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论文_谢金晶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论文_谢金晶

中铁上海工程局集团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0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人们对生活和居住环境的要求不断提高,这也促使建筑行业不断提高建筑的建设质量,并不断开发更加新型实用的建筑技术。但就目前而言,建筑的施工过程中仍存在诸多的问题,例如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中存在的通病,如不能有效防治,将直接影响建筑施工的工程进度和质量。本文主要探究建筑工程混凝体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

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不仅直接影响建筑的质量,还会对日后的居住和使用带来造成巨大的威胁。当建筑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后,大部分建筑商都会采用修复和整改的方式,但这样的方式无疑会为使用者带了极大的麻烦。因此在施工过程中,就应该保证建筑的施工质量。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是整个施工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建筑工程的整个施工过程除了要满足建筑的外观性和功能性外,还应重点满足安全性的要求。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施工中常用的施工材料之一,其施工过程中质量控制对建筑有着重要的影响,防治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有助于提升建筑的整体质量。

一.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作用

混凝土是建筑施工过程中最常用的材料之一,广泛应用于建筑施工的各个环节。然而,混凝土在质量方面却存在者诸多的通病,为了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全过程的顺利进行,要最大限度的防治混凝土施工质量中的通病。混凝土是整个建筑施工的基础,要及时解决混凝土施工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工程顺利实施。

二.混凝土质量通病及原因

(一)混凝土出现裂缝夹层

在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相关材料配比不当或浇筑不规范会造成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进而对混凝土质量产生影响,导致混凝土出现缝隙的原因较为复杂,总体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1.混凝土配比不合理,对混凝土的凝固力造成影响,从而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2.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时,由于未按照操作规程严格操作,从而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

3.在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时,由于施工缝隙与变形缝隙的清洁程度达不到要求,导致施工缝隙与变形缝隙周边的石头松动,进而影响混凝土的局部结构质量,造成混凝土浇筑不达标,从而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二)混凝土漏筋

施工过程中由于施工技术有误极有可能造成混凝土漏筋,另一方面,长期风化,会对混凝土表面造成破坏,从而导致混凝土漏筋。

(三)混凝土麻面

由于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操作不规范造成砂浆搅拌不匀从而导致混凝土麻面,使混凝土表面呈现凹凸不平的状态。造成混凝土麻面的原因主要有:

1.在进行混凝土浇筑作业时,浇筑模板清洁不达标,导致模具表面平整度不足,导致混凝土表面在浇筑后出现麻面。

2.混凝土尚未凝固,即拆除模板,在黏连情况下,混凝土表面易出现麻面。

3.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密封程度不足,有局部漏浆的情况出现,造成表面麻面。

4.混凝土隔离层搅拌不均匀,导致表面在没经过隔离的情况下直接接触模板,造成黏连,从而出现麻面。

5.倒弄时,由于操作不当导致混凝土表面产生气泡,导致麻面

(四)混凝土局部出现掉棱和缺角的现象

混凝土如果有漏筋和裂缝的情况出现,会导致局部出现掉棱和缺角的现象,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多是由于施工质量问题。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五)混凝土出现孔洞现象

混凝土出现孔洞,会影响整体建筑的使用寿命。造成混凝土孔洞的原因,首先是由于混凝土质量不合格,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本身就会出现细小的缝隙。缝隙内极易滋生微生物,从而导致缝隙越来越大,形成孔洞;其次混凝土中的缝隙会促使混凝土出现孔洞。

二.混凝土质量通病预防方法与防治措施

(一)混凝土裂缝问题解决措施

要想解决混凝土裂缝问题,首先要严格筛选混凝土出现缝隙现象的结构,及时清理杂杂质,避免杂质影响混凝土质量。其次,在进行混凝土浇灌时,始终保持浇灌高度在2米以上,并设置溜槽,以保证混凝土浇筑质量,为下一步振捣提供坚实的基础。一旦混凝土出现裂缝,要第一时间清理缝隙中的未凝固部分以及混凝土碎渣,并用大量的清水冲刷处理。然后按照1:2调配水泥砂浆,将调配好的水泥砂浆灌注到裂缝中,再进行表面磨平,从而提高混凝土的质量,保证建筑工程施工整体质量。

(二)混凝土露筋现象解决方法

为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风华的现象,可以采取在混凝土表面涂抹保护层的方式,这样做可以有效减轻混凝土表层的风化,避免因风化而造成的混凝土表面露筋的现象。从而提升混凝土质量,延长建筑的使用寿命。

(三)混凝土表层麻面解决方法

解决混凝土表层麻面,首先要清洁模板,要按照标准清理模板,避免表层杂质。因为杂质会对混凝土的表层造成破坏,从而导混凝土表层麻面。清洁模板的主要目的就是为避免表层麻面。另外,两块模板之间的接缝要填补丰满,防治混凝土灌入模板时,因接缝位置造成的表面不清;喷涂隔离剂时,要严格控制配比,并按照操作规程,涂刷均匀。认真仔细的进行喷涂,避免因喷涂不匀造成的混凝土表面麻面。当混凝土表层出现麻面时,可根据程度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若症状较轻,则可采用压光与磨平的方式处理表面,减少麻面的面积。

(四)混凝土孔洞现象防治措施

避免混凝土出现孔洞现象首先在合成混凝土过程中即提前增压,提前增压可以减少因压力造成的孔洞,其次可以在混凝土中按照一定比例加入防虫的材料,加入防虫材料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少空洞的产生,从而保证建筑施工质量。

(五)混凝土蜂窝现象的防治措施

预防混凝土蜂窝现象,首先要严格控制水泥浆料的配比,按照配比原则,保证各材料之间的配比符合施工要求。完成配比后,要对混凝土进行搅拌,搅拌时间可以适当延长,以保证搅拌均匀。混凝土的自由倾落高度一般不超过2米,如果倾落高度超过2米,则应采用溜槽或者串筒的方式开展下料工作。在进行混凝土振捣时,要按规定进行分层隔离,捣鼓距离应严格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内。当混凝土出现蜂窝时,如蜂窝面积较小,情况较轻微,可先用大量清水冲洗,冲洗完后,用1:2的水泥砂浆修补内部结构。当蜂窝面积较大,不易用水泥砂浆修复时,首先要将内部的石头以及突出部位清理干净,将蜂窝的位置调整为喇叭口的形状,表层开口可适当的扩大,完成开口后,先用大量的清水进行冲洗,冲洗完毕后,可使用凝结强度高,等级优质的豆石混凝土进行内部加固,在加固完成,采用适当的措施对表层进行打磨,并做好这一区域的防护工作。

三.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一)加强原材料质量管控力度

在进行原材料采购时,要多方面比较,选择质优价廉的原材料,保证混凝土原料质量,从源头上杜绝问题的产生,从而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二)加强设计规范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施工方都是按照设计图纸组织施工,因此,设计是否规范合理直接关系到工程的整体质量。施工单位要选择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工程施工设计,并安排专人负责跟进设计全过程。

(三)规范操作流程

监督施工人员按照相关操作规范进行施工,规范操作可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结论:混凝土施工是建筑施工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混凝土的质量直接影响整体建筑质量。因此,提高混凝土质量尤为重要。当建筑工程中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时,一定要及时采取相应的办法进行处理。另外为避免混凝土出现质量问题,应尽早采取预防控制措施,多种方法并用,最大限度解决混凝土质量问题,从而保证建筑施工质量,延长建筑物的使用寿命。

参考文献

[1]曾凡团.建筑工程混凝土质量通病与防治[J].河南建材.2018(04):241-242

[2]石彬彬.关于钢筋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成因和预防措施分析[J].山西建筑.2017(36):204-206.

[3]黄云杰.浅谈高层建筑混凝土质量通病及防治措施[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6(2):21- 22+26.

论文作者:谢金晶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  ;  ;  ;  ;  ;  ;  ;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质量通病的防治论文_谢金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