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学校德育教育的一点思考论文_刘冶

对学校德育教育的一点思考论文_刘冶

吉林省松原市油区教育处 138000

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德育教育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内容,受到各级各类学校的普遍重视。但在目前学校的德育教育实践中,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教学模式的影响,加上实践主体的某些错误和偏颇的认识,致使德育教育步入了功利性的误区。如何找准其深层次的原因所在,走出误区,这是当前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课题。

一、现行学校德育教育的主要表现

学校德育教育尚未能形成合理的、科学的教育体系。各级各类学校开设的德育教育课,由于只注重自身的需要,而忽略了人的成长过程其他阶段的需要,使德育教育彼此分离、孤立,没有形成合力。无论是中小学的基础教育阶段,还是高等教育阶段,往往把共产主义的道德观、集体主义的道德原则作为学生德育教育的终极目标而强调,忽视了不同年龄阶段教育对象的差异性和认知特点。使得这种终极目标式的教育因失去现实的土壤,而表现出一定的理想化、空洞化,甚至使受教育者产生逆反心理,难以收到应有成效。 德育环境的弱化和恶化,形成道德真空,一些青少年学生的道德行为出现目标性失范,处于无序状态。德育教育为适应“应试教育”的需要,表现出教育目的的功利性。 德育教育环境在社会、学校、家庭三个方面都存在较突出的问题。在家庭教育方面,由于长期以来受“分数至上”思想的不良影响,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期望值过高,采取拔苗助长、急功近利的方式,逼迫孩子上各种培训班,不仅以牺牲孩子的快乐去获取“近期发展”,而且由于家长一味追求分数和特长培养,忽视了对子女的家庭道德教育,有的甚至将社会上流行的不良价值观念灌输给缺乏识别能力的孩子,致使青少年价值观念扭曲,甚至造成悲剧的发生。在学校教育方面,同样由于“应试教育”的消极影响,教师只重视学生的分数和成绩,而忽视个性培养和全面发展。

二、形成现行学校德育弊端的主要原因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我国社会的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社会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形式、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都呈现出多样性的态势,特别是高新技术迅速发展,多种思想文化互相激荡,使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的德育教育也表现出功利性的趋势。造成以上结果的原因主要有:1.德育价值的多元化使人们的价值观念变得功利性,导致德育教育的急功近利,表现出动机的功利性。2.学校德育教育模式的偏差、教育环节缺乏连续性、系统性,导致德育教育环境的恶化,教育目的的功利性。3.德育主体的市场化,导致受教育者道德行为的功利化,道德教育手段的功利性。当今的青少年一代正处于一个开放、多元、变化的社会环境中,他们在道德发展、价值观念和人生取向等方面都面临多元选择。市场经济所需求的竞争和效益已成为德育主体所追求的目标,独立自主、大胆创新是青少年的奋斗方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市场经济的发展呼唤人的主体解放,也激发了人的主体性的觉醒,有力地冲击着“以义制利,以德育限制人们追求利益欲望”等传统观念。

三、走出现行学校德育教育曲径的主要手段

1.制定不同年龄、不同层次的学校德育教育的目标体系。学校是一个人接受规范化教育的重要场所,也必然是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阵地。要充分发挥其育人功能及德育教化的作用,就必须克服过去的德育目标崇高化和单一化的倾向,根据不同年龄及层次的认知模式、知识结构、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按照人的成长规律和认知规律,研究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科学的教育目标体系。真正做到有的放矢、由浅笔深、由具体到抽象、逐层递进地科学规划不同年龄学生各学习阶段的德育教育内容。

2.建立科学的道德评价机制。学校的德育评价机制,应是根据一定的评价标准,对教育机构(学校)的德育教育措施、教育效果、教育水平,以及受教育者(学生)的德育行为和状况进行评定的一种方式。通过评定可以较全面地了解和衡量学校乃至社会德育教育的发展水平和教育效果,以便于对自己的行为结果及时进行反省和调整。德育评价问题是当前教育部门乃至整个社会德育建设中的最重要、也是最薄弱环节之一。因此,建立科学德育评价机制是当前学校德育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依笔者之见,德育评价机制应包括:德育评价的依据和标准、评价对象、评价方法等方面。 为受教育者乃至社会成员建立诚信档案的做法,也是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不妨在教学中加以借鉴。通过这种评价,不仅能够提高受教育者的德育水平,而且可以进一步带动整个社会德育水准的提高。

3.重视和加强德育实践。德育实践是人们在一定的德育目的指导下,所进行的德育行为、德育修养以及有善恶价值和应承担德育责任的活动。学校德育教育包含两个基本方面:一是德育的知性教育;二是德育行为的养成教育。而德育行为的养成应是这种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加强德育建设一要靠教育,二要靠实践,这也是马克思主义知行统一观的基本要求。我们要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从身边做起,营造一个德育养成的良好环境。通过人文知识、身心健康教育及各类活动的组织,以提高受教育者的综合素养,特别是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4.构建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德育教育环境的优化是德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包括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个方面。只有这三个方面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对个人的德育素养的养成产生作用。首先在社会教育方面,《公民德育建设实施纲要》已系统、详细地阐明了我国现阶段公民德育建设的具体内容,提出了社会主义德育建设的核心、原则、基本要求以及基本道德规范,并从“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职业道德”等方面对广大公民的生活规范的德育价值及德育准则作出了规定,提出了要求。在家庭教育中,家庭作为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作为子女的第一任老师,其言传身教和家庭的熏陶对子女的健康成长是至关重要的。因而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融洽、相互尊重、相互关爱的家庭教育环境。

论文作者:刘冶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7年4月第27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

标签:;  ;  ;  ;  ;  ;  ;  ;  

对学校德育教育的一点思考论文_刘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