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中历史学科必修一课后作业的有效性分析论文_陈根涛

提升高中历史学科必修一课后作业的有效性分析论文_陈根涛

陕西省丹凤中学 726200

摘 要:《历史课程标准》要求中学历史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逐步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等。因而教师必须积极引导,创造条件,建立交流机制,营造协同合作氛围,有意识地在作业中培养学生的交流与合作能力,力求共同发展。

关键词:高中 历史 课后作业

近几年,在新课标和新的考试制度下,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设置、教材的编纂、课堂的设计、探究性学习的开展等方面已经积累了许多经验。这些有效经验很大程度上推进了改革的步伐,也属于新课程改革的实质性内容,其中历史作业对学生的知识巩固和加强,提高学生的历史成绩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从作业内容上看,一方面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巩固,另一方面更要重视学生思维过程体现、思维能力培养、学生情感、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培养,学生人文素养的综合提高。

一、历史作业在教学中的重要意义分析

1.作业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忽视的重要一环,是巩固教学的重要手段。对日常教学中的历史作业进行深入分析,有助于为日常历史教学中老师布置作业提供理论指导,充分发挥新课标下历史作业的功能和价值,提升历史作业的有效性。为以后历史教学以及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了更多的方法和途径。

2.对日常教学中多种类型的作业设计及实施策略的研究是新课标的需要。新课标对于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想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课后作业和训练的有效性就显得更为重要。

3.通过对日常教学中几种历史作业模式及其在其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误区进行探讨,为新课标下的高中历史教师布置多样性的历史作业提供针对性强、可具操作性的策略。

二、提升作业布置的有效性

1.精心设计作业,注意难易层次。按教材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能力水平设计分层的作业,让不同水平的学生去完成不同梯级的作业,可以提高学习成就感,增长自己的能力,培养学历史的兴趣,真正提高学习效率,同时减少了不切实际的要求,减轻了学生的负担。这样,好学生吃得饱,一般学生吃得好,面向全体学生,不放弃每一个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各有所得。作业不在多,贵在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在有的教师在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大搞题海战,使学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重复的劳动上,思维与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提高作业的有效性就是要充分了解学情,因课设计练习,让学生在训练中思考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精心选择习题注意举一反三。当教材基本稳定后,每年甚至每天都会有新的习题作业出现,加上网络的便捷,形形色色的教辅资料铺天盖地,学生面对的是七门课程的学习,不可能有时间去做这些耗费时间重复繁琐的练习试卷,即使在老师和家长的压迫下去做了,也是无效劳动,不会有真正的提高。我认为这些试卷学生可以不做,但是老师必须尽量都做。只有在大量的看题基础上加以选择符合教学和学生训练目标的习题,才谈得上精选精练。选择新颖可以培养学生能力的和训练学生思维的,筛选归纳整理,形成新的作业设计,可以节约学生的学习时间,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启发学生比较思考辨析,做到举一反三,就会大大提高学习效率。

3.有作必批,有错必改,注意习惯养成和方法指导。通过作业练习可以形成学生的能力。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把在讲授阶段理解和记忆的新知识,通过独立作业转化为技能技巧。老师的作业设计要安排指导学生作业的环节,做到“当堂学、当堂练、当堂清”。老师对学生的作业要及时批改(多面批),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获得反馈信息,及时作出评价与鼓励,为下一步作业设计做好准备。

4.死记硬背和灵活运用相结合,注意积累和触类旁通。有人反对死记硬背,其实历史学习过程中有大量的时间、人物、地点,历史作业设计中不能忽略这些。这些是造房子的材料,是高楼大厦的地基,是点亮夜空的星辰。通过口头作业形式,安排一系列的作业设计,让学生在活动中记忆消化,进一步达到触类旁通、灵活运用的目标。历史课程具有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的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作业设计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考虑到作业的人文性,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既能增长知识,又能陶冶情操、激发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智力、技能和情感三维目标的发展。

5.大胆舍弃,简化答案,注意趣味性和开放性。历史学习不同于理科的学习,历史作业也不同于理科的“题海”战术。老师在作业设计时要“精编简政”,大胆舍弃“老旧繁杂”的题目和题型,简化问题和答案,真正做到“精讲精练”。在趣味和开放上做文章,以生动有趣的作业内容和活泼多样的作业形式来取代呆板重复的机械练习,以激发学生的作业兴趣,产生好奇探索的追求感,自觉主动地来完成作业。

总之,提高教师的理论素养和教学实践经验,使教师对新课改视野下作业设计有一个全新的认识,同时对于学生,好的作业设计对课堂教学的效果是有益的补充,可以更全面地提高学生的素养和能力;有利于更好地做到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观察力,丰富学生的课外学习生活,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论文作者:陈根涛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20年1月总第33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5

标签:;  ;  ;  ;  ;  ;  ;  ;  

提升高中历史学科必修一课后作业的有效性分析论文_陈根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