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前检查乙肝表面抗原、艾滋病病毒抗体等输血传染病因子意义论文_陈宇娜

(乐清市人民医院 浙江 乐清 3256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输血前检查乙肝表面抗原、艾滋病病毒抗体等输血传染病因子意义。方法:随机选取210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在输血前采用微粒子酶免分析法与双感染抗原夹心酶联免疫法检测乙肝表面抗原、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丙肝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TP抗体)等各项指标。结果:对60例患者进行输血前血清检查,检查结果显示HBsAg阳性患者有7例,阳性率为11.67%;检查结果显示抗-HCV的阳性患者有2例,阳性率为1.67%;检查结果显示无抗-HIV的阳性患者,阳性率为0%;检查结果显示梅毒的阳性患者有1例,阳性率为1.67%。结论:输血前检查能有效的阻断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梅毒和艾滋病病毒的传播,为医生做出诊断和治疗提供方向,也为患者感染疾病的提供来源依据,减少由于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

【关键词】乙肝表面抗原;艾滋病病毒抗体;其他输血传染病因子;输血;检查

【中图分类号】R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6)34-0351-02

部分疾病、意外引起的大出血患者的抢救、手术引起的出血或者其他的血液疾病需要通过输血来治疗,近年来血液传播疾病的发生率明显上升,医疗纠纷屡见不鲜。为了保证输血安全,卫生部颁发的《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中要求医护人员在输血前对经血液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抗体进行检查,包括检测血清中乙肝表面抗原、艾滋病病毒抗体(抗-HIV)、丙肝病毒抗体(抗-HCV)、梅毒螺旋体抗体(TP抗体),简称“输血前检查”[1]。由于输血前检查的广泛应用,血液性传染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医护人员的责任有了明确分工,医疗纠纷中自我保护依据显著增强[2]。本项研究将2104年1月-2016年1在我院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选取6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对所有患者输血前检查结果做回顾性调查,根据调查结果所得数据分析患者进行输血前检查的必要性。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2104年1月-2016年1月在我院接受输血治疗的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7例,女33例,年龄10~65岁,平均年龄(39.71±12.57)岁,患者来自于内科、外科、妇产科、感染科等门诊及住院病人。用无菌操作真空管采集血液标本3~4ml,分离血清,检测血清中的血液传染病因子。

1.2 仪器与试剂

北京普朗生产的DNM-9602G自动酶标分析仪器,北京普朗生产的DNX-9620洗板机,芬兰产加样器。试剂:HBsAg、抗-HCV、抗-HIV、TP抗体均是国家标准批号,且在有效期内使用。

1.3 检测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输血患者的HBsAg、抗-HCV、抗-HIV,采用甲苯胺红不加热试验进行筛选TP抗体,若结果为阳性,再用TPPA复查。

1.4 评定标准

记录并分析患者的各项指标检测结果,计算阳性检测率。

2.结果

对60例患者进行输血前血清检查,检查结果显示HBsAg阳性患者有7例,阳性率为11.67%;检查结果显示抗-HCV的阳性患者有2例,阳性率为1.67%;检查结果显示无抗-HIV的阳性患者,阳性率为0%;检查结果显示梅毒的阳性患者有1例,阳性率为1.67%。

3.讨论

近年来我国艾滋病的发病率呈递增趋势,以前的易感染人群主要是高危人群,现在易感染人群有向普通人群发展的趋势。艾滋病的主要特点是感染途径多,流行广。我国近年来乙肝疫苗已经普及,民众普遍已注射,有效的防止了乙肝的大面积感染。丙肝曾经的主要感染途径是输血,由于输血前检查的严格执行及普及,使得丙肝病毒的此条传播途径被阻断[3]。近年来梅毒的发病率逐年递增,其主要传播途径有血液传播、性接触传播和垂直传播。

输血是治疗贫血、临床上抢救生命等常用的治疗方法,乙肝病毒、艾滋病毒、丙肝病毒、梅毒都是通过血液传播的疾病,且目前的治疗效果不显著。筛选供血者和受血者的血清,确定患者血清中的乙肝表面抗原、艾滋病毒、梅毒抗体及丙肝抗体的情况,以防在治疗这种疾病的同时感染其他的疾病,带来意外之祸。各种血液传染病因子检查是确保输血者安全健康的前提,医护人员每天接触各种各样疾病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会接触到患者的体液、血液和分泌物等,手术时的手术刀、抽血时的针头以及医疗垃圾中的锐器也会划伤医护人员,易被血液中的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梅毒和艾滋病病毒所感染[4]。据科学统计,每年在医院医护人员被锐器划伤的比例接近25%,被丙肝病毒感染的几率最大,占到一半以上。由此得出,医护人员被感染的机率很大,应当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在本项研究中,选取的60例患者中,输血前血清检查,检查结果显示HBsAg阳性患者有7例,阳性率为11.67%;检查结果显示抗-HCV的阳性患者有2例,阳性率为1.67%;检查结果显示无抗-HIV的阳性患者,阳性率为0%;检查结果显示梅毒的阳性患者有1例,阳性率为1.67%。综上所述,输血前检查能有效的阻断乙肝病毒、丙肝病毒、梅毒和艾滋病病毒的传播,为医生做出诊断和治疗提供方向,也为患者感染疾病的提供来源依据,减少由于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

【参考文献】

[1]李红英. 输血前乙肝表面抗原、丙肝病毒抗体、艾滋病病毒抗体、梅毒反应素等输血传染病因子检测临床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2:2766.

[2]李华宁,冯星,羊建.输血前患者血液传染指标调查结果分析[J].吉林医学,2010,23:3825-3826.

[3]李华宁,冯星.输血前患者输血传染病因子检测结果分析[J]. 中国输血杂志,2010,S1:166.

[4]潘晴.我院输血前乙肝表面抗原、丙肝抗体、梅毒抗体、艾滋病毒抗体检查的研究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3,03:969.

论文作者:陈宇娜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6年12月第3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2/8

标签:;  ;  ;  ;  ;  ;  ;  ;  

输血前检查乙肝表面抗原、艾滋病病毒抗体等输血传染病因子意义论文_陈宇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