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建筑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探析论文_王瑞强

生态建筑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探析论文_王瑞强

王瑞强

沈阳市建筑设计院 辽宁省沈阳市 110000

摘要:伴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崛起以及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人们的生活水平在大幅度提升的同时,也给环境、资源和生态等方面带来诸多的影响,建筑设计中存在着大量的资源浪费以及建筑污染等现象。生态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能够在建筑的全寿命内,最大限度得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降低污染,建筑物不仅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而且还能对自然资源进行充分合理的应用,在确保生态环境完好前提下设计建造的建筑,从而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的生活空间。基于此,本文对生态建筑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生态建筑;设计;未来发展;趋势

引言

生态设计理念的已然成为当前建筑设计的主要发展趋势,在其广泛应用的过程中,进一步促进了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而实现生态平衡、营造生态建筑,已经成为未来人类发展的必然选择。

1生态建筑的概念与现状

对于生态建筑的含义,国内外一直有很多论述,总体归纳起来可称之为“资源有效利用”的建筑。有学者把绿色生态建筑归纳为4R建筑。4R指的是,能广泛运用可再生能源及材质;能够减少建材和各类资源及不可再生能源的使用;利用废弃材料回收系统,回收并循环再利用材料;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再度使用旧材料。因此,绿色生态建筑其实是一种低能耗、能够减轻环境负担,并保护环境的建筑,它对于资源和能源能够合理利用,更是一种安全舒适、健康环保的建筑。同时,我们在设计建筑项目时,要尽可能采用自然的设计语言或是模仿自然的语言,以便使绿色生态建筑和自然相协调。目前我国生态建筑依然处于起步阶段,在欧洲已经取得了较好的发展,而美国、新加坡等地均具有代表性的生态建筑。为了更好的促进我国生态建筑的发展,需加强设计研究。

2生态建筑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2.1生态建筑设计的目标

一方面通过实现资源集约化,合理利用资源,通过降低资源浪费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另一方面通过全周期考虑建筑能源消耗问题,从而降低了建筑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使得建筑节能效率达到最高效。

2.2生态建筑设计的原则

生态建筑是通过充分考虑建筑所处的实际情况,比如时间、技术、地理环境等,综合考虑节水节能的因素,创造舒适、高效的生活空间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生态建筑设计原则涉及到以下几个方面:(1)遵循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原则。我国的一项国策就是全面协调的可持续发展,在建筑工程方面,设计和施工人员应该遵循自然的法则,尊重自然,切实考虑自然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2)综合考虑地理条件。每一栋建筑所处的环境都是独一无二的,因此设计人员应该对当地的人文自然资源,当地的气候、地质、材料等地域特点充分了解,才能在整体上把握建筑,有利于生态建筑的发展,使得生态建筑惠及更多的当地群众。(3)合理利用当地资源。与合理利用当地资源相反的就是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和浪费,建筑设计人员完全可以通过科学的规划与布局,实现空间资源的充分利用,降低能源和材料的消耗。比如高层建筑通过开发地上和地下空间就是空间的一种集约利用,有利于缩小空间的占用,通过建筑空间的开拓可以实现生态建筑的最优状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生态建筑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

3.1节能、环保的设计

根据当前发展的形势来看,人们对建筑的品质提出很高的要求,要求对建筑物的舒适度和健康程度能够达到标准。提升建筑的舒适,健康是生态建筑形成的最基础的条件,如果一个建筑不舒适,健康,那么不会得到人们的青睐,人们也不愿意在该建筑物当中进行工作、生活。随着我国建筑市场发展逐渐成熟,商品房也在消费者投资当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同所有产品一样建筑物必须不断地提高自身的品质,加强健康,节约节能减排的设计手段给消费者带来全新的感受和体验。在进行生态建筑设计当中开发商与设计人员也应该做到成本与舒适度相成正比,减少能耗与维护成本,全面提高建筑物的科技含量并将其推广,这也是以后我国建筑发展的主要趋势,顺应今后建筑应该要以节能为目标。

3.2注重建筑物结构体系的生态化

所谓结构体系的生态化就是指强调建筑物与自然环境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必要的能量交换。人类文明是在生态环境和自然规律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人类的生活同样离不开自然,它同样需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的建筑物就处在自然之中,更是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全面考虑地形地势、植被、环境、生物等特点,从设计段内的实际情况出发,全局考虑内部外部的物质交换,和建筑物对于周围生态环境的影响,构造一个良性循环系统,以实现人类的建筑产品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的目标。

3.3建筑物的“表皮”生态设计

“表皮”主要是可以改变建筑室内外具体居住环境的保护结构,它能够调节人们居住环境的实体环境具体包括外建筑物墙体、许多可以晚上的建筑附加型结构等。过去的建筑主要关注“表皮”和对高层建筑的装点作用和建筑表皮的视野等。而当前建筑更加注重高层建筑与生态环境的有机融合,同时加强了表皮的支撑与控制功能的重视程度,比如关注墙体有毒物质的释放,环境的烟雾污染、有机结合物质的污染等因素,而自然光、水、温度、来风等,将全心全意的为人们打造一个舒适安心生活环境。

3.4发展建造更人性化、更生态化的绿色建筑

诺贝尔奖获得者RidSmalley,提出未来五十年人类面临的十大挑战问题中的前四类问题是能源、水、食品、环境。如果未来绿色生态建筑能做到更加人性化和环保,那么在一定程度上就可以解决上述几个问题。未来,生态建筑将利用综合利用可再生能源、促进水循环,并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为人类持续供能,使建筑物内部的植物在昼夜也可以进行光合反应和吸收二氧化碳,并排放出氧气。从而实现建筑物和绿植的完美融合,为我们建造更加生态友好的建筑形式。在不久的将来,绿色生态建筑必将拥抱互联网,重视大众创新,实现节能,以此提升绿色建筑的整体质量。并且未来还将在不断提升和进化的过程中持续增添民众参与性、互动性和可视化元素,使得绿色建筑更加生态化和人性化。

结束语

总而言之,建筑活动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也是消耗资源、能源较多的活动之一。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可持续发展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为了更进一步促进人与自然相互协调一致,应该加强对生态建筑的推广,使用先进的生态创新技术,创造更舒适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杨志浩.绿色生态建筑设计策略研究[D].湖南工业大学,2017.

[2]林周赛.建筑表皮的生态设计策略初探[D].天津大学,2016.

[3]胡晶捷.高层建筑生态化设计策略与实证研究[D].武汉理工大学,2015.

[4]宋琪.被动式建筑设计基础理论与方法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5.

[5]周嫱.绿色建筑理念融入的建筑学专业知识体系框架整合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4.

论文作者:王瑞强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4/8

标签:;  ;  ;  ;  ;  ;  ;  ;  

生态建筑设计的未来发展趋势探析论文_王瑞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