言系统的网络结构、词汇语法与语义之间的自然符号关系、非任意性关系。名化过程中的句子不仅涉及级差转移(rank shift),如“that”名词性小句,同时名化过程还涉及横组合关系的变换,如“I sawher.”→“She was seen by me”。在强调韩礼德语言研究的多功能系统(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时,作者认为只有通过结构功能的转换和认知的整合解析才能真正揭示名化现象的实质。最后,作者认为名化结构的建构过程应遵循下面这些主要步骤:首先,确定名化结构派生和组构层面;第二,确定语言结构的再分类是否涉及级差转移;第三,确定名化单位所采取的准确名词性策略;最后,综合考虑名化结构的内部词汇语法特征与外部的功能行为,来确定特定名化系统的独特语义内涵。

3.名化现象中的三个核心问题

名化现象中的三个核心问题是:名化现象的研究层面;级差转移问题和原型范畴。为何要确定这几个问题?因为正常情况下任何一个研究首先要考虑研究对象,然后要知道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最后还需要了解研究对象的结果状态。也就是说,就名化现象而言,我们要了解的第一个问题是这种现象是在词汇层面、句法层面还是语篇层面操作,第二个问题是需要了解这一现象是否涉及语言结构的改变,第三个问题是如果涉及语言结构的改变,其后果又如何。

3.1名化现象的研究层面以及“名化”概念的提出

提到名化现象,人们可能不加思索就能回答,是指其它词类通过派生手法变为名词的过程,因为不少词典也这样界定,如克里斯特尔[12:240],Trauth & Kazzazi[9:327—328]。但是名化现象并非仅仅是词汇层面的词类转换,还涉及句子层面的结构变化,甚至语篇层面的谋篇布局。因此,有必要区分广义和狭义的名化结构,广义名化结构不仅限于词汇层面,如派生词缀,还包括句法层面转换而来的名化结构,Heyvaert[4] 的研究就属于此类研究,包含了派生词缀(如“-tion,-ity,-ness”)、-ing动名词结构(如“teaching,learning”)、that小句结构(如“That he did not come made me angry.”)和the fact that小句结构(如“I got to know the fact that you really have no pocket money.”)。狭义名化结构则主要是指其它词类通过派生手法变为名词的结构。

为何在此我们不用“名词化”,而用“名化”这个概念呢?“名词化”这个概念,顾名思义,就是指其它词类转换为名词的俗称,但这些转换而来的词或表达并非是典型名词,因而不具备名词的一般特征(如表1所示),因而这个提法显得不太科学,很容易导致误解。那为何又不用“名物化”?“名物化”提法同样也不太妥当,因为典型名词的所指是具体的、可感知的三维空间物体,而通过名化手段产生的非典型名词大多是抽象的东西或概念,是“非典型名词”,因而也不准确。为了避免这些不必要的误解,需要寻求一个相对更准确、更具概括力的术语来表达,于是笔者认为有必要将二者合一,用“名化”来代替“名词化”和“名物化”两个概念。也就是说,这样既可包含名化结构表现上的一些特征,也可处理语义指称问题,不管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关于这两个不同概念的区别,请参见胡裕树、范晓[14:81—85] 对此的详尽讨论。下面的图表将英语中典型的名词特征与非典型的名化现象特征进行比较,会更有助于我们对名化现象的准确理解(图表中的“+”表示具有该属性,“-”表示不具有该属性,“±”表示该属性的不确定性):

表1

典型名词与非典型名化现象比较

语言范畴类别

 形态结构前置修饰 语法功能 语义指称类别

名词性类型离散 单复数 量化 形容词修饰 主宾语 定语 谓语 具体指称 抽象指称

具体的典型名词

+

 +

 +

  + +

 +

±

+ -

派生性名词 ±

±

±

 + +

 +

±

± +

-ing名词  -

 ±

±

 + +

 +

-

 ± ±

That小句结构

  -

 -

 -

  - +

 ±

-

 - +

The fact that结构 -

 -

 -

  - +

 -

-

 - +

从表1可以比较清楚地了解到名化现象中的一些特征,几乎所有名词性结构或表达都能充当主语或宾语,表达抽象意义。但在离散性、量化和具体指称等方面差异是比较大的。

3.2 级差转移问题

在名化过程中的词类转换,不管是否有词形的变化(如名词hand→动词hand,动词destroy→名词destruction),都会涉及词级变化或转移,Jespersen在其《英语语法精要》[5] 中首先使用了这个概念,他认为英语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之间可用递次的“三品级关系”(王力先生称“三品说”)来加以描述:第一级为名词,最重要;第二级为形容词,次之;第三级为副词,又次之。即副词修饰形容词,形容词修饰名词,是一个升级过程。这一过程中的词类变化可表示为图1:

附图

图1 级差转移

该过程一般是词级上移,品级升高,而不是降低。从句子层面的转换就能充分反映出来,如“Tom reads very carefully”(汤姆阅读时很认真。)就可转换为:

(1)a.Tom reads with great care. b.Tom is very careful in reading.

c.Tom exercises much care in reading.d.Tom is a very careful reader.

e.Tom's careful reading.

 f.The fact that Tom reads with great car.

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这种级差排列的心理现实基础是什么?打个比喻也许能说明问题,当我们看田径赛时,往往会出现这样一个焦点关注序列:首先出现在我们眼帘的是运动场上的人影(相当于名词),随后我们才能确认人影的状态,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相当于动词),最后才会关注这些人的运动方式如何(相当于形容词或副词)。当然这些动作完全可能瞬间完成,但可能有人会认为不是这样,采取相反的方式。我们要问,如果采取相反的序列,动作和方式依附在什么地方或物体上,如果没有地方或物体,动作和方式是如何产生的。也就是说,事物概念具有独立性,它可以不依附关系概念而存在,而关系则不同,它是事物之间的关系,关系依赖于事物而存在,没有独立于事物之外的关系。这充分说明语言中的这种级差关系反映了我们的认知理据基础[21:116—120]。

3.3原型范畴

语言中的原型范畴从某种程度来说,是一种理想状态,在现实的语言现象中较难以寻找。因此提到原型范畴,在汉语中我们首先就可能涉及“兼类”或“活用”。汉语词类由于缺乏明显的词形形态标记,因而在词类判别上往往会出现模糊性,这种“活用”是语言常规的偶尔偏离,不是常态[15:215—222]。这一点在汉语词典的词性标注上也反映出来,比如《现代汉语八百词》(吕叔湘主编,Ⅰ)、《新编古今汉语大词典》(胡裕树主编,Ⅱ)、《现代汉语学习词典》(孙全洲主编,Ⅲ)和《古今汉语词典》(李润生主编,Ⅳ)在汉语词性的标注上就有较大差异, 同是一个“请”字,Ⅰ、Ⅱ和Ⅲ把它当作动词,而Ⅳ则把它当作副词(把表敬意的“请”,如“请勿吸烟”中的“请”当作副词)[23:247—251]。那么这种关系的比例究竟有多大,则需要数据来说明,根据郭锐[13: 284] 的调查统计分析,现代汉语词类与句子成分之间的对应关系百分比,以做主语的书面语为例,名词占有79%,动词为9.2%,形容词则为0.2%。动词和形容词加共9.4%。在口语中,动词和形容词加起来做主语的才5%。也就是说,不管是口语还是书面语,动词和形容词做名词的比例大致在5%—10%之间。而且这些转换而来的名词与典型的名词是有一定距离的,即名化现象存在一个名化度的问题,如“您的到来让我高兴”中的“到来”与“树上有一只麻雀”中的“麻雀”虽都是名词,但有较大区别,不能完全等同。根据张伯江[22:30—39] 的研究,三个维度在决定名词原型性方面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它们分别是生命度、离散度和指称性。也就是说,名化度的优选序列是:(1)高生命度名词>低生命度名词。Comrie[2] 对名词的生命度高低做了一个具体的排序:言者/听者>第三人称代词>指人专有名词>指人普通名词>其他有生名词>无生名词。(2)具体名词>抽象名词。Taylor[8:173—221] 在讨论语法范畴的原型性时,参考Ross、Langacker等人的研究成果,将名词的原型特征具体归纳为:离散的、有形的和占有三维空间的实体>非空间领域的实体>集体实体>抽象实体。(3)有指名词>无指名词。因此,名词与动词之间就必然存在一个中间地带,这个地带就形成了一个连续统,张伯江(同上)将其排列为:名词→非谓形容词→形容词→不及物动词→及物动词。关于这一点,Chomsky等生成语言学者做过类似的表述,将四大词类表征为特征复合体:名词为[+N,-V],动词为[-N,+V],形容词为[+N,+V],而将介词表征为[-N,-V]。石毓智[20:80]根据[±离散性]和[±时间性],对名化度也做过认知分析,他将三类实词区别为:离散性:名词、动词[+]、形容词[-];时间性:名词、形容词[-]、动词[+]。由此可见,这三大词类是不相容的,因为名词一般是三维的,动词是一维的,而形容词是零维的。因此在英语中可用“goodness,badness,lateness”等名化形式,但不能说“*betterness,bestness,worseness,worstness,laterness,latestness”,因为它们将动词特征(一维)与名词特征(三维)相结合在一起了。离散性不强的静态动词(可看作是零维)同样难以名化,如[7:396](*表示不可接受性):

(2)a.The flower is at the garden.

 *b.The flower's being at the garden.

(3)a.He looks better.

 *b.His looking better.

(4)a.He remains in the house.

 *b.His remaining in the house.

4.名化现象研究的基本框架体系构想

上面我们对名化现象中的三个基本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下面就名化现象研究的基本框架体系构想再做一点思考。毕竟人无完人,事无巨细,Heyvaert的研究也同样不例外。我们针对他在研究中的主要不足或未涉部分进行补充或完善, 以使名化现象的研究有一个较为系统的框架体系供人们学习或研究参考。在此主要涉及五个基本方面,它们分别是:(1)名—动关系;(2)限制条件;(3)定量分析;(4)普遍性问题和(5)大脑神经的影响。之所以要选择这几个方面,主要是因为我们需要考虑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名化现象是如何产生的? 而名—动关系又是其首要考虑的问题;第二,如果名—动关系是其主要问题,那么它们之间是否可以不受限制地任意转换?第三,如果限制条件成立,有没有具体的统计数据支持?第四,如果研究结果成立,是否仅仅限于某一种语言?有没有普遍性?最后,即便其它一切条件正常,如果大脑神经受到损伤,会不会影响名化现象的运用?下面我们分别进行讨论。

4.1名-动关系

在世界上的许多语言里都存在名词和动词,而且在印欧语系里,名词和动词有根本区别,如“dissemble(掩饰)——dissembler(掩饰者)”,“expostulate(劝诫)——expostulation”。但在另一些语言中二者是兼类的,或者没有区别,如闪语(semitic)、芬兰乌戈尔语系。英语里也有些来自Anglo-Saxon语的单音节动词可直接做名词用,无需词尾变化[25:168—169]。

典型的名词和动词之间的转换或多或少反映三维离散立体空间与一维连续时间空间的转换,即空间维度的改变。这一改变从某种程度来说,既经济又高效,同时使表达更加精练而丰富多彩[17:36—40]。既然名化现象要涉及名词和动词,究竟是名词决定动词还是动词决定名词?笔者认为应以动词为中心,因为名化现象主要涉及动词、形容词或其它词类结构转换为名词性成分的一个过程。因此,动词的及物性或非及物性就显得非常重要,也就是动词的价位数多少(一价、二价和三价)[10:77—241]会直接影响其转换的实施。比如一价趋向动词就很难名化,我们可以说“我们去北京。”而不能说“*我们的去北京。”再如可说“他们来,我高兴。”不能说“*他们的来,我高兴。”另外,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名化现象都从相应的动词转换而来,如[3:399—418]:

(5)progress←progression

transgress←transgression

*aggress←aggression

其中“*aggress←aggression”就是人们虚构出来的动词形式。

4.2限制条件

名化现象并非是无限制的自由转换,而要受语言结构或语义方面的限制,如[3:ibid.]:

(6)The enemy's(*will/has)destruction of the regiment.

(7)The enemy's(*not)destruction of the regiment.

(8)The enemy's(*certainly)destruction(*cruelly)of the regiment.

(9)*His having slaughtered of the lions was revolting to negation.

上面这些名化结构由于带了助动词、否定词、副词或时态标记,因而是不妥的。因为这些特征都是动词的特征,而不是名词的特征,把动词的属性特征用在名词上自然是不可接受的。当然限制条件不止这些,还有文体、语体等限制。另外,不同语言之间,其限制条件和要求可能不一样,如英语和汉语在名化结构的量化、单复数上就有一定的差别。

4.3定量分析

定性分析虽然重要,必不可少,但如果缺乏定量分析的研究又似乎没有科学依据,让人难以信服。以英语中的名化现象为例,有多少像“-tion,-ment,-ity,-ness”能产性强的名词性派生后缀,其频率和文体分析如何等等都需要统计分析或语料库的支持。另外,语料的多少以及统计方法同样会影响统计结果,因而权威语料库的利用显得非常重要和必要[1:65]。同时,建立动态语料库显得必不可少,因为它可让我们了解语言运用的现状,这样使我们的研究可及时反映语言应用的现实。在建立动态语料库时,有几个方面必须考虑:流通度、频度、使用度和通用度。根据张普教授[24:23—31] 的研究,流通度是指一种语言现象在社会传播中的流行通用度,通用度越高,就越容易让人接受。频度就是指语词的出现频率,用某一个词的出现次数与总的词次相比,便可获得。使用度依据该词的词次以及在不同语料类和不同文本中的分布三个方面来计算,它是在频度基础之上计算出来的,但比频度更合理,如“提纲”和“哨棒”频度一样,为13次,但在使用度上就不一样,前者分布在3类8篇文章中,而后者则分布在1类1篇中。通用度则是指语言应用在各个不同领域里常用性的综合指标。

4.4普遍性问题

为了寻求名化现象的普遍规律,我们有必要进行跨语言对比研究,因为比较或对比是语言研究中的一种非常有效的方法,它可能让我们找到真正的普遍有效法则或规律性。比如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之间,究竟是动词还是名词占优势?目前就存在三种不同观点:(1)汉语动词为主,英语名词为主(林同济1980年提出);(2)汉语名词为主,英语动词为主(郭绍虞1978年提出);(3)名词、动词和关系句三分天下(申小龙1988年提出)(转引自潘文国[18:375—381])。正如潘文国教授所言,汉语由于重名词的结果形成了非形态语,动词由于不受形态等约束,使用时方便、灵活,结果反而形成了动词优势。另外,某一语言内部是动词或者名词占优势仍需要调查。

4.5大脑神经的影响

前面我们所讨论的都是正常人的语言运用情况,但如果一个人的大脑受到某种程度的损伤,是否会影响到他在词类上的运用呢?根据崔刚[11:103]的实验分析,失语症患者(包括布洛卡BA和传导性CA)与正常人在使用词类上的确存在一些差异。总体来说CA比BA在语言能力上受损要小一点,接近正常人。不过,如果大脑的左半球受到损伤(BA),名词的使用率就会大大降低,比正常人少3.9%;在动词的使用上两种情况差不多,都比正常人少4—4.2%。

5.结语

综合上面的考察和讨论,笔者认为,名化现象的研究应从功能结构和语义指称两个方面展开,以研究对象的层面、级差转移和原型范畴为中心,以名—动关系、限制条件、定量分析、普遍性问题和大脑神经基础为参照点,进行系统的、多角度的认知和功能研究,方可了解到这一特殊语言现象本身以及背后隐藏的实质所在。

通过对Heyvaert的A Cognitive-Functional Approach to Nominalization in English[4] 的诠释,笔者对名化现象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框架体系提出了一些个人见解。名化现象实际上是一种修辞转换手法,词级的移动不仅标志着词语句法功能的移动,同时引起句义重心的转移,句子在含义和文体等方面会有一些微妙的差异[19:11—41]。它是一种认知视角的选择或改变,是语言交际者主观意图的一种认知突显,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语法隐喻”手段(韩礼德语)。随着语言学研究认知时代的到来,认知研究视角渗透到了语言研究的各个领域,如认知语法、认知语义学、认知语用学和认知文体学[16:398—400],名化现象研究也不例外。希望该文的介绍和初探会给对名化现象感兴趣的人提供一点新信息和参考意见。

标签:;  ;  ;  

关于名词化、年级差异转移、原型范畴和名词化研究框架体系的思考--解读Heyvaert的“英语名词化认知功能方法”(2003)_形容词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