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结合的第二次飞跃_邓小平理论论文

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结合的第二次飞跃_邓小平理论论文

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马克思主义论文,中国论文,真理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本文总结了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历史经验,探讨了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发生的两次历史性飞跃的共同规律及各自特点,着重分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第二次飞跃的内容、实质以及它的主客观历史条件。

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是中国共产党人的长期历史任务和最困难的历史使命,是一件具有根本意义而又很不容易的事。中国共产党的全部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日益结合的历史。70多年来,我党在“相结合”的过程中,既有严重挫折和失误,又有两次成功的历史性飞跃。

总结我党“相结合”的历史经验,探讨两次历史性飞跃的共同规律,比较它们的异同点,特别是分析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内容和实质,研究其开始的历史条件,对于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两次历史性飞跃表明,“相结合”的飞跃无论在理论或实践方面,都已获得开创性的巨大成果,不仅产生了新思想、新理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重大发展,而且在实践中也取得了伟大胜利。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标志是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理论的形成,即毛泽东思想的产生;实践产生飞跃的标志则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从而使100多年来备受欺凌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一跃而成为独立的、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第二次飞跃的理论标志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实践飞跃的标志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将使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是中国又一次伟大的革命。

“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其内涵和实质是什么呢?

一、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找到中国自己的道路(中国革命或建设的道路)。这是“历史性飞跃”的重要标志,也是理论与实际结合的目的和意义所在。

江泽民同志在十四大报告中论述了找到中国自己的道路和两次历史性飞跃的内在联系。他说:“党的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高度评价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开始找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意义,强调指出,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继找到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实现第一次历史性飞跃之后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这就深刻说明了找到中国“自己的道路”,其伟大意义正在于实现了“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

在我党历史上,首次明确提出“走自己的路”,并将它和“相结合”原则加以联系的是邓小平。毛泽东为中国共产党制定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基本原则,并将理论联系实际规定为我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之一。他提出这一原则,正是为了在中国革命实践中走自己的道路,反对不问中国国情,教条主义地照抄书本或照搬别国的经验。但是当时他还没有明确提出“走自己的道路”的概念,没有将它和“相结合”原则相提并论。邓小平同志在80年代以来,多次论述“革命和建设都要走自己的路”的思想。1982年在十二大开幕词中他说:“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真理同我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就是我们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1984年他又说:“中国革命的成功,是毛泽东同志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现在中国搞建设,也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的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①把“走自己的路”作为“相结合”原则的内涵和有机组成部分,不仅更进一步完整地概括和论述了“相结合”的原则,而且揭示了这一原则的目的和实质,为“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提供了科学的判断标准。

找到中国自己的革命或建设道路,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已经能“用得了”(毛泽东),能用来解决中国的问题,指导中国实践的胜利。理论与实际是否结合,关键要看应用。而解决道路问题,则是“结合”与“应用”的最集中的体现。

二、“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其实质还在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已达到总体性的结合,也就是说已达到对中国革命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这是理论与实际真正高层次的完整结合,是根本性的结合,而非零碎的、片断的、表面的结合,是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巨大能动飞跃。这种质的飞跃,必然产生出新思想、新理论,“在中国创造出一些新的东西”(毛泽东)。第一次飞跃是“以乡村为中心”、农村包围城市的新观念、新道路;第二次飞跃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是否达到总体性的结合即规律性认识,从而创造出新理论,这是衡量理论与实际的结合是否达到“历史性飞跃”的又一重要标志。

找到中国自己的道路和创造出新理论,总起来讲就意味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所谓中国化,不仅指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中国民族形式,为中国人民所喜闻乐见,更重要的是,普遍真理、一般理论在中国已具体化,化为中国革命或建设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即按照中国特点去应用它。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相结合”的最高境界——历史性飞跃的总体特征。

第一次飞跃的实质和中心,如果说是要解决在农民占绝大多数的中国,无产阶级领导人民进行民主革命的特殊道路问题,那么,第二次飞跃的实质和中心,就是解决中国这样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这一系列根本问题。这一特殊道路的核心,也就是中国如何实现现代化,即如何从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经济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无论对当代马克思主义,还是对世界现代化进程,都是一个崭新的课题。

马克思、恩格斯原来设想,社会主义作为资本主义内在基本矛盾发展的产物,作为建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比资本主义更先进的社会制度,将在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首先取得胜利,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国家因之不存在现代化的任务。但是,马、恩逝世100多年来世界的风云变化,特别是当代资本主义矛盾的新发展,使俄国、中国等这样一些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率先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样,这些国家在发展程序上不是先实现现代化、工业化,然后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而是先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然后再实现现代化、工业化。对这些国家的共产党人来说,革命胜利后他们面临的历史任务是如何带领本国人民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走出一条和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迥然不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来。解决这一新课题,既不能照搬任何其它国家先前的模式和经验,也不能从马、恩著作中寻求现成的答案,只有在实践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借鉴其它国家的经验,不断进行探索,才能找到自己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

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所遇到的最大难题是:如何把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现代化二者统一起来,正确认识和处理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的关系,使建设社会主义的过程成为变不发达国家为发达的现代化国家的过程。这就涉及到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如何具体运用到经济不发达国家的问题,首先又需要弄清“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这是新时期邓小平同志思考的中心,关注的重点,是他的理论与实践的核心。,正是围绕这一基本问题,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它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1978年以来特别是1984年后,他反复提出这一问题,并将它提到总结20世纪社会主义实践经验的高度。1980年他说:“苏联搞社会主义,从一九一七年十月革命算起,已经六十三年了,但是怎么搞社会主义,它也吹不起牛皮。我们确实还缺乏经验,也许现在我们才认真地探索一条比较好的道路。”②1984年6月,他在会见日本客人时说:“什么叫社会主义,什么叫马克思主义?我们过去对这个问题的认识不是完全清醒的。”③

1985年4月,他在接见非洲外宾时说:“问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特点是什么?这一系列问题提出来要我们解决。如果说,我们总结的经验有很多条,那么很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要搞清楚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④同年8月他又说:“我们总结了几十年搞社会主义的经验。社会主义是什么?我们并没有完全搞清楚。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什么?”⑤

为什么搞了几十年社会主义,还没有搞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呢?从根本历史原因来说,社会主义是史无前例的新生事物,人们对它的认识,需要较长时间实践经验的积累,特别需要正反面经验的比较和总结。另一重要原因是:马克思、恩格斯以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为对象和蓝本,初步论述了完全的、成熟的、终极状态的社会主义。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设想,既包括普遍适用的一般原理,又包括针对西方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特殊适用的一些理论。经济不发达国家在建设社会主义时如何对上述两方面正确加以区分,弄清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什么,并将一般原理具体运用于本国的实际,殊非易事。长期以来,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之所以或则停留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理解上;或则停留在对社会主义的一些不科学的甚至扭曲的认识上;或则不能用发展观点看待社会主义社会,将它看作一个发展过程,区分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和完全的成熟阶段,使自己的认识停留在那些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正确思想上;究其原因正在于此。

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和“实质”?邓小平对此作了大量论述。他说:“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名词就是共产主义。”“要实现共产主义,一定要完成社会主义阶段的任务。社会主义的任务很多,但根本一条就是发展生产力,为共产主义创造物质基础。”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马克思主义的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共产主义是建立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基础上的。按照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逐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⑦。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作为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物质基础,这就抓住了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本质和核心。

和“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问题相联系,邓小平同志还提出了两个重要论断,进一步廓清了人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一个是“什么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他强调指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所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社会主义制度优于资本主义制度。这要表现在许多方面,但首先要表现在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效果方面”(⑧)。强调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速度和效果作为衡量两种社会制度优越性的根本标准,社会主义其它优越性都建立在这一“根本表现”的基础上,这一科学论断发人深省,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

他的另一个重要论断是:“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针对“四人帮”提倡什么“穷社会主义、穷过渡、穷革命”的荒谬反动观点,他一针见血地指出:“从一九五八年到一九七八年这20年的经验告诉我们:贫穷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消灭贫穷。不发展生产力,不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不能说是符合社会主义要求的。”⑨“社会主义如果老是穷的,它就站不住。”⑩“坚持社会主义,首先要摆脱贫穷落后状态,大大发展生产力,体现社会主义优于资本主义的特点。”(11)

邓小平同志一贯强调社会主义和生产力发展的联系。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他的思想也在不断深化和发展。1985年他说,社会主义本身有两个非常重要的方面。第一,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第二,共同富裕,决不能导致贫富分化。1992年初在南巡谈话中,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作了更全面、更完整、更科学的新概括,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就更加突出了生产力标准,不仅将生产力列入社会主义本质的范畴,而且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摆在了首位。在“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和“共同富裕”这两个质的规定性中,无疑前者更具根本意义,因为共同富裕的实现,也要依赖于生产力的发展。

社会主义的本质、优越性和基本任务既然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那么,就经济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来说,就不能不落实为实现现代化。邓小平同志关于生产力同社会主义事业关系的基本思考,也就是关于现代化同社会主义事业关系的思考。它是贯穿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条主线。

在确定党的工作中心转移的时候,他指出:“我们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一个历史时期的主要任务是什么?一句话,就是搞现代化建设。”(12)“我们的政治路线就是搞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13)“同心同德地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今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全国人民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是决定祖国命运的千秋大业。”(14)

邓小平同志从中国国情出发,不仅强调中国的社会主义离不开现代化;另方面,他又明确指出中国的现代化必须是社会主义现代化。他说:“我们的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15)“中国式的现代化,必须从中国的特点出发。”(16)“过去搞民主革命,要适合中国国情,走毛泽东同志开辟的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现在搞建设,也要适合中国情况,走出一条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17)“中国式的现代化道路”也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他提出:“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是“实现四个现代化的根本前提。”“现在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是搞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不是搞别的现代化。”(18)“历史告诉我们,中国走资本主义道路不行,中国除了走社会主义道路,没有别的道路可走。一旦中国抛弃社会主义,就要回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不要说实现‘小康’,就连温饱也没有保证。”(19)所以,“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中国人民从五四运动到现在六十年来的切身体验中得出的不可动摇的历史结论。”(20)

针对一些人认为社会主义不如资本主义,邓小平坚定地指出,社会主义革命已经使我国大大缩短了同发达资本主义在经济发展方面的差距。在总结经验后,我们的经济建设“毫无疑问将来会比任何资本主义国家发展得都快,并且比较稳定而持久。”(21)针对一些人认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亚洲、拉丁美洲都有一些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在发达国家支援下,通过资本主义道路实现了现代化,他指出,“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大国,不可能走‘捷径’。”(22)“中国的事情要按照中国的情况来办,要依靠中国人自己的力量来办。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无论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是我们的立足点。”(23)只有独立自主地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过长期奋斗才能赶上发达国家的水平。

理解不发达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就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才能理解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才能理解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也才能理解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为什么必须改革开放,“必须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中国的现代化不可能一国孤立地存在,必须紧密联系当代世界现代化进程,同世界发达国家的现代化相比较而存在,相借鉴而发展。也只有理解这点,才能理解党的十四大提出建立符合现代社会化大生产要求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要性,才会从动辄问姓“社”姓“资”的精神枷锁中真正解放出来,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抓住时机,发展自己。

党的十四大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新概括,贯穿着社会主义和生产力、和现代化关系这根红线。十四大肯定和重申了十三大提出的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进一步指明:“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开始的又一次伟大革命,是要进一步解决和发展生产力,经过长期奋斗,把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使社会主义优越性在中国充分体现出来。”这就充分阐明了“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在中国现代史、在社会主义运动史和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不可估量的伟大意义。

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形成历史性飞跃,在实践和理论方面产生巨大开创性成果,需要经过一个相当长的过程。第一次飞跃从1930年前后到党的七大,再到新中国成立,均经过了20年。第二次飞跃要解决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问题,需要更长的时间。大约要到下一世纪的上半叶方能完成,其间又可分为若干阶段。十四大对第二次飞跃的标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行了全面总结,对这一理论作了更系统、更严密、层次更高、理论性更强的新概括,是第二次飞跃的又一个新起点和里程碑。

要达到“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必须具备一定的社会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第二次飞跃始于80年代并非偶然,它的历史条件是:

第一,中国社会主义全面建设从1956年开始到80年代,已进行了二、三十年,既有“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反面经验,也有新时期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这就为人们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提供了现实经验的基础。

有比较才有鉴别。1962年毛泽东同志在谈到认识客观世界的规律时说,人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的飞跃,要有一个过程。对于在中国如何进行民主革命的问题,“经过胜利、失败、再胜利、再失败,两次比较,我们才认识了中国这个客观世界”(24)。第一次飞跃的理论标志——《新民主主义论》等著作,“都是革命经验的总结”。它们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产生,在以前不可能。

同样,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也经过了较长时间正反面经验的积累和比较。从党的八大到1976年的20年间,毛泽东同志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进行的艰苦探索,既有天才构想,也有严重失误。它们对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都有重要的启迪作用。这一时期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出现严重曲折,形成巨大成就和挫折并存,有益的探索和严重失误并存,既有力求从中国具体实际出发的趋势,也有从主观愿望出发,脱离中国实际的趋势,两者交替,错综而复杂。特别是“文化大革命”将脱离中国国情的“左”的错误发展到极点,这就为全党思想转化,认识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自己的路的极端重要性,奠定了基础。可以说,没有前20年的正反面经验,就不可能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新的正确道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路线、方针、政策,既是对过去有益经验的肯定和发展,又是对过去错误的否定和屏弃,更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开拓和创新。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产生,不仅由于有了前20年的正反面经验,更重要的是还有了新的历史时期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成功经验,这就使我们对什么是社会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的认识,达到了新的高度。

第二,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不仅是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硕果,而且是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硕果。这次飞跃开始于80年代,有其时代背景和国际社会条件。它是对20世纪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百年经验总结的巨大成果,是从历史的比较和国际的观察这样一个大思路、大视角出发,得出的科学结论和认识上的飞跃。

80年代世界处在大变化、大改组之中。时代新变化主要表现为: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代世界的两大主题,国际竞争主要表现为综合国力和经济的竞争;新科技革命对人类社会生活各方面产生重大影响,进一步加深了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因而“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邓小平),同时也使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更为突出;在20世纪即将结束时,人们已可以看出,本世纪的历史表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将在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并存,既和平共处又相互争斗的复杂情况下进行;80年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进入低潮,苏联和东欧一批社会主义国家发生剧变,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和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亟待人们去认识和总结;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雅尔塔会议所确定的国际格局和秩序已经终结,新的世界格局正在形成。正是在这种国际环境和背景下,邓小平同志从时代新变化、世界新格局、中国新情况出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胜利和挫折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它国家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形成和发展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开始实现“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俄国十月革命开辟了世界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时代,开辟了人类争取解放的新纪元。俄国革命、中国革命和其它一些国家革命的胜利,证明无产阶级领导人民夺取政权是能够成功的。社会主义曾如日中天蓬勃发展,形成了两种社会制度并存的格局,打破了长期以来资本主义一统天下的局面。但由于种种原因,60~70年代后社会主义各国逐渐走向僵化和停滞,90年代初更发生东欧剧变,苏联解体。20世纪末和21世纪之交出现的这种历史逆转和曲折,并没有产生社会主义全盘演变的全局性效应,更没有造成社会主义的“终结”或“破产”,而不过是人类在走向未来社会主义的更广阔的洪流中的一个旋涡或暂时插曲。社会主义没有终结,正在寻求新的形式、新的思想,这正是中国正在进行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伟大意义所在。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毕竟是社会历史不可逆转的总趋势。

第三,1978年我党进行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为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提供了思想前提和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开展的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继延安整风运动后我党历史上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它恢复和发展了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冲破了“两个凡是”的教条主义禁锢,实现了思想路线上的拨乱反正。这一思想解放运动与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一样,使我们从过去对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主义原则的某些教条主义理解中解放出来。

不解放思想,就不可能真正把握马克思主义的精髓和实质,做到实事求是,使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实现新的历史性飞跃;不解放思想,就不可能科学地总结历史经验,弄清什么是社会主义,如何建设社会主义;不解放思想,也不可能锐意创新,研究新问题,创造新局面。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并达到历史性飞跃的哲学方法论基础。

第四,实现“相结合”的历史性飞跃,不仅需要成熟的客观社会条件,还需要充足的主观条件,需要杰出领袖人物和时代、民族精神的代表。他能够尊重实践,尊重群众,时刻关注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和愿望,善于概括群众的经验和创造,敏锐地把握时代发展的脉搏和契机,既继承前人又突破陈规,表现出开辟新道路的巨大政治勇气和开拓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巨大理论勇气。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时期,这一杰出代表就是邓小平同志。

邓小平同志成为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杰出代表,固然取决于时代和中国的社会条件,但与他本人的主观条件和努力也分不开。

(一)他是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参与了开辟中国历史新纪元、建立中国社会主义新制度的斗争。更重要的是,他又是中国共产党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直接领导和发动了新时期我国的又一次伟大革命。他处在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代世界两大主题的新时代,处在中国历史新的转折时期。他在历史中这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关键位置和他具有的极其丰富的阅历及经验,使他的思想必然成为时代精神的体现,成为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结合的最新成果。

(二)他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真正做到了融会贯通,特别精通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他的理论修养和在军事、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各方面的阅历和经验,是他能够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当代中国的实际结合的重要原因。

(三)他的卓越的领导艺术,他的远见卓识,他的魄力和胆略,他的恢宏的世界观和求实精神,他的创造性思维和缜密的思想、工作作风,他的高屋建瓴、勇于创新的气质,特别是他的‘三个面向”(“面向中国的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新思维方式,使他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他敢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大胆进行新的探索。他勇于为共产主义真理而斗争,敢于抛弃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某些过时或不适合中国具体环境的结论,而代之以经过实践证明的新原理、新结论。他的饱经忧患的老年人的睿智和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科学态度,使他成为推动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核心力量。

总起来看,我党的历史上“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既有共同规律,也有各自不同的特色。

两次飞跃的共同规律是:

(一)它们都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为思想基础,作为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两次飞跃都同样包含着两方面内容:一是“相结合”的直接理论硕果;二是理论硕果所赖以形成的认识路线、思想路线。后者是新理论、新思想在思维中进行逻辑抽象和概括的方法论基础,是对“相结合”原则本身的深刻哲学概括和更深层次的说明。第一次飞跃在形成农村包围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同时,1930年毛泽东同志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了“从斗争中创造新局面”的思想路线,也就是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雏形。第二次飞跃在形成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的同时,恢复和发展了党的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历史性飞跃中这两方面内容都紧密相联,缺一不可。新思想、新理论与党的思想路线产生或发展的同步性,是两次飞跃的共同特点和规律。

(二)两次历史性飞跃都是中国现代史上的伟大革命;其共同目的都是为了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两次飞跃都突出解决了中国自己的道路问题。

(三)两次历史性飞跃都经过了长期的酝酿和准备,都是在积累了大量的正反面经验后才弄清将马克思主义理论运用于中国不同历史时期之症结所在和关键所在,达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重大飞跃。

(四)“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都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新环境和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发展。第一次飞跃解决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第二次飞跃产生了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继续解决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问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宝库作出了重大贡献。

两次历史性飞跃由于历史背景不同,解决的任务不同,因此也具有不同特点:

第一,马克思主义理论同中国实际结合的内容不同,重点不同。第一次飞跃结合的理论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社会革命和无产阶级革命理论同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国情结合,中心任务是解决救亡图存、民族独立和人民当家做主问题,达到解放生产力的目的。第二次飞跃结合的理论内容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不发达的社会主义中国国情结合,解决的中心问题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问题。

第二,两次飞跃的国际环境也不同。第一次飞跃发生在苏联十月革命之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当时正处于高潮,马克思主义信誉正蒸蒸日上;第二次飞跃发生在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低谷时期,坚持社会主义,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实际结合,就显得尤其艰难、尤其重要。

第三,第二次飞跃的实质是实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因之较之第一次飞跃时间更长,任务将更艰巨。第一次飞跃我党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就可完成,第二次飞跃则需要第二代、第三代……甚至几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共同奋斗才能完成。其中邓小平同志起了奠基人的突出作用,其历史功绩将永远彪炳于史册。

注释:

①③④⑤⑥⑦⑨(18)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82、52、103、115、116、103-104、104、98页。

②⑧⑩(12)(13)(14)(15)(16)(17)(20)(21)(22)(23)《邓小平文选》(一九七五——一九八二年),第214-215、123-215、176、148、176、180、223、150、224、152、153、221、372页。

(11)(19)《邓小平重要谈话》(一九八七年二月——七月),第22-23、3页。

(24)《毛泽东著作选读》下,第825页。

标签:;  ;  ;  ;  ;  ;  ;  ;  ;  ;  ;  ;  

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结合的第二次飞跃_邓小平理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