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节能减排观念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环保健康、安全经济的绿色建筑已成为建筑业的主要发展方向。现代绿色建筑设计在很大程度上实现了能源与资源的节约,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最大程度上使建筑与自然与谐相处。
关键词:现代绿色;建筑设计
引言
绿色建筑又被称为可持续发展建筑或生态建筑,是人民在意识到当前地球资源在不断消耗、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的条件下产生的,近年来各国建筑能耗占总能耗比重之大引起各方面关注,致使人类的可持续发展面临严重危机。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融合到建筑过程中,即发展绿色建筑,已成为今后建筑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一、绿色建筑的概念
人、建筑、环境是建筑发展的永恒主题,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生态问题日趋严重,人们越来越关注人类自身的生存方式。而建筑活动消耗大量能源资源,并对环境产生不利影响,因此绿色建筑应运而生。在《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中对绿色建筑的定义是:“在全寿命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与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与谐共生的建筑”。“绿色建筑”的“绿色”,并不是指一般意义的立体绿化,而是代表一种概念或象征,指建筑在能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前提下不破坏环境与生态平衡基本且对人们的健康无害,并充分利用环境自然资源的条件下建造的一种建筑,又可称为生态建筑、可持续发展建筑、节能环保建筑等。
二、绿色建筑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性
在全世界都遭受污染的今天,人们开始重视环保,但针对很多在城市中生活的人来说,想要获得良好的生活空间难上加难,汽车尾气、垃圾污染、噪声等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负面影响,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想找到一种更舒适的生存空间。而绿色建筑以其自身特点可以给城市居民带来良好健康的生活空间,让城市居民可以不再只生存在水泥盒子中。绿色建筑除了可以给城市居民提供良好健康的生存空间外,还可以给自然环境带来正面影响。传统建筑物都存在能耗较大的特点,在设计时并没有将绿色建筑的设计理念给予考虑,消耗大不仅浪费资源还会产生大量污染。而绿色建筑在设计理念上是将建筑物融入到周边环境中,给城市的自然环境带来良好的影响。
三、绿色建筑的特点
3.1环保
环保理念主要是指建筑材料的环保,在绿色建筑设计过程中,从原材料的选取开始就要遵循环保的理念,使用无污染、可降解的建筑材料,并尽量建立废物回收再利用的良性循环过程。要求原材料从开采、利用到废弃、再利用整个过程都要做到环保无污染,要建立全面的完善的绿色建筑设计理念,而不是单纯的建筑使用过程中的环保。
3.2节约资源与能源
绿色建筑的设计宗旨就是降低能耗,其突出特点是能大大降低不可再生能源的消耗。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并在很大程度上降低自然资源利用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地域性明显
绿色建筑设计所追求的是具有地域特点的建筑设计风格。在原材料的使用上要尽量使用本地材料,以当地风土人情为基础,不论是从建筑的美学角度还是从当地人的生活居住习惯角度来看,绿色建筑都是趋于完美的。绿色建筑设计所追求的是舒适度与环保节能的协调统一,而不是建筑设计风格的同一化,导致不同地域的建筑设计大同小异,毫无美感。
四、绿色建筑设计的关键
4.1改进传统技术
对传统技术的改革,主要着重点在于不仅要吸取传统经验中较好的部分,要对其用材、设计方法等进行多方面改进,使建筑物能适合环境与发展的需求。生产力的进步靠的是技术更新,因此现代技术能促进经济发展。现代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主要依靠其所涉及的高科技的成果;满足发展要求的适应新时代的新的理念与技术;信息化与智能化在建筑业中的利用;传统建筑设计与现代技术的完美结合;计算机在建筑设计中的高效运用,提高设计水平。进行建筑设计时避不开周边环境,要注意对水、能耗、土地等的节约与防止环境污染。
4.2绿色建筑设计的理念
生态住宅设计是将建筑住宅当作是一个小小的生态系统自行循环,结合现代美学、建筑技术科学、人工环境学等,为居住者提供一个舒适绿色、健康美观的居住环境。生态不是孤立片面的,而是具有双重性质,既要有环境的保护,还要有满足人类的基本生活需要。生态建筑理念不只是表面化,需要将每项工作都深入到实际工作中,包括材料选择、施工建设的方案设计等。技术要求需要表现在住宅的物理环境与能源系统的设计等多方面,还要与绿色与生态结合起来,建筑材料的选择与绿化设计之间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需要设计人员予以高度重视。
4.3资源的再利用
(1)在进行建筑设计时要从环保的角度出发,尽量利用已被使用过的场地或地表环境已被破坏的土地,不要去破坏那些原生态的资源。(2)要重点保护水资源,进行资源的循环利用。我国的淡水资源分布不均,人均淡水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因此在进行绿色建筑设计时,要充分考虑水资源的利用情况,节约水资源。在尽量保证节约用水的基础上,运用新技术建设水资源循环系统。
4.4采用灵活的设计手法
不的用户会有不同需求,因此建筑设计师在进行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到各种变量,采用灵活的可调整的策略,提高建筑物的使用效益与寿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减小对环境的危害。
4.5自然通风设计与采光设计
⑴建筑物布局合理与否,直接决定住宅区气候的好坏。自然通风是调节环境最有效与经济的手段。而影响自然通风效果的因素主要在于建筑物的平面布局、立体设计及三维空间布局。因此,在自然通风设计时,必须全面了解住宅区的空气流动情况,是确保住宅区气候良好、通风情况合理的根本前提。
⑵夏日影响居室热环境的重要因素是阳光直射与热辐射,是影响住户心里感受的因素之一。因此,应结合当地地理气候条件进行采光设计,经过认真计算,明确住宅区的建筑布局与单一住宅的关系,分析建筑群的遮阳及日照能否满足建筑物采光与遮阳的需要。建筑体型系数是建筑物的表面积与建筑间的体积比值,且与建筑的热工性能有着紧密的联系。直面建筑的热耗要大于曲面建筑,当体积相同时,集中布局的建筑热耗要小于分散布局的建筑热耗,在具体设计工作中,应控制建筑物的层高,减少建筑外墙的面积,降低体形的凹凸变化,尽可能采取规则的平面形式。
结束语
建筑设计应充分发挥绿色环保,低碳节能的设计理念,设计出绿色建筑,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要在以人的舒适性为基础的前提下,考虑到材料能耗,及对环境造成的影响,在绿色环保的设计理念下,降低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建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为打造绿色建筑与建筑业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张余,康磊,谷峰.低碳节能建筑设计与绿色建筑生态节能设计研究[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4,02:39.
[2]刘铭芳.我国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的探讨[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01)
论文作者:曾晖霞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9
标签:建筑论文; 建筑设计论文; 环境论文; 建筑物论文; 生态论文; 资源论文; 的是论文; 《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3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