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资源与新城市化建设”研讨会纪要: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实现地方城市化_新型城镇化论文

“文化资源与新城市化建设”研讨会纪要: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实现地方城市化_新型城镇化论文

“文化资源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研讨会观点摘要——善用文化资源实现就地城镇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城镇化论文,文化论文,资源论文,研讨会论文,摘要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目前,在城镇化研究中,学界关注的焦点是农民如何进城镇和城镇如何更好地接纳农民。实际上,城镇化的关键不是农民进不进城镇,而是农村能不能实现传统农业向非农产业的转型,农民能不能摆脱对土地的依赖实现职业转换。除了农民进城或进镇之外,就地城镇化,同样是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就地城镇化,往往投入最少,效果最好。

善用文化资源,推动农业经济向文化经济转型,是实现就地城镇化的重要途径。这方面的成功案例很多。北京宋庄镇小堡行政村、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新华行政村就是两个成功案例。

先看宋庄小堡村。宋庄小堡村的特点是利用艺术家资源,实现农业经济向艺术经济转型,实现就地城镇化。从1994年第一批艺术家落户到现在,近20年间,宋庄已发展成为国际上最著名的艺术园区之一。2011年大公报评选中国在海外最有影响力的乡镇,宋庄得票最高。宋庄辖46个行政村、人口12万,其中聚集艺术家最多的是小堡村。

小堡村户籍人口1300多,外来人口6000多,其中艺术家5000多人。全村目前拥有画廊和艺术品商店200家,美术馆20家,文化服务企业55家,饭店120家,每年举办艺术展览千余场,旅客约200万人次。而在1994年艺术家没有入住之前,该村仅有2个小饭店。

艺术家入住从根本上改变了小堡村的环境,带来当地产业的转型和农民职业转换。一是艺术业带来了现金流、人流、物流和信息流。据估算,一个艺术家一年可带来消费2万元以上,5000多个艺术家一年就能带给小堡村约1个亿的消费。二是艺术业促进农业经济向艺术经济转型。目前,宋庄特别是小堡村已形成以艺术家为核心、美术馆和画廊为艺术活动场所,以艺术展演、艺术活动、艺术品交易、艺术品经济等为主要形式,涵盖艺术教育、观光、餐饮、物流等在内的完整的艺术产业链。三是艺术业增加了农民收入,带动了农民职业转换。目前,小堡村农民人均收入约3万元,远高出北京市人均农民收入1.6万元的水平。全村200家画廊的资本构成中,艺术家或外来资金占40%,小堡村集体和村民各占30%。艺术服务业成为小堡村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四是艺术业提升了农民精神生活。受艺术家和艺术业的熏陶,农民办画廊、画画很普遍,很多人因此成为画家。目前,全村在艺术院校上学的孩子有100多人。艺术业完全改变了小堡村农民的精神和生活面貌。

再看云南大理新华村。不仅经济发达地区能够利用文化资源实现就地城镇化,经济欠发达地区同样能做到这一点。新华村是通过银器加工工艺和旅游资源,推动农业经济向艺术经济转型,实现就地城镇化。新华村有两大特点,一是有精湛的银器加工工艺。新华行政村户籍人口1200户,6000多人。当地人多地少,人均耕地仅0.5亩,农业发展空间有限。所以,当地自古以来主要是靠从事手工业谋生。堪称家家有手艺,户户出匠人。新华村银器加工业有上千年历史,在周边少数民族地区特别是西藏地区享有盛名。新华村另一个特点是旅游资源丰富。该村有众多泉眼,周边还有大片湿地。环境优美。此外,该村距离丽江市约40公里,区位优势明显。

依托手工艺品和旅游资源实现农民职业和产业的转换是新华村的鲜明特点。以前新华村匠人一直是走村串户,是流动经营,没有形成合力。20世纪末,新华村大力吸引本村手工艺匠人回村创业。同时,依托当地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业。新华村以手工艺加工和旅游业为两大动力,兴建国内首家银器博物馆,努力打造全国银器加工基地,致力于建设特色旅游商品集散地。已经逐步形成了以银器加工、旅游、特色商品集散中心为核心,涵盖宾馆业、娱乐业、餐饮业等新型产业链。目前,新华村村民收入的80%以上来源于服务业,完成了产业转型和职业转换。

依托文化资源实现传统产业转型和农民职业转换的案例比比皆是。比如,江苏宜兴市紫砂壶制作,河南镇平县石雕制作,云南剑川县木雕制作等,都是当地特色文化资源,现在都是当地的重要产业,起到了促进当地农业转型和农民职业转换的作用。

利用文化资源实现就地城镇化,有两点值得特别重视:

第一,利用文化资源融入城市体系,实现就地城镇化。北京宋庄小堡村和大理新华村之所以能够实现产业转型和职业转换,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毗邻城市。现代交通业的迅猛发展缩短了空间距离,城市辐射力得到了极大的延伸,这也为利用文化资源实现就地城镇化注入了新的动力。交通状况的改变,使一些偏远地区同样有可能与中心城市形成互动,带动当地经济转型。

将城市流行娱乐形式与当地自然资源结合,是融入城市体系的途径之一。张家口市张北县通过举办张北草原音乐节,带动当地旅游业就是一例。张北县地处高原,气候凉爽,是盛夏度假的理想之地。从2009年开始,每年盛夏,张家口市张北县都举办以摇滚乐为主的草原音乐节。吸引了大批来自北京、天津等周边城市的摇滚乐爱好者。成为近年来中国观众最多、也最为成功的户外摇滚音乐节之一。张北草原音乐节极大地提高了张北县的知名度,吸引了游客,为当地居民增加了收入。张北草原音乐节的成功举办,得益于汽车时代带来的空间距离的缩短。张北县距离北京和天津约280公里,3小时之内车程。是中心城市户外活动的理想距离。

将创意和设计与农业经济结合,增加农业经济的观赏性,也是融入城市体系的一条途径。北京市通州区有关单位与著名工业设计公司——洛可可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打造番茄联合国。园区中有30多个番茄品种,10多种颜色,大小不一,形状各异,观赏性很强。同时,还推出了与番茄有关的产品,如所有的杯、盘、碗、碟等餐具,都采用了番茄元素,增加番茄的文化元素。

第二,推动跨区域合作。在利用文化资源推动农业经济向文化经济转型、实现就地城镇化过程中,跨区域合作日益重要。这是因为文化资源分布往往具有跨行政区划的特点。目前各地更多习惯于按照行政区划来规划利用文化资源,发展文化经济。这常常造成各搞一套,不利于效益最大化。以徽商文化为例。婺源原本属于皖南地区,现在后来在行政区划上属于江西省。由于行政区划不同,在利用徽商文化资源上,就出现了各自为阵的情况。

这种现象在少数民族文化资源的利用上尤为突出。少数民族常常都是分布在多个省(自治区)和州县。以藏族、羌族和彝族为例。藏族、羌族和彝族分布在四川、西藏、云南、青海、甘肃5省、8个自治州。人口600多万,面积约50多万平方公里。如何加强跨区域合作,防止重复建设,是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在推动跨地区合作方面,文化部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为整合四川、西藏、云南、青海、甘肃5省、8个藏羌彝自治州民族文化资源,文化部联合有关部委和地方政府制定了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发展总体规划(草案),对上述区域进行整体性谋划,尤其是对文化项目建设进行整体统筹协调。规划拟通过形成跨行政区划的合力,将该地区建成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国家级文化与旅游融合发展试验区。尽管要实现上述目标还要解决许多难题,但这个规划提供了区域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新思路和新途径。对中西部地区依托文化资源,实现农民职业和产业的转化,推进就地城镇化,具有重要意义。

标签:;  ;  ;  

“文化资源与新城市化建设”研讨会纪要:充分利用文化资源实现地方城市化_新型城镇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