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环境审计研究:文献综述与建议_环境审计论文

区域性环境审计研究:文献综述与建议,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区域性论文,文献论文,建议论文,环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环境问题的区域性特点及其治理要求不仅直接影响环境审计实务工作的开展,还直接推动了“区域性环境审计研究”——一个新的环境审计研究领域的出现。作为以研究区域范围内(如行政区域、自然流域、地理区域等)生态环境问题为特征的区域性环境审计逐渐成为环境审计研究框架的一部分。本文通过对有关区域性环境审计文献进行全面、系统的梳理与总结,厘清区域性环境审计研究现状与研究轨迹并以此探索新的研究思路,为推动和深化这一研究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区域性环境审计文献描述

(一)文献统计

我国最早把环境审计付诸实践的案例是审计署于1985年和1993年两次对兰州、重庆、广州等20个城市开展的以审计排污费征缴和使用情况为内容的环境合规性审计。而环境审计理论研究则迟于环境审计实践。我们以“环境审计”为关键词对1991—2011年中国期刊网进行精确匹配搜索,获得有关环境审计的论文832篇,其中最早一篇与环境审计有关的研究成果出现在1991年。本文以这832篇环境审计论文作为研究对象,揭示我国区域性环境审计研究的发展轨迹。

1991年至2011年间发表的环境审计论文在各年度的分布并不均衡,但总体上呈递增趋势,特别是2003年以后发表的论文明显增多(我们认为这在很大程度上与2002年中国审计学会和2005年亚洲审计组织开展环境审计研讨会的推动有关)。但区域性环境审计文献只占整个环境审计文献的5%。这些文献零星分布于不同年份,尽管近几年相关文献较多,但总体上专门针对区域性环境审计问题展开的系统性研究并不多。大部分学者仅仅是在环境审计普遍性问题研究时提及到环境的区域性问题,而基于不同区域特点所开展的系统性环境审计研究则少之又少。

(二)文献类型

总体而言,在全部环境审计文献中,理论研究类型的约占全部文献的73%,实务研究类型的约占27%%。在理论研究文献中,又多集中在环境审计概念、意义、现状和对策等方面;实务研究文献中,多以介绍国外环境审计经验以及企业和政府环境审计实务为主。

区域性环境审计文献的分类与上述环境审计文献总体基本一致。理论研究文献约占全部区域性环境审计文献的82%,实务研究文献占18%。理论研究文献中多以研究环境审计概念、意义、现状和对策类为主,所有文献中尚没有对区域性环境审计进行系统研究的基础性文献:实务研究多以地方环境审计现状为主,几无涉及诸如重点流域或区域的重要环境问题。

(三)文献期刊

通过对中国期刊网检索,可看出1991年以来刊登环境审计论文的期刊主要集中在审计核心类期刊、审计非核心类期刊、财会类期刊和其他类期刊(如生态环境类期刊)。这些期刊中共发表环境审计论文832篇,其中涉及区域性环境审计的论文只有44篇。就审计类期刊来看,以发表较高层次理论类论文为主的《审计研究》和《审计与经济研究》仅有2篇区域性环境审计论文发表,相比之下以发表实务性或工作类文章的《中国审计》则发表的相对较多。这一方面说明区域性环境审计更多是基于环境审计实践考虑的问题,另一方面也说明目前区域性环境审计基础理论研究还相当薄弱。

从各篇文章的作者单位分布情况来看,主要集中在高等学校和各级审计机关。其中,来自于高等院校的作者发表的论文有22篇,占54%,高等院校作者对研究的贡献显而易见。来自于各级审计机关的作者发表的论文有18篇,占44%,审计机关是研究的第二大推动力。

二、区域性环境审计研究综述

通过对已有区域性环境审计文献梳理,发现目前这一研究主要有三种类型:

(一)按区域特征

这类研究侧重于以某一区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区域内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特征与差异,考虑不同环境审计体系的建立。李立群(2002)结合我国环境审计的主要内容和西部地区环境审计的现状,论述了在西部地区推行环境绩效审计的意义。苗霞(2009)将环境绩效审计与区域经济相结合,对环境绩效审计在区域经济中应用情况进行理论分析,并选择使用生态效率指标作为外境绩效审计工作考核依据,从经济社会发展、环境生态、环境质量以及环境管理四个方面比较完整地构架环境业绩指标体系。陆丽琴(2010)从西北地区地域和生态环境现状及其问题出发,分析了西北地区环境审计的内容,进而以审计署组织开展的跨地域的青藏铁路环保资金使用效果调查为案例,对区域性环境审计特别是西北地区环境审计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

(二)按行政区域

这类研究即在叙述本行政区域环境审计现状的基础上,对区域性环境审计发展提出对策和建议,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省份:

1.东部地区主要集中于浙江省、江苏省、辽宁省和黑龙江省。于家傲等(2008)认为要结合黑龙江垦区环境和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适合垦区的环境审计模式。张仁欢(2009)基于浙江省能源和环境现状的初步分析以及生态环境项目建设审计调查的实践,总结了浙江省环境审计的内容、程序和方法,在此基础上从完善环境审计立法、建立生态项目绩效审计体系、推进企业开展内部环境审计、建立环境审计后续跟踪制度等方面提出了推进浙江省环境审计的措施。崔晓昕等(2009)通过国内外环境绩效审计综述的基础上,对辽宁省环境绩效审计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评价,并针对辽宁省环境绩效审计的不足提出了相关改进建议。

2.中部地区主要集中在江西省和安徽省。成晖(2008)通过阐述江西省资源和环境审计的现状与不足以及在推进环境审计工作所做的各方面努力,概括了江西省农业与资源环保审计工作的努力方向,并针对这些现状与不足提出了相应的改革意见。陈矜等(2009)将安徽及其周边发达地区项目“三同时”执行、排污费征收和污染控制管理、环境法制工作等环境治理情况进行了比较,以期找出安徽省同发达省市之间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差距,并在对合规性、财政收支和经济效益审计进行详细描述的基础上,寻求推进安徽省环境审计发展的对策。

3.西部地区主要集中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和甘肃省。黄绪全(2010)详细阐述了政府环境审计进展阶段和环境审计主要方法以及环境审计取得的成效,并结合广西实际探讨了开展资源环境审计的途径。裴森林等(2011)描述了甘肃省资源环境的背景,对甘肃省资源环境审计工作情况进行总结,并分析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加强甘肃省资源环境审计工作提出了相应对策建议。

(三)按自然特征

由于我国目前水污染状态最为严重,在以自然特征划分的区域性环境审计中,则多是以河流和湖泊流域环境审计为主。

1.江河流域环境审计。严飞(2004)通过总结江苏淮河流域段审前调查,发现由于区域体制管理以及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等原因,环境政策执行情况不很理想,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淮河流域环境审计应突出资金、项目、污染源综合整治和环境信息系统四环节的审计。鲁玮(2011)探讨了珠江流域环境污染的现状、污染原因和该地区环境审计存在的诸多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环境理论、产业升级、环境审计对象等方面提出了提高珠江流域环境审计效率的对策。李芳(2011)通过描述渭河流域水污染的特点以及在治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构建了流域环境审计模式。

2.湖泊环境审计。湖泊环境审计主要集中于太湖、滇池和鄱阳湖区。李兆东等(2009)通过对太湖流域水体污染问题的深入分析,构建了以流域主要污染物或特征污染物为导向的审计模式,探讨了以水体污染物迁移特点为基础的流域环境审计范围和重点区域的划分方法,给出了周期性审计、周期内跟踪审计等适合水体环境审计要求的审计方式。伍金条等(2010)则结合鄱阳湖区的经济规划提出了对湖区进行环境审计的切入点和着力点,重点是国家政策执行情况、水利枢纽工程建设项目和资金审计。宋莎莎等(2010)通过对滇池水污染综合治理环2010)的调查研究,结合环境绩效审计方法理论对现行环境审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构想。黄溶冰等(2010)认为环境审计在流域水污染治理中的实现机制是作用于刺激——反应模型,促进主体主动履行环境审计的职责,并借助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探索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太湖流域水污染审计治理模式。

3.其他环境审计。尹种信(1997)通过分析井冈山林业资金审计,探讨了林业环境审计的方式。江西省审计学会课题组(1997)通过对庐山、井冈山环境审计的现状、开展情况及审计效果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总结了环境审计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王本强(2004)以水环境审计为起点,在探索适合我国情况环境审计模式和对不同环境主体的审计工作的基础上,比较了水环境审计和传统环境审计的不同。

通过上述文献梳理,已有的区域性环境审计研究可归纳为以下三个特点:

(一)研究层面

近年来我国区域性环境审计研究无论在广度还是深度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从文献数量看,近五年来论文量增长迅速,占全部样本文献的66%;从研究方法看,研究层面不断提升,规范研究上注重历史研究、比较研究、逻辑推理等方法;实证研究中问卷调查、案例研究所占比重较大。但总体来说,我国区域性环境审计研究尚处初级阶段。一是重复性研究较为严重。部分文献的研究思路和结构相似度很高。许多研究只是将已有研究成果中属于区域特征的部分做简单替换,重新表述,创新研究不多。二是研究方法中对环境管理学、环境工程学、生态经济学、区域经济学等理论与方法运用少;实证研究多集中在案例研究和问卷调查,没有运用实验方法等多元化方法对问题进行持续研究。

(二)研究范围

目前这一研究多以政府环境审计为主,企业环境审计和民间环境审计均为空白。政府环境审计研究又主要集中在环境合规性审计研究上,对政府环境财务审计、环境绩效审计和环境责任审计的研究偏少。

(三)研究视角

总体而言,区域性环境审计研究的视角多偏向审计(会计)领域。从文献统计数据以及研究者学科背景、单位看,审计类期刊和财经类文献占总文献的57%;来自高校和各级审计机关的研究单位,达到全体单位的98%。作为研究主体的高校审计(会计)学者和审计人员显然多对审计(会计)问题较为熟悉,而对环境、生态领域的问题深入了解不多。

三、深化区域性环境审计研究的建议

为了进一步深化区域性环境审计研究,在研究思路、研究路径和方法选择上应有所突破或创新,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一)紧密把握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和产业发展动态

目前,以科学发展观统筹指导下的国家区域经济发展政策已包含着区域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协调策略与机制。比如,我国在2011年6月公布的《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中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强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谋划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国土利用和城镇化格局,确定不同区域的主体功能,据此逐步形成人口、经济、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这显然为深化区域性环境审计研究提供了必备的政策指导与依据。

产业发展动态同样是研究应予关注的,因为产业发展是直接影响环境审计开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比如,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步伐以及产业升级加快,近年来沿海企业向中西部地区的迁移不断加快。但与此同时许多重污染产业也在向中西部地区转移,这使得中西部地区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为此,应该加强产业转移背景下的区域性环境审计研究。

(二)以区域环境承载力为导向

区域性环境审计研究总体包含区域环境和区域审计两大研究内容,其中区域环境问题的实质是资源在修复状态下的循环利用,而区域环境承载力是确立一个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条件,也是建立区域环境审计目标和评价标准的重要依据。具体来说,应在对区域环境承载力进行客观评价的基础上,确定区域的主要环境问题与环境问题的污染源(如大气污染、水土流失、水污染和酸雨污染等),进而研究适应区域环境承载力的经济发展政策和环境评价标准,以及该地区如何建立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与环境信息共享平台,为区域性环境审计的开展确立理论指导,如见图1所示。所以,以区域环境承载力为导向,可使得研究紧贴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实践,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三)紧密联系环境问题与环境治理的区域性特征

我国地域辽阔,各个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状况不同,经济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也有很大差异。与此相联系的是,环境污染、农村污染和生态破坏等环境问题也呈现出鲜明的区域性差异,区域特征十分明显。所以,区域性环境审计研究应首先要了解一定空间地域中各种环境问题的组合结构形态,或者说是各种环境问题的组合特征,把握区域自然环境和经济发展对环境审计提出的特殊要求,由此才能确定区域环境审计的战略定位和差异化审计策略。

(四)以动态和开放的视野拓宽研究领域

区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动态开放空间系统,主要包括区域内的人文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系统。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依存,并与区域外部实现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三者之间的相互影响若为良性循环,则生态环境优良,社会经济系统可实现可持续增长;反之,则形成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我国许多地区出现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三个系统之间长期处于恶性循环,如废弃物大量排放、过度开采资源和高消耗的生产生活方式。因而,区域性环境审计研究的视野和领域应扩展到审计系统之外的社会经济系统、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系统及其相互关系之中,把环境审计看做是完善和协调三个系统良好、协调运行的一个保障机制,这样研究才更具有意义。

同样,研究中要认识到“区域”是一个动态和相对的概念。由于要素的区域流动性,一个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不仅使该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受到影响,社会生活质量将不断下降,同时污染物也将流动到相邻的其他区域,进而影响到其生态环境系统。因此,现在区域的生态环境问题已经不是一个特定区域内的问题,而是成为影响相邻区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五)大胆创新研究方法

随着人们对企业的关注由环境问题转向环境责任承担,越来越多的公众公司披露其环境责任信息,由此环境审计实证研究应大力推广。同时,研究还可以广泛吸收区域经济学、生态学、生态经济学、环境管理学、环境工程学等学科的研究成果,不断完善研究方法体系。在此,大胆借鉴国外环境审计的先进理论和成功做法,可以避免在研究上重复劳动,少走弯路。

标签:;  ;  ;  ;  ;  ;  ;  

区域环境审计研究:文献综述与建议_环境审计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