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垂体瘤术后尿崩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邵淑军

探讨垂体瘤术后尿崩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邵淑军

邵淑军

大庆市第四医院 163712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脑外科垂体瘤术后尿崩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及观察。方法:通过加强对21例脑外科垂体瘤术后尿崩症患者的临床护理及观察,同时给予积极治疗。结果:21例中未出现患者死亡及严重脱水症状;术后2周内大多数患者尿崩症状消失或好转,出院时尿量仍在4L/d以上的患者只有3例,8周后随访,患者症状基本好转。结论:对脑外科垂体瘤术后尿崩症患者加强临床护理及观察,有利于预后。

关键词:垂体瘤;尿崩症;护理

Objective: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clinical nursing and observation of patients with diabetes insipidus after operation for pituitary tumor in Department of cerebral surgery. Methods:through strengthening the clinical nursing and observation of 21 patients with diabetes insipidus after pituitary tumor operation in Department of cerebral surgery,and giving active treatment. Results:the symptoms of death and severe dehydration were not found in 21 cases,and the symptoms of diabetes insipidus disappeared or improved within 2 weeks after the operation. Only 3 patients with more than 4L/d of urine at discharge,followed up after 8 weeks,and the symptoms improved basically. Conclusion:strengthening clinical nursing and observation for patients with diabetes insipidus after pituitary tumor operation in Department of cerebral surgery is beneficial to prognosis.

[Key words] pituitary adenoma;diabetes insipidus;nursing

脑外科垂体瘤是发生于垂体前叶的良性肿瘤,也是最常见的颅内肿瘤之一。我院近年来主要经鼻蝶入路手术方式对垂体瘤进行切除。垂体瘤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是尿崩症,术后48h内存在多发现象,原因为瘤体本身累及垂体柄或肿瘤切除减压引起或手术操作等造成垂体后叶再灌注损伤所致[1]。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共收治脑外科垂体瘤术后并发尿崩症患者21例,经积极治疗及护理、观察,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现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15年1月-2017年1月我院共收治脑外科垂体瘤术后并发尿崩症患者21例,男9例,女12例;年龄26岁~57岁;其中因头痛头晕前来就诊10例,因视野缺损、视力下降前来就诊5例,因溢乳、闭经前来就诊3例,因肢端肥大前来就诊2例,另有1例术前就有尿崩症表现;切除手术上经鼻蝶入路13例,额下入路8例;手术后患者出现多饮、多尿、烦渴,尿量多达4L/d~10L/d,尿比重多<1.005。

1.2 诊断标准

尿崩症又称中枢性或垂体性尿崩症,是指抗利尿激素(ADH)又称血管加压素分泌不足或肾脏对血管加压素反应缺陷而引起的一组症群,其特点是烦渴、多尿、低渗尿和低比重尿,血渗透高于300mosm/kg,尿渗透压低于200mosm/kg,尿量超过200mL/h,尿比重<1.005,且患者24小时内尿量达到4L~5L,多者达到10L~20L[2]。

1.3 结果

21例尿崩症患者中,多尿11例;24h出现14例,超过24h出现6例;其中尿崩持续时间最短为4小时,最长达8天,一般为2d~6d。术后患者出现尿崩时,每日尿量在4200mL~11000mL,每小时尿量自200mL逐渐增多,多者每小时可达400mL~800mL;21例患者中未出现死亡及严重脱水症状;术后2周内大多数患者尿崩症状消失或好转,出院时尿量仍在4L/d以上的患者只有3例,8周后随访,患者症状基本好转。

2 临床观察及护理

2.1 观察病情

术后要密切观察并记录患者每小时尿量和24小时尿量,如果每小时尿量超过250mL且连续两小时以上;或24小时尿量达5000mL且尿比重<1.010;以及患者口渴、多饮现象,需马上报告值班医生并用药物进行治疗。观察患者体重变化以及液体出入量平衡情况,在饮水量、尿量和尿比重上进行准确记录。观察患者口渴情况及嘴唇脱水、皮肤弹性等,并询问患者病诉、便于提早发现。观察患者饮食情况,特别注意恶心、呕吐、胸闷、头痛、虚脱等脱水症状;并严密注意患者生命体征和意识、瞳孔的变化,高度关注患者昏迷等状况[3]。

2.2 护理

①脑外科垂体瘤术后,应立即观察监测并记录尿量、尿比重及脉搏、血压、瞳孔、意识的变化,其中观察尿量和尿比重是护理工作的重点。尿量和尿比重的变化能直接反应尿崩症是否发生和严重程度,同时补液量和水的丢失量也可以通过尿量这个可靠指标进行了解。护理过程中,需对尿量尿比重进行每小时测量,观察尿液的性质及颜色,并做好记录[4]。如出现患者每小时尿量超200mL,且尿颜色逐渐变淡,尿比重<1.005,常提示尿崩症或多尿的出现,应及时报告医生并处理。在尿崩症的诊断上,要排除引起尿多的因素,如大量饮水、补液过快、脱水剂的应用等造成尿量增多;要根据尿量尿比重变化,血压脉搏变化,液体出入量情况,皮肤脱水情况及患者自觉症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5]。②保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正确处理尿崩症是护理工作的关键。术后护理中要根据患者手术中的情况、垂体瘤的类型、尿崩症出现的时间,来分析尿崩症的严重程度并做出判断。可采用口服卡马西平0.1g,双氢克尿噻25mg~50mg,每天3次,对轻度尿崩症患者进行治疗,将每天的尿量控制在4000mL左右。在对中重度尿崩症患者治疗时,可口服弥宁片,或皮下注射0.1mL加压素,或在输液泵的控制下采用6U垂体后叶素+500mL生理盐水并根据患者的尿量随时调控。用药时应观察尿量来进行控制,并从小剂量开始,必要时可重复使用。护士应熟悉掌握补液方法和补液量、了解水-电解质平衡知识,保证患者出入量的平衡[6]。对于部分大量饮水后有厌水感的患者,护士要通过调整饮料口味和品种来增加饮水欲,同时做好解释工作。对明显厌水患者,为明确有无低钾、低钠血症,护士应及时抽血检测电解质并调整补液的种类。

2.3 健康指导

①在患者身边备足温开水,最好是盐开水可补充丢失的水钠,鼓励患者多饮水,从而应对多饮、多尿现象;同时指导患者选择含钠高的食物,或者选择鲜榨果汁或含钾、钠的饮料来进行口服补液;为防止产生渗透性利尿导致尿量增加,应禁止患者摄入含糖高饮料或食物。②指导患者准确用药并观察自身疗效及副作用,同时对尿量及体重变化做好记录;要求患者适当活动,尽量休息,注意预防感染。③做好病情解释工作,开导患者正确认识病情,预防患者因夜间多尿而失眠、疲劳带来的精神焦虑;对患者及家人给予生活上的照料,引导患者拥有乐观开朗的心态,在患者出院后进行定期门诊随访。

参考文献:

[1]鲁艳梅,黄京爱,刘桂芳.垂体瘤术后尿崩症的观察及护理[J].黑龙江医药科学.2008(02):122-124

[2]许颖.经鼻蝶入路垂体瘤切除术后并发尿崩症的护理[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7(12):110-112

[3]王文芳,吴欣娟,徐德生.41例经口鼻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后尿崩症的观察[J].中华护理杂志.1995(12):55-57

[4]卢海涛,孙晓川,郑履平,李峰.经蝶垂体瘤术后尿崩症的临床分析[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3(06):69-71

[5]王益华,漆松涛.尿崩症与垂体柄损伤的关系[J].中国微侵袭神经外科杂志.2005(01):28-30

[6]陈丽珠.颅脑损伤后尿崩症的临床观察和护理[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03):91-93

论文作者:邵淑军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8年6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17

标签:;  ;  ;  ;  ;  ;  ;  ;  

探讨垂体瘤术后尿崩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论文_邵淑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