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足球俱乐部体育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_足球论文

体育管理学 我国联业足球俱乐部的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国联论文,管理学论文,现状及论文,足球俱乐部论文,对策研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摘要 近年的职业足球联赛逐渐暴露出了我国职业足球运动俱乐部在管理上的问题:俱乐部管理体制落后,企业与体委之间的责权利关系不清楚,俱乐部总经理与主教练关系失和,主教练权利不到位,不敢大胆管理球员,球员职业意识差等等。研究针对上述问题剖析了科学管理在深化职业足球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出:确立高效率的俱乐部管理体制;树立风险意识,建立足球运动经营管理的竞争机制;完善组织管理机构建设,探索股份制俱乐部管理模式;执行主教练全权负责制,培养球员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行为等改进措施。

关键词 职业足球 科学管理 俱乐部体制 管理模式

1 引言

职业足球俱乐部是一个自负盈亏、自主经营、按竞技运动职业化的要求管理足球的组织机构。其中,职业运动员作为主体。从某种角度来看,运动员是商品,俱乐部之间可以买卖运动员。

现代足球运动赛场上决战的结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球队管理水平的高低。通过近3年的职业足球联赛,我国足球运动俱乐部在管理上的问题陆陆续续暴露出来:俱乐部管理体制落后,企业与体委共办球队,责权利关系不清楚,主教练的权力得不到保障,纠纷不断;职业球员在思想认识、遵守职业化纪律等方面存在着松散现象,有的队员因严重违反队规而被除名;管理体制上的漏洞使球员与俱乐部自的利益都没有得到很好保障。例如,某省足球俱乐部1996年有12人提出转会。主要原因是该地足球改革始终处于一种滞后状态,俱乐部总经理制、执委会制度没有很好的执行,有权的不在一线,在一线的又没有权,导致俱乐部内部出现的各种矛盾无法及时解决。近3年一些省队的滑坡乃至降组在很大程度上跟球队管理的落后密切相关。这都迫切需要我们探索职业足球运动俱乐部的科学管理,包括体制、运动机制、责权利关系、俱乐部各种关系的协调处理、规范球员利益等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1995年足球甲A联赛前3名的俱乐部(上海申花、北京国安、大连万达)以及1996年甲A联赛前3名的俱乐部(大连万达、上海申花、八一)在管理上都有一个共同特色,即从严要求,大胆管理,充分发挥主教练的自主权,企业及俱乐部领导全力支持而不是横加干涉主教练的指挥,球队靠严格的制度管理,严而有法,活而有序。管理上的高水平保证了训练质量,促进了竞赛成绩的提高。这就告诉我们一个事实,在我国足球推行职业联赛制度已有3年时间但整体水平提高不快的情况下,应该充分重视严格、系统、科学管理的作用,大连万达队成功背后最大的支撑点是队伍的凝聚力很强,队员之间很团结,一直保持旺盛的士气,这正是系统科学管理的结果。

2 对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管理模式的分析

我国目前职业足球俱乐部的组建形式,主要有两个:一是体委与企业合办俱乐部;二是企业为主办俱乐部。与此相应的俱乐部管理模式也有如下两种:

2.1 企业与体委联办俱乐部的管理模式。

中国足球引入企业参与管理并逐步借鉴国外职业化的一些政策。企业介入球队管理,势必导致企业管理制度移植到足球管理中来,诸如企业法人制度、聘任制、注册制、合同制、岗位责任制、奖惩制等,均对原有的行政管理体制有很大冲击。但目前仍是旧体制占上风,离国际意义上的职业化尚相距较远。

某省队先后与3家企业合作破裂,这是管理中的“双轨制”直接造成的。体委与企业共办俱乐部,一个出钱,一个出力,初期的合作基本都是好的。但双方思想观念的差距本来就存在,企业是老板,但对体育不熟悉、对足球不了解,企业不断参与经营运作,观念的差异渐渐就会导致行动上的矛盾与冲突,最终必然是两败俱伤。这一现象背后,隐含了俱乐部管理体制与现行机制之间的矛盾:一是对职业足球认识不高;二是从管理体制上看,足球职业化要求从教练到球员均是“打工仔”,俱乐部才是“老板”,若放不下面子,企业自然不愿意;三是从运行机制上看,仍沿用过去专业队的管理模式和训练方式,没有建立公平竞争机制,成绩差的反而工资高;四是总教练领导下的主教练负责制,责权利不明确,用撤换主教练来转嫁危机,显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五是人才流失、队员老化直接影响球队成绩;六是经济实力差,工资太低,以致个别球员想罢赛罢练。

某市队1993、1994年连续2年夺得全国联赛的亚军,表明该队具备了夺冠的实力,近2年却又继续下滑,问题主要出在队伍的管理上,体委与企业之间的界线还没分清。俱乐部是由市体委与企业相互合作。并实行总经理负责制。事实上,如果从各自的利益出发,无论是企业派出代表还是体委派出代表担任总经理这一职位,总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矛盾。这是因为目前中国实行足球俱乐部仍属初级阶段,俱乐部在实际运作的过程中,往往会与现实生活中的矛盾冲撞。一支球队管理水平的高低,主要决定于总经理与主教练的能力及其关系的协调。

2.2 企业办俱乐部的管理模式。

由于俱乐部是按企业方式进行管理,因此,职业足球俱乐部的管理机构也必须按企业管理方式进行设计。企业是经营管理型,以赢利为目的,经营主体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实行自负盈亏、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管理方法以市场调节为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这种管理模式,以企业为主,体委只起协调作用,由于管理严格、科学,俱乐部成绩都比较好。这跟企业领导重视抓、善于抓管理息息相关。

北京国安队从1994年的第8名跃升到1995年的亚军,进步神速,其主要原因是重视了科学管理。领队杨群认为,现在是足球队抓管理,用管理来促训练、促成绩的时候了。管理不是简单地制订各种管理条文和规章制度,强迫队员执行,也不是只讲奖和罚,而是要处理好影响球队团结和发展的各种矛盾。上海申花队1995年夺得职业甲A联赛桂冠,与徐根宝“严格管理、严格训练”8个字的治队方针是连在一起的。大连万达足球俱乐部董事长王健林在迟尚斌1995年上任时所要求的第一句话就是:“保三争一的目标不会变,但是在管理和成绩上,我更要管理,管理是影响到这支队伍未来的东西。”一句话道出了企业家对俱乐部建设的真知灼见。万达树起了全国第一面真正意义的职业足球俱乐部,在经过新旧体制交替出现了较长时间的“磨合期”后,终于在95赛季最后关头实现了闯入三甲的目标,96赛季则更上一层楼,夺得冠军。万达队的成绩是对他们重视科学管理的最好回报。

在足球逐步走向产业化的今天,足球队不应再只是各种形式赞助的载体,而应是一个经营实体。依世界经验来分析,企业管理模式是职业足球俱乐部的最佳模式。我国职业俱乐部的管理应该朝企业经营型管理模式发展。

3 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科学管理的对策

企业向管理要效益,球队向管理要成绩。这已成为人们的共识。科学管理与足球水平的提高关系密切,严格管理是足球训练的先决条件,没有严格、系统、科学的管理,球队就出不了好成绩。从整体上来分析,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的科学管理应采取以下对策:

3.1 深化俱乐部管理体制的改革,使管理进入良性运转轨道。

从体制上讲,俱乐部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高效率的俱乐部管理体制。健全体制具体要求做到:职业俱乐部必须是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必须有经营的财产、明确的组织机构、名称和场所,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实行出资者所有权与法人财产权的分离,以通过法律程序保证只要俱乐部存在,股东的变动也不影响俱乐部依法享有法人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权;建立资本金制度和资产经营责任制,逐步把自负盈亏的责任与压力推向俱乐部;使俱乐部拓宽经营渠道,挖掘经营潜力,依据市场规律支配、使用、处理、运作自有资产;进一步规范具有中国特色的俱乐部制度,包括组织制度、法人制度、管理制度,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职业俱乐部要向开拓市场、独立经营、自我发展、自负盈亏的方向发展,特别要在培养后备力量和发展会员上下功夫,完善梯队建设制度。

3.2 树立风险意识,建立足球运动经营管理的竞争机制。

我国现有的一些职业俱乐部缺乏生存竞争意识,主要原因是许多俱乐部有经济靠山,不愁资金来源所致。意大利著名的尤文图斯足球俱乐部愿卖出罗伯特、巴乔,而我们的一些俱乐部连申思、胡志军都不肯卖,更别说范志毅了。这是为什么?尤文图斯背后虽然有菲亚特集团支撑,但它是“自负盈亏、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它决不能向菲亚特集团乱要钱,自己一本账,要是资不抵债时便只有倒闭、转让或被兼并。法国马赛俱乐部被查明资不抵债时,俱乐部被迫依照法律出售主力球员。俱乐部老板或经理考虑的是如何获得更多的利润,教练的聘用、球员的买卖、比赛的名次只是整体经营战略的一种手段。韩国高士达职业足球俱乐部,除了薪水、奖金,其它的没有给运动员提供。不像我们的俱乐部,管住房,管吃饭睡觉。在韩国,良好的训练状态便意味着上场比赛,也意味着奖金。先有高水平,后有高收入,这样的机制使球员非常注重自我爱护、自我管理。运动员上场名单也是临赛前决定的。12年的职业联赛促使球员形成了良好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这正是我国球员要学习的。

在没有经营压力的社会环境下,俱乐部实施现代企业制度的进程便受到了阻碍。目前我国俱乐部的竞争并无严格意义上的现代企业竞争,从某种意义上讲是背后企业集团财力的竞争。我国竞技运动既然走向市场,就应完全按照市场法则和法律规范去运行,不断完善俱乐部自主经营、自我约束的良性运行机制。中国足协指出,1997年要建立资本金制度和资产经营责任制,逐步把自负盈亏的责任和压力推向俱乐部。这是改革的大势所趋。

3.3 完善组织管理机构建设,探索股份制管理模式。

竞技运动走自我经营、自我发展的道路,就必须要有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管理组织,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层和完善的行政机构,抓好俱乐部这个基础。根据我国竞技运动的技术水平,俱乐部应该分成A、B、C3级,或称职业、半职业和业余俱乐部3种类型。各俱乐部可实行股份制,由董事会直接领导,形成一个自主决策的独立实体。在这方面,欧洲国家的经验可供我们借鉴,参见图1和图2。

图1 瑞典足球俱乐部的组织机构

图2 英格兰足球协会组织结构

近几年欧洲足球向公司化方向发展,其主要特征是职业俱乐部已经实行股份制,而不是以前的会员制。条件较好的俱乐部,像英格兰的布莱克本俱乐部等已经股份上市,俱乐部已经完全参与到社会经济商业活动之中。

股份制可吸引当地更多企业参与经营、管理,发挥大家优势;由于责权利明确,这种多企业联营,靠股份制才不致于松散。投入即要有产出,企业家介入可使俱乐部在现代企业制度的轨道上尽快运作起来。目前辽宁、云南、陕西、湖北、江苏、四川、上海、厦门等省市已建立股份制足球俱乐部。股份制俱乐部这种新的经营方式,对于正在探索改革之路的中国足球来说,具有前卫性的意义。

3.4 实行主教练全权负责制,唱好“将相和”。

俱乐部的科学管理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责权利一致。但是,不少俱乐部领导管俱乐部的总体工作,又参与球队内部的管理,甚至插手选拔和引进球员。这样既不利于教练全力施展手脚,也不利于球队的发展和进步,当然也不利于俱乐部正常运转和发展。实行主教练全权负责制,就是指俱乐部要把“四权”全部交给聘任的主教练。“四权”指:选拔和引进队员之权,确定战略战术之权,临场指挥与用人之权,处理队内生活和政治思想工作等一切事务之权。各俱乐部要想取得好成绩,唱好“将相和”至关重要:一是俱乐部内部的“将相和”:俱乐部领导层要正确处理好俱乐部与教练班子的关系。1994年以年轻小将为主的上海队能取得第3名的好成绩,这与上海俱乐部领导层对徐根宝教练的信任和支持是分不开的。相反,某省队1994年中途易帅,意图保级,但俱乐部与球队之间“将相难和”,士气低落最后逃脱不了降组的命运。二是教练和球员间的“将相和”:各俱乐部基本上都实行了主教练负责制,由主教练负责球队的管理、训练、比赛及奖金分配等,权力大了,风险也大了,需主教练处理好各种关系。只有唱好球队的“将相和”,球员才能在场下认真训练,在场上尽力踢球,球队才会有凝聚力和战斗力。

3.5 健全规章制度,调动球员积极性。

健全规章制度,可以规范球员的收入、住房等利益。各种规章制度都要与每个人的经济利益联系,原西德足球运动员洛塔尔·马蒂尼斯因在比赛前同朋友一起喝了杯啤酒,按规定被罚款1000马克。这样的规章制度才不至于流于形式、成为一纸空文。

球员的高收入在客观上对青少年产生极大的吸引力,必将促进运动技术水平的提高。球员的转会费上下浮动的幅度要大一些。一位球员的转会费,既是个人技术水平的体现,又是职业体制中的一种竞争。

在解决球员住房问题中,一是球员要转变观念,现在职业球员的收入大多数已超过普通公民的5~7倍,他们不该拿着市场经济的钱,还去享受计划经济的待遇;二是俱乐部一方要扭转经营策略:如有条件,应建筑或购置二、三十套住房,作为俱乐部的不动产,供球员住,一旦球员离开本俱乐部,则收回。这就是公寓制,也即通常所说的物业管理的最基本方式。

3.6 加强敬业精神教育,培养球员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行为。

4 结论

4.1 现代足球运动的发展与科学管理密切相关,球队向管理要成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没有严格的管理,就出不了好的成绩。中国足球运动的职业化发展,除抓好训练外,严格、系统、科学的管理是影响竞赛成绩的重要因素。

4.2 我国目前职业足球俱乐部的组建形式,主要有2个途径:一是体委与企业合办俱乐部;二是企业办俱乐部。其中共办模式矛盾最多,企业管理模式由于引进现代企业制度、管理科学而成为职业足球俱乐部管理的发展方向。

4.3 我国当前职业足球俱乐部的科学管理应该做到:继续深化俱乐部管理体制的改革,使管理进入良性运转轨道;树立风险意识,建立足球运动经营管理的竞争机制,使得激励和约束、权利和义务、荣誉和责任、收入和水平更好地统一起来;完善组织管理机构建设,探索股份制管理模式;实行主教练全权负责制,唱好“将相和”;健全各项规章制度,调动球员积极性;加强敬业精神教育,培养球员良好的职业意识和行为。

1996-11-26收稿,1997-01-04修回

标签:;  ;  ;  ;  ;  

我国足球俱乐部体育管理现状及对策研究_足球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