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中渗透法制教育论文_吴小燕

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中渗透法制教育论文_吴小燕

吴小燕 河南省洛阳市涧西区珠江路小学 471003

摘 要:在思想品德课中恰当地创设情境,可以架起现实生活与法律常识之间、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的桥梁。因此,创设与课堂教学相适应的各种情境,是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法制教育、推动学生品格发展极其重要的媒介。

关键词:创设情境 法制意识 依法行事

品德与生活的教学注重的不仅仅是知识教学,更重要的是指导学生日常的生活,注重的是情感的教育、实践的意义。品德课的课程中蕴含着丰富的法制教育资源,若能善加开发和利用,就能达到教育学生遵纪守法、养成良好品格的双重目的。作为一名小学教师,承担着增强少年儿童法制意识教育的使命和责任,而小学生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告诉我们:“人的认识越全面、越深刻,就越有助于转化道德行为,有助于形成良好的行为品德。”所以,在思想品德课中恰当地创设情境,可以架起现实生活与法律常识之间、具体问题与抽象概念之间联系的桥梁。因此,创设与课堂教学相适应的各种情境,是在思想品德课中渗透法制教育、推动学生品格发展的极其重要的媒介。

一、捕捉突发情境,渗透法制意识

《课程标准》中指出:“思品课教学要密切联系小学生的思想实际和社会生活实际,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识规律,注意克服成人化和概念化的倾向。”在课堂教学中,往往会碰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情境,而这些情境恰恰反映了学生真实的生活态度。我们就可以巧妙利用,结合法律常识,引导学生主动接受教育,形成良好的品德和自觉准守法律的习惯。

如有一次上思想品德课,我刚走进教室门,只见同学们捂着鼻子,嘴巴里大声嚷嚷:“臭死了,臭死了。”原来,班中黄嘉旺同学由于身体不适呕吐了,他难受地趴在桌子上,脚底下吐了一大滩,散发出难闻的气味。看到自己同学生病了,同学们无动于衷,还表现出如此不和谐的音符,我真有些生气。我连忙跑上去询问病情,得知并无大碍后,就对同学们说:“老师去倒杯开水来,请哪位同学帮他把呕吐物扫扫掉。”说完,我就走出了教室。可是当我回来时却没有一个人帮他,我愕然了。

经过缜密思考,我决定抛开原来备好的课,在黑板上写下了《当我生病时……》。那节课同学们谈了许多,不仅说出了自己生病时的感受,还表达出渴望得到帮助和关怀的心情。我趁机进行法制教育,告诉他们和同伴在一起时,每个人都有相互帮助和扶持的义务,放任不管、任凭事态恶化是要负责任的。同学们听完心情显得格外沉重,在那一星期的周记中,有许多同学都写到了这件事,文中感情真挚,认识深刻,受到了一次很好的法制教育。从这以后,我发现班上学生稍有不适,就会有学生向我汇报,表现出关切之情。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这可喜的变化,着实让我惊喜不已。正是由于亲身经历了这样的事情,学生得到的收获才是真实的,也是有效的。

二、制造冲突情境,教会依法行事

我们的孩子想法多面,变化很快,也容易出现说一套做一套的现象。此时,要通过换位思考,将心比心,让学生经常把自己置于对方的心理位置上去认识、体验和思考问题,学会依法处理人际交往和学习生活中出现的矛盾和纠纷,培养他们宽容礼让、知法守法的品质。

如我们班有位学生在上学路上看见一位盲人拄着一根拐杖在地上敲敲打打,一步一步地向前走,到校后,他还把盲人的动作表演给其他同学看,滑稽的动作引得大家哄堂大笑。当我问他该怎么做才对时,他却回答得很响亮:“不应该取笑残疾人,应该帮助盲人。”由此可见他是懂得同情人、尊重人的道理的,但还未意识到这样做已经触犯了《残疾人保护法》。于是我就让他设想、体验一下盲人的心理反应和感受,然后启发他:“如果你是盲人,不小心踩到沟里,不仅没有人来帮助,还遇到旁人的嘲笑,这时你的心情如何呢?”又让他蒙上眼睛走上一段路,同时,给他讲了《残疾人保护法》第三条“禁止侮辱、侵害残疾人,禁止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贬低损害残疾人人格”的规定。这时,这位学生才认真思索起来,思想上真正有所触动。从此,不仅这个孩子,当时所有在场的孩子们,都变得彬彬有礼了,再遇到残疾人不仅能尊重他们,还能主动提供帮助。孩子们是纯洁的、可爱的,只要恰当地引导,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见,“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是多么正确的一句话。

三、再现生活情境,搭建普法舞台

要想在思想品德课堂中渗透法制教育,教师就要认真钻研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潜在的法制教育元素,寻找法律知识的切入点和渗透点,再现生活情境,把法律知识自然融入教学之中。

例如,我在讲《家乡的春天》时,提到了牡丹花会时,小明家里来了7个亲朋好友,要去参观龙门石窟,却只有一辆限乘5人的小轿车,应该怎么办?熟悉的生活情境,立刻引发了学生的讨论,这时就可以对学生渗透有关车辆超载所造成的危害,进行《道路交通安全法》的教育。又如在教学《集体处处有规则》时,出现了两种观点:一种以少数男生为代表的认为遵守规则真麻烦,一种是遵守规则会给大家带来方便。面对认知上的冲突和矛盾,我立刻组织学生分正反两方面进行辩论。大量生活中的事例被列举出来,激烈的辩论中,既呈述事实又说明道理,既有倾听又有反驳。我利用这一时机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让学生知道:规则就像我们国家的法律,在集体中遵守规则,在生活中遵守法律。大家在生活中不遵守法律,社会将一片混乱,十分可怕。法律使我们的生活文明有序,法律尊重生活中的每一个人,保护大家的利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遵守法律能赢得他人的尊重,违反法律将会受到法律的惩罚。我们都要遵守法律,从小做一个知法、懂法、守法的好公民。

布鲁纳认为:“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促成一种学生能够探索发现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要在思品课中渗透法制教育,就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小主人,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了解、感悟法律的本质。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使其知、情、意、行的协调发展,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法律素养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论文作者:吴小燕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5年9月总第18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8/26

标签:;  ;  ;  ;  ;  ;  ;  ;  

如何在品德与社会课中渗透法制教育论文_吴小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