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梅毒检验的假阴性与假阳性原因论文_彭建美

(长沙市第八医院 湖南长沙 410000)

摘要:目的 对梅毒检验假阴性与假阳性原因进行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实施梅毒检验的3000例住院病人临床资料,选取时间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分析梅毒检验假阴性与假阳性原因,进而提出有效预防措施,叮嘱患者、家属及临床医生严格执行。结果 病人自身的一些疾病状态,检验方法、检验试剂用量及操作不当均可影响梅毒检验结果,造成假阴性及假阳性。结论 提高梅毒检验准确性的措施包括加强患者、家属及实验室医师之间配合度,需要对实验室管理进行进一步加强,可促使临床诊断更加准确,可促使梅毒检验中假阴性及假阳性发生率明显降低,降低患者误诊率。

关键词:梅毒检验;假阴性;假阳性;原因

梅毒检验在临床上常见,主要利用血清学检验对检验者是否患有进行确诊,主要包括酶联免疫试验及梅毒螺旋抗体明胶凝集试验,血清检验中,2种方法的敏感性均较高。在实际工作中,梅毒检验容易出现假阴性及假阳性情况[1],可影响临床治疗,为有效治疗梅毒患者增加了一定难度。临床上通过大量研究来促使梅毒检验结果准确,对梅毒检验假阴性及假阳性原因进行了深入性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对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实施梅毒检验的3000例住院病人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年龄0岁至85岁,中位年龄45.1岁,男女比例1500:1500,文化程度在高中及以下、专科、本科及以上的患者例数分别是2000例、800例、200例。所有检验者或者家属均表示知情同意。所有患者均经过了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入组,均自愿参与,积极配合每一项检验,对本组研究设立意义及检验过程进行了充分了解。

3 讨论

梅毒在临床上发病率较高,可通过性传播,需要给予患者实施准确判断,有利于有效控制梅毒传播速度及保障患者生命健康。目前梅毒检验中存在以下问题:患者患病,但是,梅毒检验结果是阴性,患者未患病,但是梅毒检验结果显示为阳性,增加了临床诊断及治疗难度,给患者及时获得对症治疗造成了极大干扰。

临床分析发现,临床诊断难度影响因素包括假阴性增加及假阳性增加,可导致临床工作者诊断及治疗梅毒患者时失误率增加,因此,临床上十分重视检验工作准确性,进行了大量研究,致力于仔细分析检验单中阴性结果及阳性结果。

血清学试验可运用于梅毒患者诊断中,常用酶联免疫试验及梅毒螺旋抗体明胶凝集试验,效果较为理想。酶联免疫试验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检验费用较为低廉,可广泛运用于供血单位及医疗单位,但是,临床实践发现,存在不同程度假阳性患者,分析原因可发现,若患者患有腹腔内膜癌、肺癌、子宫内膜癌及肠癌等癌症时,或者患者存在肺结核、血液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可导致患者自身免疫环境发生改变,误诊率增加,而且,老年人、炎症患者存在统一临床特点是低滴度,而肿瘤患者存在高抗体滴度的临床特点[3],在实施梅毒检验时,诊断老年人及炎症患者时,若患者滴度较低,不会出现误诊,若患者滴度较高,则误诊率随之增加。另外,血液标本未能彻底进行离心处理、发生溶血或者出现了细菌感染等也可导致假阳性发生几率剧增。血液标本发生溶血现象后可破坏血细胞并特异性结合细胞中酶样活性物质及底物,若血蛋白等类过氧化物出现了溶血现象则会导致Hb吸附,可出现假阳性。若血液标本被细菌污染则可导致测量相应酶值受到影响,可导致检验结果受到干扰。临床分析发现,梅毒检验结果中存在不同程度假阴性患者,分析原因,发现影响因素包括部分检验人员对试验条件概念缺乏充足了解[4],检验期间,未能严格按照试验标准进行操作,加入抗原时操作不当或者随意改变试剂用量,从而导致检验灵敏度受到严重干扰,导致假阴性结果出现。另外,梅毒患者早期血清反应素含量较低,假阴性现象较为容易出现,在检验前,若患者存在滥用抗生素情况,也可导致假阴性患者出现。若患者血清中反应素含量较高,发生了前带反应,超出了检验范围,也可出现假阴性结果。

针对以上问题,临床上提出了以下预防措施:临床要求实验室工作人员严格监控试验中各种试剂及仪器并严格规范试验操作流程,对实验室管理进行进一步加强,对试验质量监测进行进一步加强,促使试验操作影响因素干扰有效降低[5],进而明显减少检验结果误差并提高患者早期梅毒检验准确性,促使患者诊断结果准确度明显提升并促使误诊率明显降低。另外,临床要求实验室人员做好血清稀释处理并有效避免前带现象发生,避免检验结果出现假阴性以影响临床工作者有效治疗梅毒患者。临床医师需要在实施梅毒检验前充分了解患者用药情况及疾病史,对患者一般临床资料进行充分掌握,若条件允许,需要给予患者实施敏感性检查及特异性检查,患者、家属及临床医师需要紧密配合[6],做好各自工作,促使临床诊断正确率明显提升。

本组研究结果 检验结果出现差错的检验者例数是45例,失误率是1.50%。对比其他研究结果 门诊实验室选取7万例梅毒检验患者,误诊率1003例(1.43%),假阳性结果482例(O.69%)、假阴性结果521例(0.74%)。与本组研究结果存在一致性,所得结果较为接近,分析原因,与大数据实验存在一定相关性,选取样本数量越大,实验值越趋向于平稳。

综上,提高梅毒检验准确性的措施是加强患者、家属及实验室医师之间配合度,可明显降低梅毒检验结果假阳性及假阴性发生率,可促使临床诊断准确率明显提升,值得临床推广。本组后续研究中,可对提高梅毒检验准确性的措施进行进一步分析,通过深入分析梅毒检验假阴性及假阳性原因来促使本组研究临床指导意义更强,为临床工作者提供可靠参考理论及数据。

参考文献

[1]何静,杨新春,王平,等.梅毒检验的假阴性与假阳性临床原因探讨[J].中国性科学,2017,26(2):65-67.

[2]席玲霞,付正国.梅毒检验的假阳性与假阴性结果原因的探析[J].保健文汇,2016(9).

[3]邓祥,杨梅.ELISA法检测梅毒抗体假阳性与假阴性的分析[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6,10(8):74-75.

[4]付岩.梅毒检验方法的比较与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5):94-94.

[5]张剑峰.多种梅毒检测方法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医药前沿,2016,6(8):76-77.

[6]乔秀真.全自动化学发光仪筛查梅毒螺旋体抗体结果分析[J].河北医药,2018(3).

论文作者:彭建美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6

标签:;  ;  ;  ;  ;  ;  ;  ;  

浅析梅毒检验的假阴性与假阳性原因论文_彭建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