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土壤修复工程开展现状分析论文_余星吉

我国土壤修复工程开展现状分析论文_余星吉

我国在2014年时发布了《全国土壤污染状况调查公报》,从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我国的土壤现状很不友好。其中耕地土壤、工矿业废地问题最为突出。建国后,我国发展向西方国家看齐,虽然加快了步伐少走几十年的道路,但是却走上一条“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有些学者很早前就提出了环境治理的倡议,但却没有引起早期领导人的重视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现在我国各种环境工程应运而生,土壤污染修复一定会圆满成功。

1 土壤修复的概念

土壤修复是指人们利用科学技术将土壤中存在的有毒有害物质吸收转移或者分解转化为无毒无害物质,让对人类或生态环境有毒害的物质含量降低到可接受范围,更高水平的要求就是可以将有害变为有利。土壤修复所采用的技术从根本上来讲,一种是改变污染物的存在形态及其与土壤的结合方式,另一种就是努力降低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含量 。

土壤本身是具有一定的自净能力的,当各种污染物的含量超过其可承受范围,造成了一些实际的问题,我们才说土壤受到了污染。造成土壤污染的因素很多,我国最常见有重金属污染,石油污染,工业废水污染,垃圾污染,农药化肥污染,雾霾的沉降等。

2 我国土壤污染现状

随着我国工业化步伐的日益加快,我国长期对矿物资源过度开采和冶炼排放污染气体,对农作物大量使用大量的农药化肥,对土壤进行污水灌溉以及工业废水的随意排放等因素使得我国土壤污染越来越严重。据不完全调查显示,全国受污染的耕地约占总数的六分之一,受污水排放污染的耕地约有3200万亩,垃圾堆放占用土地和破坏耕田约有200万亩等等其它类型。我们还可以看出这些受污染较多的土地大都集中在南方和那些重工业和经济发展较快的地区,土壤污染所带来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不容小嘘,此外,由于土壤污染而引起的社会问题也都引起轩然大波。

从14年的调查公报中,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简单的结论。全国土壤污染已经快接近六分之一,其中低度污染居多,但重度污染所占的份额也不容忽视。从土壤污染分布在全国范围内来看,南方污染多于北方,西部重金属污染居多,建国后成立的一些老工业基地污染问题至今未解决。

土壤污染修复需要大量的资金,前沿的技术,复杂的处理步骤以及大量连续的时间。它不像治理污水净化空气那么简单,如果在治理的过程中不制定周密详细的计划,很有可能会产生二次污染或加剧原先的问题。我国土壤污染类型繁多,轻重不一还呈现有地区化,因而相比其他国家我们修复工程的开展就显得更具挑战性。总而言之,土壤修复工作迫在眉睫。

3 我国土壤修复工程开展现状

3.1 土壤修复工程的主要技术

3.1.1 国内主要技术

针对我国土壤污染类型多和地区不均匀的现状,我们采用单一问题单一治理的办法,一对一治理。自从开展土地污染治理到现在,逐渐形成了以下九种常用技术。第一种是热力学修复技术,是运用热力学方法和理论对受污染的土地进行修复。第二种是热解吸修复技术,热解吸就是对污染土地进行加热使其中的物质变成气态再进行分离。第三种是焚烧法,主要针对的是分子量比较高的有毒有害物质,焚烧使其挥发变成气体再进行净化分离。第四种是土地填埋法,就是采用适当的方法使污染物在土壤中得到高效快速的降解。第五种是化学淋洗,使用化学溶剂将土壤中的污染物质提取出来进行处理。第六种是堆肥法,采用纯天然的堆肥方法让微生物帮助土壤进行污染物质降解。第七种是植物修复,改善植物的生存条件使其适应受污染的土壤环境,同时利用特种的植物根部的微生物吸收降解污染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第八种是渗透反应墙,受污染的水经过土壤流向地下水时让其经过一个渗透反应墙,渗透反应墙中含有化学材料对其进行吸收反应和净化。最后一种是生物修复,是利用微生物的生物代谢对污染物的降解转化来实现土壤污染修复。

3.1.2 国外主要技术

国外土壤污染治理比中国要早许多,因为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形式,这里主要介绍美国和欧洲。美国早些年采用的是原位修复技术,原位修复技术不需要挖运土壤对施工人员健康影响小,而且采用原位修复技术并不需要太大的资金。这种技术适合他们早些年对深层污染的修复。原位修复技术包括蒸发提取、固化、焚烧,萃取等。因为焚烧带来的二次污染不容忽视,而且其环境效益很低,因此现在美国大多采用化学试剂化学方法去处理土壤污染。比如说凡科林公司的技术引导,它创新发明以生物修复为主的各种表面活性剂,其技术在土地污染修复方面十分专业领先。而欧洲也采用原位修复技术和异位修复技术,它们包括热脱附、生物和物化处理修复。在他们实际生活工程中常采用生物处理技术。此外不同于中国人思想的是他们偏重于把受污染的土壤当为废弃物而不是可以二次利用的资源处理。

3.2 土壤修复工程针对的问题

我国土壤修复面临这五种常见问题,第一是农业迅速发展导致耕地过度使用农药化肥以致农田受污染严重的问题,第二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土壤严重受重金属污染,第三是工业废水的排放,垃圾堆放造成城市用地污染严重,第四是矿产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冶炼废气的过度排放造成的污染,第五是面对我国土壤污染的复杂形势和污染类型繁多的现状如何选择方法和策略。

3.3 我国已取得的成就

我国的一些重中国业基地像东北重工业基地等,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上取的很大的效益,但是其最初的生产模式给周围土壤环境带来严重的破坏,国家对这些老旧重工业基地土壤污染治理引起重视,到现在为止,土壤情况有了明显的缓和,改善了周围居民的生活,提高了健康保障,还为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做了贡献。

再从土壤污染修复这一行业发展来看,我国此类产业近几年来如雨后春笋般的出现。现有国内土壤修复产业渐渐地分工明确,形成一条详细的产业链,井而有序的工作。简单来说就是对土地项目的检测、风险评估、开展修复工程,相应提供设备的商家的各自负责部分的周转。我们渐渐从土地污染治理的门外汉变成专业技术员。

4 土壤修复工程开展面临的挑战

我国土壤修复工程开展仍旧面临诸多挑战。首先我们依然缺乏一个详细完善的土壤污染管理体系,国家没有推出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去支持土壤修复治理;其次我国地区土壤修复发展及其不平衡,这就造成有的治理强度大,发展快,有的治理强度弱,人们依旧忽视,这样总体上我国的土壤修复工作开展不能达到预期目标;再者我国这方面的科研研发力度有待提升,没有前沿技术就没有快速的治理;最后土壤修复工作的资金需求大,但是我国现阶段筹募资金主要靠政府,这对工作前期开展是极为不利的。

5 结束语

我国的土壤修复工程开展的现状不容乐观,我国现阶段所采用的技术并没有国外一些国家先进,再加上我国土壤污染种类多,地区污染不平衡,治理起来更加困难。但是不能因为前路漫漫就不去实行,不能因为害怕麻烦就不去治理,我们必须掌握最先进的技术,设计最详细的流程,成立最完善的产业链,这样才可以高效快速开展我国土壤修复工程。

参考文献

[1]张文.土壤修复行业现状浅析及修复企业面临的风险与挑战[J].绿色科技,2014(1):18-20.

论文作者:余星吉

论文发表刊物:《红地产》2017年2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2/13

标签:;  ;  ;  ;  ;  ;  ;  ;  

我国土壤修复工程开展现状分析论文_余星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