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体验式旅游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论文_张金明

 广东石油化工学院建筑工程学院 茂名 525000

摘要:以茂名的民俗文化为依托,结合下水尾村的环境资源,探讨马贵下水尾村具有地域特色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阐述了乡村规划设计的总体构思、设计原则,解析了村落的规划布局和景观设计,以期为茂名体验式旅游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解析,体验式旅游

以乡村农业景观和旅游业相结合的乡村体验式旅游模式,是当前旅游业研究的重点之一。体验式旅游是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旅游方式,它更多的是强调旅游者对于体验地的历史、人文、自然风貌等的一种体验活动,是一种对于当地活动的一种参与性。[1] 发展乡村景观体验式旅游,对推进新农村建设,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社会具重大意义。本文以茂名马贵下水尾村为例,浅谈体验式旅游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

1.下水尾村概况

下水尾村是茂名“摸天小镇”项目美丽乡村建设的第一个示范点。乡村有梯田、溪流、竹林、高山草原,形成一个美丽的垂直生态山水景观,是休闲、观光、养生、娱乐的理想场所。在政府的牵引下,村民与旅游开发公司合作共同开发乡村资源,发展生态产业,发展体验产业,在下水尾村打造体验式旅游的乡村模式。前期调研发现,村落有美丽的风景,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

(1)风景优美,缺乏旅游路线与功能分区。下水尾村具有层层叠叠的梯田、万亩宽敞的高山草甸、生机勃勃的溪流石头景观,游览景观空间丰富,但缺乏旅游路线与景观设计。

(2)公共设施相对满后。村落的公共基础设施欠缺,缺少必要的旅游接待站、公共卫生间、休闲广场等旅游服务设施。居住区缺乏排污设施、环卫设施,以及道路设施等。

(3)建筑立面风格不统一,缺乏庭院景观设计。建筑立面材质、色彩与高度不统一,门前小院随便堆放杂物,缺乏广场与庭院的景观设计。

2.规划设计理念

2.1总体构思

以下水尾的民俗文化为依托,以生态设计理念为指导,根据下水尾村的自然地形地貌特征,结合展示村落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等需求,将下水尾村规划为“一水五区,三桥十景”的总体布局,打造具有田园诗意,生机蓬勃的体验式旅游乡村模式。

2.2规划设计原则

(1)保护式开发的原则

遵循保护式开发的原则,尊重自然环境为重点,保护乡村梯田,保证农田的基本耕作,减少人为干预“自然”效果,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注重地域性与整体性原则

在乡村景观设计中注重乡土的地域性特征,强调景观的独特性、环境生态的持续性、乡土文化的延续性。利用梯田、溪流、建筑等景观内容,使各区域元素协调并形成整体风貌。

(3)强调景观设计的教化原则

美好的田园景观既要能够让人观赏、体验、休闲、学习,达到科普及教育乡村知识的目的。

3.设计解析

3.1总体规划布局

下水尾村定位为构建生产、生活、生态有机结合的田园牧歌休闲旅游区。规划设计中体现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和饮食文化等,设计游客可参与性的农事体验活动。因此,通过区域功能调整,景观节点布置,环境水系疏理,将下水尾村规划为“一水五区,三桥十景”的总体布局(图1)。

3.2景观设计解析

(1)一水:寻溪步道(图2)。寻溪步道包括亲水栈道、步石、凉庭、竹桥,乡土植物、景石等景观元素。寻溪步道旁边设置石头、木材、竹子等的亲水栈道,供游客行走或戏水。在宽而浅的水面设置步石(又称跳墩子),增添富有情趣的跨水小景,在较窄的水面设计竹桥,增加游人行走体验。同时利用溪流景石设计,通过不同落差营造欢快的小溪、平静的水面、丁冬作响的瀑布等水景,形成一种富有诗情画意的意境。

(2)五区:主要是水尾初心区、冥想空间区、竹林小苑区、油花菜海区、业态体验区,这五个区根据功能的不同设置不同的景观。

水尾初心区:梯田从山脚盘绕到山顶,层层叠叠,高低错落,在山顶梯田的形状像“心”而得名。在后期改造中,通过高山的自然引水,打造自然优美的梯田式跌水景观。

冥想空间区:在村落的中心区域,由梯田形成地势较高的山顶空间,能俯视整个村落的景观。此区域将设计半开敞式的公共建筑,用于聚会、民俗表演。建筑外围设计景观长廊,用于俯视乡村景观。

竹林小苑区:位于美丽的竹林片区,设计将建筑与竹林结合,打造具有乡村特色的竹林小院民宿。每间民宿都设计庭院与景观阳台,从民宿景观阳台可以望见整个美丽的梯田油花菜海和水尾初心景观。

油花菜海区:主要在梯田区域,在梯田里种植油花菜,设计田埂体验小径,田间景观小品(如风车、稻草人等),服务设施(卫生间、小卖部等),以满足游客需要。

业态体验区:主要在居民居住区,通过住宅建筑的改造,统一建筑立面与风格,营造乡土气息的建筑景观;居民住宅根据特色的业态设置了特色的景观庭院,满足游客与村民需求。同时在不同区域设置不同的景点,如忘忧亭(图3)——能眺望整个油花菜海;入口风雨桥(图4)——赋予游客入村的第一水尾印象;入口叠水(图5)——自然流水与现代叠水景观结合等。

(3)三桥:三桥分布在寻溪步道,分别是初心桥、索道桥与辛勤桥,既是村落各区域的交通,也是村落景观节点。初心桥采用木结构设计,采用乡土的原木与毛石结合,营造“小桥流水人家”的诗意画面。索道桥采用索道结构设计,摇晃的绳索激发游客的探索精神与刺激感(图6)。辛勤桥采用竹结构设计,竹子的柔韧与石头的坚硬,展示村民坚强不息的辛勤劳作精神。

(4)十景:十景分布于整个村落,在景观的处理上,融入本土元素,设计人性化、艺术性及实用性相结合,既要满足村民生活所需要,又提升村落整体景观艺术。例如忘忧亭(当地盛产的忘忧草命名)的设计,寓意是人站在忘忧亭里,欣赏当前美丽景观,暂时抛弃一切忧愁。忘忧亭的设计尊重当地的文化特色与地域材料,采用当地的毛石组合设计挡土护坡,用竹子编设护栏,配植当地花期较长的忘忧草植物景观,结合坡地居高临下,将整个油花菜海区收入眼下。

4.结语

下水尾村“一水五区,三桥十景”的总体规划设计,对体验式旅游的乡村景观开发与合理利用,是乡村旅游开发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乡村的景观规划设计既提升乡村景观艺术水平,又提高乡村生活服务设施,对建设美丽乡村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毕春莹.体验式旅游背景下的传统民居改造研究-—以团结镇乐居村民居组团改造项目为例[D].昆明,昆明理工大学.2016.05

[2]杨豪中,张鸽娟.“改造式”新农村建设中的文化传承研究——以陕西省丹凤县棣花镇为例[J].建筑学报. 2011(04)

[3]青山周平.基于居民日常生活的杂院改造研究——以北京景阳胡同改造项目为例[J].住区. 2016(06)

论文作者:张金明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3

标签:;  ;  ;  ;  ;  ;  ;  ;  

基于体验式旅游的乡村景观规划设计论文_张金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