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艺术硕士教育的现状与启示_硕士研究生论文

美国艺术硕士教育的现状与启示_硕士研究生论文

美国文科硕士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和启示,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美国论文,硕士研究生论文,文科论文,启示论文,现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9世纪初发端于德国的人类社会的研究生教育首先是以学徒式的教育模式出现的。这种模式与纯学术研究相联系,要求学生以科研助手的身份跟随导师在研究所从事独立的科学研究,并以取得代表有创见性的学术成果与学术水平的博士学位为培养目标。1876年,美国历史上第一们以研究生院为主体的大学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成立,标志着人类社会的第二种研究生教育模式——与技术科学研究相联系的专业式教育模式的基本形成。二战后,随着经济发展与科学技术和教育的更紧密结合,与应用科学研究相联系的应用型、协作式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在位于美国加州“硅谷”的斯坦福大学诞生。(注:李盛兵,《世界三种主要研究生教育模式的形成及特点》,《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3):23-24。)在这近两个世纪的研究生教育模式创新和发展中,美国显然扮演了十分重要的角色,并成为当今世界上最重要规模也最大的研究生培养基地。本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全国硕士学位名称超过660种,硕士生培养计划(Program)所涉及的学科领域达2000个,而在所有的硕士学位中,具有专业应用方向的硕士学位占85%,纯学术性的只占15%;(注:沈红、余海林,《研究生教育中值得探讨的三个问题》、《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3):69-72。)每年授予30多万个以上的硕士学位,3万多个博士学位;1986/1987学年约有150万个学生在研究生学位点中注册。(注:沈红,《对美国研究生教育评估的综合分析》,《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6):63-66。)与美国相比,我国研究生教育起步比较晚,但发展迅速。自1980年初开始招收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的研究生到1995年止,全国已有8467个硕士学位授权点和2398个博士学位授权点,毕业研究生人数已达30万人,其中博士学位获得者近2万人。(注:毛昌鉴等,《试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评估指标体系》,《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7(3):46-48)本文拟用研究生培养周期的方法描述美国文科硕士研究生的教育现状和特点,并籍此对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模式的进一步完善提出几条建议。

和人的生命周期一样,研究生培养也有相应的周期,它启始于正式录取终结于学位授予,中间经历了研究生课程学习和硕士学位论文撰写两个重要的阶段。在美国,这一培养周期大约不超过两年,其中课程学习局限在一年内。我国目前硕士生的培养年限一般为2.5至3年,其中1-1.5年为课程学习,1.5年为论文工作阶段,(注:李素琴、丁常富,《对“缩短硕士生培养年限”的看法》,《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1):66-67。)大约整个培养周期要比美国长0.5-1年。

美国不举行全国统一的研究生入学考试,录取研究生的主要参考依据是申请者提供的三封学者的推荐信,大学本科期间的学习成绩,和有关攻读学位意图和计划的个人说明书。决定是否录取的权力由各系研究生工作委员会掌握,一般不对招收名额和招收对象的年龄加以限制,认真遵循的是一种“宽进严出”的培养原则,力图贯彻的是反映美国所谓“自由”、“民主”价值观念的“均等”和“终身”的教育思想。另外,对研究生教育不论公私立大学都实行收费制度。

为了达到扩大入学机会和提高教育质量的双重目的,美国在高等教育中还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学生资助制度,通过多种方式和渠道来充实研究生教育经费的来源。美国研究生教育中的学生资助包括各种低息联邦教育贷款,各民间基金会奖学金,校内外的勤工俭学以及院校级的奖学金或学费减免等。(注:李韧竹,《美国高等教育中的学生资助及对我们的启示》,《中国高教研究》,1996(2):88-90。)其中,美国联邦政府为学生提供的各种资助占学生得到全部资助的75%,1994年度联邦政府提供的资助达314亿美元。(注:单平,《美国联邦政府对高等学校学生的资助》,《中国高教研》,1996(6):42-44。)与资助制度相配套的是淘汰制度。该制度一方面要求研究生课程学习的各门成绩均需达到B.另一方面确定硕士学位修读的最长年限,一般为两年,成绩不佳或修读拖拉的研究生都有随时被劝退的危险。

美国研究生课程实习实行的是学分制。一般要求硕士生修满45个学分,其中9个学分为硕士学位论文,36个学分为课程学习,每门课通常3个学分,所以总共要修12门课。另外,非专业本科及同等学历者要求补修本科主干课程,而且不能计入研究生课程的学分。硕士研究生课程包括一门外语,一门社科研究方法论课,两门数学统计分析方法课,两门基础理论课,另外六门是各种专业课。学生允许跨院系上课,但要计学分,就必须与研究生课程有关联或相类似,并获指导教授首肯。硕士课程的授课方式有三种:传统的教授主讲方式(Lecture),研究生班研讨会(Seminar),教授直接指导下的科研实践(Research Practice)。主要用于教授专业课的研讨会教学方式在时间上由任课教授主讲的占3/5,其余的2/5是在任课教授指导下的研究生专题讨论,往往是预先确定一个学生,要他对与本课程有关的某一课题经过艰苦研究后,提出自己的看法(结论或论文),再由大家发言、提问,主讲者进行解答,最后共同讨论。这种讨论活动可以提高研究生独立研究的能力,推动学术功效,在发展科研创造力和学术思辩能力上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注:葛芝金,《国外研究生培养过程的特点》,《江苏高教》,1996(3)。)科研实践课一般由学生提出一个小型的科研计划,在任课教授的指导下用一个学期的时间去完成,最终写成一篇学术论文或调查报告。上这种课没有固定的授课时间,比较灵活,而且可以和任课教授建立单一的直接的学术关系,所以不少硕士生通过上科研实践课来了解和挑选学位论文的指导教授,并为学位论文的正式工作进行战前练兵。

在上硕士研究生课程时,美国教授除了向学生讲明教学计划以外,还提供一份与讲课内容相对应的详细的文献阅读清单。这份清单主要包括该领域或该研究课题必读的经典著作,反映学术发展过程的综述性的书和文章,以及代表最新学术动态成果的近期文献。任课教授通过该清单从纵横相结合的角度,即学术研究的历史发展和多学科比较分析的角度,在系统打好理论基础的同时,又把学生引到学术研究的最前沿;而学生也通过这份清单,了解到任课教授的理论根基、学术视野,甚至在这个领域里的学术贡献和地位。阅读清单象一条学术纽带把教学两方紧密地联接起来,在积极的互动中去完成课程的教学任务。阅读清单还有效地调动研究生的课前课后的学习自觉性,并促使他们在研究生学习阶段养成随时跟踪学术新动态的良好习惯。

在美国,研究生和导师的关系不是一入学就确定的,也不是由系级行政统一安排指定的。它是经过近一年的课程学习,在师生相互了解的过程中,通过双向选择来确定的。美国高校中的教授分三个层次,即助理教授(Assistant Professor)副教授(Associate Professor)和教授(Professor),他们都有资格带硕士和博士研究生。研究生一般在他们中间先选定一个教授作导师,然后在他的帮助下再挑选两位其他教授组成自己的学位攻读指导委员会,先选的教授担任该委员会主席,负总责,并具体进行指导和协调。这种小组式的研究生指导方式,具有各教授学术优势互补,提供学术研究机会多,以及应变能力强的特点,从而较好地扩展和强化对硕士生的指导。

美国的硕士研究生是从学位论文选题开始进入论文的工作阶段。论文选题主要是在硕士指导委员会主席和硕士生之间进行。影响选题的因素主要有学生的专业方向、知识结构和学术兴趣,导师手边正在进行的有关科研课程,科研资料的来源和性质,以及对学位论文写作可能获得的科研资助等。论文题目选定后,硕士生大约要花3至6个月的时间做三件事,一是大量进行有关文献的阅读和综述(Literature Review),并在这个基础上构筑自己的理论框架,而且具体化为能加以分析检验的各理论假设;二是通过直接的抽样调查或向有关机构购买来搜集和占有相关的统计资料(Data Collection);三是从方法论的角度确定对概念的测量方法和具体指标,根据资料的性质选择合适有效的分析方法(Methodology)。做完这几件事的直接收获是写成学位论文的开题报告(Proposal),这个报告实际上已完成了学位论文2/3的写作任务,剩下的就是对资料进行的具体分析以检验所提出的理论假设。

在进入资料具体分析前,通常由指导委员会召开会议对开题报告先进行分开答辩论证,多方征求意见,力图进一步提高开题报告的学术性、科学性和可行性。开题报告论证会主要侧重四个方面的检测:一是文献综述的系统性、时间性和准确性,所有引用的文献资料都要标明出处,不引入正文的不列入参考书目;二是理论框架的逻辑性与创造性,以及理论假设的可检验性;三是资料来源可靠性和时效性;四是变量测量的针对性与可信度以及资料分析方法的适宜性和有效度。

学位论文写好后,由指导委员会主席确定答辩时间并负责发出通知。答辩那天,学位指导小组就是现成的答辩委员会,不需要临时再组织。在答辩现场,答辩者坐在最显要的位置,大约用30分钟的时间介绍学位论文的主要内容和重要学术贡献;接着是几个导师以及其他于会者向答辩者提问,并要求立即解答。这种问答衔接、大家一同参与的论文答辩方式使整个学位论文答辩会变成一次学术交流活动,增加了于会者的学术收益。另外,硕士学位论文答辩一般不集体作业,一个硕士生一个答辩会。最后由指导委员会成员研究决定论文答辩是否通过。

下面结合美国在硕士研究生教育中比较规范的做法和长期积累的经验,对我国硕士研究生教育工作进行思考并提出几条建议。首先,尽快推行硕士研究生的收费教育。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进一步实施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日益提高,各行各业对硕士研究生的专门人才将会有更大的需求。然而从各大学实际情况来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资源都十分短缺,不仅不能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而且即使在目前的规模上保持和提高培养质量都觉得有困难。据统计,国家每年下拨给学校的硕士研究生培养费为5500元/人年,而实际支出约为10000元/人年,缺口为4500元/人年。(注:潘俊民,《硕士研究生收费教育势在必行》,《学位与研究生教育》,1996(4):62-64。)所以,多招一个研究生就意味着多一份经济负担。为了迅速扭转这一局面,建议国家对报读硕士研究生的学生每学年收取3000-4000元培养费,以填补国家拨款不足的缺口。另外,把国家研究生教育拨款分为两部分,一是无偿奖学金,为学业特优、但有特殊经济困难的优秀学生提供入学帮助;二是有偿资助,即勤工俭学,把过去白给的生活费改为对研究生课余劳动的报酬,如让研究生担任大课教授的助教,研究生导师的科研助手,以及院系行政管理的助理等。其结果不仅减轻大学教授的教学负担,而且还能密切研究生和导师之间的教学和科研关系。

第二,实行研究生教育的中期考核和淘汰制度。我们现在已对研究生导师进行年度资格考核和再认定,这是十分必要的,但这种考核应该是双向的,必须把研究生也包括在内。对研究生考核可在培养中期举行,其内容应侧重两个方面:一是掌握和运用基础理论、专业知识的考核,主要考核研究生培养计划的执行情况、课程学习成绩、掌握和运用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的能力以及专业外语水平等;二是科研能力的考核,以研究生的开题报告为主,结合研究生在校期间撰写的学术论文、调研报告及其他科研成果等测量其从事科研工作的能力。(注:李章泉、王洪松,《硕士研究生中期筛选制度的实践与探索》,《高等农业教育研究》,1995(1)。)为了配合中期考核,应该建立相应的易操作的量化的考核指标体系,其中最为重要的是课程学习成绩的要求和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论文的数量要求。我觉得各门课程成绩80分以上,在学期间在内部和公开刊物至少发表一篇学术论文可以作为中期考核的最低要求,达不到这个基本要求的硕士生只发给研究生毕业证书。

第三,加强硕士研究生课程的建设。目前,我国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着不少簿弱环节,主要体现在:①外语的一般教学要求偏重,而对专业外语的实际使用能力的培养重视不够;②社科研究方法和数理统计分析方法教学要求偏低,有的研究生点甚至没有设置这些课程;③偏重研究方向,基础理论知识教育不足;④专业课程内容交叉重复明显,学术层次和教学要求都略偏低;⑤课程设置中缺少反映科研前沿、富有启迪思维的学术讲座课(即seminar);⑥大部分研究生课程没有提供系统的文献阅读清单,不利于扩大学生学术视野和对学术动态的跟进;⑦结合课程学习进行学术研究锻炼的机会偏少。为了克服这些不足,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根据培养目标和学科特点,对现有的课程结构进行调整和优化,以突出系统的基础理论,先进的研究方法论,和具有内在创新动力的专业知识三位一体的教学重点,在基础理论上要强调学术的历史演进和多学科,跨学科的协作探索,在方法论上要注重现代化信息处理和分析技术的应用,在专业学习上要和实际相结合,从解决相关的热点问题出发,达到掌握和运用专业知识并举。另外,增设个别指导的科研实践课,为前面三种知识提供学用结合的机会。二是授课形式的多样化,方法课以集中授课为主;理论和专业课则应安排一定数量的文献阅读内容,提倡以讨论班形式教学;科研实践课可采取直接参加导师主持的科研课题的研究活动或和导师合作撰写学术文章的教学方式。三是允许跨院系选修有关的课程。一个系由于师资力量不足或学术结构限制不可能在课程设置上从内容和学术层次上满足所有硕士研究生的要求,吃不饱或吃不到的现象难以避免,跨院系择修课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更好地满足研究生的需要。当然,是否跨院系选课要征得导师认可。

第四,进一步明确我国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不同的培养目标,也就有不同的课程设置与要求和不一样的质量考核。所以,明确和调整好研究生培养目标是一项带根本性的工作。在目前我们还不能放开对硕士研究生教育的计划控制,而经济发展又急需高层次的人才的情况下,我认为研究生培养目标在一定的标准化下,以多样化为宜。通过德国学徒式培养的“研究”型的研究生,美国专业式培养的“教学—科研”型的研究生,以及大学与企业、管理机构等协作式培养的“应用”型的研究生都应该是我国的研究生培养目标。在实现这些培养目标时,要注意防止从教育水平上去划分不同等级,而应该注意把握不同的侧重点和指导的方式及方向。在研究生课程学习时应采取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在进行科研实践和学位论文工作时则可以区别对待,突出各培养目标的特点,以满足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对不同类型的硕士研究生的需求。

标签:;  ;  ;  ;  ;  ;  

美国艺术硕士教育的现状与启示_硕士研究生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