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管理研究年度发展报告--2004年中小学学校管理论文转载统计与分析_中小学学校管理论文

学校管理研究年度发展报告--2004年中小学学校管理论文转载统计与分析_中小学学校管理论文

学校管理研究年度发展报告——2004年《中小学学校管理》论文转载情况统计与分析,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学校管理论文,中小学论文,情况论文,年度论文,报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统计

1.刊物转载量排名

2004年《中小学学校管理》共转载论文200篇,分布在70种刊物上。其中,《中小学管理》、《中国教育报》、《教学与管理》、《班主任之友》等11种刊物转载量排在前6名,转载论文占总数的44.5%(见表一)。

表一:刊物转载量排名

排 刊名 转载论

占总量

名文数量

比例

1

《中小学管理》 18 9.0%

2

《中国教育报》 14 7.0%

3

《教学与管理》 11 5.5%

4

《班主任之友》 10 5.0%

5

《教育科学研究》6 3.0%

《人民教育》5 2.5%

《教育理论与实践》 5 2.5%

《课程·教材·教法》5 2.5%

6

《思想·理论·教育》5 2.5%

《当代教育论坛》5 2.5%

《班主任》 5 2.5%

2.作者情况统计

以转载论文第一作者统计,60.0%的论文作者来自高校(包括本、专科院校),7.0%来自教育科研单位,21.0%来自中小学校,3.5%来自政府部门,还有8.5%的作者单位不详。与2003年相比,来自高校的比例上升了10.0%,来自中小学校的比例上升了4.0%,高校师生仍然是研究的主体。

热点

1.教育管理体制

教育管理体制包括宏观层面的教育行政体制和微观层面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从宏观层面看,当前我国农村义务教育实行“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这种新体制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农村教育经费紧张状况,对于保障教师的工资发放有明显效果,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具体表现为:各级政府的职责不清(张涛,第1期);乡镇村办学积极性下降(袁桂林,第4期);未能从根本上解决义务教育体制的城乡分割问题(韩俊、曲霞,第4期);经济贫困地区的县级财政难担重任,教育经费缺口巨大(吕丽艳,第5期)。研究者认为,“以县为主”的管理体制不能“一刀切”,应该充分重视县与县之间的巨大差异,建立符合不同类型地区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分担体制。同时以立法的形式规范各级政府的责任与义务,加强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并建立教育经费使用管理的监督机制(袁桂林,第4期)。

在微观层面上,校长负责制是我国中小学的内部管理体制。经过多年的实践,这种体制获得了较为广泛的认同。但是,由于其规范化和制度化的程度还很不够(陶西平,第11期),在实际运行中也存在不少问题,突出表现为校长自主权的外控与校长对下权力的扩张并存(张涛,第1期)。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两方面:(1)校长负责制并非一个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概念,从法理学的角度看,它所具备的只是一种执政党政策与最高行政法规性质参半的效力。法律依据不明确,导致学校内部党政关系模糊。(2)监督制度不完善,导致部分校长滥用职权(葛新斌,第3期)。解决的思路是转变政府职能,实现学业校法人治理(徐冬青,第8期;朱怡华,第12期);实现横向权力分化,使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相互分离(鲍传友,第11期);引入社区、家长的参与和监督(朱怡华,第12期),创设一种介于政府与校长之间的中介性监督机构(葛新斌,第3期);赋予校长较为丰厚的“剩余索取权”(鲍传友,第11期),制定对校长行之有效的激励计划(魏志春,第7期)等。

2.校长角色定位

随着学校办学环境的日趋复杂,校长的角色定位也日益多样,“校长以教育者的身份定位学校性质及核心价值观,又以领导者的身份制定学校的发展规划,同时又以管理者的身份投入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中”(于淑云,第1期)。在诸多角色中,学校专业领导者是校长的核心角色(王家云,第1期)。但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导致当前我国校长学术身份“失重”,以行政管理代替学术领导(张东娇,第12期),校长职务的文化力明显小于行政力,学校面临市侩化危机(方助生,第8期)。研究者建议,校长应该从主要依赖工具合理性权威转向价值合理性权威(魏志春,第3期),从科层权威转向道德权威(黄正发,第5期),扮演道德领导角色(石一,第7期)和文化领导角色(余进利,第12期)。

在角色定位之争中,关于校长职业化的争论无疑是主流。在2004年转载的论文中,相关的文章有8篇,争论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4个方面:(1)职业化的动力。王继华认为,教育的产业化与学校的市场化运作是校长职业化的动力(第3期)。高洪源认为,公共物品属性是基础教育的主导属性,以市场化为主要基础界定中小学校长的职业性质是不适当的(第6期)。张新平也认为,倡导和推行校长职业化,主旨是提高校长的专业化程度,改善校长的知识结构,增强校长办学管校的领导能力,而非因为学校经营管理的需要,更非源于教育产业化的推动(第8期)。(2)职业化与专业化的关系。王铁军认为,校长职业化的实质与核心就是校长的专业化(第4期)。李卫兵、李轶认为,职业化与专业化是同一条道路的不同阶段,而不是两条道。职业化是专业化的基础和前奏,专业化是职业化发展的高级阶段(第2期)。陈孝彬则认为,职业化与专业化各有优势,二者之间不是根本对立的关系,而是互补关系。学校内部事务管理需要专业型校长,而学校面向社会,对学校资产的开发、配置、利用、经营就需要职业型校长,因此,校长的角色应该是多元的(第7期)。(3)权力与能力的关系。王继华认为,过去我们的校长是权力本位型校长,校长职业化重视的是校长的能力而非权力(第3期)。陈孝彬认为,权力与能力是两种不同的资源,只有能力没有权力,有些事情也办不成(第7期)。(4)校长职业化的条件是否成熟?陈孝彬认为,目前校长职业化的条件尚不成熟,这不仅是因为政府在基础教育管理中仍然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校长队伍的现状也不能满足校长职业化的要求(第7期)。

3.学校组织结构建设

自20世纪90年代彼得·圣吉提出学习型组织理论以来,有关学习型组织的理论研究就成为管理领域的一个热点问题。在2004年《中小学学校管理》转载的论文中,有关学习型组织的研究文章有7篇,内容涉及学习型教育系统组织、学习型学校、学习型班级3个层面,其中学习型学校建设是研究者关注的焦点。

研究者认为,学习型学校的构建,不仅有助于提高学校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更有助于提升学校成员的存在价值(杨天平、张水玲,第6期)。学习型学校的核心在于通过学习,改善教师和管理者的心智模式,使学校成员的个人愿景与学校组织的共同愿景统一起来。这种学习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吸收知识的学习,而是同个人及组织的存在意义、发展超越相联系的开创性学习(龚升锋,第2期);不是个体学习,而是团队——自愿式学习(蒋建华,第3期)。学习型学校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从学校组织成员行为的转变、学校组织结构重构、学校组织任务变革、学校组织技术改革和学校组织文化改造5个方面入手(杨天平,第6期)。

4.学校法律问题

在2004年转载的论文中,有关学校法律的文章有14篇,内容不仅涉及学生权益的保护,也涉及教师权益的保护。其中,有关学生伤害事故的法律研究依然是研究的热点。与2003年相比,这一领域的研究在以下几方面有新的进展:

(1)归责原则。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法律中常用的3大归责原则,前者适用于一般侵权行为,后两者适用于特殊侵权行为。在学校伤害事故中,一般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这点已无异议。除此之外,一些研究者认为,学校还存在特殊侵权行为,如学校建筑物和搁置物造成的人身伤害、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遭受的人身伤害等,这类伤害事故适用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劳凯声,第6期;方益权,第10期)。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适用上,研究者的观点并不一致。有的认为,国家对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的范围有严格规定,学校伤害事故不在该范围内(劳凯声,第6期;郭凯,第6期);有的认为,学校在下列学生伤害事故中应承担无过错责任:①学校教学设施、设备、食品、药品等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②学校进行高危作业所致之学生伤害事故。③由于学校原因产生环境污染所致之学生伤害事故。④学校饲养的动物所致之学生伤害事故(方益权,第10期)。

(2)举证责任。过错责任原则采取“谁主张谁举证”的方式,过错推定责任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采取举证责任倒置的方式。在受害学生举证发生障碍、学校举证更为便捷的情况下,应当赋予法官对特定证据采取举证责任倒置的自由裁量权(方益权,第10期)。

(3)赔偿金由谁来买单?有的研究者认为,公立中小学应由政府买单,私立学校应由其举办者买单(尹力,第2期)。考虑到举办者的经济能力限制,应该将学校的办学活动纳入保险责任范围,使学校事故的赔偿责任社会化(劳凯声,第6期),保费由学校举办者承担(方益权,第11期)。

此外,赖长春对学生管理中的程序问题进行了研究,认为当前学校在学生管理中存在6大程序瑕疵,包括不履行或怠于履行公告义务、不履行告知义务、不听学生陈述或申辩、遗漏法定程序、违反时效制度、违反回避制度,这些程序瑕疵需要得到及时补救(第8期)。这项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当前学校法律研究中“只重法理不重程序”的不足。

特点

1.制度创新是主题

从2004年转载的论文来看,制度创新是研究的重点,相关文章约占总数的1/5,内容涉及义务教育管理体制、校长负责制、现代学校制度建设、课程管理体制等方面。其中有关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探索,对于改革现行学校管理体制,重构政府、市场、学校的关系,实现权力纵向下移和横向分化有重要借鉴意义。

2.学校管理方法与技术得到重视

教育管理创新不仅包括观念创新、组织创新、制度创新,还包括管理方法与技术的创新(路宁,第1期)。在2004年转载的论文中,有关学校管理与方法的文章占有相当的比重,既有对理性管理的探索,如标杆管理方法(唐宗清,第5期)、教育策划技术(陈丽,第10期)、学校发展诊断技术(季苹,第2期)等,也有对非理性管理的尝试,如道德领导、文化领导。理性管理与非理性管理、刚性管理与柔性管理的结合,有助于提高学校管理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

3.研究思路从理论演绎转向关照实践

教育研究的思路有两种,一种是从理论到实践自上而下的演绎方式,另一种是从实践到理论自下而上的归纳方式。从2004年转载的论文来看,很多研究者更加注重对现实问题的分析,采取了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方式,这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单一的理论演绎造成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的困境。

4.实践者的研究意识逐步觉醒

从数量上看,中小学校长和教师的论文占总数的21.0%,比2003年高4.0%;从内容上看,这些论文大多数是对教学与管理实践的反思,如校长如何转变非此即彼的思维方式,突破管理困境(贾泽毅,第6期),如何经营学校品牌,提高附加性价值(郑杰,第9期)等,既有较高的实践价值,也有一定的理论深度。这些都表明,随着校本教研的展开,中小学校长与教师的学习意识和研究意识在逐步觉醒,研究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标签:;  ;  

学校管理研究年度发展报告--2004年中小学学校管理论文转载统计与分析_中小学学校管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