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性心脏病采用彩超联合心电图诊断的临床分析论文_熊青云

长沙市第八医院东院B超室主任 4100001

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性心脏病采用彩超联合心电图诊断的临床效果。方法:此次研究所选择的基本对象为2015年3月-2017年2月来我院实施治疗的病患,共有8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病患实施B超联合心电图诊断法,对照组病患则单独运用心电图进行诊断,对比两组病患的诊断效果。结果:对比两组病患的诊断情况,观察组病患左室肥厚、左室扩大、左房增大、主动脉扩张、主动脉弹性减退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统计学有对比价值P<0.05。结论:在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的过程中采用B超联合心电图诊断法能够检出率明显提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彩超;心电图;高血压性心脏病;诊断效果

【 abstract 】 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ect of hypertensive heart disease in the diagnosis of B supercombined electrocardiogram. Methods:this study selected the basic object of March 2015 - February 2017 to the hospital treatment of patients,a total of 84 cases,which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observation group patients joint implementation of ultrasound cardiogram diagnosis method,the control group patients separately using the electrocardiogram diagnosis,compared two groups of patients' diagnostic results. Results:the comparison of two groups of patients diagnosis,observation group of patients with left ventricular hypertrophy,left ventricular expansion,left atrial enlargement,aortic dilatation,aortic elasticity loss were high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significant difference,statistics have contrast value P < 0.05. Conclusion:in the course of diagnosing hypertensive heart,the use of B supercombined electrocardiographic diagnosis method can improve the detection rate and have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value.

就当前公共卫生疾病来看,高血压是其中的主要疾病之一,如果不给予有效的控制将会造成血管、心、肾、脑以及眼底等多器官受到损害。高血压性心脏病是一类由高血压所引发的心脏并发症,其主要产生因素是由高血压所引起的左心室负荷升高,主要表现为左心室扩张、冠脉血流量异常以及肥厚等心脏类型疾病。近些年以来,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其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也在一定程度上有了改变,为此,此类疾病的病发率也以逐年上升的趋势呈现出来,从而影响到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选取84位病患,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两组,即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42例,其中观察组男病患26人,女病患16人,他们的具体年龄在33-69岁之间,平均(50.05±4.01)岁;对照组男病患25人,女病患17人,年龄在35-68岁之间,平均(51.16±4.76)岁。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高血压性心脏病,对比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结果差别不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病患仅运用心电图来展开诊断,而给予观察组病患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彩超检查,检查的间隔不超过30分钟。具体的检查方法如下:

心脏彩超检查:病患取平卧位[1],检测仪器为GEViVid3型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将彩超的检测探头设定为2.0-3.5HMZ,在病患处于安静状态时,对其左心室的长轴切面展开二维超声扫描,再针对检测数据计算患者左心室的EF值与E/A(峰值速度比率)。

心电图检查:病患取仰卧位,与病患连接导联的部位给予酒精擦拭[2],采用的仪器为ECG-FX-8322心电图机,对患者在24小时内的心电图变化加以监测并且记录。

1.3检测标准

根据《临床心血管病学》对病患左室增大、肥厚、主动脉弹性减退、扩张 以及A峰>E峰的标准加以诊断,再考察病患的左心室肥厚、心肌缺血程度与心率 变化。心脏左心室扩大或肥厚的诊断标准:左室后壁以及室间隔检测时选择二尖瓣水平短轴的切面,其舒张期室间隔厚度在12.50MM以上,可以判定为室内间隔肥厚;如果患者舒张期左室后壁厚度在13MM以上,可确诊为左室后壁肥厚;胸骨左缘左心室长轴切面上,当女性左心室内径>50MM,男性>55MM,则可判定为左心室扩大。

1.4统计学方法

对相关数据展开统计,此统计主要以SPSS19.0的统计学软件对具体数据加以处理,数据与数据之间的差距可以用X2加以检验。当显示P>0.05时,表明对比结果无较大差别,统计学也无对比意义,当显示为P<0.05时,表明对比结果有明显差别,为此,统计学有一定的对比意义。

2.结果

其中观察组患者实施彩超联合心电图进行诊断,而对照组病患则单独运用心电图进行诊断,其中观察组左室肥厚的检出例数为28例,对照组为17例,观察组左室扩大检出例数为19例,对照组仅7例,观察组左房增大10例,对照组4例,观察组主动脉扩张3例,主动脉弹性减退1例,而对照组均为0例,差异显著,统计学有对比价值P<0.05,具体详情参见表1。

3.讨论:

高血压性心脏病的出现以及发展在不断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高血压性心脏病在早期的临床症状并不显著,并且伴有轻度头痛[3]、心慌等症状,为此,大部分高血压性心脏病病患很难感觉到自身的病情。但是,随着病情的慢慢发展,在后期会出现晕厥、呼吸困难以及胸痛等情况,这时已经错过了最好的治疗机会。而及早的发现与治疗是提升病患临床疗效以及预后有效手段。当前,临床对于高血压性心脏病的诊断方式主要为心电图、彩超检查。彩超因使用方便,并且对受检人员具有无放射、无痛的优点[4],为此,受到了临床医学广泛运用。同时,心电图无痛、无创、简便易行[5],完成治疗后也方便复查,这也是检查以及记录心脏活动的有效方式。将二者结合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有着更好的效果。

本研究中,观察组病患实施彩超联合心电图诊断法,对照组病患则单独运用心电图进行诊断,对比两组病患的诊断情况,观察组病患左室肥厚、左室扩大、左房增大、主动脉扩张、主动脉弹性减退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统计学有对比价值P<0.05。

由上可见,在高血压性心脏病的检查中应用彩超联合心电图的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检出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屈利平.B超联合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15,09:1465-1467.

[2]王友慧.高血压性心脏病采用心脏B超与心电图诊断的对比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92:104.

[3]贾国伟,李银花,范妮芳,林松泉,罗以恒,麦浩彥.探讨B超联合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的临床效果[J].吉林医学,2016,07:1663-1664.

[4]张景锋,卢永昭,李奇,闫丽娟.超声心动图与心电图诊断高血压性心脏病临床对比分析[J].陕西医学杂志,2016,10:1359-1360.

[5]李红平,蒋喜文,周美君.12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心脏B超诊断分析[J].中外医疗,2012,32:175+177.

论文作者:熊青云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8

标签:;  ;  ;  ;  ;  ;  ;  ;  

高血压性心脏病采用彩超联合心电图诊断的临床分析论文_熊青云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