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之我见论文_蒋芬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之我见论文_蒋芬

(渠县渠北乡第二中心学校 渠县 635200)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学生过不了识字关,整个小学阶段的语文能力培养就无从谈起。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主要是以识字教学为主,识字量大,内容也较为枯燥。因而,教师教得吃力,学生学得辛苦,而且很容易返生。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使学生对枯燥的汉字教学产生浓厚的兴趣并增强自我识字的能力呢?笔者从多年的小学语文教育中,摸索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现简述如下。

一、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教育学家卡罗琳说:“孩子们的工作就是游戏,在游戏中激发他们的思维,是他们最愿意接受的”。低年级的学生平均每天要认识几个甚至十几个字,因此教师要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年龄特点,创设一定的教学情境,开展各种活动和游戏。比如,我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就结合自己班级学生的数量和组别,组织了诸如“逛超市”“找朋友”“开火车”“摘苹果”等识字游戏,很好地创设了一定的教学情境,激发了学生的识字兴趣。在“开火车”一项活动过程中,我对照书本教材中要求掌握的生字,让学生挨个儿读出字音、组词、说一个句子、找找意思相近或相反的词语、讲一个关于这一词语的故事等等。学生在朗读与讲述的过程中不免会出现错误,我就专门建立了一个“维修站”进行监督,一旦出错,便组织“维修站”的相关人员进行“维修”,等维修成功了再继续进行。整节课时间很快就过去了,不但学生的学习效果较好,而且给学生留下了识字学习十分有趣的印象,使得他们在恋恋不舍中下课,对下节课充满期待。

二、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

小学阶段是学生识字的黄金年龄,学生的有意注意时间坚持相对较短,并且在认识生字的过程中呈现一定的先整体后局部的规律。明晰了这点,我们在进行识字教学的时候就要根据这一规律有效调整教学策略。首先,我们要适当调整学习时间,高频率短时间地进行识字教学;其次要多强调局部差异,宏观感知教给学生自主进行。另外,学生对汉字认识的是由感知一理解一运用,学生思维发展是由具体到抽象。了解儿童的这些认知特点,教学时就要由具体到概括,即由图到字,由事、物到字。如学习《口耳目》一课,我引导学生观察字形与其所表示的图画的联系,从而使学生掌握象形字的构字规律与识记方法;学习《比尾巴》,我让学生边看图,边识字,渗透看图识字的方法。还要由简单到复杂,即由字逐步到词句段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如学习《回声》一课,我先让学生复习“圆圈”“波纹”“桥洞”“倒影”等词语让学生先读,再出示短语:“半圆的石桥”“水里的倒影”让学生读,最后让学生用这两个短语说一句话,即为:“半圆的桥洞和水里的倒影连起来,好像一个大月亮”。而这正是文节第一自然段的内容,随后让学生读这一段,自然地过渡到文章的学习中。有效地体现了学生由简单到复杂,由字、词、段、篇的认知过程,学生易于接受和记忆,从而提高了识字教学的效率。

三、变换形式,在“玩”中识字

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儿童的有意识记时间短,无意识记占优势。根据这一特征,要想在整个活动中保持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就不能只以单一形式进行,不然就会把刚刚点燃的兴趣火花给熄灭。引导学生变换形式,不断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是促进学生学习的重要措施。游戏是孩子乐意为之的活动。在课堂中,教师要找准游戏与教学内容的结合开展游戏,使学生真正“动”起来,做到在玩中学习,玩中思考,玩中创新。

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识字(一)之《一去二三里》时,教师可穿插以下活动辅导教学:出示课文插图一,通过听读童谣让学生说说自己的发现(童谣中有一至十表示数字的汉字);出示课文插图二,让学生借助小朋友运动服上的阿拉伯数字,认读十个表示数字的汉字;再让学生“猜一猜”、“认一认”,把识字和看图、朗读童谣结合起来,和数学课中数的认识结合起来;最后让学生“连一连”、“演一演”。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和注意特征,在教学中,要经常变换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巩固识字练习。复习生字笔顺时,可以用“对口令”的游戏。如“木”字的笔顺,口令如下:“木”字怎么写?“木”字这样写:横竖撇捺、横短竖长。这就是“对口令”。复习组词可以用“找朋友”、“词语开花”、“摘苹果”等游戏。

四、建立评价机制,提高识字效率

在识字教学中,我除了运用上述方法以外,还引进了合作评价奖励机制,让学生们"资源共享"。在教室的墙面上,画着星星、月亮、白云、太阳,在它们中间贴着“比一比、赛一赛”几个醒目的大字。在识字教学中,我经常让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去发现新知、学习新知,让小组的每个成员都能参与。在读书、读报后进行讨论、交流,找一找自己的已认识的字,说一说自己的识字好方法。然后小组成员间进行比赛,比一比谁认得多,再评一评哪个同学的识字方法好、好在哪里。最后,请小朋友给认字多、记字办法好的小朋友奖一朵小红花。儿童具有好奇、好动、好想、好强的心理特点,有很强的可塑性。想提高识字效率,必须培养和发挥学生的主体精神,想方设法让学生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也只有这样,才能走出识字教学的误区。

实践证明,学生是教学实践活动的主体,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学生是识字的主人,我们要不断强化这一意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培养他们自主学习能力,让教室、生活和游戏都成为识字的课堂,让主动识字成为学生自发的意识,不断提高识字能力。

论文作者:蒋芬

论文发表刊物:《读写算(新课程论坛)》2016年第09期(上)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18

标签:;  ;  ;  ;  ;  ;  ;  ;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之我见论文_蒋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